中国艾滋病性病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

  • 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的社会组织工作成效及展望

    沙莎;戴淑玉;李锦峰;杨伟华;金军怡;郑雯琳;桑健;王芃;

    社会组织是不同于政府机关、社会企业的公民组织,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艾滋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各种政策不断明确艾滋病防治领域的社会组织定位及参与方式,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数十年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局面,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专业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展了工作内容,扩大了为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服务覆盖面和深度,维护了社会和谐和稳定。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HIV感染风险行为隐蔽性提高,艾滋病防控新策略不断提出,工作经验有限,能力参差不齐,人员队伍不稳,地方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不完善。但2030年全球艾滋病防治目标的制订,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疗能力现代化的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国际策略的提出给艾滋病防治领域的社会组织带来发展的机遇,更好地承担力所能及的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19-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4 ]

论著

  • 广州市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后CD4/CD8比值正常化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饶淑芳;贾卫东;李粤平;邓凯升;黄珍惠;徐华富;邱园园;江洪波;郜艳晖;李丽霞;

    目的 探讨广州市经母婴传播的HIV感染儿童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广州市某传染病专科医院HIV感染者治疗库中2004-2019年间经母婴传播、年龄<15岁、接受ART的HIV感染的儿童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儿CD4/CD8比值正常化的影响因素,并绘制K-M曲线。结果本研究纳入186例HIV感染儿童,CD4/CD8比值正常化88例,累积观察529.59人年,CD4/CD8比值正常化的总发生率为16.62/100人年。ART后1、2、5、10年CD4/CD8比值正常化率分别为17.74%、28.49%、43.01%、47.3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CD4/CD8比值正常化与开始ART的年龄和基线CD4细胞计数有关。开始ART年龄≥2岁患儿CD4/CD8比值正常化的可能较<2岁患儿低(HR=0.281,95%CI:0.145~0.543);基线CD4细胞计数≥500个/μL患儿CD4/CD8比值正常化的可能是CD4细胞计数<500个/μL患儿的2.362倍(HR=2.362,95%CI:1.142~4.885)。结论HIV感染儿童接受长期ART后,CD4/CD8比值未恢复到正常化的人数仍然较多,尽早启动ART,早发现、早治疗是促进患儿CD4/CD8比值恢复的关键。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2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地五养肝胶囊联合HAART对免疫重建不良HIV/AIDS患者疗效分析

    雷恩泽;阮连国;陈瑶;倪维;余晓丽;洪可;王映林;肖明中;刘建忠;

    目的 研究地五养肝胶囊联合HAART对免疫重建不良HIV/AIDS患者(肝肾精虚型)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分析对CD45RA+细胞的影响探讨免疫重建机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单模拟的研究方法。对57例免疫重建不良患者(肝肾精虚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地五养肝胶囊模拟剂联合HAART,试验组予地五养肝胶囊联合HAART,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CD4细胞、CD45RA~+、CD45RA~+CD31~+等。结果 共纳入5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28例,试验组29例。在治疗24周后,对照组与试验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和生存质量积分较基线的差值为分别为(-0.46±1.79vs.-1.10±2.74,-8.61±5.68vs.-7.17±4.07,P均<0.01);两组均较基线CD4细胞计数呈正增长,且试验组较基线的增值大于对照组(P<0.01)。按照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试验组的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5RA+细胞占比呈上升趋势,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显著(平均值2.99%vs.1.63%,P<0.01);两组CD45RA+CD31+细胞占比呈下降趋势,且对照组较试验组下降更显著(平均值-9.93%vs.-3.76%,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地五养肝胶囊联合HAART能提高CD45RA+细胞占比、稳定CD45RA+CD31+细胞,提升CD4细胞计数水平,以促进重建免疫功能,并改善中医证候,减缓生存质量下降。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27-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3 ]
  • 抗病毒治疗联合益艾康胶囊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

    陈昭云;孙燕;张雪;霍玉奇;杨萱;李超锋;蔡艳;曹昆;王超;

    目的 评价中医药干预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并对影响免疫功能重建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已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HIV/AIDS患者109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成中药干预组和非中药干预组,中药干预组采用ART+中药治疗,非中药干预组采用ART+安慰剂治疗,疗程12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中药干预组患者50例,非中药干预组59例,两组人口学特征及ART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治疗12个月后,中药干预组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为34.0%(17/50),非中药干预组为16.9%(10/59)。多因素分析结果,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中药干预组是非中药干预组的4.048(1.300~12.606)倍,ART时间大于5年是ART时间小于5年的17.619(3.591~86.457)倍,血液和母婴传播是同性性传播的11.343(1.213~106.04)倍。结论 中药干预治疗、ART时间长短及HIV传播途径是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因素,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助于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的恢复。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32-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9 ]
  • 含银水胶敷料联合藻酸盐敷料在艾滋病合并肛周疾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贺遵芳;何仁亮;吴海萍;刘民强;宗华;

    目的 观察含银水胶敷料联合藻酸盐敷料在艾滋病合并肛周疾病患者术后伤口护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艾滋病合并肛周疾病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O组)和对照组(C组)。O组患者采用含银水胶体敷料联合藻酸盐填充术后伤口,而C组患者采用凡士林纱布填充术后伤口。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换药频次、换药时患者表现出的疼痛水平、换药后渗出液开始明显减少的时间、伤口基本痊愈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比较各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C组患者,O组患者在手术后的换药频次明显减少[(9±2)次vs.(15±4)次;t=9.783,P<0.001],换药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前3天(5±1)分vs.(7±1)分;t=10.190,P<0.001;三天后(3±1)分vs.(5±1)分;t=9.149,P<0.001],渗出液开始明显减少时间明显缩短[(2±1)天vs.(7±4)天;t=8.893,P<0.001],伤口基本愈合时间缩短[(18±3)天vs.(29±8)天;t=9.417,P<0.001],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4±1)天vs.(9±5)天;t=7.197,P<0.001]。O组CD4细胞≥200个/μL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均低于C组患者(χ~2=6.090,P=0.014;χ~2=4.079,P=0.043)。C组CD4细胞≥200个/μL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19%,低于<200个/μL患者的35%(χ~2=4.780,P=0.029)。O组患者对术后换药的满意度为98%,高于C组的88%(χ~2=4.259,P=0.039)。结论 含银水胶体敷料联合藻酸盐应用于艾滋病合并肛周疾病患者术后伤口换药中是有效和安全的,且具有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和提高满意度等优点。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36-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决策轨迹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顾思思;谢幸尔;钱湘云;余静;何佳枫;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ART决策的过程,为ART决策的不同阶段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通过目的和理论抽样的方法选取HIV/AIDS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取Nvivo 11.0并运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6名HIV/AIDS患者,提炼出6个主范畴和19个次范畴。患者在启动ART时经历了信息收集期、决策设计期、决策执行期及决策评价期四个阶段,其中决策执行期包括不稳定阶段、适应阶段及认同阶段。患者的治疗决策受到决策动力和阻力的影响。结论 患者在启动ART的过程中存在障碍,医务人员应直面ART决策中的问题,完善患者的疾病认知,优化ART决策的流程,从而提升决策质量。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40-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2 ]
  • 广东省HIV/AIDS患者性伴告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冯帅新;刘珺;黄兆谦;付笑冰;黄莹;杨放;洪也婷;林铠浩;严瑶;谭芷敏;杨翌;李艳;江洪波;

    目的 了解广东省HIV/AIDS患者性伴告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6个城市招募新报告HIV/AIDS患者,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及电子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HIV感染相关信息、社会支持与HIV感染性伴告知情况。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HIV感染性伴告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分析的705名HIV/AIDS患者年龄中位数45.50(33.79,56.01)岁,HIV感染性伴告知率为57.87%(408/7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于已婚有配偶者,离异、丧偶或不详者(a OR=0.43,95%CI:0.26~0.70)性伴告知的可能性更小;相比于配偶/恋人/性伴已感染HIV者,配偶/恋人/性伴未感染HIV(a OR=0.18,95%CI:0.09~0.32)及未知配偶/恋人/性伴HIV感染状况者(a OR=0.04,95%CI:0.02~0.07)性伴告知的可能性更小;认为配偶/恋人/性伴态度会影响自己尽早治疗决定者(a OR=1.83,95CI:1.25~2.70)、客观支持较高者(a OR=1.49,95%CI:1.02~2.17)性伴告知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广东省HIV/AIDS患者的性伴告知率相对较低。应更加关注无配偶、认为配偶/恋人/性伴态度不会影响自己作出尽早治疗决定、配偶/恋人/性伴HIV感染状况为未知或未感染以及低客观支持的HIV/AIDS患者,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该人群的性伴告知率。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45-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大学生艾滋病传播潜在风险网络测试问卷重复测试一致性分析

    王俊杰;韩孟杰;陈清峰;

    目的 通过重复应答的网络问卷,分析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网络问卷调查的应答一致性,探讨网络调查问卷是否存在随意或者未真实回答等情况,为评价网络问卷调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2020年开展的大学生与艾滋病相关性行为和性向自我认知情况的网络调查,选择同一名大学生重复填写2次的问卷进行分析,使用Excel 2007和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网络问卷2次应答平均间隔时间(45.32±19.76)天,所有题项完全一致被调查者占64.32%,有1个或以上题项应答不一致的占35.68%,不同题项不一致比例为3.00%~18.44%,性行为特征、自我性向认知判断不一致比例要高于年龄、性别、年级等基本情况。从一致性指标来看,年龄、年级的一致性较好,性行为特征、情感特征、自我性向认知和判断等问题应答一致性一般,Kappa指数在0.52~0.78之间。结论 本次大学生艾滋病网络问卷调查存在重复应答不一致的情况,尤多见于情感隐私、敏感问题和容易产生歧义的题项,提示网络调查问卷存在一定数量的随意或者未真实回答的情况,数据分析或今后开展类似调查时均需综合考虑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50-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成都市683名男男性行为者中涉药性行为亚群的特征及相关因素

    甘蓝霞;陈晓婷;杨潇;王晓冬;曹望楠;李菁华;

    目的 了解MSM中涉药性行为亚群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成都市部分MSM的基本情况、性行为学特征、是否有涉药性行为(chemsex)经历等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索涉药性行为亚群的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83名MSM,平均年龄为(29.15±7.41)岁。调查对象中44.95%(307例)有涉药性行为经历,近6个月性伴数大于1的比例为48.32%,67.79%的调查对象近6个月主要通过网络寻找性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男男性行为年龄<18岁(OR=1.74,95%CI:1.17~2.60),近6个月性伴数大于1(OR=2.13,95%CI:1.50~3.05),近6个月有通过网络寻找性伴侣(OR=1.62,95%CI:1.10~2.39),近6个月有HIV阳性或状态不确定的男伴(OR=1.80,95%CI:1.24~2.60),近6个月有接触涉药性行为正向信息(OR=2.04,95%CI:1.41~2.94),近6个月有收到涉药性行为邀请、精神活性物质或毒品销售渠道等信息(OR=1.68,95%CI:1.18~2.39)与发生涉药性行为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多性伴、不关注性伴是否感染HIV与涉药性行为亚群高度相关;过早发生性行为、网络交友,以及网络各种推广信息会促使涉药性行为发生,应该对青少年加强宣传性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并对网络信息及各种应用软件加强监管。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54-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重庆市不同性角色MSM行为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现状

    王晗;童俊然;陈怀良;杨小凤;罗敏;陈瑾;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不同性角色MSM行为特征及HIV、梅毒感染现状,分析MSM性角色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对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根据MSM近6个月肛交时性角色将其分为三组:插入组、被插入组和双向组。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角色MSM的HIV感染风险。结果 共对1 151名MSM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插入组426人(37.0%),被插入组318人(27.6%),双向组407人(35.4%)。三组调查对象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1.5%、13.2%和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8,P=0.692);HIV感染率分别为12.7%、21.1%和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4,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插入组MSM,双向组(OR=1.55,95%CI:1.01~2.36)和被插入组(OR=1.92,95%CI:1.25~2.95)HIV感染风险更高。结论 不同性角色MSM社会人口学和行为特征存在差异,HIV感染风险也不同,应基于MSM性角色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该人群HIV感染风险。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59-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7 ]
  • 广州市908名男男性行为者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梁月朗;李荧;贡梓军;郭嘉佳;程琦;姚振江;

    目的 了解广州市MSM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自主前来门诊咨询检测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共纳入908名MSM。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基本人口学特征和性行为特征的组间差异。将P<0.1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OR值及其95%CI描述MSM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908名MSM,最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的有183人,占比20.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SM最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与年龄、户籍、婚姻状况、学历、职业、个人月收入、性向、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和性角色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以下特征的MSM更可能发生异性性行为,年龄>27岁(OR=1.697,95%CI:1.078~2.673,P=0.022)、婚姻状况为已婚/离异/同居/丧偶(OR=5.172,95%CI:2.797~9.562,P<0.001)、学历为高中及以下(OR=2.398,95%CI:1.319~4.360,P=0.004)、性向为异性恋(OR=11.027,95%CI:2.026~60.013,P=0.005)、双性恋(OR=7.541,95%CI:4.711~12.070,P<0.001)和不确定(OR=3.406,95%CI:1.780~6.519,P<0.001)、性角色为插入方/被插入方(OR=2.928,95%CI:1.284~6.680,P=0.011)和插入方(OR=4.476,95%CI:1.837~10.905,P=0.001)。结论 广州市MSM发生异性性行为的比例较高,应重点关注已婚、高中及以下学历、性向为双性恋和性角色为插入方的MSM,加强对其的针对性干预和健康知识宣教。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64-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3 ]
  • 蒙自市娱乐场所男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和性行为情况

    李烙;王珏;马婧;李佑芳;李志晴;蔡永年;王玉淼;雷坤;马艳玲;

    目的 了解红河州蒙自市娱乐场所男性性工作者(MSWs)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性行为学特点,为针对该人群精准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3-9月,对蒙自市娱乐场所的MSWs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收集到的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知识认知、性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招募362名MSWs完成问卷调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7.0%;获取客源的方式74.3%(269/362)为固定场所,83.1%(301/362)最近1个月内与女性客人发生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的比例为85.0%(256/301);59.7%(216/362)最近1个月内与男性客人发生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94.9%(205/216),11.3%(41/362)的MSWs在近6个月内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助兴剂,6.4%(23/362)自报在近1年内被诊断曾患有性病,其中以梅毒为主,占69.6%(16/23)。结论 蒙自市娱乐场所MSWs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主要通过固定场所寻找客源、性行为活跃,存在多种感染HIV的高危性行为,应对该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68-1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深圳市助产机构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吴大东;陈思齐;周洁;王红;

    目的 调查深圳市助产机构内医务人员对HIV感染者的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从全市88家助产机构中随机抽取1 200名医务人员,运用国际标准化量表测量其对HIV感染者的歧视程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歧视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179份,其中女性占86.0%,临床医生占62.1%,88.0%在过去12个月内未接触过艾滋病患者,10.5%未接受过任何与减少艾滋病歧视相关的培训。调查对象的艾滋病歧视分数平均值为(18.9±3.7)分。医疗机构工作年限≥30年者(β=1.82,95%CI:1.06~2.58)、有艾滋病患者接触史者(β=0.77,95%CI:0.14~1.41)、担心间接歧视者(β=2.52,95%CI:1.96~3.08)歧视分数较高;行政管理人员(β=-0.81,95%CI:-1.74~-0.12)、接受过相关培训者(β=-0.78,95%CI:-1.45~-0.10)歧视分数较低。结论 虽然深圳市助产机构内艾滋病歧视程度相对较轻,但是相关培训仍需加强,应根据医务人员的年资、岗位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开展培训,同时优化机构政策环境,从而有效减少艾滋病歧视。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72-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2013-2021年中国梅毒扩大筛查与疫情报告变化相关性分析

    朱文倩;吴月琳;岳晓丽;李婧;张家晖;龚向东;

    目的 了解我国梅毒扩大筛查对疫情报告变化的影响,为科学研判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2013-2021年全国梅毒病例报告资料和筛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2013-2021年,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由406 772例增长至480 020例,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1.94%(95%CI:0.46%~3.44%,P=0.010),其中一期与二期梅毒报告病例数呈负增长,AAPC为-10.39%(95%CI:-12.06%~-8.70%,P<0.001),隐性梅毒呈增长趋势,AAPC为6.60%(95%CI:5.35%~7.78%,P<0.001)。全国梅毒血清筛查人数由2013年的14 035 193例增长至2021年82 628 470例,AAPC为23.39%(95%CI:15.53%~31.78%,P<0.001);通过梅毒扩大筛查,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均阳性的例数由2013年的138 619例增加至2021年的596 448例,AAPC为18.56%(95%CI:10.88%~26.77%,P=0.001)。梅毒筛查数与全部梅毒、隐性梅毒病例报告数呈显著的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0.96,P<0.001),与一期及二期梅毒病例报告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0.93,P<0.001)。结论我国梅毒扩大筛查与梅毒报告疫情增长变化密切相关,扩大筛查导致隐性梅毒增加,从而致全部梅毒报告数增长,并不反映发病增长。研判疫情时需要考虑扩大筛查的影响,应慎重使用梅毒报告疫情变化数据。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7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8 ]

信息

  •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在线投稿注意事项

    <正>《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已全面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信箱不再接收稿件,投稿请登录http://xbya.cbpt.cnki.net/具体操作如下:1.登录以上网址后,请点击“作者投稿系统”进行投稿,第一次使用本系统投稿的作者,必须先注册。注册时各项信息请填写完整。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本刊常用缩略语

    <正>~~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正>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目前,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的核心期刊,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23年征订启事

    <正>《中国艾滋病性病》(原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主办的,唯一专门介绍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最新科研动态,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学术刊物。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工作研究

  • 凉山地区低病毒血症患者HIV-1 RNA和HIV-1 DNA基因型耐药特点分析

    曹汴川;刘梅;蒋桃;余庆华;袁天茹;周仙;丁苹;郭明贤;黄永茂;黄富礼;

    目的 分析凉山地区低病毒血症患者HIV-1 RNA和HIV-1 DNA基因型耐药的特点。方法 采集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县接受ART 6个月以上且连续两次HIV-1 RNA在50至1 000 copies/mL的HIV/AIDS患者的全血标本。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对血浆标本进行HIV-1 RNA基因型耐药检测,对血细胞标本进行HIV-1 DNA基因型耐药检测。比较HIV-1 RNA和HIV-1 DNA基因型耐药的特点。结果 2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12例(46.2%),女性14例(53.8%);年龄中位数为31.5岁;HIV-1感染途径以异性性行为为主(61.5%);ART时间中位数为3.9年;治疗方案以2种NRTIs+1种NNRTIs为主(80.8%)。22例HIV-1 DNA样本的pol区基因扩增成功,8例HIV-1 RNA样本的pol区基因扩增成功,HIV-1 DNA的pol区基因扩增成功率高于HIV-1 RNA的pol区基因扩增成功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42,P <0.05)。在HIV-1 RNA和HIV-1 DNA样本中,M184(3/6)和K103(3/6)均是发生频数最高的耐药突变位点,EFV(5/6)和NVP(5/6)均是在NNRTIs中发生频数最高的耐药药物,ABC(3/6)、FTC(3/6)和3TC(3/6)均是在NRTIs中发生频数最高的耐药药物。结论 针对凉山地区低病毒血症患者采用HIV-1 DNA基因型耐药检测较HIV-1 RNA基因型耐药检测的检出成功率更高,同时可以更早的发现耐药突变情况。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83-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抗病毒治疗后低病毒血症患者HIV-1基因型耐药特征分析

    吕诗韵;白若靖;代漫;王冉;画伟;卢红艳;吴昊;辛若雷;代丽丽;

    目的 分析北京佑安医院ART后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HIV/AIDS患者病毒亚型及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常规接受ART≥6个月且发生LLV的HIV/AIDS患者随访3个月后的外周静脉血,通过对分离的血浆进行超速离心后提取HIV RNA,利用反转录-巢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pol基因区,测序成功后进行基因亚型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 共筛查了10 693例患者,LLV患者225例,LLV发生率2.1%。纳入研究期间成功留血液样本的患者134例,成功收集73份VL在50~999拷贝/mL的血浆样本。扩增得到51条序列,扩增成功率69.9%。51条序列来自41例患者,CRF01_AE亚型最常见(43.9%,18/41),其次为CRF07_BC亚型(19.5%,8/41),B亚型(19.5%,8/41)和C亚型(7.3%,3/41)。19例患者发现了耐药突变,整体耐药突变率为46.3%(19/41)。其中,以NNRTIs相关耐药突变为主,占36.6%(15/41),最常见的耐药突变位点为V106I/M和V179D/E;其次为NRTIs和PIs相关突变,分别占34.1%(14/41)和19.5%(8/41),最常见的突变位点M184V/I和M46I。结论 ART后LLV患者耐药突变较常见。VL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检测到耐药突变。对出现LLV的患者进行耐药检测将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改善临床结果。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87-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4 ]
  • 我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现况调研

    王海雪;徐杰;臧春鹏;谭广杰;杨志敏;马彦民;黄涛;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服务现况,收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我国6个省/直辖市PITC开展情况进行调研。采用专题小组访谈或个人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调研对象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中负责/参与PITC工作的人员。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编码、主题归类和分析。结果 共调研6个省/直辖市中疾控机构19家,医疗机构16家;召开疾控机构专题小组访谈19次,医疗机构专题小组访谈15次,个人访谈3次;疾控机构共访谈74名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共访谈60名工作人员。调研地区均高度重视PITC工作,逐步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不断推进PITC工作的开展。但由于国家层面缺乏PITC政策支持,各地PITC工作进展不一;且普遍存在PITC培训不足,医务人员开展PITC工作能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就诊者检测意识薄弱等问题。结论 PITC在扩大检测方面占主体地位,应尽快出台政策文件,规范PITC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医疗机构扩大检测的作用。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91-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1 ]
  • 2016-2020年拉萨市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多吉旺姆;孙剑;吴晓冬;庞宁;拉巴仓拉;龚弘强;李婧;

    目的 分析拉萨市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高危行为、及HIV和梅毒感染现况,为促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每年4-6月在监测点地区按照固定的抽样方法对男性流动人口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梅毒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6-2020年共监测2 009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0.7%、68.3%、58.2%、52.2%和80.2%,近1年发生过异性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3.6%、8.8%、13.3%、13.3%和8.0%,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0、0.5%、0和0,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0.5%、6.2%、5.2%和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梅毒感染风险与监测年份、年龄、民族、户籍等因素相关。结论 近年来拉萨市男性流动人口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仍偏低,风险行为依然存在,梅毒感染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需要重视该人群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主动检测工作,提高其防护意识和技能。

    2022年10期 v.28;No.229 1196-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短篇报道

  • 治疗前耐药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

    杨红红;曾琴;何坤;吴玉珊;刘倩;李明俊;刘敏;

    <正>随着ART的开展,HIV/AIDS患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耐药发生率却逐年升高~([1-2])。治疗前耐药(Pretreatment drug resistance,PDR)是指未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在ART之前已具有耐药性的HIV毒株。据估计,全球PDR发生率在5%~20%~([3-4]),在资源有限地区约为6.6%,其中亚洲约为7.6%~([5])。本研究分析了重庆市发生了PDR的HIV/AIDS患者对ART方案及疗效评价,为PDR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01-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1990-2019年中国HIV/AIDS患者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分析

    马晓梅;刘晓蕙;王瑾瑾;刘德臣;王艳;黄艳梅;徐学琴;闫国立;

    <正>尽管我国在HIV的预防、治疗和支持性护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感染人数仍在持续增加,死亡人数逐年攀升~([1-3])。2010-2019年,中国大陆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HIV/AIDS始终位于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第一位的病种~([4])。HIV感染者中男性的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2,5-6])。性别差异变化趋势对于预防和控制AIDS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关于AIDS死亡率性别差异趋势的研究较少。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03-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深圳市179例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干预效果分析

    廖清华;张燕;杨峥嵘;

    <正>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重大的慢性传染病。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国报告的存活的HIV/AIDS患者仍然有95.8万人,且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1]),艾滋病在家庭内配偶之间的传播,是艾滋病经性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对部分已报告的HIV抗体阳性者的阴性配偶进行随访和强化干预,分析强化干预的整体效果,为减少HIV在配偶之间的传播,制订艾滋病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07-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病例报告

  • HIV阳性拟诊结核病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1例

    师金川;谢传艺;王梦嫣;刘寿荣;喻剑华;张忠东;

    <正>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深部真菌病,多见于免疫低下人群~([1])。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高达91.3%~([2])。本文报告1例HIV阳性合并TM感染患者,当地医院曾拟诊结核病给予抗结核治疗。为提高对其认识,现报告如下。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09-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HPV16阳性儿童鲍温样丘疹病1例

    应理晟;陈永艳;袁伟;晏文;

    <正>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是一种好发于外生殖器以多发性色素性丘疹、斑丘疹为特点的少见病,好发于成年性活跃人群,儿童BP罕见。本文报告1例女性儿童BP病例。1病例资料患儿女,10岁,外阴、肛周黑褐色丘疹持续7个月。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侧大阴唇出现3粒米粒大小黑褐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之后皮损逐渐增多并累及会阴和肛周,自觉轻微瘙痒,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1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经验交流

  • 性病健康教育新媒体平台“携手医访”的创建与推广

    葛凤琴;许丹丹;诸萍;李婧;曹宁校;

    <正>当前性病健康教育与干预存在方法不多、针对性不强、缺乏有效的手段等情况,导致公众对于性病预防的认知水平低下、社会歧视广泛存在、不正确求医行为屡见不鲜,加之部分机构医务人员诊疗能力不足,人口的流动性增加、互联网交友隐秘性增大等诸多因素,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出现了较大的瓶颈。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13-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综述/Meta分析

  • HIV感染者贫血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管理策略

    霍岩;丁海波;耿文清;

    贫血作为HIV感染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被认为是影响HIV感染者预后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HIV感染者患贫血将会增加死亡风险、影响CD4细胞恢复和降低病毒学应答。了解HIV感染者贫血的主要种类,识别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掌握诊疗原则,有助于有效预防和治疗贫血,也是提高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的关键。在HIV感染者中,应定期筛查贫血,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才能改善预后。本文从HIV感染者贫血的种类、诊断、发病机制、预后的影响以及临床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为HIV感染者贫血的诊疗工作提供借鉴。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15-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7 ]
  • 以玄府学说立论浅析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发病机制

    郭娅娅;桑锋;李亮平;刘真;马秀霞;张清燕;徐立然;

    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是因免疫缺陷综合征引起的机会性感染的一种表现,因其疾病无法根治,具有难愈性,易复发性,且瘙痒难耐,故艾滋病相关性痒疹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大难题。本文根据玄府开阖功能失常分析其发病的核心机制,同时对玄府和三焦气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辨证论治,确立了从玄府学说的角度探讨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前提基础,为今后中医药治疗此病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19-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HIV感染者生命质量研究进展

    郝晓宇;杨志敏;霍俊丽;张小波;安晓静;徐诺雅;黎萍;韩瑜;马艳玲;

    HIV感染者在与HIV长期共存的过程中,其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受到侵害,生命质量普遍低于正常人群。采取ART、适量运动、心理干预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HIV感染者改善生命质量。通过检索公开发表的国内外HIV感染者生命质量相关文献,对HIV感染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后期开展HIV感染者生命质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艾滋病合并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孙咏冰;方海霞;黄辉煌;宋兵;梁蓉;孙昊;周子涵;姜天俊;

    抑郁症是HIV/AIDS患者最容易患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且HIV/AIDS患者患抑郁症后可能出现预后不理想,社会功能减退,自杀等现象。对HIV/AIDS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威胁和影响,也是全球卫生经济的重大负担。本文通过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三个方面,对HIV/AIDS患者患抑郁症的病因和干预方式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为深入了解HIV/AIDS患者抑郁的成因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26-1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5 ]
  • 中国艾滋病高危人群暴露前预防用药接受意愿率的Meta分析

    郑宇;陈燕华;罗月;李梅;蒋林芮;周锡平;

    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高危人群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接受意愿,为进一步推广PrEP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6月30日有关中国艾滋病高危人群中有接受PrEP意愿者的比例(简称PrEP意愿率)的文献,筛选、提取、整合数据后使用Stata1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7篇研究文献,中国艾滋病高危人群PrEP意愿率为68.4%(95%CI:63.3%~73.5%),在不同特征高危人群中,MSM的PrEP意愿率最高为72.4%(95%CI:66.5%~78.3%),在研究的地区中,西南地区PrEP意愿率最高为75.2%(95%CI:63.2%~87.2%)。MSM在用药偏好上,口服类PrEP意愿率为63.1%(95%CI:55.1%~71.0%),注射针剂PrEP意愿率为63.5%(95%CI:45.3%~81.7%)。事件驱动服药型PrEP意愿率高于每日服药型(67.5%vs. 50.2%)。亚组分析显示,异质性可能来源于研究地区、个人月收入差异。结论 中国艾滋病高危人群PrEP意愿率较高,不同地区、高危人群、用药偏好上存在差异,表明在我国大规模推广PrEP具有可行性,有良好使用前景。

    2022年10期 v.28;No.229 1230-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