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永松;王妮丹;韩扬;祝婷;谢静;吕玮;宋晓璟;李雁凌;李太生;
目的观察艾滋病病毒1型(HIV-1)合并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者,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后外周血中HIV-1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期HIV-1合并VZV感染者11例作为试验组(VZV+),46例未合并VZ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VZV-)。对0周和抗病毒治疗48周时感染者外周血进行HIV-1DNA的定量检测。结果基线时,VZV+组HIV-1DNA水平为(3.40±0.36)Log_(10)拷贝/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明显高于VZV-组的(3.04±0.44)Log_(10)拷贝/10~6 PBMCs(P=0.014)。抗病毒治疗48周后,VZV+组HIV-1DNA水平为(3.19±0.33)Log_(10)拷贝/10~6 PBMCs,较基线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P=0.182);VZV-组HIV-1DNA水平为(2.56±0.46)Log_(10)拷贝/10~6 PBMCs,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0.001),并且显著低于VZV+组(P<0.001)。治疗前和治疗后的HIV-1DNA水平均与基线病毒载量呈正相关,与基线CD4细胞计数、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结论 HIV-1合并VZV感染者具有较高的基线HIV-1DNA,并且在有效地抗病毒治疗之后仍然高于未合并VZV感染者。
2018年08期 v.24;No.179 756-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6 ] - 高亚玲;黄杨;高瞻;杨亚闪;何苗;廖璞;
目的调查重庆市医疗机构中艾滋病病毒(HIV)1型(HIV-1)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中的HIV-1基因亚型、群体动力学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重庆多家医疗机构HIV-1感染者/AIDS病人血浆,通过提取核糖核酸(RNA)、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系统发育学和群体遗传学的方法,扩增及分析HIV基因组pol区序列,并检测耐药相关突变。结果共收集657份HIV-1感染者/AIDS病人静脉血样本,扩增及测序得到256份有效的pol基因片段,HIV基因亚型分析显示,重庆医疗机构中流行的HIV-1毒株以CRF07_BC(43.8%,112份)、CRF01_AE(34.8%,89份)为主要基因型;随后依次为CRF08_BC(8.2%,21份)、B(3.5%,9份)、CRF55_01B(2.7%,7份)、CRF68_01B(0.4%,1份)和CRF86_BC(0.4%,1份)。检出耐药基因突变者94例(占36.7%),无耐药基因突变者162例(占63.3%)。不同基因亚型间,pol基因蛋白酶区和反转录酶区的基因突变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优势群体CRF07_BC、CRF01_AE和CRF08_BC的群体遗传学分析,证实重庆市医疗机构中的HIV-1部分基因型群体正在经历扩张。结论重庆市医疗机构中HIV-1病毒基因突变和重组普遍存在。HIV-1CRF07_BC、CRF01_AE和CRF08_BC基因亚型正在经历缓慢扩张的过程。需持续研究和监控重庆地区HIV-1在感染者中的遗传分化及耐药进展。
2018年08期 v.24;No.179 760-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7 ] - 张鹏;郁晓磊;王绪琴;吴健;陶静;郑敏;薛以乐;康来仪;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的病毒亚型分布特征,为该区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浦东新区242例HIV-1感染者的血浆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将PCR产物测序分析,确定基因亚型,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获得186份pol区基因片段,HIV-1亚型分布显示,CRF01_AE比例最大,为52.69%,其次为CRF07_BC,31.72%,B,5.91%。CRF08_BC未在同性性传播者中发现,在异性性传播者中占5.36%。CRF01_AE与B亚型重组体在25岁以下年龄组和外地户籍感染者中相对较高,分别为12.20%和6.25%。在同性性传播者中发现2例CRF01_AE和CRF07_BC的重组体。结论浦东新区HIV感染者HIV-1型流行株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且分布与年龄、户籍、文化程度以及传播途径相关。
2018年08期 v.24;No.179 765-767+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8 ] - 王印;王亚丽;叶江竹;邵英;李在村;孙丽君;代丽丽;
目的研究以依非韦伦(EFV)的为基础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佑安医院2013—2015年,采用以EFV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ART)方案进行初始抗病毒治疗的110例成人HIV/AIDS病人的一般资料、基线血脂和治疗随访12个月后的血脂数据,比较血脂指标的变化,并对于影响ART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病人均采用2种核苷类似物(NRTIs)联合EFV进行治疗;均为男性,他们的年龄中位数为32(28~38)岁。所有参与研究的病人均未接受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与病人基线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终点病人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异常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抗病毒治疗后LDL-C指标中位数较基线略升高,中位数较基线略升高,但LDL-C异常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抗病毒治疗前后HDL-C和血脂总体异常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线HIV核糖核酸(RNA)载量≥105拷贝/mL的病人相对于HIV RNA<105拷贝/mL的病人,LDL-C浓度水平升高的风险增加[比值比(OR)=6.21,95%可信区间(CI):2.01~19.25]。结论基于EFV的初始抗病毒方案可导致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危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的指标LDL-C升高,基线HIV RNA≥105拷贝/mL是LDL-C升高的风险因素。对于采用基于EFV的ART方案的病人,建议将血脂监测纳入常规随访。
2018年08期 v.24;No.179 768-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82 ] - 岳清;傅洁;庄鸣华;
目的了解上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现状和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评估ART的免疫学效果和病毒学效果。在国家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下载治疗病例的历史卡片,对数据进行关联筛选和分析。数据核查后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490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平均年龄(38.1±12.5)岁,男性占91.5%,女性占8.5%。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18个/μL,最近一次随访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393个/μL,治疗前后CD4细胞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Z=-54.584,P<0.001)。随访期间共586例治疗对象发生免疫学失败,主要发生在ART 4~6个月之间,达33.4/100人年,治疗满1年后免疫学失败发生率明显下降。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基线CD4细胞计数<50个/μL、接受治疗时间3年及以上和使用一线药物的治疗对象,更易发生免疫学失败;女性、同性性传播人群、接受治疗时间3年及以上治疗对象,其病毒学抑制率更高。结论基线CD4细胞计数、感染途径、治疗时间等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应继续开展"早检测、早治疗",针对这些关键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
2018年08期 v.24;No.179 772-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26 ] - 孙宏;耿文清;崔华露;周本南;徐俊杰;楚振兴;韩晓旭;姜拥军;尚红;
目的研究中国男男性行为者1型艾滋病病毒(HIV-1)早期感染者病毒分离株的复制能力,分析感染早期复制能力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法,从HIV-1早期感染者的样本中获得病毒分离株,检测培养上清中的p24滴度,分析病毒分离株的复制能力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从28例HIV-1早期感染者的PBMC中分离获得28株病毒。HIV-1感染早期病毒分离株的复制能力分为复制高型和低型(高型16株,占57.1%;低型12株,占42.9%)。复制高型早期感染者的病毒调定点高于复制低型早期感染者(P=0.01);复制高型早期感染者感染1年后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低于复制低型早期感染者(P=0.02)。感染120天内的早期感染者分离株的复制p24峰值和曲线下面积与病毒调定点呈正相关(R=0.86,P=0.000 6;R=0.81,P=0.002 2);感染1年内的早期感染者分离株的复制p24峰值和曲线下面积与感染1年的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8,P=0.01;R=-0.45,P=0.02)。结论中国HIV-1感染早期病毒分离株的复制能力与疾病进展相关。
2018年08期 v.24;No.179 77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8 ] - 孔亚红;滕景芬;董文逸;彭智鹏;卢祥婵;吴念宁;
目的探讨需输血的艾滋病(AIDS)病人贫血与自身免疫性溶血的关系。方法对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40例贫血需输血的AIDS病人血液样本,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抗人球蛋白实验(Coomb′s Test)进行自身抗体免疫类型检测,并将病人血样置于4℃冰箱24小时后观察发生体外溶血情况,将两者结合进行分析。结果140例贫血需输血的AIDS病人中,131例(93.57%)检出自身抗体,发生体外溶血73例(52.14%)。自身抗体免疫种类为温抗体(WAs)IgG+C3d、IgG、C3d及冷抗体(CAs)IgM型。131例自身抗体以混合型抗体(DL)所占比例最大,其中(IgG+C3d、IgG、IgM)占58.78%(77/131);溶血占58.44%(45/77);(IgG+C3d、IgG)占10.69%(14/131),溶血占64.29%(9/14);(IgG、IgM)占3.82%(5/131),溶血占60.0%(3/5);(IgG+C3d、IgG、IgM、C3d)占3.05%(4/131),溶血占100.00%(4/4);单冷抗体IgM型占23.66%(31/131),溶血占38.71%(12/31)。结论贫血需输血的AIDS病人多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且与IgM型CAs相关性高。广泛性感染与Was诱导可促使CAs和抗-DL造成红细胞破坏。
2018年08期 v.24;No.179 782-784+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1 ] - 朱秋映;刘玄华;沈智勇;苏锦明;唐帅;周信娟;唐振柱;
目的通过对新近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实时动态反映广西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和传播模式,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匹配新发现报告病例的既往HIV抗体检测记录,甄别新近感染病例,面对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重点了解人口学基本特征、高危行为史、传播来源、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情况等。结果调查的219例新近感染病例中,男性占66.7%,20~59岁年龄组占77.2%,汉族占68.0%,已婚有配偶者占50.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3%,农民占57.1%;异性性传播占71.7%,同性性传播占27.9%。97.7%的新近感染病例报告了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中位数为334个/mm~3,其中200~349个/mm~3占35.5%,<200个/mm~3占19.2%。结论广西新近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近年来新报告病例特征基本一致,但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或许已经成为新发感染的主要人群,亟待加强针对性防控。部分新近感染者CD4细胞水平下降快,是否为快速进展型有待加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2018年08期 v.24;No.179 785-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37 ] - 苏玲;叶黎;刘扬;邹家风;王顺东;罗水斌;侯雪琴;袁丹;杨洪;魏东兵;周更生;余佳;刘红露;梁姝;
目的了解四川省≥50岁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的流行毒株亚型、人群和地域分布及原发性耐药情况。方法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在成都、泸州、达州、内江、广元5个市州采集2017年3—5月新报告、未经抗病毒治疗的≥50岁HIV-1感染者的血样235份,扩增HIV-1 pol基因区,对获得的190份核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分型。比较不同亚型毒株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和地域分布特征。序列提交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位点分析。结果四川省≥50岁HIV-1感染者的流行毒株亚型为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亚型和CRF85_BC。毒株分布显示出明显的地域特征。男性感染者的毒株亚型在非婚非商业和非婚商业两种不同感染途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9,P=0.028)。190例中,原发性耐药突变率为5.8%;泸州地区的原发性耐药比例最高,为9.7%。尚未发现具有双重耐药或多重原发性耐药突变的患者。结论四川省≥50岁年龄组感染的HIV-1主要毒株有独特的流行态势,应加强对HIV毒株的监测,掌握主要流行亚型和耐药毒株的流行特点和规律,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防治。
2018年08期 v.24;No.179 78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89 ] - 李桂芹;冷冬;宋亮;
目的了解2011—2016年北京朝阳医院监测的艾滋病(AIDS)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1—2016年北京朝阳医院HIV抗体筛查结果和同期报告的艾滋病病例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感染状况,利用STATA 14.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北京朝阳医院累计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436 550人次,HIV确证阳性745例,阳性检出率0.17%;连续6年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1%、0.15%、0.15%、0.19%、0.20%、0.20%。剔除重复检测和已知阳性病例后,共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例729例,其中男性占94.24%,青壮年占73.25%,报告时感染状况为AIDS的占36.35%;来源于皮肤性病科的构成比占44.03%。结论 2011—2016年北京朝阳医院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皮肤性病科是HIV阳性发现的主要来源,有相当比例的病例处于晚发现状况。提示需进一步重视和扩大综合医院中医生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工作,加强在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中的HIV筛查。
2018年08期 v.24;No.179 793-795+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9 ] - 王丽娟;昌冲;丁海峰;姜树林;魏云芳;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性性工作者(MSW)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的生存质量及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由社区小组联络MSW聚集场所,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MSW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67个MSW。被调查者生理领域得分为(14.08±2.46)分,心理领域得分为(13.78±2.54)分,环境领域得分为(12.52±2.50)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为(14.02±2.67)分。生理领域得分低于国内常模的(15.10±2.30)分,其他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理领域的影响因素是月收入和在京居住时间;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是月收入、家庭摩擦和首次性行为性伴的性别;环境领域的影响因素是月收入、在京居住时间和首次性行为性伴的性别;社会关系领域的影响因素为近一年居住情况和艾滋病性病检测情况。结论北京市MSW总体生存质量一般。MSW定期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检测,对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8期 v.24;No.179 796-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5 ] - 张辉;于茂河;李志军;陈韵;杨杰;郭川;徐杰;
目的了解天津市男性性工作者(MSWs)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依托艾滋病综合干预服务站,通过网络动员和干预现场动员招募MSWs,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进行人口学、性行为、药物滥用等问卷调查及HIV抗体检测。对人口学及各种行为与HIV感染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330名MSWs,平均年龄24.0岁(18~47岁);91.8%(303名)为未婚/离异/丧偶,96.4%(318名)为汉族,90.6%(299名)来自外省,66.9%(200/299)在天津生活的时间<3个月。MSWs的HIV感染率为11.5%(38/330)。统计分析显示,少数民族[比值比(OR)=5.348,95%可信区间(CI):1.565~18.276]、使用伟哥/玛卡等助性剂(OR=2.288,95%CI:1.071~4.887)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MSWs年龄较小,流动性大,少数民族HIV感染率较高。滥用药物的比例较大,尤其是使用伟哥/玛卡等助性剂和HIV感染关系密切。今后在干预工作中要关注MSWs中的少数民族群体和助性剂的使用问题。
2018年08期 v.24;No.179 800-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99 ] - 鄢芳;李现红;张椰;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固定女性性伴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借助某几个网络聊天平台,采用同伴驱动的抽样方法招募MSM固定女性性伴,包括MSM在婚内的妻子、已经离异的妻子、未注册登记结婚的MSM固定女性性伴,利用"问卷星"进行资料收集。结果共调查194人,自发现伴侣的同性性行为之后,自杀意念报告率为57.7%,自杀未遂报告率为1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月收入[比值比(OR)=0.617,95%可信区间(CI):0.410~0.929]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发生肛交行为(OR=3.551,95%CI:1.215~10.383)以及显著抑郁症状(OR=6.334,95%CI:2.862~13.240)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平均月收入(OR=0.542,95%CI:0.301~0.974)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结论 MSM固定女性性伴的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报告率高;月平均收入、对同性恋认知、抑郁状况和发生肛交行为是其影响因素。需关注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加强社会大众性教育。
2018年08期 v.24;No.179 804-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1 ] - 段青;黄鹏翔;廖玫珍;朱晓艳;于海英;杨特;单士馨;王国永;陶小润;康殿民;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毒品滥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3—6月,采用现场招募、网络招募等方式从济南、青岛两市招募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血清学检测。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状况、性行为状况、毒品滥用情况等。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毒品滥用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901名MSM的毒品滥用率为38.8%(350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0.9%(627/884),HIV感染率为5.9%(53人),梅毒感染率为7.1%(64人)。与未滥用过毒品者相比,毒品滥用者更可能与低龄[比值比(OR)=2.755,95%可信区间(CI):1.291~5.882]、高中及以上文化(OR=3.909,95%CI:1.491~10.246)、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1.775,95%CI:1.249~2.523)、最近一周发生肛交性行为的次数>2次(OR=3.507,95%CI:1.057~11.634)、最近6个月发生过商业性行为(OR=13.330,95%CI:4.523~39.281)、最近一年曾被诊断患过性病(OR=2.052,95%CI:1.088~3.870)及最近一年做过梅毒检测(OR=2.071,95%CI:1.385~3.097)有关。结论毒品在MSM中流行较为普遍,应对MSM开展毒品危害的警示性教育,并加强对该类物质的监管。
2018年08期 v.24;No.179 809-812+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5 ] - 张石则;王仁利;江震;董玲玲;归冰;杨宏;张建中;
目的了解凉山地区中学生健康危害行为与未来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吸毒、贩毒之间的关系,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凉山地区毒品及艾滋病流行状况,以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在重点地区确定调查点,抽取调查对象,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回收的问卷经过甄别、排除不合格问卷后统一编号、分组。以EpiData 3.1软件录入,SPSS 18软件分析。结果共调查10 749人,承认未来可能感染HIV的2 342人,吸毒1 662人,贩毒1 635人,报告率分别为21.8%、15.5%和15.2%。现在饮酒、现在吸烟、滥用镇静安定药,非安全场所游泳,严重伤害、受欺凌,非自愿性行为、看过色情刊物是未来HIV感染、吸毒、贩毒的危险因素;课外作业时间是保护因素。结论凉山重点地区中学生预测未来HIV感染、吸毒、贩毒的比例较高;多种健康危害行为与之密切相关;要针对性采取强而有力的干预措施,以有效推进本地区禁毒防艾工作。
2018年08期 v.24;No.179 813-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6 ] - 蔡胜男;许东梅;张琳;闫会文;黄宇明;伦文辉;
目的探求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2008年9月至201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了28例确诊艾滋病病毒阴性的成人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患者中,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8例(28.57%),言语不利7例(25.00%),记忆力下降6例(21.43%);经过临床评估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有24例(85.71%),存在精神行为异常的22例(78.57%);肌张力增高4例(14.29%),肌力下降4例(14.29%)等;20例行头颅核磁检查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其中脑萎缩9例(45.00%)。28例患者经过住院正规神经梅毒治疗后,出院时23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随访有不同程度的血清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下降,脑脊液TRUST滴度下降,脑脊液白细胞下降,脑脊液蛋白含量下降。结论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是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很高误诊率,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
2018年08期 v.24;No.179 818-820+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4 ]
- 周昀;杨新智;周秋颖;王建华;孙玉萍;杨政权;
目的分析2010—2017年丹东地区艾滋病病毒(HIV)1/2抗体蛋白印迹试验(WB)阳性样本的带型分布规律,为制定该地区切实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B对2010—2017年500份HIV-1抗体筛查阳性样本进行确证检测,并对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份HIV-1抗体阳性样本中,WB带型组合为全带型和次全带的占90.0%(450份);抗env、抗pol基因编码的抗体条带和抗gag基因编码的p24检出率均超过93.0%,p55和p17检出率分别为68.8%和85.2%。感染者以男性居多,p24在不同性别中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6,P<0.05);抗env基因编码的抗体在各个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pol基因编码的抗体在各个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gag基因编码的抗体除p55外,p24和p17在各个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大部分感染者在艾滋病期前被及时发现,中青年人群为该地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控。
2018年08期 v.24;No.179 82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80 ] - 宋晓甜;黄璐;安竹;陈洋;申莉梅;
目的通过对贵州地区进行强化宣传教育,分析强化宣传教育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随访退出情况的影响。方法以开展强化宣传教育为研究组,开展普通宣传教育的县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新报告HIV/AIDS病人强化宣传教育前、后确证阳性时间到抗病毒治疗(ART)时间、一年内ART比例等指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强化宣传干预和普通宣传教育后随访6~18个月,比较HIV/AIDS病人随访退出情况的差别。结果强化宣传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确证阳性到ART时间从42天明显缩短至9天;研究组一年内ART比例从47.6%(89/187)提高到93.0%(439/472);同期,对照组一年内ART比例从41.4%(87/210)显著提高到84.1%(290/345);强化宣传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ART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维持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宣传教育,能够缩短HIV/AIDS病人确证阳性到启动ART的时间,扩大ART比例并减少失访的发生,提高病人治疗的及时性和随访依从性,建议在积极动员HIV/AIDS病人启动ART的同时,应加大服药依从性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治疗效率。
2018年08期 v.24;No.179 824-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0 ] - 刘敏;何小庆;罗亚东;袁婧;吴玉珊;谭顺;王静;陈耀凯;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了解HIV合并慢性HCV感染者HCV-IgG抗体的产生情况,分析部分病人不能产生HCV-IgG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HIV/HCV合并感染者资料,分析合并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统计HIV合并慢性HCV感染者HCV-IgG阴性发生率,分析其HCV-IgG阴性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3 013例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中合并HCV感染192例(6.37%);合并感染HCV者的HIV病毒载量[(4.97±0.89)log拷贝/mL]低于单纯HIV感染者[(5.15±0.81)log拷贝/mL](P<0.05);合并感染者中吸毒人数的比例(64.06%)高于单纯HIV感染者(0.92%)(P<0.05)。合并感染者中13例(6.77%)HCV-IgG阴性。单因素分析显示,HCV-IgG阴性组较阳性组年龄偏大(P<0.05),HCV-IgG阴性组通过性途径导致感染所占比例(92.31%)高于阳性组(31.8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通过性途径导致合并感染者出现HCV-IgG阴性的风险,为通过静脉吸毒途径导致感染者的52.669倍。结论重庆地区HIV/HCV合并感染发生率较高,静脉吸毒是合并感染的高危因素;合并HCV感染可能抑制HIV复制;年龄、传播途径为HIV/HCV合并感染者产生HCV-IgG的危险因素,其中性传播为影响HCV-IgG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年08期 v.24;No.179 828-830+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1 ] - 赵启玉;梅林;韩红;车晓文;韩婷;王蕾;高丽;王骥涛;
目的分析太原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情况和其感染状况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吸毒人群防治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2011—2015年共调查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2 068人,男性占85.44%(1 767例),≥25岁占91.34%(1 889例)。口吸为主要吸毒方式(84.77%,1 753例)。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5.77%(1 567例)。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率(58.93%,165/280)高于与配偶或同居者的使用率(12.32%,113/917)。2011—2015年,艾滋病病毒(HIV)校正后阳性检出率为0.44%(9/2 068),历年低于1%。梅毒阳性检出率为7.01%(145/2 068),女性梅毒检出率(17.94%)高于男性(5.15%)。注射吸毒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检出率(44.13%)高于口吸毒品者(6.50%),HCV检出率<25岁组为7.26%,≥25岁组为12.71%。结论太原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群HIV检出率较低,但梅毒和HCV感染率不容忽视。吸毒方式虽主要以口吸为主,近年来合成毒品(如冰毒)的使用比例逐年上升,由此引起的经性传播相关疾病应加以重视。
2018年08期 v.24;No.179 831-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2 ] - 吕翠霞;高汝钦;张晓菲;傅连臣;傅继华;
目的了解山东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的培育基地建设情况,为促进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基金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收集相关信息,比较2016和2017年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中培育基地数量、类别变化。结果 2017年山东省各类实施机构共获得国家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65个,比2016年增长4.8%;培育基地数量为31个,较2016年(38个)减少18.4%,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类减少25.0%,医疗机构类减少33.3%,而民政登记的社会组织类增长为2016年2倍。访谈结果显示,培育基地主要工作是为未登记的社区组织托管项目经费、提供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培训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类的培育基地存在人员少、经费支持力度不足(培育基地管理费用仅占15%,无其他经费)、主动性不强的诸多困难和问题。结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培育基地的稳定性不强。建议支持社会组织民政登记,促进社会组织类培育基地发展与建设,并加强监督管理。
2018年08期 v.24;No.179 835-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4 ] - 翟雯雯;毛晓英;姚永娜;普利明;黄玉玲;韩佳禹;余彬;裴容;张建新;
目的发掘适合青年学生人群的艾滋病防治资讯、教育、交流(IEC)信息及其利用。方法调查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的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的影响率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的影响率,采用IEC信息干预指数(IECI)模型,分析比较各信息的IECI。结果共626名青年学生参与调查。60个IEC信息条目中,安全套使用的IECI在5.80~52.26之间,HIV检测的IECI在4.64~46.03之间。从中筛选出14条信息的IECI值较高,位于前三位的条目分别是"四川省疾控中心检测发现,经性传播的艾滋病感染者年仅14岁","2014年,在15~24岁青少年学生中发现的艾滋病感染人数,比2013年增长了58.8%","每学期开学前是人流手术的高峰期"。结论这14条IECI值较高的信息能够促进青年学生使用安全套和接受HIV检测。
2018年08期 v.24;No.179 839-841+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8 ] - 王小莉;杨小武;陈远方;钱喆;金晓霞;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艺术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艺术学院大学生,利用"问卷星(http://www.sojump.com/)"网络平台,设计、录入网络版"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信行(KAP)调查问卷",并通过QQ、微信在电脑和手机端完成调查问卷。结果共调查艺术高校大学生1 045人,8条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0.19%(838人)。41.91%(438人)大学生表示关注艾滋病感染问题,86.41%(903人)大学生对自己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信心,82.49%(862人)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方式为网络。23.25%(243人)大学生有过性行为,其中,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占63.37%(154/243),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占72.84%(177/243)。45.74%(478人)大学生介意朋友圈中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42%(506人)大学生介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学习;60.86%(636人)大学生介意好朋友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3.64%(874人)大学生介意室友是1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χ2趋势=690.5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程度,女生要高于男生[比值比(OR)=1.76,95%可信区间(CI):1.33~2.33]、自认为知识丰富的要低于不丰富的学生(OR=0.55,95%CI:0.40~0.77)、艾滋病知识知晓的要低于不知晓的学生(OR=0.41,95%CI:0.31~0.55)。结论南京某艺术高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应加强高校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干预。
2018年08期 v.24;No.179 842-84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