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巧丽;唐娴;蔡侃儒;蒋强;李桂英;王辉;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后,外周血肠道归巢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及其功能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8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无症状HIV感染者:治疗前43例,治疗后42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表面染色及全血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使用BD FACSCanto流式细胞仪检测各项指标,FACSDiva软件分析肠道归巢α4+β7+RO+CD8+T细胞及其功能亚群Tc1和Tc17的变化,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未治疗组HIV感染者外周血肠道归巢α4+β7+RO+CD8+T细胞表达百分比及绝对值均显著上升,高于健康对照[(14.74±7.74)%vs(5.53±2.66)%,P<0.001;(96.19±68.92)个/μL vs(24.59±9.48)个/μL,P<0.001]。经抗病毒治疗后,肠道归巢α4+β7+RO+CD8+T细胞的百分比可部分下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1±5.37)%vs(5.53±2.66)%,P=0.100],但绝对值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49.35±44.23)个/μL vs(24.59±9.48)个/μL,P<0.001];HIV感染后α4+β7+RO+Tc1细胞的百分比及绝对值均显著增高[(86.48±12.59)%vs(73.66±14.60)%,P<0.001;(91.50±65.97)个/μL vs(20.97±9.73)个/μL,P<0.001],抗病毒后α4+β7+RO+Tcl的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显著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健康人[(82.59±13.03)%vs(73.66±14.60)%,P<0.001;(40.51±65.97)个/μL vs(37.00±9.73)个/μL,P<0.001];而α4+β7+RO+Tc17细胞百分比在HIV感染后显著降低,与健康对照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1.59)%vs(4.51±3.41)%,P<0.001];抗病毒治疗后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2.99±2.28)%vs(4.51±3.41)%,P=0.091),但α4+β7+RO+Tc17绝对值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外周血α4+β7+RO+CD8+T细胞作为可以间接反应肠道CD8细胞变化的可靠指标,在HIV感染后显著增高,而其功能亚群则出现平衡紊乱,在HIV致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其变化特点的追踪可以为疗效监测及疫苗研究提供重要的循环标志。
2017年04期 v.23;No.163 274-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彭巧丽;唐娴;蔡侃儒;蒋强;李桂英;王辉;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后,外周血肠道归巢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及其功能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8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无症状HIV感染者:治疗前43例,治疗后42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表面染色及全血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使用BD FACSCanto流式细胞仪检测各项指标,FACSDiva软件分析肠道归巢α4+β7+RO+CD8+T细胞及其功能亚群Tc1和Tc17的变化,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未治疗组HIV感染者外周血肠道归巢α4+β7+RO+CD8+T细胞表达百分比及绝对值均显著上升,高于健康对照[(14.74±7.74)%vs(5.53±2.66)%,P<0.001;(96.19±68.92)个/μL vs(24.59±9.48)个/μL,P<0.001]。经抗病毒治疗后,肠道归巢α4+β7+RO+CD8+T细胞的百分比可部分下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1±5.37)%vs(5.53±2.66)%,P=0.100],但绝对值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49.35±44.23)个/μL vs(24.59±9.48)个/μL,P<0.001];HIV感染后α4+β7+RO+Tc1细胞的百分比及绝对值均显著增高[(86.48±12.59)%vs(73.66±14.60)%,P<0.001;(91.50±65.97)个/μL vs(20.97±9.73)个/μL,P<0.001],抗病毒后α4+β7+RO+Tcl的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显著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健康人[(82.59±13.03)%vs(73.66±14.60)%,P<0.001;(40.51±65.97)个/μL vs(37.00±9.73)个/μL,P<0.001];而α4+β7+RO+Tc17细胞百分比在HIV感染后显著降低,与健康对照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1.59)%vs(4.51±3.41)%,P<0.001];抗病毒治疗后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2.99±2.28)%vs(4.51±3.41)%,P=0.091),但α4+β7+RO+Tc17绝对值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外周血α4+β7+RO+CD8+T细胞作为可以间接反应肠道CD8细胞变化的可靠指标,在HIV感染后显著增高,而其功能亚群则出现平衡紊乱,在HIV致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其变化特点的追踪可以为疗效监测及疫苗研究提供重要的循环标志。
2017年04期 v.23;No.163 274-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权;薛黎坚;王文明;田昌伟;王华;姚庆完;
目的应用决策树模型(CART),纳入总淋巴细胞(TLC)计数、血红蛋白(HGB)等多个血常规指标,研究未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TLC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并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常规分类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昆山市未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297例,采集433份血样标本,检测血常规指标和CD4细胞计数。将血常规指标与CD4细胞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CD4细胞计数≤350个/uL、≤500个/uL为临界点,分别计算CART、常规ROC曲线分类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约登指数。结果 TLC、HGB、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中性粒细胞(WLCC)计数与CD4细胞计数均显著相关(P<0.05),纳入TLC、HGB、RBC、WBC指标,CART模型分类CD4细胞计数≤350个/uL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和约登指数分别为36.4%、95.3%、84.2%、68.6%和0.317;纳入TLC、HGB、RBC指标,CART模型分类CD4细胞计数≤500个/uL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2.0%、40.9%、78.0%、69.2%和0.329;两个CART模型均略优于ROC曲线分类方法。结论应用CART模型纳入TLC、HGB等多个血常规指标能有效预测CD4细胞计数,可在资源有限地区用于未治疗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监测。
2017年04期 v.23;No.163 280-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权;薛黎坚;王文明;田昌伟;王华;姚庆完;
目的应用决策树模型(CART),纳入总淋巴细胞(TLC)计数、血红蛋白(HGB)等多个血常规指标,研究未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TLC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并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常规分类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昆山市未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297例,采集433份血样标本,检测血常规指标和CD4细胞计数。将血常规指标与CD4细胞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CD4细胞计数≤350个/uL、≤500个/uL为临界点,分别计算CART、常规ROC曲线分类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约登指数。结果 TLC、HGB、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中性粒细胞(WLCC)计数与CD4细胞计数均显著相关(P<0.05),纳入TLC、HGB、RBC、WBC指标,CART模型分类CD4细胞计数≤350个/uL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和约登指数分别为36.4%、95.3%、84.2%、68.6%和0.317;纳入TLC、HGB、RBC指标,CART模型分类CD4细胞计数≤500个/uL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2.0%、40.9%、78.0%、69.2%和0.329;两个CART模型均略优于ROC曲线分类方法。结论应用CART模型纳入TLC、HGB等多个血常规指标能有效预测CD4细胞计数,可在资源有限地区用于未治疗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监测。
2017年04期 v.23;No.163 280-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栋卿;赵丹燕;何婷婷;傅利军;汤佳良;
目的了解绍兴市1型艾滋病病毒(HIV-1)株的耐药变异情况。方法分析2013-2014年绍兴地区新确认未经抗病毒治疗的130例HIV-1感染者,以及2014年前抗病毒治疗满一年且病毒未抑制的34例感染者样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方法扩增HIV-1的pol基因区全长,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确定HIV亚型及耐药突变位点。结果 34例新诊断HIV感染者及33例病毒未抑制感染者的样品检测到耐药突变,主要亚型为CRF01_AE和CRF07_BC。仅在病毒未抑制感染者中检测到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耐药突变,主要类型有M184V(42.42%)、K70R(15.15%)、D67N(12.12%)。在新确认感染者和病毒未抑制感染者两组人群中,均检测到针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的突变,主要类型有V179D/E/T(10.00%和18.18%)、K103N(2.22%和21.21%);在病毒未抑制感染者中还有Y181CY(21.21%)、V90I(12.12%)、G190A(15.15%)。在反转录酶(RT)区和整合酶(IN)区仅检测到少量次要耐药突变。结论绍兴市HIV经抗病毒治疗后易产生耐药性,部分可在新感染人群中传播,应对HIV耐药变异加强监测。
2017年04期 v.23;No.163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曹栋卿;赵丹燕;何婷婷;傅利军;汤佳良;
目的了解绍兴市1型艾滋病病毒(HIV-1)株的耐药变异情况。方法分析2013-2014年绍兴地区新确认未经抗病毒治疗的130例HIV-1感染者,以及2014年前抗病毒治疗满一年且病毒未抑制的34例感染者样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方法扩增HIV-1的pol基因区全长,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确定HIV亚型及耐药突变位点。结果 34例新诊断HIV感染者及33例病毒未抑制感染者的样品检测到耐药突变,主要亚型为CRF01_AE和CRF07_BC。仅在病毒未抑制感染者中检测到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耐药突变,主要类型有M184V(42.42%)、K70R(15.15%)、D67N(12.12%)。在新确认感染者和病毒未抑制感染者两组人群中,均检测到针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的突变,主要类型有V179D/E/T(10.00%和18.18%)、K103N(2.22%和21.21%);在病毒未抑制感染者中还有Y181CY(21.21%)、V90I(12.12%)、G190A(15.15%)。在反转录酶(RT)区和整合酶(IN)区仅检测到少量次要耐药突变。结论绍兴市HIV经抗病毒治疗后易产生耐药性,部分可在新感染人群中传播,应对HIV耐药变异加强监测。
2017年04期 v.23;No.163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清海;虞炎秋;楚振兴;张晶;徐俊杰;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外艾滋病(AIDS)合并梅毒文献的研究主题和热点。方法对2005-2014年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BICOMS)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gCLUTO统计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出论文2 599篇,其中2014年360篇,英语文献占总发文量的88.61%。聚类分析将高频主题词聚为4大类,依次为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诊断及预防控制研究,合并肝炎感染的研究和合并其他性病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近5年发表文献中男性同性恋(11.7%vs.15.2%,χ~2=6.41,P=0.011)及性行为(5.5%vs.8.1%,χ~2=6.65,P=0.011)的主题词较前5年显著增加,性交易及妊娠期并发症等主题词显著降低(P<0.05)。结论近5年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的研究热点主要转向男性同性恋及性行为研究等方面,将为中国艾滋病合并梅毒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2017年04期 v.23;No.163 28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清海;虞炎秋;楚振兴;张晶;徐俊杰;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外艾滋病(AIDS)合并梅毒文献的研究主题和热点。方法对2005-2014年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BICOMS)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gCLUTO统计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出论文2 599篇,其中2014年360篇,英语文献占总发文量的88.61%。聚类分析将高频主题词聚为4大类,依次为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诊断及预防控制研究,合并肝炎感染的研究和合并其他性病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近5年发表文献中男性同性恋(11.7%vs.15.2%,χ~2=6.41,P=0.011)及性行为(5.5%vs.8.1%,χ~2=6.65,P=0.011)的主题词较前5年显著增加,性交易及妊娠期并发症等主题词显著降低(P<0.05)。结论近5年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的研究热点主要转向男性同性恋及性行为研究等方面,将为中国艾滋病合并梅毒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2017年04期 v.23;No.163 28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伊拜·亚迪佧尔;陈晶;杨建东;阿迪拉·苏力旦;地力夏提·亚克甫;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全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报告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自相关关系,及其热点区域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全区AIDS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制定和防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县市为尺度,对全区2007-2015年HIV/AIDS病人的年报告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10.2绘制疾病地图,并进行全局及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07-2015年,历年全局Moran’s I值均>0,最小Z值为2.48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区HIV/AIDS病人空间自相关为正相关,存在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聚集类型以"高-高"、"低-低"聚集类型为主,随时间推移高-高聚集区域面积扩大,并且由北向南转移域。结论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较好地揭示全区HIV/AIDS病人的空间聚集性,防止高-高聚集区域的扩大和AIDS的蔓延。
2017年04期 v.23;No.163 29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热伊拜·亚迪佧尔;陈晶;杨建东;阿迪拉·苏力旦;地力夏提·亚克甫;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全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报告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自相关关系,及其热点区域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全区AIDS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制定和防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县市为尺度,对全区2007-2015年HIV/AIDS病人的年报告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10.2绘制疾病地图,并进行全局及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07-2015年,历年全局Moran’s I值均>0,最小Z值为2.48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区HIV/AIDS病人空间自相关为正相关,存在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聚集类型以"高-高"、"低-低"聚集类型为主,随时间推移高-高聚集区域面积扩大,并且由北向南转移域。结论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较好地揭示全区HIV/AIDS病人的空间聚集性,防止高-高聚集区域的扩大和AIDS的蔓延。
2017年04期 v.23;No.163 29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斌;姚敏;陈世海;唐咸艳;
目的探测1996-2014年南宁市乡镇/街道办事处尺度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时空聚集性,为南宁市HIV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乡镇/街道办事处尺度上,对1996-2014年南宁市HIV新发报告率用泊松模型的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小尺度时空聚集性探测,并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探测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1996-2014年,南宁市HIV感染共存在5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高发性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级聚集区为宾阳县宾州镇,始于1999年,止于2002年[对数似然比(LLR)=119.02,相对危险度(RR)=7.08,P<0.001];次级聚集区分别包括:1)以良庆区那马镇为中心,共28个乡镇/街道,聚集于2003-2008年的次级聚集区Ⅰ(LLR=63.04,RR=1.35,P<0.001);2)以横县甘棠镇为中心,共14个乡镇,聚集于2013-2014年的次级聚集区Ⅱ(LLR=51.65,RR=1.71,P<0.001);3)以马山县周鹿镇为中心,共47个乡镇,聚集于2010-2014年的次级聚集区Ⅲ(LLR=43.82,RR=1.21,P<0.001);4)以横县横州镇为中心,共2个乡镇,聚集于2000-2007年的次级聚集区Ⅳ(LLR=35.18,RR=1.75,P<0.001)。结论时空扫描统计量可以较好地揭示南宁HIV感染的时空聚集性,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HIV时空高发聚集区的防控工作。
2017年04期 v.23;No.163 296-298+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斌;姚敏;陈世海;唐咸艳;
目的探测1996-2014年南宁市乡镇/街道办事处尺度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时空聚集性,为南宁市HIV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乡镇/街道办事处尺度上,对1996-2014年南宁市HIV新发报告率用泊松模型的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小尺度时空聚集性探测,并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探测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1996-2014年,南宁市HIV感染共存在5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高发性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级聚集区为宾阳县宾州镇,始于1999年,止于2002年[对数似然比(LLR)=119.02,相对危险度(RR)=7.08,P<0.001];次级聚集区分别包括:1)以良庆区那马镇为中心,共28个乡镇/街道,聚集于2003-2008年的次级聚集区Ⅰ(LLR=63.04,RR=1.35,P<0.001);2)以横县甘棠镇为中心,共14个乡镇,聚集于2013-2014年的次级聚集区Ⅱ(LLR=51.65,RR=1.71,P<0.001);3)以马山县周鹿镇为中心,共47个乡镇,聚集于2010-2014年的次级聚集区Ⅲ(LLR=43.82,RR=1.21,P<0.001);4)以横县横州镇为中心,共2个乡镇,聚集于2000-2007年的次级聚集区Ⅳ(LLR=35.18,RR=1.75,P<0.001)。结论时空扫描统计量可以较好地揭示南宁HIV感染的时空聚集性,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HIV时空高发聚集区的防控工作。
2017年04期 v.23;No.163 296-298+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蔡晓峰;陶懂谊;黄文鸳;张铁军;
目的对上海徐汇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求询原因、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率及其变化趋势等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拓展VCT门诊服务内涵和覆盖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VCT门诊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求询检测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 815名求询检测者男女比例为7.26∶1,平均年龄为(31.65±10.18)岁,20~29岁组人数最多,婚姻状况以未婚者为主,占64.45%(6 970/10 8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8.88%(8 531/10 815)。求询原因中,有异性性行为史者(7 040人)居首位,其次为男男性行为者(MSM)(2 370人)。求询检测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求询原因的构成情况在不同年份有波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CT门诊筛查阳性率为3.75%(386/10289)。结论徐汇区VCT门诊的求询检测者以年轻、未婚、高学历的男性人群为主。求询原因中MSM人数增长迅速,筛查阳性率居高不下。VCT门诊多项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同类地区。上述特征及其变化波动得益于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创新VCT综合服务模式,将VCT工作与高危干预、哨点监测、科研项目等工作紧密结合。建议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扩大暗娼、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的检测。
2017年04期 v.23;No.163 29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晓峰;陶懂谊;黄文鸳;张铁军;
目的对上海徐汇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求询原因、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率及其变化趋势等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拓展VCT门诊服务内涵和覆盖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VCT门诊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求询检测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 815名求询检测者男女比例为7.26∶1,平均年龄为(31.65±10.18)岁,20~29岁组人数最多,婚姻状况以未婚者为主,占64.45%(6 970/10 8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8.88%(8 531/10 815)。求询原因中,有异性性行为史者(7 040人)居首位,其次为男男性行为者(MSM)(2 370人)。求询检测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求询原因的构成情况在不同年份有波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CT门诊筛查阳性率为3.75%(386/10289)。结论徐汇区VCT门诊的求询检测者以年轻、未婚、高学历的男性人群为主。求询原因中MSM人数增长迅速,筛查阳性率居高不下。VCT门诊多项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同类地区。上述特征及其变化波动得益于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创新VCT综合服务模式,将VCT工作与高危干预、哨点监测、科研项目等工作紧密结合。建议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扩大暗娼、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的检测。
2017年04期 v.23;No.163 29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菊梅;吕柯;王璐;张广;刘鹏;沙莎;金军怡;杨伟华;韩孟杰;李慧;
目的分析并完善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访谈等方式收集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绩效指标,结合目前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形成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绩效指标体系初稿。随后,通过两次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结果初稿确定了32个工作绩效指标。参与德尔菲法调查专家共16名,其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平均年限17.22年,参与社会组织领域工作平均年限10.41年。两轮调查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16/16);专家权威程度(Cr)介于0.71至0.94。第一轮的重要性、可获得性及两者综合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25、0.19和0.20,删除4个指标;第二轮分别为0.36、0.26和0.34,删除5个指标。最终确定25个指标,其中通用指标12个,高危人群干预领域5个,感染者和病人关怀领域共8个。结论通过德尔菲法最终确定的指标在理论上能够反映目前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绩效情况,但指标在绩效应用中的可获得性、真实性、实用性等情况,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2017年04期 v.23;No.163 30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李菊梅;吕柯;王璐;张广;刘鹏;沙莎;金军怡;杨伟华;韩孟杰;李慧;
目的分析并完善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访谈等方式收集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绩效指标,结合目前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形成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绩效指标体系初稿。随后,通过两次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结果初稿确定了32个工作绩效指标。参与德尔菲法调查专家共16名,其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平均年限17.22年,参与社会组织领域工作平均年限10.41年。两轮调查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16/16);专家权威程度(Cr)介于0.71至0.94。第一轮的重要性、可获得性及两者综合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25、0.19和0.20,删除4个指标;第二轮分别为0.36、0.26和0.34,删除5个指标。最终确定25个指标,其中通用指标12个,高危人群干预领域5个,感染者和病人关怀领域共8个。结论通过德尔菲法最终确定的指标在理论上能够反映目前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绩效情况,但指标在绩效应用中的可获得性、真实性、实用性等情况,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2017年04期 v.23;No.163 30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陈洋;申莉梅;曹文杰;安竹;黄璐;李进岚;李豫;李志坚;冉景林;张晓萍;
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者(MSM)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在接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ART)后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2006年至2015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 HIV/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计算累计生存概率,运用COX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MSM HIV/AIDS病人1 671例,开始治疗时的年龄为14~72(30.6±9.5)岁,未婚占73.3%(1225/1 671)。治疗后病人的随访时间M=16.0(QR:6.0~33.0)个月。在发生死亡的49例中,有63.3%(31/49)的病人在开始治疗后的6个月内死亡;第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8、0.96和0.9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病人开始治疗时年龄越小死亡风险越大;开始治疗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死亡风险越大;治疗前患有肺结核、有疾病症状体征的病人死亡风险更高。结论抗病毒治疗延长了MSM 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建议针对年龄小、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治疗前患有肺结核或已有疾病症状体征的病人,加强临床诊疗和医学随访。
2017年04期 v.23;No.163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洋;申莉梅;曹文杰;安竹;黄璐;李进岚;李豫;李志坚;冉景林;张晓萍;
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者(MSM)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在接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ART)后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2006年至2015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 HIV/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计算累计生存概率,运用COX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MSM HIV/AIDS病人1 671例,开始治疗时的年龄为14~72(30.6±9.5)岁,未婚占73.3%(1225/1 671)。治疗后病人的随访时间M=16.0(QR:6.0~33.0)个月。在发生死亡的49例中,有63.3%(31/49)的病人在开始治疗后的6个月内死亡;第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8、0.96和0.9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病人开始治疗时年龄越小死亡风险越大;开始治疗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死亡风险越大;治疗前患有肺结核、有疾病症状体征的病人死亡风险更高。结论抗病毒治疗延长了MSM 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建议针对年龄小、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治疗前患有肺结核或已有疾病症状体征的病人,加强临床诊疗和医学随访。
2017年04期 v.23;No.163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代珍;何勤英;范双凤;黄林;于飞;
目的了解成都市接受社区组织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快速检测服务的男男性行为者(MSM)的特征,以及HIV抗体快速检测阳性者后续确认检测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1-12月接受成都同乐健康咨询服务中心HIV抗体指尖血快速检测服务的MSM为研究对象,搜集人口学和行为学资料、HIV抗体快速检测结果及后续确认检测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快检阳性者后续确认检测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 173人,互联网途径找寻性伴(互联网型)占70.4%(2 235人);互联网型和非网络型MSM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咨询检测地点、最近6个月男性性伴数和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V抗体快速检测阳性率为10.6%(335人),84.2%(282/335)接受了后续蛋白印迹试验确认检测,确认阳性率为95.7%(270/2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SM进行后续HIV确认检测的影响因素包括: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VS.文盲/小学,比值比(OR)=4.60,95%可信区间(CI):1.36~15.5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VS.文盲/小学,OR=6.11,95%CI:1.90~19.60)、在浴室接受咨询检测(VS.办公室,OR=0.41,95%CI:0.19~0.85)。结论互联网已经成为MSM寻找性伴的主要途径,而非网络型MSM具有多性伴和安全套使用差的特征,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文化程度低、在浴室被动员的MSM后续确认检测率低,应加强检测前后咨询,减少快检阳性脱失。
2017年04期 v.23;No.163 310-313+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代珍;何勤英;范双凤;黄林;于飞;
目的了解成都市接受社区组织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快速检测服务的男男性行为者(MSM)的特征,以及HIV抗体快速检测阳性者后续确认检测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1-12月接受成都同乐健康咨询服务中心HIV抗体指尖血快速检测服务的MSM为研究对象,搜集人口学和行为学资料、HIV抗体快速检测结果及后续确认检测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快检阳性者后续确认检测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 173人,互联网途径找寻性伴(互联网型)占70.4%(2 235人);互联网型和非网络型MSM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咨询检测地点、最近6个月男性性伴数和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V抗体快速检测阳性率为10.6%(335人),84.2%(282/335)接受了后续蛋白印迹试验确认检测,确认阳性率为95.7%(270/2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SM进行后续HIV确认检测的影响因素包括: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VS.文盲/小学,比值比(OR)=4.60,95%可信区间(CI):1.36~15.5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VS.文盲/小学,OR=6.11,95%CI:1.90~19.60)、在浴室接受咨询检测(VS.办公室,OR=0.41,95%CI:0.19~0.85)。结论互联网已经成为MSM寻找性伴的主要途径,而非网络型MSM具有多性伴和安全套使用差的特征,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文化程度低、在浴室被动员的MSM后续确认检测率低,应加强检测前后咨询,减少快检阳性脱失。
2017年04期 v.23;No.163 310-313+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园园;张敏;朱正平;吴苏姝;刘黎;闫红静;
目的了解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检测情况,并探索南京市MSM近1年做过HIV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4-6月,通过MSM社区小组动员、同伴推荐和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等方式,招募601名MSM参加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65.1%的MSM曾经做过HIV检测,57.6%近1年检测过HIV。HIV抗体检测阳性72例,阳性率12.0%;其中既往阳性22例,新发现阳性50例。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5.8%(35/6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年做过HIV检测的促进因素是:最主要的交友场所为酒吧/会所/浴池[调整比值比(aOR)=2.158,95%可信区间(CI):1.337~3.484],入圈时长2-4年(aOR=2.132,95%CI:1.306~3.482),入圈时长≥5年(aOR=1.753,95%CI:1.105~2.781),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时每次都用安全套(aOR=2.094,95%CI:1.305~3.359),近1年被诊断过性病(aOR=2.681,95%CI:1.088~6.610),知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医院可以提供免费的HIV检测(aOR=3.247,95%CI:1.718~6.138),知道CDC/医院和MSM社区组织可以提供免费的HIV检测(aOR=7.483,95%CI:3.790~14.775)。结论南京市MSM有着较高HIV阳性检出率和较低的HIV检测率,应继续加强MSM HIV扩大检测工作,以促进MSM定期检测,降低HIV感染风险。
2017年04期 v.23;No.163 314-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徐园园;张敏;朱正平;吴苏姝;刘黎;闫红静;
目的了解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检测情况,并探索南京市MSM近1年做过HIV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4-6月,通过MSM社区小组动员、同伴推荐和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等方式,招募601名MSM参加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65.1%的MSM曾经做过HIV检测,57.6%近1年检测过HIV。HIV抗体检测阳性72例,阳性率12.0%;其中既往阳性22例,新发现阳性50例。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5.8%(35/6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年做过HIV检测的促进因素是:最主要的交友场所为酒吧/会所/浴池[调整比值比(aOR)=2.158,95%可信区间(CI):1.337~3.484],入圈时长2-4年(aOR=2.132,95%CI:1.306~3.482),入圈时长≥5年(aOR=1.753,95%CI:1.105~2.781),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时每次都用安全套(aOR=2.094,95%CI:1.305~3.359),近1年被诊断过性病(aOR=2.681,95%CI:1.088~6.610),知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医院可以提供免费的HIV检测(aOR=3.247,95%CI:1.718~6.138),知道CDC/医院和MSM社区组织可以提供免费的HIV检测(aOR=7.483,95%CI:3.790~14.775)。结论南京市MSM有着较高HIV阳性检出率和较低的HIV检测率,应继续加强MSM HIV扩大检测工作,以促进MSM定期检测,降低HIV感染风险。
2017年04期 v.23;No.163 314-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岳晓丽;李婧;门佩璇;王建;龚向东;
目的了解近年中国女性性工作者(FSW)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现状。方法检索中英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中国大陆FSW人群CT感染的论著,根据文献入选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使用R3.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中国大陆FSW人群CT合并感染率为16.39%[95%可信区间(CI):12.78%~20.35%],高、中、低档FSW的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5.98%(95%CI:14.12%~17.94%)、16.62%(95%CI:14.97%~18.33%)和20.85%(95%CI:18.78%~23.00%)。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阳性率高于抗原检测方法,两种检测方法合并感染率分别为20.84%(95%CI:17.48%~24.41%)和9.93%(95%CI:5.43%~15.56%)。结论中国FSW人群CT感染率高,尤其是低档FSW,应加强相关人群CT筛查,推行核酸检测方法,及时发现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病流行。
2017年04期 v.23;No.163 318-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岳晓丽;李婧;门佩璇;王建;龚向东;
目的了解近年中国女性性工作者(FSW)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现状。方法检索中英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中国大陆FSW人群CT感染的论著,根据文献入选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使用R3.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中国大陆FSW人群CT合并感染率为16.39%[95%可信区间(CI):12.78%~20.35%],高、中、低档FSW的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5.98%(95%CI:14.12%~17.94%)、16.62%(95%CI:14.97%~18.33%)和20.85%(95%CI:18.78%~23.00%)。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阳性率高于抗原检测方法,两种检测方法合并感染率分别为20.84%(95%CI:17.48%~24.41%)和9.93%(95%CI:5.43%~15.56%)。结论中国FSW人群CT感染率高,尤其是低档FSW,应加强相关人群CT筛查,推行核酸检测方法,及时发现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病流行。
2017年04期 v.23;No.163 318-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赵培祯;刘凤英;沈鸿程;陈磊;张晔;唐卫明;郑和平;杨斌;黄澍杰;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高危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性病就诊者高危人群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14年6-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的方式,利用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性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性病感染状态等。结果此次研究共纳入456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平均年龄为(34.06±11.40)岁,有31.84%的就诊者在与暗娼的最近一次性行为中没有使用安全套;53.66%的就诊者在最近一次与临时性伴性行为时没有使用安全套;HIV的感染率为3.29%,梅毒感染率为3.9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较小[比值比(OR)=3.768]、接受过健康教育(OR=1.790)和梅毒知识知晓率高(OR=1.725)的就诊者,倾向于在性行为过程中使用安全套。结论要加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和行为教育,同时重点加强青少年和单身青年的教育力度,提高对于性病艾滋病的认知,降低高危性行为风险。
2017年04期 v.23;No.163 32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培祯;刘凤英;沈鸿程;陈磊;张晔;唐卫明;郑和平;杨斌;黄澍杰;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高危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性病就诊者高危人群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14年6-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的方式,利用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性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性病感染状态等。结果此次研究共纳入456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平均年龄为(34.06±11.40)岁,有31.84%的就诊者在与暗娼的最近一次性行为中没有使用安全套;53.66%的就诊者在最近一次与临时性伴性行为时没有使用安全套;HIV的感染率为3.29%,梅毒感染率为3.9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较小[比值比(OR)=3.768]、接受过健康教育(OR=1.790)和梅毒知识知晓率高(OR=1.725)的就诊者,倾向于在性行为过程中使用安全套。结论要加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和行为教育,同时重点加强青少年和单身青年的教育力度,提高对于性病艾滋病的认知,降低高危性行为风险。
2017年04期 v.23;No.163 32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郑铁洪;朱红;帅俊;吴肖冰;李衡;梁雪琼;甘伟山;洪福昌;
目的了解深圳城市居民的梅毒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梅毒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择深圳4个行政区中12个社区为调查点,以符合纳入标准的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设计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城市居民630人,收回有效问卷617份,有效率97.94%。纳入统计的城市居民中,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的人数437人,知晓率70.83%[95%可信区间(CI):67.24%~74.42%]。梅毒防治知识8条题目的准确回答率最高为91.25%,最低为61.43%。居民获取梅毒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是电视(66.28%)、宣传活动(54.29%)、宣传资料(42.46%)和网络(41.3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文化水平越高、参加宣传活动和性病相关知识讲座者,其知晓率较高(P<0.05)。结论深圳城市居民梅毒知识知晓率较低,需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梅毒知识宣传,提高梅毒防范意识,减少梅毒的发生。
2017年04期 v.23;No.163 326-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铁洪;朱红;帅俊;吴肖冰;李衡;梁雪琼;甘伟山;洪福昌;
目的了解深圳城市居民的梅毒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梅毒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择深圳4个行政区中12个社区为调查点,以符合纳入标准的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设计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城市居民630人,收回有效问卷617份,有效率97.94%。纳入统计的城市居民中,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的人数437人,知晓率70.83%[95%可信区间(CI):67.24%~74.42%]。梅毒防治知识8条题目的准确回答率最高为91.25%,最低为61.43%。居民获取梅毒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是电视(66.28%)、宣传活动(54.29%)、宣传资料(42.46%)和网络(41.3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文化水平越高、参加宣传活动和性病相关知识讲座者,其知晓率较高(P<0.05)。结论深圳城市居民梅毒知识知晓率较低,需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梅毒知识宣传,提高梅毒防范意识,减少梅毒的发生。
2017年04期 v.23;No.163 326-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蔡畅;郭巍;李东民;李培龙;葛琳;陈方方;崔岩;
目的掌握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最新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对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方法利用经过查重、核实后的截至2015年底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15岁及以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数据,对其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及传播途径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底,报告现存活15岁及以上的HIV感染者57.1万,报告病例数超过1万的省份达到了15个;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58.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0.1%,经注射吸毒传播占13.6%;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病例现住址是农村的构成比分别为60.2%、59.6%,同性性传播病例现住址为城市的构成比为69.1%;现存活病例的男女比为2.6∶1;15~19岁、20~24岁、25~29岁男男性行为传播的病例,分别占该年龄组病例的63.3%、65.8%、52.7%。2015年新发现15岁以上HIV感染者11.5万,超过5 000例的省份达到了9个;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66.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8.4%,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现住址为农村所占构成比分别为67.1%和60.4%,男男性行为传播感染者现住城市构成比为66.1%;2015年新发现病例男女比为3.7∶1;15~19岁、20~24岁、25~29岁男男性行为传播分别占该年龄组病例的73.8%、68.0%、55.6%。结论部分地区艾滋病流行程度较高,整体疫情以性传播为主。不同年龄段人群和城乡流行模式也表现不同。流行模式表现复杂,未来的艾滋病预防控制面临更大的挑战。
2017年04期 v.23;No.163 330-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8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5 ] |[阅读次数:1 ] - 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蔡畅;郭巍;李东民;李培龙;葛琳;陈方方;崔岩;
目的掌握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最新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对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方法利用经过查重、核实后的截至2015年底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15岁及以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数据,对其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及传播途径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底,报告现存活15岁及以上的HIV感染者57.1万,报告病例数超过1万的省份达到了15个;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58.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0.1%,经注射吸毒传播占13.6%;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病例现住址是农村的构成比分别为60.2%、59.6%,同性性传播病例现住址为城市的构成比为69.1%;现存活病例的男女比为2.6∶1;15~19岁、20~24岁、25~29岁男男性行为传播的病例,分别占该年龄组病例的63.3%、65.8%、52.7%。2015年新发现15岁以上HIV感染者11.5万,超过5 000例的省份达到了9个;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66.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8.4%,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现住址为农村所占构成比分别为67.1%和60.4%,男男性行为传播感染者现住城市构成比为66.1%;2015年新发现病例男女比为3.7∶1;15~19岁、20~24岁、25~29岁男男性行为传播分别占该年龄组病例的73.8%、68.0%、55.6%。结论部分地区艾滋病流行程度较高,整体疫情以性传播为主。不同年龄段人群和城乡流行模式也表现不同。流行模式表现复杂,未来的艾滋病预防控制面临更大的挑战。
2017年04期 v.23;No.163 330-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8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5 ] |[阅读次数:0 ] - 陈蓉;张立新;刘婷;胡琳;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和检验等多学科合作对其快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骨髓穿刺、颈部淋巴结活检组织学及细针穿刺细胞学、微生物培养等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出现肺部多发病灶及颈部肿大淋巴结,结核分枝杆菌血清学检查及痰涂片均为阴性。例1为HIV抗体阴性患者,骨髓涂片查见嗜血细胞并提示荚膜组织胞浆菌。患者死亡后,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真菌感染,骨髓及血培养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例2为HIV感染患者,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考虑真菌感染,涂片革兰染色提示马尔尼菲青霉菌。细针穿刺样本培养并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患者抗马尔尼菲青霉菌治疗病情好转。结论马尔尼菲青霉病内地少见,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细针穿刺细胞学和骨髓穿刺检查有助于快速诊断,但为避免单科医生认识的局限性,应加强多学科医生的合作。
2017年04期 v.23;No.163 334-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蓉;张立新;刘婷;胡琳;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和检验等多学科合作对其快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骨髓穿刺、颈部淋巴结活检组织学及细针穿刺细胞学、微生物培养等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出现肺部多发病灶及颈部肿大淋巴结,结核分枝杆菌血清学检查及痰涂片均为阴性。例1为HIV抗体阴性患者,骨髓涂片查见嗜血细胞并提示荚膜组织胞浆菌。患者死亡后,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真菌感染,骨髓及血培养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例2为HIV感染患者,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考虑真菌感染,涂片革兰染色提示马尔尼菲青霉菌。细针穿刺样本培养并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患者抗马尔尼菲青霉菌治疗病情好转。结论马尔尼菲青霉病内地少见,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细针穿刺细胞学和骨髓穿刺检查有助于快速诊断,但为避免单科医生认识的局限性,应加强多学科医生的合作。
2017年04期 v.23;No.163 334-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俞惠婷;陈燕华;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测量工具的质量评价,为致力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相关羞辱的研究者提供量表选择或者新量表开发的参考。方法以PRIS MA2009框架为指南,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中,1980-2016年4月期间发表的文献。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 HIV/AIDS相关羞辱与歧视的中英文量表共21个。HIV/AIDS相关羞辱与歧视量表的测量人群可分为两种:一是因HIV/AIDS受羞辱与歧视的患者、家庭照顾者、儿童和同性恋;二是羞辱与歧视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医务人员和普通人群。另外,11个量表报道了框架构建,多以感染HIV相关羞辱理论为框架。心理学测量结果显示了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 HIV/AIDS相关羞辱与歧视量表的发展趋向于专门化和精细化。在量表选择中,需要重视研究的文化背景与量表的相似性、量表的理论框架对研究的指向性、量表心理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研究样本与量表测量对象的一致性等问题。
2017年04期 v.23;No.163 33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俞惠婷;陈燕华;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测量工具的质量评价,为致力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相关羞辱的研究者提供量表选择或者新量表开发的参考。方法以PRIS MA2009框架为指南,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中,1980-2016年4月期间发表的文献。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 HIV/AIDS相关羞辱与歧视的中英文量表共21个。HIV/AIDS相关羞辱与歧视量表的测量人群可分为两种:一是因HIV/AIDS受羞辱与歧视的患者、家庭照顾者、儿童和同性恋;二是羞辱与歧视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医务人员和普通人群。另外,11个量表报道了框架构建,多以感染HIV相关羞辱理论为框架。心理学测量结果显示了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 HIV/AIDS相关羞辱与歧视量表的发展趋向于专门化和精细化。在量表选择中,需要重视研究的文化背景与量表的相似性、量表的理论框架对研究的指向性、量表心理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研究样本与量表测量对象的一致性等问题。
2017年04期 v.23;No.163 33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中荣;李婧;董正全;张思潮;金玫华;
目的了解湖州市2014-2015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与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2015年湖州市共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800人,监测对象年龄以16~39岁占63.1%(505例);汉族、在婚及本省户籍分别占98.3%(786例)、66.9%(535例)、89.1%(713例)。调查对象最近3个月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比例达34.9%(279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对象最近3个月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50~81岁[比值比(OR)=0.50,95%可信区间(CI):0.29~0.86]、在婚(OR:0.39,95%CI=0.25~0.60)、外省户籍(OR=1.66,95%CI:1.02~2.69)、近1年曾患过性病(OR=2.22,95%CI:1.25~3.95)、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OR=0.62,95%CI:0.39~0.98)、现患梅毒(OR=1.83,95%CI:1.21~2.76)。结论湖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比例较高,应加强对性病门诊中年轻的、未婚的、既往感染性病/现患梅毒的或者外省户籍的男性就诊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同时加大对该人群艾滋病病毒的检测力度,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2017年04期 v.23;No.163 34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中荣;李婧;董正全;张思潮;金玫华;
目的了解湖州市2014-2015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与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2015年湖州市共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800人,监测对象年龄以16~39岁占63.1%(505例);汉族、在婚及本省户籍分别占98.3%(786例)、66.9%(535例)、89.1%(713例)。调查对象最近3个月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比例达34.9%(279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对象最近3个月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50~81岁[比值比(OR)=0.50,95%可信区间(CI):0.29~0.86]、在婚(OR:0.39,95%CI=0.25~0.60)、外省户籍(OR=1.66,95%CI:1.02~2.69)、近1年曾患过性病(OR=2.22,95%CI:1.25~3.95)、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OR=0.62,95%CI:0.39~0.98)、现患梅毒(OR=1.83,95%CI:1.21~2.76)。结论湖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比例较高,应加强对性病门诊中年轻的、未婚的、既往感染性病/现患梅毒的或者外省户籍的男性就诊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同时加大对该人群艾滋病病毒的检测力度,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2017年04期 v.23;No.163 34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何洋;葛小婷;张谊;方克勇;黄聪;周彩群;杨晓波;
目的了解龙州县低档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为完善暗娼哨点监测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年对龙州县辖区内的低档暗娼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2-2015年共调查788名低档暗娼,各年低档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8.6%(204/207)、97.7%(209/214)、99.0%(191/193)和96.6%(168/174)。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呈现小幅度的波动,但在4年间均达到90%以上。总体HIV、梅毒、HCV感染率分别为1.1%(9/788)、13.1%(103/788)和1.3%(10/788)。4年间低档暗娼HIV感染率从2.9%(6/207)下降至0(0/174),梅毒感染率从30.4%(63/207)下降至16.1%(28/174)(P<0.01)。在4年间HCV感染率在1.3%(10/788)左右波动,较为稳定(P>0.05)。结论龙州县低档暗娼HIV感染率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仍存在一定的梅毒和HCV流行,需要加强干预。
2017年04期 v.23;No.163 344-346+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何洋;葛小婷;张谊;方克勇;黄聪;周彩群;杨晓波;
目的了解龙州县低档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为完善暗娼哨点监测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年对龙州县辖区内的低档暗娼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2-2015年共调查788名低档暗娼,各年低档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8.6%(204/207)、97.7%(209/214)、99.0%(191/193)和96.6%(168/174)。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呈现小幅度的波动,但在4年间均达到90%以上。总体HIV、梅毒、HCV感染率分别为1.1%(9/788)、13.1%(103/788)和1.3%(10/788)。4年间低档暗娼HIV感染率从2.9%(6/207)下降至0(0/174),梅毒感染率从30.4%(63/207)下降至16.1%(28/174)(P<0.01)。在4年间HCV感染率在1.3%(10/788)左右波动,较为稳定(P>0.05)。结论龙州县低档暗娼HIV感染率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仍存在一定的梅毒和HCV流行,需要加强干预。
2017年04期 v.23;No.163 344-346+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