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园园;邹森;齐中伟;侯佳丽;张岱;任莉;邵一鸣;郝彦玲;
目的探讨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B′亚型毒株感染者,连续五个时间点样本的膜蛋白基因(env)序列的特征。方法采用单基因组扩增法扩增env基因。分析不同时间点env基因序列的特征及代表性广谱中和抗体(bNAbs)表位的变异。结果 env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感染者体内包含优势和劣势两个不同株系的病毒,优势株系毒株可变区多样性随时间增大,尤以V1V2环序列长度和糖基化位点变异程度最高;优势和劣势株系病毒的顶端四肽分别为GQGR和GPGK,辅助受体均为CCR5。代表性广谱中和抗体表位分析显示,2G12和PG9/PG16识别的关键位点存在变异。结论 B′亚型毒株感染者体内包含优势和劣势两个不同株系的病毒,优势株系病毒在中和选择压力下不断进化;单抗表位变异分析表明,感染者体内可能存在2G12和PG9/PG16样抗体。
2017年01期 v.23;No.160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园园;邹森;齐中伟;侯佳丽;张岱;任莉;邵一鸣;郝彦玲;
目的探讨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B′亚型毒株感染者,连续五个时间点样本的膜蛋白基因(env)序列的特征。方法采用单基因组扩增法扩增env基因。分析不同时间点env基因序列的特征及代表性广谱中和抗体(bNAbs)表位的变异。结果 env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感染者体内包含优势和劣势两个不同株系的病毒,优势株系毒株可变区多样性随时间增大,尤以V1V2环序列长度和糖基化位点变异程度最高;优势和劣势株系病毒的顶端四肽分别为GQGR和GPGK,辅助受体均为CCR5。代表性广谱中和抗体表位分析显示,2G12和PG9/PG16识别的关键位点存在变异。结论 B′亚型毒株感染者体内包含优势和劣势两个不同株系的病毒,优势株系病毒在中和选择压力下不断进化;单抗表位变异分析表明,感染者体内可能存在2G12和PG9/PG16样抗体。
2017年01期 v.23;No.160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蕊;裴丽健;岳志远;陈兵;邢文革;
目的针对目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诊断的检测策略进行评价。方法应用991份样本(男男性行为者、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人群、自愿咨询检测人群、近期感染样本)进行评估,将快速检测(R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顺序排列组合,评价单一试剂检测、双试剂检测和三种试剂检测的策略。结果对925份样本进行检测,单一试剂检测策略敏感性96.55%~99.31%,特异性98.84%~99.87%,符合率98.59%~99.35%;双试剂检测策略敏感性96.55%~97.24%,特异性99.74%~100%,符合率99.24%~99.46%;应用三种RT试剂顺序检测策略的敏感性为95.86%,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9.35%。近期感染样本检测策略:第四代ELISA抗原抗体检测试剂与蛋白印迹试验(WB)组合确证3份阳性、14份不确定;第四代ELISA抗原抗体检测试剂与核酸检测组合检确证22份阳性。结论对评估人群样本检测,应用单试剂检测策略均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应用双试剂检测策略特异性增加;三种RT检测方法组合与两种检测方法组合策略比较,特异性方面没有差异,敏感性降低;近期感染样本应用ELISA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组合核酸检测,检测效率较高,可以有效缩短窗口期。
2017年01期 v.23;No.160 7-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沈蕊;裴丽健;岳志远;陈兵;邢文革;
目的针对目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诊断的检测策略进行评价。方法应用991份样本(男男性行为者、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人群、自愿咨询检测人群、近期感染样本)进行评估,将快速检测(R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顺序排列组合,评价单一试剂检测、双试剂检测和三种试剂检测的策略。结果对925份样本进行检测,单一试剂检测策略敏感性96.55%~99.31%,特异性98.84%~99.87%,符合率98.59%~99.35%;双试剂检测策略敏感性96.55%~97.24%,特异性99.74%~100%,符合率99.24%~99.46%;应用三种RT试剂顺序检测策略的敏感性为95.86%,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9.35%。近期感染样本检测策略:第四代ELISA抗原抗体检测试剂与蛋白印迹试验(WB)组合确证3份阳性、14份不确定;第四代ELISA抗原抗体检测试剂与核酸检测组合检确证22份阳性。结论对评估人群样本检测,应用单试剂检测策略均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应用双试剂检测策略特异性增加;三种RT检测方法组合与两种检测方法组合策略比较,特异性方面没有差异,敏感性降低;近期感染样本应用ELISA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组合核酸检测,检测效率较高,可以有效缩短窗口期。
2017年01期 v.23;No.160 7-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段星;魏柯雯;范文成;高先;王继宝;杨锦;王译葵;段松;蒋岩;姚均;
目的探讨核酸定量检测在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云南省德宏州216例样本,包括136例HIV-1阳性母亲所生活产婴儿和80例HIV-1阳性成人,分别用HIV-1核酸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检测,综合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216例样本的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试验一致性极好,53例样本(50例成人样本和3例婴儿样本)核酸阳性,血浆病毒载量>5 000拷贝/mL。随访50例成人样本的蛋白印迹试验(WB),均为确证HIV-1抗体阳性。163例阴性样本(30例成人样本和133例婴儿样本)核酸阴性,血浆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结论当血浆病毒载量>5 000拷贝/mL,核酸定量检测试验对于HIV-1感染阳性样本是一种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2017年01期 v.23;No.16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段星;魏柯雯;范文成;高先;王继宝;杨锦;王译葵;段松;蒋岩;姚均;
目的探讨核酸定量检测在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云南省德宏州216例样本,包括136例HIV-1阳性母亲所生活产婴儿和80例HIV-1阳性成人,分别用HIV-1核酸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检测,综合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216例样本的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试验一致性极好,53例样本(50例成人样本和3例婴儿样本)核酸阳性,血浆病毒载量>5 000拷贝/mL。随访50例成人样本的蛋白印迹试验(WB),均为确证HIV-1抗体阳性。163例阴性样本(30例成人样本和133例婴儿样本)核酸阴性,血浆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结论当血浆病毒载量>5 000拷贝/mL,核酸定量检测试验对于HIV-1感染阳性样本是一种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2017年01期 v.23;No.16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庆娟;张志坤;曹慧珍;毛立超;李欣;吕维冬;张丽萍;
目的通过蛋白印迹试验(WB)中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条带的特点,分析WB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对2010-2015年确证试验中出现的176例不确定样本的WB带型,以及随访到的55例样本再次确证的WB带型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76例不确定样本中,来源于中心血站的占66.5%(117例),医疗机构占25.0%(44例),自愿咨询检测者占7.4%(13例),羁押人员占0.1%(2例)。不确定结果条带有20种带型,不确定带型居前三位的是:p24(+)占46.6%(82例);gp160(+)占12.5%(22例),p17(+)p24(+)占8.0%(14例)。核心蛋白(Gag)类的类型有2种,样本例数构成比54.5%(96例);外模蛋白(Env)类的带型有13种,样本例数构成比41.5%(73例),多聚酶(Pol)类的带型有5种,样本例数构成比为4.0%(7例)。完成随访的55例样本中,Env类条带的阳转率为55.6%(15/27),Gag类条带的阳转率为18.5%(5/27),Pol类条带的阳转率为0(0/1)。Gag类的不确定结果带型以p24居多,多与非特异性反应有关,但是不可忽视早期感染的可能。结论出现Env类带型的不确定结果阳转率较高,感染HIV的可能性更大;终末期病例应加强核酸检测,以免不确定样本流失。
2017年01期 v.23;No.160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张庆娟;张志坤;曹慧珍;毛立超;李欣;吕维冬;张丽萍;
目的通过蛋白印迹试验(WB)中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条带的特点,分析WB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对2010-2015年确证试验中出现的176例不确定样本的WB带型,以及随访到的55例样本再次确证的WB带型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76例不确定样本中,来源于中心血站的占66.5%(117例),医疗机构占25.0%(44例),自愿咨询检测者占7.4%(13例),羁押人员占0.1%(2例)。不确定结果条带有20种带型,不确定带型居前三位的是:p24(+)占46.6%(82例);gp160(+)占12.5%(22例),p17(+)p24(+)占8.0%(14例)。核心蛋白(Gag)类的类型有2种,样本例数构成比54.5%(96例);外模蛋白(Env)类的带型有13种,样本例数构成比41.5%(73例),多聚酶(Pol)类的带型有5种,样本例数构成比为4.0%(7例)。完成随访的55例样本中,Env类条带的阳转率为55.6%(15/27),Gag类条带的阳转率为18.5%(5/27),Pol类条带的阳转率为0(0/1)。Gag类的不确定结果带型以p24居多,多与非特异性反应有关,但是不可忽视早期感染的可能。结论出现Env类带型的不确定结果阳转率较高,感染HIV的可能性更大;终末期病例应加强核酸检测,以免不确定样本流失。
2017年01期 v.23;No.160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戴洁;陈会超;冯瑞琳;杨朝军;董莉娟;胡斌;廖斌;陈敏;金晓媚;马艳玲;
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在各类人群中检测HIV抗体的可靠性,探讨HIV抗体替代策略在全人群中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对1 040份筛查阳性的样本,用6种不同的快速试剂、1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及蛋白印迹法(WB)同时进行检测,对WB不确定样本做病毒载量(VL)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 040份筛查阳性样本中,WB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1 007份,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1时,一致性为100%;WB检测结果为不确定,且VL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20份,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6时,一致性为100%;以上结果在各类人群中均一致。结论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且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6时,与WB或VL检测结果一致性达到100%,可以替代WB确证检测。在保证检测试剂质量的情况下,将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向全人群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2017年01期 v.23;No.16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戴洁;陈会超;冯瑞琳;杨朝军;董莉娟;胡斌;廖斌;陈敏;金晓媚;马艳玲;
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在各类人群中检测HIV抗体的可靠性,探讨HIV抗体替代策略在全人群中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对1 040份筛查阳性的样本,用6种不同的快速试剂、1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及蛋白印迹法(WB)同时进行检测,对WB不确定样本做病毒载量(VL)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 040份筛查阳性样本中,WB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1 007份,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1时,一致性为100%;WB检测结果为不确定,且VL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20份,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6时,一致性为100%;以上结果在各类人群中均一致。结论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且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6时,与WB或VL检测结果一致性达到100%,可以替代WB确证检测。在保证检测试剂质量的情况下,将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向全人群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2017年01期 v.23;No.16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田雨;冯霞;蒋岩;段松;王月华;程焕义;沈长新;
目的评估一次性尿液采集器保存的尿液样本,用于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尿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了普通样品管和采集器对尿液HIV-1抗体检出的影响;进一步检测了不同温度和储存时间下,采集器对尿液HIV-1抗体保存的均一性、稳定性以及邮寄前后的影响。结果与普通样品管比较,采集器保存的尿液,对HIV-1抗体检测无明显影响(P=0.24);在不同温度下,采集器可稳定保存尿液的时间:采集器尿液在-20℃和4℃保存1年,在常温保存1个月,在37℃保存9天。均一性: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CV)均<15%(P>0.05);邮寄前后尿液HIV-1抗体无显著变化,Kappa值为0.957。结论一次性尿液采集器可用于检测HIV-1抗体尿液样本的采集、贮存与运输。
2017年01期 v.23;No.16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田雨;冯霞;蒋岩;段松;王月华;程焕义;沈长新;
目的评估一次性尿液采集器保存的尿液样本,用于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尿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了普通样品管和采集器对尿液HIV-1抗体检出的影响;进一步检测了不同温度和储存时间下,采集器对尿液HIV-1抗体保存的均一性、稳定性以及邮寄前后的影响。结果与普通样品管比较,采集器保存的尿液,对HIV-1抗体检测无明显影响(P=0.24);在不同温度下,采集器可稳定保存尿液的时间:采集器尿液在-20℃和4℃保存1年,在常温保存1个月,在37℃保存9天。均一性: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CV)均<15%(P>0.05);邮寄前后尿液HIV-1抗体无显著变化,Kappa值为0.957。结论一次性尿液采集器可用于检测HIV-1抗体尿液样本的采集、贮存与运输。
2017年01期 v.23;No.16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陶丽丽;刘民;李书明;刘珏;姜树林;王丽娟;罗凤基;汪宁;
目的评估北京市朝阳区2003-2013年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疫情的影响,评价过去11年该区采取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亚洲艾滋病流行模型(版本号:4.0)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所使用的参数数值来源为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艾滋病常规监测数据、北京市朝阳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公开出版的人口普查资料及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2003-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的艾滋病疫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人数和现存感染人数迅速增加,HIV相关死亡人数也出现增加。通过实施抗病毒治疗,2003-2013年朝阳区HIV新发感染人数下降了93人,占11年间所有新发感染的2.09%(93/4 448),HIV相关死亡人数累计减少301人,占11年间累计HIV相关死亡人数的30.90%(301/974),现存的HIV感染人数出现了小幅增加,共增加了708人。结论抗病毒治疗对于北京市朝阳区的HIV传播扩散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2017年01期 v.23;No.160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陶丽丽;刘民;李书明;刘珏;姜树林;王丽娟;罗凤基;汪宁;
目的评估北京市朝阳区2003-2013年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疫情的影响,评价过去11年该区采取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亚洲艾滋病流行模型(版本号:4.0)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所使用的参数数值来源为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艾滋病常规监测数据、北京市朝阳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公开出版的人口普查资料及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2003-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的艾滋病疫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人数和现存感染人数迅速增加,HIV相关死亡人数也出现增加。通过实施抗病毒治疗,2003-2013年朝阳区HIV新发感染人数下降了93人,占11年间所有新发感染的2.09%(93/4 448),HIV相关死亡人数累计减少301人,占11年间累计HIV相关死亡人数的30.90%(301/974),现存的HIV感染人数出现了小幅增加,共增加了708人。结论抗病毒治疗对于北京市朝阳区的HIV传播扩散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2017年01期 v.23;No.160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伟生;王仕衍;黄瑞;唐宏亮;康毅;张扬武;谭全肖;禤传凤;张夏;
目的收集中药复方制剂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临床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并进行系统评价,评估中药复方制剂联合HAART对于HIV/AIDS病人免疫构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相关检索式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维普生物医药数据库、Medline、EMbase、CBM数据库,收集有关中成药联合HAART治疗HIV/AIDS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估,并利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价标准制作漏斗图评价出版偏倚。分别由两名评价员独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然后交叉核对。采用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药复方制剂联合HAART药物能够改善HIV/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数(MD)=32.17,95%可信区间(CI):5.95,58.40,P=0.02];同时对于改善CD8~+T淋巴细胞计数(MD=-45.91,95%CI:-88.13,-3.68,P=0.03)以及卡洛夫斯基积分(MD=5.33,95%CI:0.16,10.49,P=0.04)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还能改善HIV/AIDS病人的一些临床并发症,诸如皮疹、腹泻、乏力等,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中药复方制剂联合HAART能否促进艾滋病患者的免疫重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2017年01期 v.23;No.160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罗伟生;王仕衍;黄瑞;唐宏亮;康毅;张扬武;谭全肖;禤传凤;张夏;
目的收集中药复方制剂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临床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并进行系统评价,评估中药复方制剂联合HAART对于HIV/AIDS病人免疫构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相关检索式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维普生物医药数据库、Medline、EMbase、CBM数据库,收集有关中成药联合HAART治疗HIV/AIDS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估,并利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价标准制作漏斗图评价出版偏倚。分别由两名评价员独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然后交叉核对。采用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药复方制剂联合HAART药物能够改善HIV/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数(MD)=32.17,95%可信区间(CI):5.95,58.40,P=0.02];同时对于改善CD8~+T淋巴细胞计数(MD=-45.91,95%CI:-88.13,-3.68,P=0.03)以及卡洛夫斯基积分(MD=5.33,95%CI:0.16,10.49,P=0.04)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还能改善HIV/AIDS病人的一些临床并发症,诸如皮疹、腹泻、乏力等,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中药复方制剂联合HAART能否促进艾滋病患者的免疫重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2017年01期 v.23;No.160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蔡于茂;宋亚娟;洪福昌;
目的探讨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梅毒/HIV感染变化趋势,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5-2015年应用滚雪球法和同伴推动抽样法,在深圳市招募MSM为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及性取向、性角色等;采集静脉血5mL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抗-HIV。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并进行趋势检验。结果共招募7 510名MSM接受自愿咨询检测。2005-2007年,深圳市MSM梅毒阳性率以每年56.36%的平均速率上升(Z=9.02,P<0.01),2007-2011年,以每年-8.17%的平均速率下降(Z=-3.44,P=0.04),2011-2015年无显著变化(Z=0.14,P=0.90)。2005-2008年,深圳市MSM HIV阳性率以每年65.73%的平均速率上升(Z=3.95,P=0.01),2008-2015年以每年6.47%的平均速率上升(Z=1.83,P=0.12),但变化不明显。结论深圳市MSM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HIV阳性率上升趋势明显,应加大对MSM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力度,扩大梅毒/HIV感染免费治疗范围。
2017年01期 v.23;No.160 33-3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蔡于茂;宋亚娟;洪福昌;
目的探讨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梅毒/HIV感染变化趋势,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5-2015年应用滚雪球法和同伴推动抽样法,在深圳市招募MSM为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及性取向、性角色等;采集静脉血5mL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抗-HIV。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并进行趋势检验。结果共招募7 510名MSM接受自愿咨询检测。2005-2007年,深圳市MSM梅毒阳性率以每年56.36%的平均速率上升(Z=9.02,P<0.01),2007-2011年,以每年-8.17%的平均速率下降(Z=-3.44,P=0.04),2011-2015年无显著变化(Z=0.14,P=0.90)。2005-2008年,深圳市MSM HIV阳性率以每年65.73%的平均速率上升(Z=3.95,P=0.01),2008-2015年以每年6.47%的平均速率上升(Z=1.83,P=0.12),但变化不明显。结论深圳市MSM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HIV阳性率上升趋势明显,应加大对MSM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力度,扩大梅毒/HIV感染免费治疗范围。
2017年01期 v.23;No.160 33-3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马宁;康续;周丹;赵砚;鄂爽;周金玲;王莉;姚文清;
目的了解辽宁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HIV新发感染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辽宁省2011年4-6月和2012年4月至2013年底,"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的HIV/AIDS病人,收集其血清和血浆样本,进行BED HIV-1捕获酶联免疫法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进行!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辽宁省2011-2013年的新发感染比例为27.8%,各年分别为27.2%、30.1%、26.5%。新发感染者和既往感染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传播途径和样本来源变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30岁比>30岁更可能是新发感染[比值比(OR)=1.521,95%可信区间(CI)=1.287~1.799];样本来源中与其他就诊者相比,专题调查(OR=2.615,95%CI=1.838~3.719)、无偿献血人员(OR=2.239,95%CI=1.526~3.283)、检测咨询(OR=1.946,95%CI=1.567~2.417)、性病门诊(OR=1.694,95%CI=1.287~2.229)和羁押人员体检(OR=1.455,95%CI=1.104~1.918)更容易发现HIV新发感染者。结论辽宁省艾滋病新报告病例新发感染比例约为1/4左右,结合其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阻止艾滋病的传播。
2017年01期 v.23;No.160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宁;康续;周丹;赵砚;鄂爽;周金玲;王莉;姚文清;
目的了解辽宁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HIV新发感染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辽宁省2011年4-6月和2012年4月至2013年底,"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的HIV/AIDS病人,收集其血清和血浆样本,进行BED HIV-1捕获酶联免疫法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进行!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辽宁省2011-2013年的新发感染比例为27.8%,各年分别为27.2%、30.1%、26.5%。新发感染者和既往感染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传播途径和样本来源变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30岁比>30岁更可能是新发感染[比值比(OR)=1.521,95%可信区间(CI)=1.287~1.799];样本来源中与其他就诊者相比,专题调查(OR=2.615,95%CI=1.838~3.719)、无偿献血人员(OR=2.239,95%CI=1.526~3.283)、检测咨询(OR=1.946,95%CI=1.567~2.417)、性病门诊(OR=1.694,95%CI=1.287~2.229)和羁押人员体检(OR=1.455,95%CI=1.104~1.918)更容易发现HIV新发感染者。结论辽宁省艾滋病新报告病例新发感染比例约为1/4左右,结合其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阻止艾滋病的传播。
2017年01期 v.23;No.160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葛宪民;唐振柱;朱秋映;王学燕;沈智勇;蓝光华;陈怡;吴秀玲;孟琴;周信娟;
目的了解广西2010-2015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和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5年艾滋病新发现并报告病例疫情信息资料。结果广西新发现并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例数2011年比2010年增长22.34%,2012-2015年各年分别报告12 229例、10 877例、9 460例、9 190例,晚发现比例连续6年维持在50%以上。97%以上乡镇(街道)历年都有病例报告,男女比例为2.45∶1,男性新发现并报告为AIDS病人的从26.19%上升到35.41%;25~49岁占48.70%,25~49岁和0~14岁从54.40%下降到43.14%和从1.15%下降到0.52%,而50~64岁从22.44%上升到33.58%;农民占67.92%,从9 515例下降到6 483例,学生从36例上升到126例;异性性传播占90.42%,同性性传播从0.93%上升到5.33%,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从10.74%下降到1.98%和从1.04%下降到0.48%。报告病例来源于医疗机构占57.0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占34.22%,HIV抗体检测医疗机构占66.08%,医疗机构检出阳性比例从2010年的1.91‰下降到2015年的0.88‰,不同机构不同年份阳性检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西2012-2015年新发现并报告HIV/AIDS病例数连续4年下降,但晚发现比例较高,且以性传播途径为主,提示广西艾滋病流行模式已发生转变,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亟须在策略及防治措施和模式上取得新的突破。
2017年01期 v.23;No.16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8 ] |[阅读次数:0 ] - 葛宪民;唐振柱;朱秋映;王学燕;沈智勇;蓝光华;陈怡;吴秀玲;孟琴;周信娟;
目的了解广西2010-2015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和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5年艾滋病新发现并报告病例疫情信息资料。结果广西新发现并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例数2011年比2010年增长22.34%,2012-2015年各年分别报告12 229例、10 877例、9 460例、9 190例,晚发现比例连续6年维持在50%以上。97%以上乡镇(街道)历年都有病例报告,男女比例为2.45∶1,男性新发现并报告为AIDS病人的从26.19%上升到35.41%;25~49岁占48.70%,25~49岁和0~14岁从54.40%下降到43.14%和从1.15%下降到0.52%,而50~64岁从22.44%上升到33.58%;农民占67.92%,从9 515例下降到6 483例,学生从36例上升到126例;异性性传播占90.42%,同性性传播从0.93%上升到5.33%,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从10.74%下降到1.98%和从1.04%下降到0.48%。报告病例来源于医疗机构占57.0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占34.22%,HIV抗体检测医疗机构占66.08%,医疗机构检出阳性比例从2010年的1.91‰下降到2015年的0.88‰,不同机构不同年份阳性检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西2012-2015年新发现并报告HIV/AIDS病例数连续4年下降,但晚发现比例较高,且以性传播途径为主,提示广西艾滋病流行模式已发生转变,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亟须在策略及防治措施和模式上取得新的突破。
2017年01期 v.23;No.16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8 ] |[阅读次数:0 ] - 孙群露;方芳;周指明;甘露;郑磊;涂玉山;饶展宏;詹志强;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的利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VCT服务的有效开展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工人5 274人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5 274名流动人口中,有63.65%是男性,平均年龄为30岁,40.74%的人是单身状态,43.97%的人知道VCT服务,11.01%的人曾经做过HIV检测,其中43.55%的人是在接受VCT服务后做的检测,有86.78%的人愿意接受VCT服务。VCT服务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性别、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否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是否愿意做HIV检测以及是否应该隔离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结论迫切需要在流动人口中加强VCT服务的宣传,提高流动人口对VCT的利用率,提高该人群的危险意识,并且针对VCT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使其更能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
2017年01期 v.23;No.16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群露;方芳;周指明;甘露;郑磊;涂玉山;饶展宏;詹志强;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的利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VCT服务的有效开展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工人5 274人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5 274名流动人口中,有63.65%是男性,平均年龄为30岁,40.74%的人是单身状态,43.97%的人知道VCT服务,11.01%的人曾经做过HIV检测,其中43.55%的人是在接受VCT服务后做的检测,有86.78%的人愿意接受VCT服务。VCT服务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性别、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否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是否愿意做HIV检测以及是否应该隔离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结论迫切需要在流动人口中加强VCT服务的宣传,提高流动人口对VCT的利用率,提高该人群的危险意识,并且针对VCT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使其更能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
2017年01期 v.23;No.16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民扬;罗红兵;牛瑾;宋丽军;付丽茹;童吉渝;杜娟;方菁;王玉淼;贾曼红;
目的了解社区新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云南省对12个艾滋病疫情严重县(区)的100万社区居民进行了HIV抗体筛查,并于2012-2015年期间对HIV抗体阴性者追踪检测,共检出507例新发HIV感染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对该新发感染者进行抽样,对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结果共访谈87人。感染前,访谈对象对艾滋病的认知普遍限于听说过,多者也仅知道传播途径,且错误地认为只有"卖淫、嫖娼或者吸毒的人才会得艾滋病",艾滋病风险认知意识低。受色情影片、"找小姐"、"一夜情"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多性伴、性自由等不安全的性行为普遍。再加上传统毒品威胁仍然存在,新型毒品蔓延,导致大量高危人群不断感染HIV,然后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将HIV不断地传播给社区大众人群。结论目前,社区艾滋病宣传仍存在盲点,社区居民艾滋病风险认知意识仍然较差,不安全的性行为普遍。应提高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警示性,继续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加强对低档暗娼的干预和管理工作,促进全民自觉抵制毒品,采取安全的性行为,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
2017年01期 v.23;No.16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肖民扬;罗红兵;牛瑾;宋丽军;付丽茹;童吉渝;杜娟;方菁;王玉淼;贾曼红;
目的了解社区新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云南省对12个艾滋病疫情严重县(区)的100万社区居民进行了HIV抗体筛查,并于2012-2015年期间对HIV抗体阴性者追踪检测,共检出507例新发HIV感染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对该新发感染者进行抽样,对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结果共访谈87人。感染前,访谈对象对艾滋病的认知普遍限于听说过,多者也仅知道传播途径,且错误地认为只有"卖淫、嫖娼或者吸毒的人才会得艾滋病",艾滋病风险认知意识低。受色情影片、"找小姐"、"一夜情"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多性伴、性自由等不安全的性行为普遍。再加上传统毒品威胁仍然存在,新型毒品蔓延,导致大量高危人群不断感染HIV,然后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将HIV不断地传播给社区大众人群。结论目前,社区艾滋病宣传仍存在盲点,社区居民艾滋病风险认知意识仍然较差,不安全的性行为普遍。应提高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警示性,继续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加强对低档暗娼的干预和管理工作,促进全民自觉抵制毒品,采取安全的性行为,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
2017年01期 v.23;No.16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梁旭;农慧桃;谭兰芬;
目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隶属网络矩阵分析的方法,研究一个区域男男性行为者(MSM)通过互联网交友形成网络社区的社会结构特点。方法采用"线人"调查方式,2016年6月收集百色城区内MSM通过互联网参与的专用Q群和调查之日起3个月内有活动的QQ号,根据结果建立一个Q群与参与活动QQ号的隶属网络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学分析的整体分析方法,选择中心性的相对结点中心度和相对中间中心度两个定量分析指标,并使用UCINET 6.212软件分析整个MSM参与Q群活动的社会结构特点,使用NetDraw对隶属网络矩阵进行二部图的可视化处理。结果收集百色城区内MSM参与活动的18个Q群和群内4 980个QQ号,汇总后建立一个有18列事件和4 980个行动者的隶属网络矩阵。中心性分析QQ号的相对结点中心度和相对中间中心度中最低数量级行动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2.93%和97.65%;Q群中相对结点中心度和相对中间中心度排名前3位的Q群相同,结果分别为L群0.294和0.498、K群0.175和0.318、G群0.103和0.194。生成的二部图显示,18个Q群之间都有一定相同的QQ参与活动,整个网络Q群中L和K群、行动者的q4 980处于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核心地位。结论研究显示,整个城区内MSM依托QQ交友软件,在网络上形成一个等级分化明显又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组织结构,当地少数MSM和Q群处于整个网络核心地位,但大城市Q群对当地MSM群体的影响力仅次于当地Q群。可利用以上特点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健康促进策略和方式。
2017年01期 v.23;No.16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旭;农慧桃;谭兰芬;
目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隶属网络矩阵分析的方法,研究一个区域男男性行为者(MSM)通过互联网交友形成网络社区的社会结构特点。方法采用"线人"调查方式,2016年6月收集百色城区内MSM通过互联网参与的专用Q群和调查之日起3个月内有活动的QQ号,根据结果建立一个Q群与参与活动QQ号的隶属网络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学分析的整体分析方法,选择中心性的相对结点中心度和相对中间中心度两个定量分析指标,并使用UCINET 6.212软件分析整个MSM参与Q群活动的社会结构特点,使用NetDraw对隶属网络矩阵进行二部图的可视化处理。结果收集百色城区内MSM参与活动的18个Q群和群内4 980个QQ号,汇总后建立一个有18列事件和4 980个行动者的隶属网络矩阵。中心性分析QQ号的相对结点中心度和相对中间中心度中最低数量级行动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2.93%和97.65%;Q群中相对结点中心度和相对中间中心度排名前3位的Q群相同,结果分别为L群0.294和0.498、K群0.175和0.318、G群0.103和0.194。生成的二部图显示,18个Q群之间都有一定相同的QQ参与活动,整个网络Q群中L和K群、行动者的q4 980处于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核心地位。结论研究显示,整个城区内MSM依托QQ交友软件,在网络上形成一个等级分化明显又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组织结构,当地少数MSM和Q群处于整个网络核心地位,但大城市Q群对当地MSM群体的影响力仅次于当地Q群。可利用以上特点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健康促进策略和方式。
2017年01期 v.23;No.16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连巧龄;吴韶彬;陈亮;
目的分析2005-2015年福建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5年福建省丙肝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05-2015年福建省报告丙肝病例23 301例,病例数从2005年的472例上升至2015年的3 422例;报告病例中实验室确诊丙肝病例和临床诊断丙肝病例的比例从1.34∶1上升至13.94∶1。2005-2015年福建省各地市均有丙肝病例报告,沿海地区(莆田市8 284例、福州市4 811例、泉州市2 812例)的报告病例数居于全省前列。男性病例数(13236例)高于女性(10 065例),男女性别比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丙肝病例集中分布于20~59岁年龄段(16 733例,71.81%),其中30~39岁年龄组的病例数5 017例(21.53%);报告病例中农民占40.72%(9 488例)。结论福建省丙肝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应加强对丙肝流行因素的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
2017年01期 v.23;No.16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连巧龄;吴韶彬;陈亮;
目的分析2005-2015年福建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5年福建省丙肝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05-2015年福建省报告丙肝病例23 301例,病例数从2005年的472例上升至2015年的3 422例;报告病例中实验室确诊丙肝病例和临床诊断丙肝病例的比例从1.34∶1上升至13.94∶1。2005-2015年福建省各地市均有丙肝病例报告,沿海地区(莆田市8 284例、福州市4 811例、泉州市2 812例)的报告病例数居于全省前列。男性病例数(13236例)高于女性(10 065例),男女性别比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丙肝病例集中分布于20~59岁年龄段(16 733例,71.81%),其中30~39岁年龄组的病例数5 017例(21.53%);报告病例中农民占40.72%(9 488例)。结论福建省丙肝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应加强对丙肝流行因素的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
2017年01期 v.23;No.16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蒋和宏;卢戎戎;罗琳;Godelieve;陈于;
目的了解2004-2014年重庆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开展丙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丙肝病例报告数据,分析重庆市2004-2014年丙肝流行的特点。结果重庆市丙肝年报告病例从2004年的490例上升到2014年的3 400例,年均增长21.37%;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1.57/10万上升到2014年的11.45/10万,年均增长21.98%,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34/10万。各区县均有发病,不同地理区域报告发病率差异明显;全年均有发病,无季节性增多;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4∶1;病例主要集中在30~49岁年龄组,占59.97%,未成年人以0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成年人以30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家务及待业、农民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0.30%、25.50%。结论重庆市丙肝报告发病逐年上升。目前丙肝无疫苗预防,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众人群的丙肝知识知晓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加强丙肝的预防和控制。
2017年01期 v.23;No.16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蒋和宏;卢戎戎;罗琳;Godelieve;陈于;
目的了解2004-2014年重庆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开展丙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丙肝病例报告数据,分析重庆市2004-2014年丙肝流行的特点。结果重庆市丙肝年报告病例从2004年的490例上升到2014年的3 400例,年均增长21.37%;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1.57/10万上升到2014年的11.45/10万,年均增长21.98%,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34/10万。各区县均有发病,不同地理区域报告发病率差异明显;全年均有发病,无季节性增多;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4∶1;病例主要集中在30~49岁年龄组,占59.97%,未成年人以0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成年人以30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家务及待业、农民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0.30%、25.50%。结论重庆市丙肝报告发病逐年上升。目前丙肝无疫苗预防,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众人群的丙肝知识知晓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加强丙肝的预防和控制。
2017年01期 v.23;No.16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林;梁姝;孙国清;刘永健;常帅;李敬云;鲍作义;
目的评估一种条带免疫印迹试剂确证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效果。方法用蛋白印迹试验(WB)和条带免疫印迹试剂(LIA)平行检测1 035份标本,按照各自的说明书判断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总体上,两种试剂检测的一致率为95.3%,对经过确证的640份HIV抗体阳性标本(含2份HIV-1O组和2份HIV-2标本)的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在339份WB试剂判断为阴性的标本中,LIA试剂有5份(1.5%)为不确定结果,而在362份LIA试剂判断为阴性的标本中,WB试剂有28份(7.7%)为不确定结果(χ~2=15.29,P<0.001)。在初次检测的341份标本中,确证了17份为HIV抗体阳性,考核试剂检测5份为不确定,12份为阳性。结论 LIA试剂显示出非特异反应暨不确定结果少的优势,可考虑用于HIV抗体的常规确证,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
2017年01期 v.23;No.160 63-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林;梁姝;孙国清;刘永健;常帅;李敬云;鲍作义;
目的评估一种条带免疫印迹试剂确证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效果。方法用蛋白印迹试验(WB)和条带免疫印迹试剂(LIA)平行检测1 035份标本,按照各自的说明书判断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总体上,两种试剂检测的一致率为95.3%,对经过确证的640份HIV抗体阳性标本(含2份HIV-1O组和2份HIV-2标本)的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在339份WB试剂判断为阴性的标本中,LIA试剂有5份(1.5%)为不确定结果,而在362份LIA试剂判断为阴性的标本中,WB试剂有28份(7.7%)为不确定结果(χ~2=15.29,P<0.001)。在初次检测的341份标本中,确证了17份为HIV抗体阳性,考核试剂检测5份为不确定,12份为阳性。结论 LIA试剂显示出非特异反应暨不确定结果少的优势,可考虑用于HIV抗体的常规确证,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
2017年01期 v.23;No.160 63-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冬梅;徐晓华;李明子;
目的深入了解艾滋病(AIDS)同伴教育员志愿工作中的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AIDS同伴教育员进行深入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主题。结果10名访谈对象均为男性,年龄在28~46岁之间,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从事AIDS同伴教育员工作。经过访谈提炼出7个目前AIDS同伴教育员在志愿工作中的体验主题:工作成就感较高;归属感较强;对知识获取的满足感;工作内容烦琐,身心压力大;发展空间有限;收入低,待遇差;不敢告之家人和朋友,担心暴露隐私。结论艾滋病同伴教育员在志愿工作中受内在和外在双重因素的影响,存在多种工作体验,对于正性体验应予以必要的鼓励,对负性体验要分析其引起的外在客观因素,及时制定应对策略,以稳定团队,提高服务能力水平。
2017年01期 v.23;No.16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冬梅;徐晓华;李明子;
目的深入了解艾滋病(AIDS)同伴教育员志愿工作中的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AIDS同伴教育员进行深入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主题。结果10名访谈对象均为男性,年龄在28~46岁之间,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从事AIDS同伴教育员工作。经过访谈提炼出7个目前AIDS同伴教育员在志愿工作中的体验主题:工作成就感较高;归属感较强;对知识获取的满足感;工作内容烦琐,身心压力大;发展空间有限;收入低,待遇差;不敢告之家人和朋友,担心暴露隐私。结论艾滋病同伴教育员在志愿工作中受内在和外在双重因素的影响,存在多种工作体验,对于正性体验应予以必要的鼓励,对负性体验要分析其引起的外在客观因素,及时制定应对策略,以稳定团队,提高服务能力水平。
2017年01期 v.23;No.16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艳萍;张小玲;谢文静;汤雪琴;路亮;刘明斌;徐丹;
目的了解高中生在短期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及态度的改变,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南昌市13个县区随机抽取13所高中,根据年级分层整群抽样,对被抽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分别抽取3 846名和3 641名高中生,高中生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3.4%,较健康教育前的34.2%有很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前基础知识知晓率为69.0%,健康教育后为82.9%,在4部分艾滋病知识中知晓率最高。不同年级(P=0.00)、父亲文化程度(P=0.00)和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得分(P=0.00),对艾滋病知识知晓均有影响。不同性别高中生的艾滋病危险行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结论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增加,歧视态度减少,但存在危险行为,应在高中阶段积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做好预防工作。
2017年01期 v.23;No.16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萍;张小玲;谢文静;汤雪琴;路亮;刘明斌;徐丹;
目的了解高中生在短期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及态度的改变,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南昌市13个县区随机抽取13所高中,根据年级分层整群抽样,对被抽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分别抽取3 846名和3 641名高中生,高中生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3.4%,较健康教育前的34.2%有很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前基础知识知晓率为69.0%,健康教育后为82.9%,在4部分艾滋病知识中知晓率最高。不同年级(P=0.00)、父亲文化程度(P=0.00)和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得分(P=0.00),对艾滋病知识知晓均有影响。不同性别高中生的艾滋病危险行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结论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增加,歧视态度减少,但存在危险行为,应在高中阶段积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做好预防工作。
2017年01期 v.23;No.16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夏青;王晓霞;李轶雯;曹乃苏;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酮戊酸外用散(ALA)光动力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艾滋病(AIDS)合并肛管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ALA光动力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ALA光动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2例均为皮肤科门诊及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门诊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100%(21/21),对照组有效率95.23%(20/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14.3%,对照组复发率42.9%,治疗组复发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ALA光动力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艾滋病合并肛管尖锐湿疣患者,其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单纯ALA光动力治疗。
2017年01期 v.23;No.160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王夏青;王晓霞;李轶雯;曹乃苏;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酮戊酸外用散(ALA)光动力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艾滋病(AIDS)合并肛管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ALA光动力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ALA光动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2例均为皮肤科门诊及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门诊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100%(21/21),对照组有效率95.23%(20/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14.3%,对照组复发率42.9%,治疗组复发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ALA光动力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艾滋病合并肛管尖锐湿疣患者,其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单纯ALA光动力治疗。
2017年01期 v.23;No.160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许辉;马红;顾文涛;陈志强;李遇梅;
目的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病毒亚型,与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宫颈分泌物的HPV亚型,免疫组化检测宫颈组织EpCAM的表达,使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3次,每周一次,随访3个月。结果共调查患者45例。其中感染高危型HPV 18例,占比40.0%;混合感染(两种以上亚型)14例,占比31.1%。EpCAM免疫组化表达阳性6例。光动力治疗临床治愈38例,复发7例。HPV亚型(高危/低危)与EpCAM阳性表达呈正相关;HPV(混合/单一)感染与EpCAM阳性表达无关。不良反应:3例患者诉阴道分泌物增多,未行特殊处理,一周后自行缓解。结论光动力是宫颈HPV感染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高危型病毒感染与EpCAM表达有关。
2017年01期 v.23;No.160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辉;马红;顾文涛;陈志强;李遇梅;
目的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病毒亚型,与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宫颈分泌物的HPV亚型,免疫组化检测宫颈组织EpCAM的表达,使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3次,每周一次,随访3个月。结果共调查患者45例。其中感染高危型HPV 18例,占比40.0%;混合感染(两种以上亚型)14例,占比31.1%。EpCAM免疫组化表达阳性6例。光动力治疗临床治愈38例,复发7例。HPV亚型(高危/低危)与EpCAM阳性表达呈正相关;HPV(混合/单一)感染与EpCAM阳性表达无关。不良反应:3例患者诉阴道分泌物增多,未行特殊处理,一周后自行缓解。结论光动力是宫颈HPV感染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高危型病毒感染与EpCAM表达有关。
2017年01期 v.23;No.160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