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玲;杨洪;胡莹;叶黎;袁丹;魏东兵;周更生;余佳;刘红露;秦光明;梁姝;
目的了解四川省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人群和地域分布。方法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采集2014年7-9月新报告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血样400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HIV-1 pol和gag基因区,对获得的核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比较不同亚型毒株感染者首次随访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结果四川省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有:CRF07_BC(58.22%)、CRF01_AE(29.50%)、CRF08_BC(4.96%)、CRF85_BC(3.39%)、B(2.09%)、C(0.78%)、CRF02_AG(0.52%),以及CRF07_BC/CRF01_AE重组型(0.52%)。毒株分布显示出明显的地域特征。CRF01_AE感染者的基线CD4细胞水平更低。结论以C亚型为骨架的BC重组亚型,在四川省表现出明显的流行优势。提示应结合流行毒株有针对性地提供艾滋病防治工作建议。
2016年12期 v.22;No.159 946-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苏玲;杨洪;胡莹;叶黎;袁丹;魏东兵;周更生;余佳;刘红露;秦光明;梁姝;
目的了解四川省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人群和地域分布。方法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采集2014年7-9月新报告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血样400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HIV-1 pol和gag基因区,对获得的核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比较不同亚型毒株感染者首次随访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结果四川省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有:CRF07_BC(58.22%)、CRF01_AE(29.50%)、CRF08_BC(4.96%)、CRF85_BC(3.39%)、B(2.09%)、C(0.78%)、CRF02_AG(0.52%),以及CRF07_BC/CRF01_AE重组型(0.52%)。毒株分布显示出明显的地域特征。CRF01_AE感染者的基线CD4细胞水平更低。结论以C亚型为骨架的BC重组亚型,在四川省表现出明显的流行优势。提示应结合流行毒株有针对性地提供艾滋病防治工作建议。
2016年12期 v.22;No.159 946-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陈万;梁纲;吴锋耀;黄绍标;吴念宁;黎彦君;周建文;何广杰;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分布特点、临床诊治现状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广西艾滋病诊疗中心收治的54例老年HIV/AIDS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大多数有口腔真菌白斑并伴随消化道症状。检验指标以Ⅰ型呼吸衰竭为主,白细胞不高,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计数明显升高,普遍存在肝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损伤及低蛋白血症。影像学检查多以肺间质毛细血管炎症反应为主,范围多见于两肺同时感染,开始病灶较少,但进展迅速。病原学常见为细菌、真菌及结核菌的混合性感染,结核菌、青霉菌及卡氏肺孢子菌感染多见;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沉、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CD8+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计数下降、合并青霉菌感染,与预后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及合并青霉菌感染,是老年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整体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结论广西地区老年HIV/AIDS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重,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改变多样,感染病原学多为多种细菌、真菌及结核的混合性感染,结核及青霉菌感染率较高,预后差。认识该地区老年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的特点和治疗难点,有利于提高及时诊治和抢救水平。
2016年12期 v.22;No.159 950-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陈万;梁纲;吴锋耀;黄绍标;吴念宁;黎彦君;周建文;何广杰;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分布特点、临床诊治现状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广西艾滋病诊疗中心收治的54例老年HIV/AIDS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大多数有口腔真菌白斑并伴随消化道症状。检验指标以Ⅰ型呼吸衰竭为主,白细胞不高,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计数明显升高,普遍存在肝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损伤及低蛋白血症。影像学检查多以肺间质毛细血管炎症反应为主,范围多见于两肺同时感染,开始病灶较少,但进展迅速。病原学常见为细菌、真菌及结核菌的混合性感染,结核菌、青霉菌及卡氏肺孢子菌感染多见;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沉、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CD8+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计数下降、合并青霉菌感染,与预后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及合并青霉菌感染,是老年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整体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结论广西地区老年HIV/AIDS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重,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改变多样,感染病原学多为多种细菌、真菌及结核的混合性感染,结核及青霉菌感染率较高,预后差。认识该地区老年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的特点和治疗难点,有利于提高及时诊治和抢救水平。
2016年12期 v.22;No.159 950-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付茜;肖江;赵红心;王凌航;
目的了解首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简称HIV/AIDS)住院病人的口腔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11月在北京地坛医院115例首诊HIV/AIDS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感染途径、首发症状、全身及口腔机会性感染情况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等,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15例首诊HIV/AIDS病人中,7例(6.1%)以口腔症状首诊,表现为口腔异物感4例(3.5%),口腔黏膜疼痛2例(1.7%),颌下肿物1例(0.9%)。106例(92.2%)发生了机会性感染,40例(34.8%)发生口腔机会性感染,CD4细胞计数范围1~218个/μL,包括口腔念珠菌感染37例(32.3%),口腔卡波西肉瘤4例(3.5%),口腔阿弗他溃疡2例(1.7%),口腔单纯疱疹1例(0.9%),颌下淋巴瘤1例(0.9%)。结论机会性感染是首诊HIV/AIDS病人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口腔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较高,病人可因口腔症状和体征首诊,临床医生应重视口腔检查,熟悉艾滋病相关口腔病损的临床特点,避免漏诊。
2016年12期 v.22;No.159 95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付茜;肖江;赵红心;王凌航;
目的了解首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简称HIV/AIDS)住院病人的口腔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11月在北京地坛医院115例首诊HIV/AIDS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感染途径、首发症状、全身及口腔机会性感染情况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等,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15例首诊HIV/AIDS病人中,7例(6.1%)以口腔症状首诊,表现为口腔异物感4例(3.5%),口腔黏膜疼痛2例(1.7%),颌下肿物1例(0.9%)。106例(92.2%)发生了机会性感染,40例(34.8%)发生口腔机会性感染,CD4细胞计数范围1~218个/μL,包括口腔念珠菌感染37例(32.3%),口腔卡波西肉瘤4例(3.5%),口腔阿弗他溃疡2例(1.7%),口腔单纯疱疹1例(0.9%),颌下淋巴瘤1例(0.9%)。结论机会性感染是首诊HIV/AIDS病人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口腔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较高,病人可因口腔症状和体征首诊,临床医生应重视口腔检查,熟悉艾滋病相关口腔病损的临床特点,避免漏诊。
2016年12期 v.22;No.159 95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继红;李怀亮;史宏博;姜海波;洪航;董红军;
目的了解宁波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0岁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60岁HIV/AIDS病人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和生存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57例≥60岁的研究对象中,接受抗病毒初始治疗的年龄中位数为65[四分数位间距(IQR):62.0~69.5]岁,以男性、本地、已婚或同居、异性性传播、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200个/μL、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Ⅰ期为主。第1、2、5、7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6%、79%、72%和72%。≥60岁组的病死率高于<60岁组,不同年龄组的KLM曲线,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60岁组,基线WHO临床分期Ⅳ期的死亡危险,是Ⅰ期病人的4.308倍[风险比(HR)=4.308,95%可信区间(CI):1.661~11.173];<60岁组、WHO临床分期Ⅰ期是研究对象死亡的保护因素。在<60岁研究对象中,基线CD4细胞为200~350个/μL组的死亡风险,低于CD4细胞<200个/μL组(HR=0.225,95%CI:0.110~0.460);但不同的基线CD4细胞水平对≥60岁组死亡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在60岁及以上病人中,异性性传播病例的死亡风险低于经同性性行为感染的病例(HR=0.018,95%CI:0.002~0.189),但<60岁组死亡率在不同传播途径间无差异。结论宁波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0岁以上HIV/AIDS病人的生存率不高,应根据老年人群的流行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干预策略,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提高老年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2016年12期 v.22;No.159 957-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继红;李怀亮;史宏博;姜海波;洪航;董红军;
目的了解宁波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0岁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60岁HIV/AIDS病人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和生存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57例≥60岁的研究对象中,接受抗病毒初始治疗的年龄中位数为65[四分数位间距(IQR):62.0~69.5]岁,以男性、本地、已婚或同居、异性性传播、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200个/μL、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Ⅰ期为主。第1、2、5、7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6%、79%、72%和72%。≥60岁组的病死率高于<60岁组,不同年龄组的KLM曲线,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60岁组,基线WHO临床分期Ⅳ期的死亡危险,是Ⅰ期病人的4.308倍[风险比(HR)=4.308,95%可信区间(CI):1.661~11.173];<60岁组、WHO临床分期Ⅰ期是研究对象死亡的保护因素。在<60岁研究对象中,基线CD4细胞为200~350个/μL组的死亡风险,低于CD4细胞<200个/μL组(HR=0.225,95%CI:0.110~0.460);但不同的基线CD4细胞水平对≥60岁组死亡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在60岁及以上病人中,异性性传播病例的死亡风险低于经同性性行为感染的病例(HR=0.018,95%CI:0.002~0.189),但<60岁组死亡率在不同传播途径间无差异。结论宁波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0岁以上HIV/AIDS病人的生存率不高,应根据老年人群的流行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干预策略,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提高老年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2016年12期 v.22;No.159 957-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孙果梅;顾凯侃;朱小珍;周艳秋;鲍燕;孙丽敏;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静安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静安区自首次报告(1995年)至2015年确诊和管理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信息,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计算HIV感染的病死率,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920例HIV感染者共随访36 0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0[四分位数间距(IQR):18-54)]个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68.0%。67例感染者在随访期间内死亡,病死率为2.23/100人年;其中已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死率为0.63/100人年,未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死率为8.15/100人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动检测[危险系数(HR)=2.968,95%可信区间(CI):1.545~5.700]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结果<200个/μL(HR=17.016,95%CI:7.638~37.910)的感染者死亡风险高,而已接受抗病毒治疗(HR=0.063,95%CI:0.034~0.117)的感染者死亡风险低。结论该研究中HIV感染者的病死率处于较低水平。确诊时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和抗病毒治疗对HIV感染者的生存状况意义重大,应采取更积极措施推广患者的早发现和"确诊后立即治疗的"策略,以有效降低HIV感染者的病死率。
2016年12期 v.22;No.159 96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孙果梅;顾凯侃;朱小珍;周艳秋;鲍燕;孙丽敏;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静安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静安区自首次报告(1995年)至2015年确诊和管理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信息,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计算HIV感染的病死率,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920例HIV感染者共随访36 0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0[四分位数间距(IQR):18-54)]个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68.0%。67例感染者在随访期间内死亡,病死率为2.23/100人年;其中已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死率为0.63/100人年,未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死率为8.15/100人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动检测[危险系数(HR)=2.968,95%可信区间(CI):1.545~5.700]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结果<200个/μL(HR=17.016,95%CI:7.638~37.910)的感染者死亡风险高,而已接受抗病毒治疗(HR=0.063,95%CI:0.034~0.117)的感染者死亡风险低。结论该研究中HIV感染者的病死率处于较低水平。确诊时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和抗病毒治疗对HIV感染者的生存状况意义重大,应采取更积极措施推广患者的早发现和"确诊后立即治疗的"策略,以有效降低HIV感染者的病死率。
2016年12期 v.22;No.159 96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张庆娟;张志坤;曹慧珍;毛立超;李欣;吕维冬;
目的对唐山市2010-2015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确证实验结果进行回顾统计分析,为唐山市的艾滋病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来自唐山市辖区内63家HIV初筛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结果为双阳或一阴一阳的1085例标本,使用蛋白印迹试验进行确证实验。用SPSS-19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85例样本中,确证阳性707例,阳性率为65.2%;不确定176例,不确定率为16.2%;阴性202例,阴性率为18.6%;2010-2015年各年确证阳性率、确证不确定率和确证阴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94,P<0.001)。2010-2015年确证阳性率分别为62.1%、50.6%、44.5%、63.9%、81.7%、77.7%。自愿咨询检测的确证阳性率(92.4%)高于医疗机构(70.8%)(χ2=51.994,P<0.001)。医疗机构确证阳性率高于血站(28.4%)(χ2=177.346,P<0.001)。确证阳性结果中全带型占54.3%;不确定结果随访率为31.3%,其中出现p24、gp160带型的样本随访阳转率为100%。结论 2010-2015年确证阳性率有提高;出现全带型的确证阳性病例已经不是新近感染;提示加强宣传,增加自愿咨询检测量,加强医疗机构的检测范围,以期发现更多的早期感染病例,同时加强不确定结果的随访力度,尽早发现感染者,避免二代传播。
2016年12期 v.22;No.159 96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张庆娟;张志坤;曹慧珍;毛立超;李欣;吕维冬;
目的对唐山市2010-2015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确证实验结果进行回顾统计分析,为唐山市的艾滋病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来自唐山市辖区内63家HIV初筛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结果为双阳或一阴一阳的1085例标本,使用蛋白印迹试验进行确证实验。用SPSS-19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85例样本中,确证阳性707例,阳性率为65.2%;不确定176例,不确定率为16.2%;阴性202例,阴性率为18.6%;2010-2015年各年确证阳性率、确证不确定率和确证阴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94,P<0.001)。2010-2015年确证阳性率分别为62.1%、50.6%、44.5%、63.9%、81.7%、77.7%。自愿咨询检测的确证阳性率(92.4%)高于医疗机构(70.8%)(χ2=51.994,P<0.001)。医疗机构确证阳性率高于血站(28.4%)(χ2=177.346,P<0.001)。确证阳性结果中全带型占54.3%;不确定结果随访率为31.3%,其中出现p24、gp160带型的样本随访阳转率为100%。结论 2010-2015年确证阳性率有提高;出现全带型的确证阳性病例已经不是新近感染;提示加强宣传,增加自愿咨询检测量,加强医疗机构的检测范围,以期发现更多的早期感染病例,同时加强不确定结果的随访力度,尽早发现感染者,避免二代传播。
2016年12期 v.22;No.159 96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袁风顺;罗映娟;胡莹;刘青恋;梁莉;刘伦皓;张灵麟;裴晓迪;赖文红;
目的分析四川省2011-2015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中,≥50病例的疫情情况及基本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历史卡片,分别筛选出2011-2015年当年新报告的病例,分析≥50岁人群的艾滋病流行情况。结果 2011-2015年共报告≥50岁的HIV/AIDS病例18 197例,占所有新报告病例的25.88%(18 197/70320),各年≥50岁病人所占比例,依次为15.53%(1672/10 767)、21.83%(2458/11 259)、24.61%(3419/13 894)、28.19%(4566/16 198)、33.41%(6082/18 202)。病人平均年龄为62.25岁;男性占73.61%;小学文化程度占50.76%;农民占64.21%;性传播占97.73%。2015年在异性性传播中,男性商业性性行为占66.41%,女性非婚非商业性行为占49.37%。检测样本来源中,其他就诊/受血前/术前检测占68.32%。结论老年人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需要针对流行特点,采取科学防控措施,遏制老年人艾滋病疫情。
2016年12期 v.22;No.159 968-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1 ] - 袁风顺;罗映娟;胡莹;刘青恋;梁莉;刘伦皓;张灵麟;裴晓迪;赖文红;
目的分析四川省2011-2015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中,≥50病例的疫情情况及基本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历史卡片,分别筛选出2011-2015年当年新报告的病例,分析≥50岁人群的艾滋病流行情况。结果 2011-2015年共报告≥50岁的HIV/AIDS病例18 197例,占所有新报告病例的25.88%(18 197/70320),各年≥50岁病人所占比例,依次为15.53%(1672/10 767)、21.83%(2458/11 259)、24.61%(3419/13 894)、28.19%(4566/16 198)、33.41%(6082/18 202)。病人平均年龄为62.25岁;男性占73.61%;小学文化程度占50.76%;农民占64.21%;性传播占97.73%。2015年在异性性传播中,男性商业性性行为占66.41%,女性非婚非商业性行为占49.37%。检测样本来源中,其他就诊/受血前/术前检测占68.32%。结论老年人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需要针对流行特点,采取科学防控措施,遏制老年人艾滋病疫情。
2016年12期 v.22;No.159 968-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1 ] - 焦明旭;徐慧芳;顾菁;赵宇腾;郝元涛;
目的描述2006-2015年广州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开展状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建议,为促进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社区美沙酮信息系统"中,提取2015年9月30日之前广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治疗人员的一般情况、吸毒情况及治疗相关变量等信息,运用R 3.2.3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15年,广州市美沙酮门诊累计登记治疗4974人,平均稳定剂量为51.36mg/日。2006到2009年稳定服药剂量持续增长,自2009年起,剂量稳定于50~55mg/日,市辖区内门诊稳定剂量高于郊区门诊。截至2015年,所有入组治疗吸毒者的脱失率为68.9%;入组后首年脱失率最高为33.8%,郊区门诊脱失率及首年脱失率均高于市辖区。结论广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存在脱失率高,服药剂量低等问题,其中郊区脱失更为严重,且服药剂量更低,需进一步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面,提高服务可及性,增加治疗剂量,保证治疗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2016年12期 v.22;No.159 971-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焦明旭;徐慧芳;顾菁;赵宇腾;郝元涛;
目的描述2006-2015年广州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开展状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建议,为促进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社区美沙酮信息系统"中,提取2015年9月30日之前广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治疗人员的一般情况、吸毒情况及治疗相关变量等信息,运用R 3.2.3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15年,广州市美沙酮门诊累计登记治疗4974人,平均稳定剂量为51.36mg/日。2006到2009年稳定服药剂量持续增长,自2009年起,剂量稳定于50~55mg/日,市辖区内门诊稳定剂量高于郊区门诊。截至2015年,所有入组治疗吸毒者的脱失率为68.9%;入组后首年脱失率最高为33.8%,郊区门诊脱失率及首年脱失率均高于市辖区。结论广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存在脱失率高,服药剂量低等问题,其中郊区脱失更为严重,且服药剂量更低,需进一步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面,提高服务可及性,增加治疗剂量,保证治疗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2016年12期 v.22;No.159 971-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张欣;常春;孙昕霙;史宇晖;
目的比较2006年、2015年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情况,为当前大学生艾滋病干预活动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分别在2006年和2015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脆弱性问卷调查。结果 2006年调查学生685人,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2.89±2.20)分;2015年调查学生632人,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2.80±1.82)分。与2006年相比,2015年被调查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的信念有所提高[(6.36±1.40)vs(6.02±1.49),t=4.280,P<0.001],但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下降明显[(10.74±4.24)vs(18.64±4.98),t=30.572,P<0.001]。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从2006年11.34%(76/670)下降至2015年4.61%(2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94,P<0.001)。大学生接触色情信息的主要途径由书籍及音像制品[40.56%(277/683)]转变为网络[36.04%(226/627)]。结论在今后的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应加强介绍目前正确率较低的知识点,加强安全套使用的态度、信念及自我效能的教育,同时注重学生性行为及性观念的教育。
2016年12期 v.22;No.159 975-97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张欣;常春;孙昕霙;史宇晖;
目的比较2006年、2015年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情况,为当前大学生艾滋病干预活动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分别在2006年和2015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脆弱性问卷调查。结果 2006年调查学生685人,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2.89±2.20)分;2015年调查学生632人,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2.80±1.82)分。与2006年相比,2015年被调查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的信念有所提高[(6.36±1.40)vs(6.02±1.49),t=4.280,P<0.001],但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下降明显[(10.74±4.24)vs(18.64±4.98),t=30.572,P<0.001]。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从2006年11.34%(76/670)下降至2015年4.61%(2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94,P<0.001)。大学生接触色情信息的主要途径由书籍及音像制品[40.56%(277/683)]转变为网络[36.04%(226/627)]。结论在今后的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应加强介绍目前正确率较低的知识点,加强安全套使用的态度、信念及自我效能的教育,同时注重学生性行为及性观念的教育。
2016年12期 v.22;No.159 975-97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蔡于茂;宋亚娟;洪福昌;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肛交多性伴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2015年应用滚雪球法和同伴推动抽样法,在深圳市招募3040名MSM为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其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检测史、近二年内献血史、药物滥用史、性取向、性角色、既往从事商业性服务工作、既往接受商业性服务史、最近半年内有无女性性伴等;采集静脉血5mL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抗-HIV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M肛交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2100名(69.08%)MSM报告最近半年内发生过多性伴肛交行为;梅毒、HIV、梅毒合并HIV感染率分别为18.29%、9.77%和5.07%。与单一性伴的MSM相比,有多性伴肛交行为的MSM梅毒感染率、HIV感染率以及梅毒合并HIV感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HIV检测史、既往从事商业性服务工作、既往接受商业性服务、性角色,是MSM发生多性伴肛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深圳市MSM多性伴肛交行为普遍,影响因素众多,制订预防控制计划时需全方位考虑。
2016年12期 v.22;No.159 978-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蔡于茂;宋亚娟;洪福昌;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肛交多性伴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2015年应用滚雪球法和同伴推动抽样法,在深圳市招募3040名MSM为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其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检测史、近二年内献血史、药物滥用史、性取向、性角色、既往从事商业性服务工作、既往接受商业性服务史、最近半年内有无女性性伴等;采集静脉血5mL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抗-HIV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M肛交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2100名(69.08%)MSM报告最近半年内发生过多性伴肛交行为;梅毒、HIV、梅毒合并HIV感染率分别为18.29%、9.77%和5.07%。与单一性伴的MSM相比,有多性伴肛交行为的MSM梅毒感染率、HIV感染率以及梅毒合并HIV感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HIV检测史、既往从事商业性服务工作、既往接受商业性服务、性角色,是MSM发生多性伴肛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深圳市MSM多性伴肛交行为普遍,影响因素众多,制订预防控制计划时需全方位考虑。
2016年12期 v.22;No.159 978-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齐杰;赵锦;刘少础;陈琳;陈勉玲;林喜乐;陈伟红;李林涛;陈传德;王祉蕴;
目的了解深圳市向女性提供性服务的男性性工作者(MSW)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探索适合该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以场所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对深圳市MSW进行问卷调查,并抽血检测其HIV/梅毒感染状况。结果本次调查206名MSW,平均年龄(24.1±3.98)岁,HIV阳性率1.5%(3人),梅毒阳性率2.9%(6人)。外省户籍占85.4%(176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异性恋占87.9%(181例)。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占49.5%(102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发生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85.9%(17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7.3%(118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安全套使用情况,与HIV/梅毒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同性恋[比值比(OR)=53.604]、与女性客人有无保护性行为(OR=13.185)是MSW HIV/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MSW的流动性大,HIV、梅毒感染率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无保护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高,应加强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2016年12期 v.22;No.159 982-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齐杰;赵锦;刘少础;陈琳;陈勉玲;林喜乐;陈伟红;李林涛;陈传德;王祉蕴;
目的了解深圳市向女性提供性服务的男性性工作者(MSW)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探索适合该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以场所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对深圳市MSW进行问卷调查,并抽血检测其HIV/梅毒感染状况。结果本次调查206名MSW,平均年龄(24.1±3.98)岁,HIV阳性率1.5%(3人),梅毒阳性率2.9%(6人)。外省户籍占85.4%(176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异性恋占87.9%(181例)。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占49.5%(102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发生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85.9%(17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7.3%(118人)。自我性取向评价、与女性客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最近一次与女性客人安全套使用情况,与HIV/梅毒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我性取向评价为同性恋[比值比(OR)=53.604]、与女性客人有无保护性行为(OR=13.185)是MSW HIV/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MSW的流动性大,HIV、梅毒感染率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无保护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高,应加强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2016年12期 v.22;No.159 982-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丽君;王峰;彭毅;
目的评价E试验(E-test)法检测淋球菌对5种药物敏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深圳市淋球菌耐药监测项目收集的100株该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分别采用琼脂稀释法、E-test以及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头孢曲松、青霉素、大观霉素、环丙沙星以及阿奇霉素药敏试验,以琼脂稀释法结果作为标准,评价E-test与琼脂稀释法结果的一致率,比较E-test与K-B法的误差率及相关性。结果 E-test与琼脂稀释法测得的100株淋球菌对五种抗生素的50%最小抑菌浓度MIC50、MIC90以及MIC值范围大多完全相同或仅相差0.5~1.5个稀释度,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基本一致率(72%~98%),其中一致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98%),其次是阿奇霉素(92%),一致率最低的是青霉素(72%)。除青霉素E-test误差率(22%)高于K-B法(12%)外,其余四种抗生素E-test的误差率均低于K-B法,且与琼脂稀释法的相关性高于K-B法。结论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的E-test可以作为琼脂稀释法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E-test可能导致结果偏低,而青霉素由于同时具有较低的一致率和较高的误差率,则不适宜采用。
2016年12期 v.22;No.159 987-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丽君;王峰;彭毅;
目的评价E试验(E-test)法检测淋球菌对5种药物敏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深圳市淋球菌耐药监测项目收集的100株该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分别采用琼脂稀释法、E-test以及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头孢曲松、青霉素、大观霉素、环丙沙星以及阿奇霉素药敏试验,以琼脂稀释法结果作为标准,评价E-test与琼脂稀释法结果的一致率,比较E-test与K-B法的误差率及相关性。结果 E-test与琼脂稀释法测得的100株淋球菌对五种抗生素的50%最小抑菌浓度MIC50、MIC90以及MIC值范围大多完全相同或仅相差0.5~1.5个稀释度,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基本一致率(72%~98%),其中一致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98%),其次是阿奇霉素(92%),一致率最低的是青霉素(72%)。除青霉素E-test误差率(22%)高于K-B法(12%)外,其余四种抗生素E-test的误差率均低于K-B法,且与琼脂稀释法的相关性高于K-B法。结论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的E-test可以作为琼脂稀释法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E-test可能导致结果偏低,而青霉素由于同时具有较低的一致率和较高的误差率,则不适宜采用。
2016年12期 v.22;No.159 987-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马英鹏;于冬艺;辜嵘;吕柯;
目的分析2010-2015年中国艾滋病防治经费的来源与构成,探讨经费投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方法利用Excel 2007软件,对2010-2015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国际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数量进行录入和整理,计算各变量的构成比。结果 2010-2015年,我国艾滋病防治经费总投入为2 809 230万元,经费投入总体上不断增加,体现出渠道的多样化,构成比发生重大变化。结论防治经费需求增长的总体趋势仍会继续,要继续保持中央财政经费投入的增长规模,增加地方财政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国际合作与交流态势,尽可能多地筹集社会资源。
2016年12期 v.22;No.159 991-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马英鹏;于冬艺;辜嵘;吕柯;
目的分析2010-2015年中国艾滋病防治经费的来源与构成,探讨经费投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方法利用Excel 2007软件,对2010-2015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国际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数量进行录入和整理,计算各变量的构成比。结果 2010-2015年,我国艾滋病防治经费总投入为2 809 230万元,经费投入总体上不断增加,体现出渠道的多样化,构成比发生重大变化。结论防治经费需求增长的总体趋势仍会继续,要继续保持中央财政经费投入的增长规模,增加地方财政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国际合作与交流态势,尽可能多地筹集社会资源。
2016年12期 v.22;No.159 991-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郑亚楠;龚茜;刘民;
目的为了解医学专业与师范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歧视水平的差异。方法于2016年3月采用中文版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对381名医学专业大学生和457名师范专业大学生施测。结果医学专业大学生担心感染维度(t=-7.843,P<0.001)和耻辱偏见维度(t=-3.180,P=0.002)得分低于师范专业大学生,在社会歧视维度得分高于师范专业大学生(t=3.62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耻辱偏见维度外(t=2.756,P=0.007),有无传染病亲友大学生在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专业与师范专业大学生均在一定程度上对HIV/AIDS病人存在歧视,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知识教育。
2016年12期 v.22;No.159 994-995+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郑亚楠;龚茜;刘民;
目的为了解医学专业与师范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歧视水平的差异。方法于2016年3月采用中文版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对381名医学专业大学生和457名师范专业大学生施测。结果医学专业大学生担心感染维度(t=-7.843,P<0.001)和耻辱偏见维度(t=-3.180,P=0.002)得分低于师范专业大学生,在社会歧视维度得分高于师范专业大学生(t=3.62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耻辱偏见维度外(t=2.756,P=0.007),有无传染病亲友大学生在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专业与师范专业大学生均在一定程度上对HIV/AIDS病人存在歧视,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知识教育。
2016年12期 v.22;No.159 994-995+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陶懂谊;张赛男;蔡晓峰;黄文鸳;何晓雯;杨美霞;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控制艾滋病/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对辖区不同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241人。总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73%(1126/1241)和75.50%(937/1241)。不同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性工作者(FSW)、吸毒者(DUS)、孕产妇(PRG)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87%(414/423)、86.88%(351/404)、87.20%(361/414)和89.83%(380/423)、74.01%(299/404)、62.32%(258/414)。获得梅毒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宣传材料、朋友或同伴和宣传活动及网络。结论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偏低,今后可借助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契机,广泛开展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艾滋病和梅毒的正确认知,有效控制艾滋病和梅毒传播。
2016年12期 v.22;No.159 996-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陶懂谊;张赛男;蔡晓峰;黄文鸳;何晓雯;杨美霞;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控制艾滋病/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对辖区不同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241人。总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73%(1126/1241)和75.50%(937/1241)。不同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性工作者(FSW)、吸毒者(DUS)、孕产妇(PRG)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87%(414/423)、86.88%(351/404)、87.20%(361/414)和89.83%(380/423)、74.01%(299/404)、62.32%(258/414)。获得梅毒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宣传材料、朋友或同伴和宣传活动及网络。结论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偏低,今后可借助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契机,广泛开展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艾滋病和梅毒的正确认知,有效控制艾滋病和梅毒传播。
2016年12期 v.22;No.159 996-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刘普林;张君;刘聪;刘学兵;王夏;周旺;
目的探索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外带服务的适宜性及可操作性,为优化现有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符合条件的维持治疗患者,实施分级管理的美沙酮外带服务,持续尿检监测外带服务期间毒品使用情况,并研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共计51名患者参与研究,男女性别比为2.64∶1,>45岁者占51.0%(26人);小学及初中文化者占72.5%(37人);吸毒年限15年以上者占74.5%(38人);45例(88.2%)曾经有戒毒经历。外带服务期间尿检阳性率为1.24%(12/967),有12例(23.5%)因尿检阳性或不配合尿检而终止外带服务。管理水平较好的门诊中,研究对象退出美沙酮外带服务的比例相对较低(12.1%VS 44.4%,P<0.001)。结论实施美沙酮外带服务时需要尽可能充分发挥其有利方面,并消除弊端的风险,使参与外带服务的患者能从中受益,并提高门诊维持治疗的质量和水平;在外带服务实施过程中,门诊需要增加心理咨询、行为矫治等综合干预措施以提升外带服务效果。
2016年12期 v.22;No.159 999-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刘普林;张君;刘聪;刘学兵;王夏;周旺;
目的探索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外带服务的适宜性及可操作性,为优化现有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符合条件的维持治疗患者,实施分级管理的美沙酮外带服务,持续尿检监测外带服务期间毒品使用情况,并研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共计51名患者参与研究,男女性别比为2.64∶1,>45岁者占51.0%(26人);小学及初中文化者占72.5%(37人);吸毒年限15年以上者占74.5%(38人);45例(88.2%)曾经有戒毒经历。外带服务期间尿检阳性率为1.24%(12/967),有12例(23.5%)因尿检阳性或不配合尿检而终止外带服务。管理水平较好的门诊中,研究对象退出美沙酮外带服务的比例相对较低(12.1%VS 44.4%,P<0.001)。结论实施美沙酮外带服务时需要尽可能充分发挥其有利方面,并消除弊端的风险,使参与外带服务的患者能从中受益,并提高门诊维持治疗的质量和水平;在外带服务实施过程中,门诊需要增加心理咨询、行为矫治等综合干预措施以提升外带服务效果。
2016年12期 v.22;No.159 999-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杨洪;肖琳;谌茂刚;苏玲;罗映娟;叶黎;魏东兵;袁丹;周更生;刘红露;余佳;梁姝;
目的在凉山州孕产妇人群中开展1型艾滋病病毒(HIV-1)新发感染检测,并估算该人群的HIV-1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了解凉山州2011-2015年孕产妇人群HIV-1感染状况及防控策略探讨。方法用BED捕获酶免疫技术检测2011-2015年3个孕产妇哨点采集的HIV确证阳性样本,计算HIV-1在该人群中的感染率,并估算新发感染率,采用!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对5486例血样进行HIV-1抗体筛查,确证阳性243例,HIV-1感染率4.43%;新发感染24例,新发感染率1.13%[95%可信区间(CI):0.68~1.59]。!2趋势检验得到各年度新发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35,P=0.135)。结论 2011-2015年,凉山州孕产妇HIV-1感染率及新发感染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加强孕产妇人群的行为干预和监测工作。
2016年12期 v.22;No.159 1002-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杨洪;肖琳;谌茂刚;苏玲;罗映娟;叶黎;魏东兵;袁丹;周更生;刘红露;余佳;梁姝;
目的在凉山州孕产妇人群中开展1型艾滋病病毒(HIV-1)新发感染检测,并估算该人群的HIV-1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了解凉山州2011-2015年孕产妇人群HIV-1感染状况及防控策略探讨。方法用BED捕获酶免疫技术检测2011-2015年3个孕产妇哨点采集的HIV确证阳性样本,计算HIV-1在该人群中的感染率,并估算新发感染率,采用!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对5486例血样进行HIV-1抗体筛查,确证阳性243例,HIV-1感染率4.43%;新发感染24例,新发感染率1.13%[95%可信区间(CI):0.68~1.59]。!2趋势检验得到各年度新发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35,P=0.135)。结论 2011-2015年,凉山州孕产妇HIV-1感染率及新发感染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加强孕产妇人群的行为干预和监测工作。
2016年12期 v.22;No.159 1002-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李婧;张思潮;金玫华;杨中荣;
目的了解湖州市暗娼人群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分析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的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5年,每年在湖州市高、中、低档性服务场所分层抽取400名暗娼,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商业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的坚持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因素。结果共调查暗娼800人。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为65.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暗娼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与暗娼的婚姻状况[比值比(OR)=1.73,95%可信区间(CI):1.24~2.40]、知晓艾滋病知识(OR=3.93,95%CI:2.31~6.70)、接受过同伴教育(OR=6.33,95%CI:1.51~12.27)及HIV检测服务(OR=1.71,95%CI:1.02~2.92)有关。结论湖州市暗娼人群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需要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积极推广同伴教育,扩大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提高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
2016年12期 v.22;No.159 1005-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李婧;张思潮;金玫华;杨中荣;
目的了解湖州市暗娼人群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分析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的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5年,每年在湖州市高、中、低档性服务场所分层抽取400名暗娼,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商业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的坚持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因素。结果共调查暗娼800人。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为65.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暗娼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与暗娼的婚姻状况[比值比(OR)=1.73,95%可信区间(CI):1.24~2.40]、知晓艾滋病知识(OR=3.93,95%CI:2.31~6.70)、接受过同伴教育(OR=6.33,95%CI:1.51~12.27)及HIV检测服务(OR=1.71,95%CI:1.02~2.92)有关。结论湖州市暗娼人群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需要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积极推广同伴教育,扩大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提高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
2016年12期 v.22;No.159 1005-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