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雯;李再村;李威;张小丹;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对佑安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4例AIDS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AIDS死亡病例中,20~50岁者占83.4%,男性占75.96%,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74±42)个/μL,病毒载量平均值为(55 300±5 610)拷贝/mL,性途径传播占33.5%。常见的并发症有贫血、白色念珠菌感染、结核菌感染、肺孢子菌肺炎(PCP)、病毒性肝炎等。AIDS病人主要直接死因包括PCP、结核菌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及严重肝损害等。结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及相关并发症是AIDS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在临床诊疗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2013年09期 v.19;No.120 626-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汪雯;李再村;李威;张小丹;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对佑安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4例AIDS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AIDS死亡病例中,20~50岁者占83.4%,男性占75.96%,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74±42)个/μL,病毒载量平均值为(55 300±5 610)拷贝/mL,性途径传播占33.5%。常见的并发症有贫血、白色念珠菌感染、结核菌感染、肺孢子菌肺炎(PCP)、病毒性肝炎等。AIDS病人主要直接死因包括PCP、结核菌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及严重肝损害等。结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及相关并发症是AIDS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在临床诊疗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2013年09期 v.19;No.120 626-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刘明华;李秀芳;
目的了解不同传播途径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人口学特征、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计数情况,为调整AIDS防治的工作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AIDS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青岛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和中盖项目非政府组织(NGO)的档案记录中获取资料,根据不同的感染途径分成组,运用Excel和SPSS软件整理分析。结果 2008年1月1日到2012年8月31日,共调查499例HIV/AIDS病人,其中同性性接触感染288例(57.7%),异性性接触感染146例(29.3%),其他途径65例(13.0%)。同性性途径感染组病人年龄小,未婚者多,文化程度高,且首次CD4T细胞检测率高,与异性性途径感染组比,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次CD4T细胞计数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性性途径感染组与其他两组人口学特点有显著不同,且该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较高。
2013年09期 v.19;No.120 629-63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刘明华;李秀芳;
目的了解不同传播途径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人口学特征、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计数情况,为调整AIDS防治的工作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AIDS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青岛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和中盖项目非政府组织(NGO)的档案记录中获取资料,根据不同的感染途径分成组,运用Excel和SPSS软件整理分析。结果 2008年1月1日到2012年8月31日,共调查499例HIV/AIDS病人,其中同性性接触感染288例(57.7%),异性性接触感染146例(29.3%),其他途径65例(13.0%)。同性性途径感染组病人年龄小,未婚者多,文化程度高,且首次CD4T细胞检测率高,与异性性途径感染组比,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次CD4T细胞计数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性性途径感染组与其他两组人口学特点有显著不同,且该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较高。
2013年09期 v.19;No.120 629-63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伟;王凌航;田敬华;王宇;岑玉文;谭行华;张坚生;屈冰;蒙志好;孙磊;隋永娟;王玉光;毛羽;陈志海;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联合不同检测技术,在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北京、河南、广州、广西地区共86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艾滋病肺部感染(排除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镜下表现、肺泡灌洗液病原体培养、肺泡灌洗液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泡灌洗液涂片病理、肺组织活检病理。结果艾滋病肺部感染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多为气管、支气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为27.9%;肺泡灌洗液的巨细胞病毒(CMV)、肺孢子菌(PCP)、结核分枝杆菌(TB)和嗜肺军团菌(LP)的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7%和54.9%、0和0。肺泡灌洗液涂片病理检查中,六胺银染色、抗酸染色、PCP和CMV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61.9%、0、38.9%、0。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病原体阳性率为87.5%。结论支气管镜在艾滋病肺部感染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联合使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的培养、涂片病理和PCR检测,并进行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测,可以提高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水平。
2013年09期 v.19;No.120 63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张伟;王凌航;田敬华;王宇;岑玉文;谭行华;张坚生;屈冰;蒙志好;孙磊;隋永娟;王玉光;毛羽;陈志海;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联合不同检测技术,在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北京、河南、广州、广西地区共86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艾滋病肺部感染(排除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镜下表现、肺泡灌洗液病原体培养、肺泡灌洗液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泡灌洗液涂片病理、肺组织活检病理。结果艾滋病肺部感染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多为气管、支气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为27.9%;肺泡灌洗液的巨细胞病毒(CMV)、肺孢子菌(PCP)、结核分枝杆菌(TB)和嗜肺军团菌(LP)的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7%和54.9%、0和0。肺泡灌洗液涂片病理检查中,六胺银染色、抗酸染色、PCP和CMV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61.9%、0、38.9%、0。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病原体阳性率为87.5%。结论支气管镜在艾滋病肺部感染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联合使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的培养、涂片病理和PCR检测,并进行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测,可以提高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水平。
2013年09期 v.19;No.120 63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秦倩倩;丁正伟;王丽艳;王璐;
目的分析中国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1年国家级流动人群哨点的监测数据。流动人群哨点设在流入地,每个哨点的样本量约为400人。在每年监测期内,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男性流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艾滋病病毒(HIV)。结果 2010年及2011年全国31个省87个流动人群哨点全部运行,纳入分析的哨点86个,分别监测男性流动人员31 620人和33 94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1%和78.6%;自报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2.7%和14.7%,最近1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9.3%和10.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危性行为与年龄、婚姻状况、在本地居住时间等有关。结论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该人群的HIV新发感染,控制艾滋病流行。
2013年09期 v.19;No.120 636-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秦倩倩;丁正伟;王丽艳;王璐;
目的分析中国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1年国家级流动人群哨点的监测数据。流动人群哨点设在流入地,每个哨点的样本量约为400人。在每年监测期内,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男性流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艾滋病病毒(HIV)。结果 2010年及2011年全国31个省87个流动人群哨点全部运行,纳入分析的哨点86个,分别监测男性流动人员31 620人和33 94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1%和78.6%;自报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2.7%和14.7%,最近1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9.3%和10.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危性行为与年龄、婚姻状况、在本地居住时间等有关。结论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该人群的HIV新发感染,控制艾滋病流行。
2013年09期 v.19;No.120 636-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闫红梅;王开利;高聪;于兰;惠珊;张婕;
目的探索应用常规工作数据建立简便、实用的数学模型,估计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率。方法假设某小年龄组MSM人群的HIV新发感染率与整体MSM人群相同,以15~49岁年龄组的MSM人群规模、HIV/AIDS病例现存人数、HIV感染率、小年龄组当年新发现HIV感染者人数(CD4淋巴细胞>200/μL),横断面调查小年龄组样本在15~49岁年龄组样本中的构成等作为参数建立模型,并进行适用性评估。结果模型估计2006-2012年哈尔滨市MSM人群的HIV新发感染率分别为0.3%、0.8%、0.4%、0.9%、1.3%、1.7%、3.1%,呈线性上升趋势(P=0.000),相应年度的新发感染率支持年度间的HIV感染率变化。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量及经同性性传播构成的变化、15~20岁感染者数量及特点的变化、梅毒感染率、无保护肛交比例、≥2个性伴比例水平,另外两种HIV新发感染率估计法的估计结果等均支持此判断。结论研究设计的HIV新发感染率估计模型,应用常规工作数据,估计值有参考价值,值得有需求地区探索使用。
2013年09期 v.19;No.120 640-6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闫红梅;王开利;高聪;于兰;惠珊;张婕;
目的探索应用常规工作数据建立简便、实用的数学模型,估计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率。方法假设某小年龄组MSM人群的HIV新发感染率与整体MSM人群相同,以15~49岁年龄组的MSM人群规模、HIV/AIDS病例现存人数、HIV感染率、小年龄组当年新发现HIV感染者人数(CD4淋巴细胞>200/μL),横断面调查小年龄组样本在15~49岁年龄组样本中的构成等作为参数建立模型,并进行适用性评估。结果模型估计2006-2012年哈尔滨市MSM人群的HIV新发感染率分别为0.3%、0.8%、0.4%、0.9%、1.3%、1.7%、3.1%,呈线性上升趋势(P=0.000),相应年度的新发感染率支持年度间的HIV感染率变化。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量及经同性性传播构成的变化、15~20岁感染者数量及特点的变化、梅毒感染率、无保护肛交比例、≥2个性伴比例水平,另外两种HIV新发感染率估计法的估计结果等均支持此判断。结论研究设计的HIV新发感染率估计模型,应用常规工作数据,估计值有参考价值,值得有需求地区探索使用。
2013年09期 v.19;No.120 640-6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罗思童;徐杰;米国栋;白雪;吴尊友;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来源及导致感染的相关原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对19名新近感染HIV的MSM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受访对象年龄为18~61岁,职业呈多元化,HIV阳转时间在2009-2010年。受访者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同志浴池偶然性伴(8/19)、浴池结识的普通朋友(1/19)、有感情维系的固定性伴(4/19)、互联网偶然性伴(4/19)、酒吧偶然性伴(2/19)。MSM感染HIV的相关原因包括:在同志浴池发生性行为、感染风险意识淡漠、不了解当地MSM的疫情、性伴复杂、缺乏HIV感染状况交流。结论同志浴池偶然性伴、固定性伴及互联网偶然性伴,是MSM感染HIV的主要来源。缺乏风险意识和不交流艾滋病话题与HIV感染密切相关。
2013年09期 v.19;No.120 64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罗思童;徐杰;米国栋;白雪;吴尊友;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来源及导致感染的相关原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对19名新近感染HIV的MSM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受访对象年龄为18~61岁,职业呈多元化,HIV阳转时间在2009-2010年。受访者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同志浴池偶然性伴(8/19)、浴池结识的普通朋友(1/19)、有感情维系的固定性伴(4/19)、互联网偶然性伴(4/19)、酒吧偶然性伴(2/19)。MSM感染HIV的相关原因包括:在同志浴池发生性行为、感染风险意识淡漠、不了解当地MSM的疫情、性伴复杂、缺乏HIV感染状况交流。结论同志浴池偶然性伴、固定性伴及互联网偶然性伴,是MSM感染HIV的主要来源。缺乏风险意识和不交流艾滋病话题与HIV感染密切相关。
2013年09期 v.19;No.120 64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蔡于茂;刘惠;洪福昌;冯铁建;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并行性多性伴的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进行抽样调查,收集MSM人口学、HIV知识、风险感知、安全套使用及并行性多性伴行为等资料。应用RDSAT 5.6和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访谈351名MSM。最近6个月内,208人(59.3%)有并行性多性伴,其中60.6%仅有男性性伴,39.4%有双性性伴。与无并行性多性伴的MSM相比,有并行性多性伴的MSM多在娱乐场所工作,艾滋病知识水平较低,最近6个月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与仅有男性并行性多性伴的MSM相比,有双性并行性多性伴的MSM年龄较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IV知识得分越高,MSM发生并行性多性伴行为的风险越小。结论相当比例的MSM有并行性多性伴行为,应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以阻断艾滋病病毒(HIV)由MSM向普通人群传播。
2013年09期 v.19;No.120 648-650+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蔡于茂;刘惠;洪福昌;冯铁建;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并行性多性伴的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进行抽样调查,收集MSM人口学、HIV知识、风险感知、安全套使用及并行性多性伴行为等资料。应用RDSAT 5.6和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访谈351名MSM。最近6个月内,208人(59.3%)有并行性多性伴,其中60.6%仅有男性性伴,39.4%有双性性伴。与无并行性多性伴的MSM相比,有并行性多性伴的MSM多在娱乐场所工作,艾滋病知识水平较低,最近6个月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与仅有男性并行性多性伴的MSM相比,有双性并行性多性伴的MSM年龄较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IV知识得分越高,MSM发生并行性多性伴行为的风险越小。结论相当比例的MSM有并行性多性伴行为,应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以阻断艾滋病病毒(HIV)由MSM向普通人群传播。
2013年09期 v.19;No.120 648-650+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鑫;李恒新;卫晓丽;王瑞;何其聪;
目的了解西安市农民工中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高危行为的发生和HIV感染状况。方法通过线索调查在1年内有过男男性行为史的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和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入住碑林区某便民旅社的有男男性行为史的农民工,共507人,其中95.7%的人听说过艾滋病,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的占62.3%,74.8%的人想了解艾滋病,72.6%的人最近1个月有<10次的同性性行为,29.8%的人最近1个月内性行为中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HIV抗体检测的比例为60.6%,确证阳性检出率为3.6%。结论大部分有男男性行为史的农民工,对艾滋病本身和艾滋病患者持害怕、歧视的态度;有男男性行为史的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识仍不全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普及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尽可能地扩大农民工中MSM人群的HIV抗体检测。
2013年09期 v.19;No.120 651-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赵鑫;李恒新;卫晓丽;王瑞;何其聪;
目的了解西安市农民工中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高危行为的发生和HIV感染状况。方法通过线索调查在1年内有过男男性行为史的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和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入住碑林区某便民旅社的有男男性行为史的农民工,共507人,其中95.7%的人听说过艾滋病,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的占62.3%,74.8%的人想了解艾滋病,72.6%的人最近1个月有<10次的同性性行为,29.8%的人最近1个月内性行为中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HIV抗体检测的比例为60.6%,确证阳性检出率为3.6%。结论大部分有男男性行为史的农民工,对艾滋病本身和艾滋病患者持害怕、歧视的态度;有男男性行为史的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识仍不全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普及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尽可能地扩大农民工中MSM人群的HIV抗体检测。
2013年09期 v.19;No.120 651-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黄星;孙乔;张枭;郝丽鹏;邵鹏;朱瑛;周洁;施君瑶;闵佩红;
目的了解和分析独子与非独子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性角色认定、生存心理特征的主观评价等的差别。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按入选标准招募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进行HIV检测及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符合要求的MSM 202人,HIV检测阳性率为17.8%(36/202),其中独子MSM的阳性率为13.0%(15/115),非独子MSM为24.1%(2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子MSM的文化程度显著高于非独子MSM(P<0.01),选择以后会结婚的独子MSM显著多于非独子(P<0.05);独子MSM中对"男男性行为"的自我认同度为76.5%(88/115)。此次被调查的MSM均无吸毒行为。结论 MSM人群中独子MSM的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心理特征等方面均优于非独子MSM,HIV感染率也显著低于非独子,故应加强对MSM人群中非独子MSM的宣传教育和心理干预,以减少HIV的传播。
2013年09期 v.19;No.120 65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黄星;孙乔;张枭;郝丽鹏;邵鹏;朱瑛;周洁;施君瑶;闵佩红;
目的了解和分析独子与非独子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性角色认定、生存心理特征的主观评价等的差别。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按入选标准招募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进行HIV检测及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符合要求的MSM 202人,HIV检测阳性率为17.8%(36/202),其中独子MSM的阳性率为13.0%(15/115),非独子MSM为24.1%(2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子MSM的文化程度显著高于非独子MSM(P<0.01),选择以后会结婚的独子MSM显著多于非独子(P<0.05);独子MSM中对"男男性行为"的自我认同度为76.5%(88/115)。此次被调查的MSM均无吸毒行为。结论 MSM人群中独子MSM的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心理特征等方面均优于非独子MSM,HIV感染率也显著低于非独子,故应加强对MSM人群中非独子MSM的宣传教育和心理干预,以减少HIV的传播。
2013年09期 v.19;No.120 65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王帅;张菊英;万绍平;刘明艳;
目的了解四川省艾滋病低流行区暗娼(FSW)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四川省(不含凉山州)的32个县,对FSW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应用双反应变量的多水平统计模型探讨FSW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参与调查的1 367名FSW中,最近一次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为43.4%,最近1个月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7.6%;年龄(OR<1)和艾滋病病毒检测(OR>1)是影响最近一次和最近1个月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重点干预相对年长的FSW;大力推行自愿咨询检测(VCT),扩大艾滋病病毒检测覆盖面。
2013年09期 v.19;No.120 657-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帅;张菊英;万绍平;刘明艳;
目的了解四川省艾滋病低流行区暗娼(FSW)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四川省(不含凉山州)的32个县,对FSW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应用双反应变量的多水平统计模型探讨FSW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参与调查的1 367名FSW中,最近一次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为43.4%,最近1个月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7.6%;年龄(OR<1)和艾滋病病毒检测(OR>1)是影响最近一次和最近1个月非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重点干预相对年长的FSW;大力推行自愿咨询检测(VCT),扩大艾滋病病毒检测覆盖面。
2013年09期 v.19;No.120 657-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何林;庞琳;殷文渊;曹晓斌;王常合;罗巍;柔克明;李建华;闵向东;李凡;张灵麟;刘伟;申莉梅;吴尊友;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服药人员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的保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日均HIV阳性服药人员不少于10人的MMT门诊56个,基线调查6个月后,采用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队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2 529人,随访6个月后保持率为74.4%(1 881/2 529);脱失率25.6%(648/2 529)。脱失的原因包括强制戒毒(26.4%)、疾病/怀孕(12.0%)、死亡(10.4%)和主动退出(10.4%)等。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采取干预措施、地区、年龄大于40岁、参加抗病毒治疗(ART)、基线调查前6个月未退出治疗、基线3次尿检全部阴性、平均剂量高、参加MMT时间长等,和较高的保持率相关(P<0.05)。结论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队列保持率,门诊工作中应积极推动HIV阳性服药人员参加抗病毒治疗,逐步提高美沙酮剂量,对40岁以下、参加MMT时间短、曾退出治疗和尿检阳性者加强干预。
2013年09期 v.19;No.120 66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何林;庞琳;殷文渊;曹晓斌;王常合;罗巍;柔克明;李建华;闵向东;李凡;张灵麟;刘伟;申莉梅;吴尊友;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服药人员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的保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日均HIV阳性服药人员不少于10人的MMT门诊56个,基线调查6个月后,采用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队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2 529人,随访6个月后保持率为74.4%(1 881/2 529);脱失率25.6%(648/2 529)。脱失的原因包括强制戒毒(26.4%)、疾病/怀孕(12.0%)、死亡(10.4%)和主动退出(10.4%)等。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采取干预措施、地区、年龄大于40岁、参加抗病毒治疗(ART)、基线调查前6个月未退出治疗、基线3次尿检全部阴性、平均剂量高、参加MMT时间长等,和较高的保持率相关(P<0.05)。结论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队列保持率,门诊工作中应积极推动HIV阳性服药人员参加抗病毒治疗,逐步提高美沙酮剂量,对40岁以下、参加MMT时间短、曾退出治疗和尿检阳性者加强干预。
2013年09期 v.19;No.120 66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张广;胡翼云;刘惠;薛珲;杨跃诚;段松;孙江平;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存质量和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SI)的改善情况。方法对德宏州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等5个县(市)117名新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使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ASI量表进行调查,并在治疗6个月时进行随访,了解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和ASI。结果新入组海洛因依赖者,95.73%为男性,41.88%傣族,52.99%已婚,42.77%为小学文化程度;44.44%治疗前吸毒时间>10年,75.21%以单纯口吸或烫吸为主,97.44%治疗前平均每天吸毒次数<5次。基线和随访时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与吸毒行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后,研究对象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各个领域生活质量评分、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均有改善。研究对象的躯体健康、药物滥用、家庭/社会关系、精神心理等维度的ASI,以及总ASI,在随访时低于基线,而在就业/支持领域、酒精滥用领域、违法犯罪领域维度的ASI,基线与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后可以降低海洛因依赖者ASI,改善生存质量。
2013年09期 v.19;No.120 66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广;胡翼云;刘惠;薛珲;杨跃诚;段松;孙江平;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存质量和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SI)的改善情况。方法对德宏州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等5个县(市)117名新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使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ASI量表进行调查,并在治疗6个月时进行随访,了解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和ASI。结果新入组海洛因依赖者,95.73%为男性,41.88%傣族,52.99%已婚,42.77%为小学文化程度;44.44%治疗前吸毒时间>10年,75.21%以单纯口吸或烫吸为主,97.44%治疗前平均每天吸毒次数<5次。基线和随访时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与吸毒行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后,研究对象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各个领域生活质量评分、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均有改善。研究对象的躯体健康、药物滥用、家庭/社会关系、精神心理等维度的ASI,以及总ASI,在随访时低于基线,而在就业/支持领域、酒精滥用领域、违法犯罪领域维度的ASI,基线与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后可以降低海洛因依赖者ASI,改善生存质量。
2013年09期 v.19;No.120 66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聂沛沛;朵林;李洪;薛皓铭;钟君睿;杨丽华;季雪;
目的了解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服药者的阴性配偶进行干预后高危性行为现状,为针对性进行性伴间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并经预试验修正后的问卷,每隔1年进行1次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检测。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艾滋病疫情及地理位置不同的13个美沙酮门诊调查3次,分别调查107人、101人、119人。阴性固定性伴艾滋病知识3次调查答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最近1个月与配偶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的比例、全程安全套使用的比例、无滑脱无破裂使用安全套的比例,3次比较均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安全套使用方法培训、性病检查或治疗的比例,3次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阳性的美沙酮在治人员与其阴性配偶间高危性行为明显,对其实施安全性行为促进及安全套强化干预措施很有必要。
2013年09期 v.19;No.120 670-672+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聂沛沛;朵林;李洪;薛皓铭;钟君睿;杨丽华;季雪;
目的了解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服药者的阴性配偶进行干预后高危性行为现状,为针对性进行性伴间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并经预试验修正后的问卷,每隔1年进行1次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检测。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艾滋病疫情及地理位置不同的13个美沙酮门诊调查3次,分别调查107人、101人、119人。阴性固定性伴艾滋病知识3次调查答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最近1个月与配偶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的比例、全程安全套使用的比例、无滑脱无破裂使用安全套的比例,3次比较均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安全套使用方法培训、性病检查或治疗的比例,3次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阳性的美沙酮在治人员与其阴性配偶间高危性行为明显,对其实施安全性行为促进及安全套强化干预措施很有必要。
2013年09期 v.19;No.120 670-672+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项丽芬;高洁;段松;叶润华;杨跃诚;杨世江;王继宝;龚渝蓉;卓龙冉;何纳;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HIV/AIDS)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云南省HIV/AIDS哨点监测方案,对德宏州1992-2010年静脉吸毒人群实施哨点监测。结果 1992-2010年,艾滋病哨点累计检测静脉注射吸毒者4 534人,其中HIV抗体阳性1 802人,HIV阳性率为39.7%。男性HIV抗体阳性率为40.3%(1 749/4 345),女性为28.0%(53/189)。艾滋病哨点监测的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总体水平高,自2008起似呈下降趋势。结论德宏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艾滋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2013年09期 v.19;No.120 673-674+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项丽芬;高洁;段松;叶润华;杨跃诚;杨世江;王继宝;龚渝蓉;卓龙冉;何纳;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HIV/AIDS)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云南省HIV/AIDS哨点监测方案,对德宏州1992-2010年静脉吸毒人群实施哨点监测。结果 1992-2010年,艾滋病哨点累计检测静脉注射吸毒者4 534人,其中HIV抗体阳性1 802人,HIV阳性率为39.7%。男性HIV抗体阳性率为40.3%(1 749/4 345),女性为28.0%(53/189)。艾滋病哨点监测的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总体水平高,自2008起似呈下降趋势。结论德宏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艾滋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2013年09期 v.19;No.120 673-674+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倪明健;陈学玲;胡晓远;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疾病经济负担,为当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新疆三地302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对其疾病经济负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新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疾病经济负担平均为3 489元/人·年,其中参与抗病毒治疗者平均为6 418元/人·年,非抗病毒治疗者平均为1 738元/人·年。国家投入的经费主要用于抗病毒治疗和随访,其中对病人的支持力度远远高于感染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相对投入很少。结论新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疾病经济负担较低,其中国家支出远高于个人,尤其是对已接受抗病毒治疗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由于操作环节障碍利用率较低,主要由感染者/病人自费支持。
2013年09期 v.19;No.120 675-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倪明健;陈学玲;胡晓远;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疾病经济负担,为当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新疆三地302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对其疾病经济负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新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疾病经济负担平均为3 489元/人·年,其中参与抗病毒治疗者平均为6 418元/人·年,非抗病毒治疗者平均为1 738元/人·年。国家投入的经费主要用于抗病毒治疗和随访,其中对病人的支持力度远远高于感染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相对投入很少。结论新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疾病经济负担较低,其中国家支出远高于个人,尤其是对已接受抗病毒治疗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由于操作环节障碍利用率较低,主要由感染者/病人自费支持。
2013年09期 v.19;No.120 675-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陈庆玲;李惠琴;张莎;付思云;楼金成;
目的了解艾滋病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为其提供心理干预及制定心理卫生服务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对6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144名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Maslach’s常模比较,在情感衰竭维度上,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得分(29.11±10.10)高于常模(22.19±9.53)(t=5.399,P<0.01);在自我成就感维度上,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得分(30.16±9.19)低于常模(36.54±7.34)(t=-5.466,P<0.01)。在情感衰竭维度上,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得分(29.11±10.10)高于综合医院医护人员(25.27±13.12)(t=2.058,P<0.05)。在情感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上,初级职称医生得分〔(28.83±13.30)、(7.58±5.29)〕高于初级职称护理人员[(21.41±9.02)、(3.82±2.81)](F=4.82,F=8.09,均P<0.01);在自我成就感维度上,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得分(32.91±9.90)高于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27.07±6.91)(F=4.50,P<0.05)。结论艾滋病医护人员的情感衰竭状况较综合医院医护人员更为严重;不同职称的医生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存在差异。
2013年09期 v.19;No.120 679-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陈庆玲;李惠琴;张莎;付思云;楼金成;
目的了解艾滋病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为其提供心理干预及制定心理卫生服务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对6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144名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Maslach’s常模比较,在情感衰竭维度上,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得分(29.11±10.10)高于常模(22.19±9.53)(t=5.399,P<0.01);在自我成就感维度上,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得分(30.16±9.19)低于常模(36.54±7.34)(t=-5.466,P<0.01)。在情感衰竭维度上,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得分(29.11±10.10)高于综合医院医护人员(25.27±13.12)(t=2.058,P<0.05)。在情感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上,初级职称医生得分〔(28.83±13.30)、(7.58±5.29)〕高于初级职称护理人员[(21.41±9.02)、(3.82±2.81)](F=4.82,F=8.09,均P<0.01);在自我成就感维度上,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得分(32.91±9.90)高于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27.07±6.91)(F=4.50,P<0.05)。结论艾滋病医护人员的情感衰竭状况较综合医院医护人员更为严重;不同职称的医生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存在差异。
2013年09期 v.19;No.120 679-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张晓华;苏潇歌;宋炜路;王超;王蕾;张荔;蒋燕;崔颖;
目的了解我国各地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政策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在19个已开通12320卫生热线省份,分层随机抽取城乡居民开展电话调查。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2 222份,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1.3%,政策知识知晓率为91.2%;城市、农村居民、育龄妇女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8%、73.7%和83.3%,政策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1.8%、89.1%和91.5%;女性较男性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高;46~60岁年龄组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最低(73.4%);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政策知识知晓率不同。结论在今后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对农村居民、高年龄组人群和经济较差地区的宣传教育。
2013年09期 v.19;No.120 683-685+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张晓华;苏潇歌;宋炜路;王超;王蕾;张荔;蒋燕;崔颖;
目的了解我国各地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政策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在19个已开通12320卫生热线省份,分层随机抽取城乡居民开展电话调查。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2 222份,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1.3%,政策知识知晓率为91.2%;城市、农村居民、育龄妇女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8%、73.7%和83.3%,政策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1.8%、89.1%和91.5%;女性较男性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高;46~60岁年龄组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最低(73.4%);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政策知识知晓率不同。结论在今后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对农村居民、高年龄组人群和经济较差地区的宣传教育。
2013年09期 v.19;No.120 683-685+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汤有贤;邵昭明;傅秋龙;文红娟;
目的了解佛山市禅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对禅城区建筑工地、工厂、餐饮宾馆、劳务市场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404人参与调查,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17%,文化程度及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32.18%的人曾发生商业性行为,49.23%发生商业性行为时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文化程度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影响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因素。97.28%的调查对象未参加过HIV检测。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自愿咨询检测意愿,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扩散。
2013年09期 v.19;No.120 686-68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汤有贤;邵昭明;傅秋龙;文红娟;
目的了解佛山市禅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对禅城区建筑工地、工厂、餐饮宾馆、劳务市场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404人参与调查,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17%,文化程度及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32.18%的人曾发生商业性行为,49.23%发生商业性行为时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文化程度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影响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因素。97.28%的调查对象未参加过HIV检测。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自愿咨询检测意愿,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扩散。
2013年09期 v.19;No.120 686-68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