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民;马宁;郑敏;陈曦;郑军;汪宁;
目的对湖南省艾滋病(AIDS)疫情进行估计,并对未来5年的疫情进行预测。方法利用常规监测资料与文献资料中的数据,运用"估计和预测软件包"(EPP)模型进行估计与预测,并依据专家意见对结果进行调整。结果湖南省艾滋病疫情呈现为整体水平较低但快速增长的趋势,1999年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在低水平缓慢增加,2000-2005年HIV感染率增速加快,其后有所放缓,2009年后再度出现快速增长;各人群中HIV感染率最高的为注射吸毒者和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其他人群的HIV感染率均在1%以下。在疫情发展的早期,注射吸毒者中HIV感染率快速增加,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渐缓慢下降,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006年后,MSM中HIV感染率增长十分迅速,2013年后将成为高危人群中HIV感染率最高的人群。2000年后,暗娼中HIV感染率曾经有过一次小幅度的上升;嫖客中HIV感染率一直缓慢升高,2010年后逐渐稳定在0.5%左右。一般人群中HIV感染率非常低。注射吸毒者中新发HIV感染是早期疫情的最主要组成部分,MSM在2000年后新发感染数量增幅大,2007年后成为新发感染数最多的高危人群。结论湖南省艾滋病疫情在经历了缓慢增长阶段后将再次出现疫情的快速增长,未来应将控制同性间HIV传播作为干预重点。
2011年05期 v.17;No.98 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民;马宁;郑敏;陈曦;郑军;汪宁;
目的对湖南省艾滋病(AIDS)疫情进行估计,并对未来5年的疫情进行预测。方法利用常规监测资料与文献资料中的数据,运用"估计和预测软件包"(EPP)模型进行估计与预测,并依据专家意见对结果进行调整。结果湖南省艾滋病疫情呈现为整体水平较低但快速增长的趋势,1999年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在低水平缓慢增加,2000-2005年HIV感染率增速加快,其后有所放缓,2009年后再度出现快速增长;各人群中HIV感染率最高的为注射吸毒者和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其他人群的HIV感染率均在1%以下。在疫情发展的早期,注射吸毒者中HIV感染率快速增加,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渐缓慢下降,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006年后,MSM中HIV感染率增长十分迅速,2013年后将成为高危人群中HIV感染率最高的人群。2000年后,暗娼中HIV感染率曾经有过一次小幅度的上升;嫖客中HIV感染率一直缓慢升高,2010年后逐渐稳定在0.5%左右。一般人群中HIV感染率非常低。注射吸毒者中新发HIV感染是早期疫情的最主要组成部分,MSM在2000年后新发感染数量增幅大,2007年后成为新发感染数最多的高危人群。结论湖南省艾滋病疫情在经历了缓慢增长阶段后将再次出现疫情的快速增长,未来应将控制同性间HIV传播作为干预重点。
2011年05期 v.17;No.98 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晓锋;王启林;杨霞;
目的探讨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人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版SF-36量表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Epi 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择1个省级、2个州级、5个县级抗病毒治疗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选择在2009年4月以前在8个研究现场入组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①1 194名调查对象,SF-36量表8个领域百分转换得分中,躯体功能(PF)得分最高(86.00±18.48),总健康(GH)得分最低(44.37±21.59),领域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女性病人的GH、肌体疼痛(BP)维度得分高于男性病人(P<0.05);不同年龄的病人在PF、GH 2个领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的病人PF、GH得分高于年龄大的病人;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的PF、生命力(VT)、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B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低的病人以上领域得分低于文化程度高的病人;不同婚姻状况的病人生命质量8个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病人生命质量好于未婚和离异/独居/分居病人;农村户籍的调查对象的PF、GH、社会功能(SF)3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城镇户籍的调查对象(P<0.05);不同职业的病人生命质量8个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职人员、个体从业人员的生命质量好于无业人员和农民。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职业是影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命质量的因素。
2011年05期 v.17;No.98 499-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晓锋;王启林;杨霞;
目的探讨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人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版SF-36量表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Epi 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择1个省级、2个州级、5个县级抗病毒治疗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选择在2009年4月以前在8个研究现场入组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①1 194名调查对象,SF-36量表8个领域百分转换得分中,躯体功能(PF)得分最高(86.00±18.48),总健康(GH)得分最低(44.37±21.59),领域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女性病人的GH、肌体疼痛(BP)维度得分高于男性病人(P<0.05);不同年龄的病人在PF、GH 2个领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的病人PF、GH得分高于年龄大的病人;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的PF、生命力(VT)、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B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低的病人以上领域得分低于文化程度高的病人;不同婚姻状况的病人生命质量8个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病人生命质量好于未婚和离异/独居/分居病人;农村户籍的调查对象的PF、GH、社会功能(SF)3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城镇户籍的调查对象(P<0.05);不同职业的病人生命质量8个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职人员、个体从业人员的生命质量好于无业人员和农民。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职业是影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命质量的因素。
2011年05期 v.17;No.98 499-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梁淑家;邢辉;刘伟;廖玲洁;闭志友;陈杰;梁富雄;阮玉华;周崇兴;李国装;邵一鸣;
目的通过对广西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变异的研究,了解当地HIV耐药毒株传播的水平。方法通过序贯抽样的方法,采集70例2007年8-10月新确证的、年龄在15~25岁的HIV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使用In-house法扩增HIV-1 pol区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得到47条序列,其中有1份在蛋白酶区发生主要耐药突变M46L,可引起对ATV和NFV的低水平耐药性;在反转录酶区存在T69NT突变,仅引起对d4T和DDI的潜在耐药性。根据WHO HIV耐药警戒线监测方法判断,广西HIV耐药株属于低传播水平(<5%)。结论广西HIV新近感染者中已有HIV耐药株的传播,但是目前传播水平还较低,应继续开展HIV耐药毒株传播的监测工作。
2011年05期 v.17;No.98 503-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梁淑家;邢辉;刘伟;廖玲洁;闭志友;陈杰;梁富雄;阮玉华;周崇兴;李国装;邵一鸣;
目的通过对广西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变异的研究,了解当地HIV耐药毒株传播的水平。方法通过序贯抽样的方法,采集70例2007年8-10月新确证的、年龄在15~25岁的HIV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使用In-house法扩增HIV-1 pol区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得到47条序列,其中有1份在蛋白酶区发生主要耐药突变M46L,可引起对ATV和NFV的低水平耐药性;在反转录酶区存在T69NT突变,仅引起对d4T和DDI的潜在耐药性。根据WHO HIV耐药警戒线监测方法判断,广西HIV耐药株属于低传播水平(<5%)。结论广西HIV新近感染者中已有HIV耐药株的传播,但是目前传播水平还较低,应继续开展HIV耐药毒株传播的监测工作。
2011年05期 v.17;No.98 503-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辜嵘;吕柯;刘婧;韩孟杰;
目的了解2006年和2007年地方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情况,提出更好的动员和支持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对策建议。方法利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所收集的相关信息,辅以文献研究。结果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数量不断增加,从2006年的637个增加到2007年的789个,开展的项目数也从2006年的5 275个增加到12 023个。但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以省为单位数量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大多数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资金以项目方式获得,自身筹资能力弱。结论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参与程度不断深入,在防治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议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预防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在艾滋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2011年05期 v.17;No.98 506-508+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辜嵘;吕柯;刘婧;韩孟杰;
目的了解2006年和2007年地方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情况,提出更好的动员和支持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对策建议。方法利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所收集的相关信息,辅以文献研究。结果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数量不断增加,从2006年的637个增加到2007年的789个,开展的项目数也从2006年的5 275个增加到12 023个。但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以省为单位数量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大多数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资金以项目方式获得,自身筹资能力弱。结论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参与程度不断深入,在防治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议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预防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在艾滋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2011年05期 v.17;No.98 506-508+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刘伟;古天明;张玉;赵瑾珠;杜玉开;
目的比较A、B两市社区居民参与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的状况,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分析影响A、B两市社区居民参与VCT服务因素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A、B两市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访谈式调查,应用SPSS 18.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市共调查15~59岁社区居民1 192人,A市618人,B市574人。全部被访者在调查前一年内参与VCT服务比率分别为1.13%和0.52%;A市社区居民参加健康体检频率为0.49次/年,B市达到0.78次/年,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民年均健康体检次数和健康信念模式中的感知参与VCT服务障碍,是影响社区居民接受VCT服务的重要因素。结论通过健康信念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和解释影响社区居民参与VCT服务的因素。
2011年05期 v.17;No.98 509-51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伟;古天明;张玉;赵瑾珠;杜玉开;
目的比较A、B两市社区居民参与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的状况,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分析影响A、B两市社区居民参与VCT服务因素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A、B两市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访谈式调查,应用SPSS 18.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市共调查15~59岁社区居民1 192人,A市618人,B市574人。全部被访者在调查前一年内参与VCT服务比率分别为1.13%和0.52%;A市社区居民参加健康体检频率为0.49次/年,B市达到0.78次/年,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民年均健康体检次数和健康信念模式中的感知参与VCT服务障碍,是影响社区居民接受VCT服务的重要因素。结论通过健康信念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和解释影响社区居民参与VCT服务的因素。
2011年05期 v.17;No.98 509-51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纪翠蓉;方利文;王临虹;王芳;乔亚萍;王爱玲;王潇滟;张璐;
目的了解广东、安徽、四川3省孕产妇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3月,在3省6县区,对2 270名产妇HIV抗体检测状况进行调查,对其中704名没有接受过检测的产妇了解其HIV抗体检测意愿。结果①在调查的704名产妇中,71.9%的产妇表示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认为产前检查没有必要的产妇,认为产前检查[Antenatal care(ANC)]有必要的产妇更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OR=3.54,95%CI:1.88~6.67);相对于"不知晓"艾滋病综合知识的产妇,"知晓"艾滋病综合知识的产妇更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OR=1.53,95%CI:1.07~2.18);相对于城镇产妇,农村产妇更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OR=2.77,95%CI:1.69~4.54);相对于经产妇,初次分娩的产妇更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OR=1.80,95%CI:1.20~2.69)。结论我国部分地区仍然有一部分孕产妇不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没有认识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以及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低,是导致孕产妇不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的主要原因。
2011年05期 v.17;No.98 512-514+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纪翠蓉;方利文;王临虹;王芳;乔亚萍;王爱玲;王潇滟;张璐;
目的了解广东、安徽、四川3省孕产妇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3月,在3省6县区,对2 270名产妇HIV抗体检测状况进行调查,对其中704名没有接受过检测的产妇了解其HIV抗体检测意愿。结果①在调查的704名产妇中,71.9%的产妇表示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认为产前检查没有必要的产妇,认为产前检查[Antenatal care(ANC)]有必要的产妇更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OR=3.54,95%CI:1.88~6.67);相对于"不知晓"艾滋病综合知识的产妇,"知晓"艾滋病综合知识的产妇更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OR=1.53,95%CI:1.07~2.18);相对于城镇产妇,农村产妇更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OR=2.77,95%CI:1.69~4.54);相对于经产妇,初次分娩的产妇更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OR=1.80,95%CI:1.20~2.69)。结论我国部分地区仍然有一部分孕产妇不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没有认识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以及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低,是导致孕产妇不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的主要原因。
2011年05期 v.17;No.98 512-514+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许艳;黑发欣;惠珊;陈红;梁丽;朱秋映;秦倩倩;丁正伟;李培龙;王璐;
目的了解中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确诊前的高危行为状况,确诊后的高危行为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0岁的HIV/AIDS病人443例,其中男性308例,女性135例。确诊前,调查对象发生过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6.2%和27.1%。确诊后,调查对象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4.5%和4.1%,均较确诊前降低。确诊前一年,调查对象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只有0.7%、3.8%;确诊后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0.0%、30.0%,均较确诊前上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确诊前无固定性伴的调查对象,在确诊前发生非固定性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其OR值分别为28.180和7.564。结论高危性行为是中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从根本上控制艾滋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流行态势。
2011年05期 v.17;No.98 515-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许艳;黑发欣;惠珊;陈红;梁丽;朱秋映;秦倩倩;丁正伟;李培龙;王璐;
目的了解中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确诊前的高危行为状况,确诊后的高危行为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0岁的HIV/AIDS病人443例,其中男性308例,女性135例。确诊前,调查对象发生过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6.2%和27.1%。确诊后,调查对象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4.5%和4.1%,均较确诊前降低。确诊前一年,调查对象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只有0.7%、3.8%;确诊后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0.0%、30.0%,均较确诊前上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确诊前无固定性伴的调查对象,在确诊前发生非固定性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其OR值分别为28.180和7.564。结论高危性行为是中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从根本上控制艾滋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流行态势。
2011年05期 v.17;No.98 515-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郑锦雷;陈琳;张佳峰;杨介者;徐云;邢辉;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简称HIV/AIDS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HIV-1基因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三个治疗病人数最多的市,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液采集,检测病人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大于1 000IU/mL的样本,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扩增测序(In-house)法扩增测序,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对比得到基因耐药结果。结果共274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分析,HIV-1毒株总耐药率为7.7%。治疗时间1-3年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4,P=0.456),治疗4-5年后,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28)。HIV-1毒株对核苷类(NRTI)和非核苷类(NNRTI)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耐药程度,明显高于蛋白酶抑制剂(PI)(χ2=29.672,P<0.00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与非核苷类相比,耐药程度无统计学差异(χ2=2.875,P=0.59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吸毒、无固定性伴、治疗方案D4T+3TC+NVP和治疗方案AZT+3TC+NVP与耐药发生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省进行HAART的AIDS病人,其体内毒株已经出现耐药现象,但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强对吸毒人群和无配偶或无固定性伴人群的随访,提高服药依从性,对各相关的治疗方案要加强监测,有利于降低耐药的发生。
2011年05期 v.17;No.98 519-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锦雷;陈琳;张佳峰;杨介者;徐云;邢辉;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简称HIV/AIDS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HIV-1基因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三个治疗病人数最多的市,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液采集,检测病人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大于1 000IU/mL的样本,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扩增测序(In-house)法扩增测序,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对比得到基因耐药结果。结果共274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分析,HIV-1毒株总耐药率为7.7%。治疗时间1-3年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4,P=0.456),治疗4-5年后,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28)。HIV-1毒株对核苷类(NRTI)和非核苷类(NNRTI)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耐药程度,明显高于蛋白酶抑制剂(PI)(χ2=29.672,P<0.00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与非核苷类相比,耐药程度无统计学差异(χ2=2.875,P=0.59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吸毒、无固定性伴、治疗方案D4T+3TC+NVP和治疗方案AZT+3TC+NVP与耐药发生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省进行HAART的AIDS病人,其体内毒株已经出现耐药现象,但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强对吸毒人群和无配偶或无固定性伴人群的随访,提高服药依从性,对各相关的治疗方案要加强监测,有利于降低耐药的发生。
2011年05期 v.17;No.98 519-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毓芳;潘承恩;张仁芳;刘莉;沈银忠;王江蓉;江雪艳;齐唐凯;卢洪洲;
目的通过对上海艾滋病(AIDS)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国家艾滋病防治专家提供基本信息,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侧重点不同的防控措施。方法采集662例男性病人的相关信息,分为同性性传播组和非同性性传播组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同性性传播感染的男性病人为318例(48.04%),且占男性病人的比例由2005年的38.71%上升至2010年的57.14%。开始ART时的年龄分别为同性性传播组(36.14±11.05)岁,非同性性传播组(45.80±11.0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婚姻状况方面前者未婚为198例(62.26%),后者为56例(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已婚的病人中均有配偶感染的情况。在学历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病人前者137例(43.08%),后者36例(10.47%)。在病人发现感染至治疗时间间隔方面,两组分别为(10.43±15.83)个月和(10.76±17.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结论因同性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病人的比例迅速上升,均为年轻且具有较高学历的国家有用人才,应引起各参与防治工作人员的重视,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和模式来减少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肛交(UAI)的发生。男男同性恋尚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有些人不得不结婚生子,因此在关注男男同性恋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婚姻状况,以及其配偶可能感染的问题。
2011年05期 v.17;No.98 523-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郑毓芳;潘承恩;张仁芳;刘莉;沈银忠;王江蓉;江雪艳;齐唐凯;卢洪洲;
目的通过对上海艾滋病(AIDS)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国家艾滋病防治专家提供基本信息,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侧重点不同的防控措施。方法采集662例男性病人的相关信息,分为同性性传播组和非同性性传播组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同性性传播感染的男性病人为318例(48.04%),且占男性病人的比例由2005年的38.71%上升至2010年的57.14%。开始ART时的年龄分别为同性性传播组(36.14±11.05)岁,非同性性传播组(45.80±11.0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婚姻状况方面前者未婚为198例(62.26%),后者为56例(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已婚的病人中均有配偶感染的情况。在学历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病人前者137例(43.08%),后者36例(10.47%)。在病人发现感染至治疗时间间隔方面,两组分别为(10.43±15.83)个月和(10.76±17.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结论因同性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病人的比例迅速上升,均为年轻且具有较高学历的国家有用人才,应引起各参与防治工作人员的重视,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和模式来减少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肛交(UAI)的发生。男男同性恋尚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有些人不得不结婚生子,因此在关注男男同性恋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婚姻状况,以及其配偶可能感染的问题。
2011年05期 v.17;No.98 523-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曾刚;徐鹏;林鹏;陈曦;孙定勇;王盟;李桂英;吕繁;
目的掌握流动艾滋病病人的治疗现状,分析其异地治疗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接受治疗的艾滋病人的流动情况,在广东、北京、湖南和河南等四省(直辖市,下同),对相关工作人员和病人开展个人深入访谈,了解相关方对艾滋病病人异地治疗的认识和建议。结果病例报告时四省流入的外省艾滋病病人共1 495人,目前纳入四省治疗的外省病人为425人,大多数病人未能纳入流入地治疗。这些流动病人主要通过户籍地邮寄药物作抗病毒治疗。异地工作和生活、获取优质服务、避免歧视等,是异地治疗的主要原因;经费、药品保障不足、根据病人户籍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临时断药等,是异地治疗可能存在的问题。结论合理的异地治疗需求并未得到较好的满足,异地治疗问题会日益凸显,需要国家完善相关政策,建立保障制度。
2011年05期 v.17;No.98 526-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曾刚;徐鹏;林鹏;陈曦;孙定勇;王盟;李桂英;吕繁;
目的掌握流动艾滋病病人的治疗现状,分析其异地治疗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接受治疗的艾滋病人的流动情况,在广东、北京、湖南和河南等四省(直辖市,下同),对相关工作人员和病人开展个人深入访谈,了解相关方对艾滋病病人异地治疗的认识和建议。结果病例报告时四省流入的外省艾滋病病人共1 495人,目前纳入四省治疗的外省病人为425人,大多数病人未能纳入流入地治疗。这些流动病人主要通过户籍地邮寄药物作抗病毒治疗。异地工作和生活、获取优质服务、避免歧视等,是异地治疗的主要原因;经费、药品保障不足、根据病人户籍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临时断药等,是异地治疗可能存在的问题。结论合理的异地治疗需求并未得到较好的满足,异地治疗问题会日益凸显,需要国家完善相关政策,建立保障制度。
2011年05期 v.17;No.98 526-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赵锦;蔡文德;陈珠蝶;刘少础;张燕;甘永霞;陈琳;程锦泉;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转情况。方法依托深圳市每年开展的时间场所抽样结合同伴推动抽样方法,于2009年5月招募325名MSM为前瞻性研究队列,在基线和一年随访时调查其高危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队列随访一年,MSM队列保持率仅为56.2%,HIV血清抗体阳转率为4.44/100人年,梅毒阳转率为7.00/100人年,HCV血清抗体阳转率为1.61/100人年。结论深圳市MSM人群HIV、梅毒以及HCV的新发感染率均比较高,应考虑在现有干预方案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
2011年05期 v.17;No.98 530-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赵锦;蔡文德;陈珠蝶;刘少础;张燕;甘永霞;陈琳;程锦泉;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转情况。方法依托深圳市每年开展的时间场所抽样结合同伴推动抽样方法,于2009年5月招募325名MSM为前瞻性研究队列,在基线和一年随访时调查其高危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队列随访一年,MSM队列保持率仅为56.2%,HIV血清抗体阳转率为4.44/100人年,梅毒阳转率为7.00/100人年,HCV血清抗体阳转率为1.61/100人年。结论深圳市MSM人群HIV、梅毒以及HCV的新发感染率均比较高,应考虑在现有干预方案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
2011年05期 v.17;No.98 530-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刘慧鑫;秦倩倩;丁正伟;苏斌;孙定勇;范二军;李伟;王璐;汪宁;
目的核实2007年后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采供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的信息,了解其真实感染途径。方法选择河南省、安徽省的4个县,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病例,问卷调查其确诊HIV阳性前的高危行为暴露史、既往HIV抗体检测史、确诊时病程状态,综合以上信息重新判断研究对象可能的感染途径。结果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0份,核实后,357例研究对象为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53例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经统计学检验,研究对象中,采供血途径与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病程状态的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53例重新判断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42例(79.24%)为经性传播,4例(7.55%)经输血传播,7例(13.21%)传播途径不详。结论 2007年后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多数确为经既往不安全采供血(浆)途径感染。
2011年05期 v.17;No.98 533-535+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慧鑫;秦倩倩;丁正伟;苏斌;孙定勇;范二军;李伟;王璐;汪宁;
目的核实2007年后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采供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的信息,了解其真实感染途径。方法选择河南省、安徽省的4个县,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病例,问卷调查其确诊HIV阳性前的高危行为暴露史、既往HIV抗体检测史、确诊时病程状态,综合以上信息重新判断研究对象可能的感染途径。结果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0份,核实后,357例研究对象为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53例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经统计学检验,研究对象中,采供血途径与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病程状态的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53例重新判断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42例(79.24%)为经性传播,4例(7.55%)经输血传播,7例(13.21%)传播途径不详。结论 2007年后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多数确为经既往不安全采供血(浆)途径感染。
2011年05期 v.17;No.98 533-535+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明雅;颜苹苹;陈舸;陈亮;张宏;郑惠能;龚苍涛;严延生;
目的了解福建省男性流动人口中,非婚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福建省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福州、厦门和泉州,使用国家统一的流动人口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四类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了2 795名男性流动人口,有12.3%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发生过非婚性行为,其中40.2%的人每次发生非婚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流动人口的户籍以及对待艾滋病工友的态度,是福建省男性流动人口发生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流动人口的特征,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减少其高危行为的发生。
2011年05期 v.17;No.98 536-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明雅;颜苹苹;陈舸;陈亮;张宏;郑惠能;龚苍涛;严延生;
目的了解福建省男性流动人口中,非婚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福建省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福州、厦门和泉州,使用国家统一的流动人口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四类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了2 795名男性流动人口,有12.3%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发生过非婚性行为,其中40.2%的人每次发生非婚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流动人口的户籍以及对待艾滋病工友的态度,是福建省男性流动人口发生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流动人口的特征,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减少其高危行为的发生。
2011年05期 v.17;No.98 536-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倪明健;陈学玲;王吉亮;胡晓敏;古丽娜孜;毛利旦;艾力;热汗古丽;
目的评估针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配偶的入户随访及同伴教育两种干预方法的效果,为指导新疆HIV单人阳性(单阳)家庭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将435名感染者的阴性配偶分为入户随访及同伴教育两组,每季度开展一次随访及采血检测。结果两种干预方式年发病率相近,入户随访组年发病率为2.23/100人年(4/179.5人年),同伴教育组年发病率为2.49/100人年(4/160.3人年),两组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87)。随访管理数据显示,两种干预方式在退出率及失访率方面基本一致,尤其在随访的后两个季度。成本分析结果显示,对一名感染者配偶进行入户宣传干预的成本为555元,进行同伴教育的成本为439元,同伴教育组的成本远低于入户随访组。不同性别的配偶在选择干预方式时倾向不同,男性更倾向于入户随访,女性更倾向于同伴教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06)。结论两种干预方法干预效果一致,管理难度基本一致,同伴教育干预成本低于入户随访干预,均可作为成功的干预方法予以推广。
2011年05期 v.17;No.98 540-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倪明健;陈学玲;王吉亮;胡晓敏;古丽娜孜;毛利旦;艾力;热汗古丽;
目的评估针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配偶的入户随访及同伴教育两种干预方法的效果,为指导新疆HIV单人阳性(单阳)家庭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将435名感染者的阴性配偶分为入户随访及同伴教育两组,每季度开展一次随访及采血检测。结果两种干预方式年发病率相近,入户随访组年发病率为2.23/100人年(4/179.5人年),同伴教育组年发病率为2.49/100人年(4/160.3人年),两组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87)。随访管理数据显示,两种干预方式在退出率及失访率方面基本一致,尤其在随访的后两个季度。成本分析结果显示,对一名感染者配偶进行入户宣传干预的成本为555元,进行同伴教育的成本为439元,同伴教育组的成本远低于入户随访组。不同性别的配偶在选择干预方式时倾向不同,男性更倾向于入户随访,女性更倾向于同伴教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06)。结论两种干预方法干预效果一致,管理难度基本一致,同伴教育干预成本低于入户随访干预,均可作为成功的干预方法予以推广。
2011年05期 v.17;No.98 540-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放;林鹏;何群;李艳;龙其穗;罗玉兰;
目的分析广东省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脱失情况,探讨影响患者治疗脱失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城市治疗点和3个农村地区治疗点,利用国家统一的美沙酮维持治疗信息收集系统所收集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数据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尿检、治疗及随访情况等,采用Lo-gistic模型对21个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影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脱失的因素。结果共有2 728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病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2 448人,女性280人,2 728名患者维持治疗时间中位数为12.52个月(25%、75%位数分别为3.88、25.10月),累计脱失率为77.7%。经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脱失率的因素包括:女性(OR=0.66)、有各种生活来源(OR=0.34~0.71)、尿吗啡检测阴性(OR=0.52)、没有被抓捕过(OR=0.49)、无脱失史(OR=0.36)等变量是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率的保护因素;而初中以下(OR=2.64)、高中或中专(OR=2.29)、认为治疗费用偏高(OR=4.09)、与家人关系较差(OR=1.68)、每天治疗剂量较低(少于30mg OR=1.61;31~50mg OR=1.34)、对治疗不满意(OR=1.71)、参加治疗时间较短(少于1年OR=1.96;1-2年OR=1.72)等变量是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危险因素(均P<0.01或P<0.05)。结论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率较高,为了提高病人的维持率,减少脱失应该改进门诊服务质量和治疗水平,应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和对病人的支持。
2011年05期 v.17;No.98 54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杨放;林鹏;何群;李艳;龙其穗;罗玉兰;
目的分析广东省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脱失情况,探讨影响患者治疗脱失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城市治疗点和3个农村地区治疗点,利用国家统一的美沙酮维持治疗信息收集系统所收集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数据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尿检、治疗及随访情况等,采用Lo-gistic模型对21个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影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脱失的因素。结果共有2 728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病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2 448人,女性280人,2 728名患者维持治疗时间中位数为12.52个月(25%、75%位数分别为3.88、25.10月),累计脱失率为77.7%。经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脱失率的因素包括:女性(OR=0.66)、有各种生活来源(OR=0.34~0.71)、尿吗啡检测阴性(OR=0.52)、没有被抓捕过(OR=0.49)、无脱失史(OR=0.36)等变量是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率的保护因素;而初中以下(OR=2.64)、高中或中专(OR=2.29)、认为治疗费用偏高(OR=4.09)、与家人关系较差(OR=1.68)、每天治疗剂量较低(少于30mg OR=1.61;31~50mg OR=1.34)、对治疗不满意(OR=1.71)、参加治疗时间较短(少于1年OR=1.96;1-2年OR=1.72)等变量是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危险因素(均P<0.01或P<0.05)。结论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率较高,为了提高病人的维持率,减少脱失应该改进门诊服务质量和治疗水平,应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和对病人的支持。
2011年05期 v.17;No.98 54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姚永明;郑敏;杨蕊;申莉梅;
目的了解贵州省全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的随访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现住址属于贵州省的人员名单,分县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录入。结果截至2008年9月30日,全省HIV/AIDS病人的随访管理比例为63.6%。性别、年龄、民族、地区、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均为随访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 HIV/AIDS病人管理难度大,在首次随访时对此类人群的信息收集应完整、详细。同时应加强与监管场所的合作,提高干警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在所内收集必要的资料,防止出所后失访。
2011年05期 v.17;No.98 547-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姚永明;郑敏;杨蕊;申莉梅;
目的了解贵州省全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的随访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现住址属于贵州省的人员名单,分县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录入。结果截至2008年9月30日,全省HIV/AIDS病人的随访管理比例为63.6%。性别、年龄、民族、地区、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均为随访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 HIV/AIDS病人管理难度大,在首次随访时对此类人群的信息收集应完整、详细。同时应加强与监管场所的合作,提高干警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在所内收集必要的资料,防止出所后失访。
2011年05期 v.17;No.98 547-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吕翠霞;姜珍霞;张西江;张晓菲;傅继华;
目的了解青岛市低档次女性性工作者(FSW)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控制艾滋病性病的流行和蔓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信息,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资料。结果 200名FSW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6.0%,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74.0%,最近一个月内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者仅占8.5%。63.0%的调查对象有溜冰行为(吸食新型毒品),溜冰后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仅占4.0%。检出梅毒阳性28人,检出率为14.0%;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结论低档次FSW人群安全意识差,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力度,提高该人群安全套使用率。
2011年05期 v.17;No.98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吕翠霞;姜珍霞;张西江;张晓菲;傅继华;
目的了解青岛市低档次女性性工作者(FSW)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控制艾滋病性病的流行和蔓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信息,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资料。结果 200名FSW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6.0%,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74.0%,最近一个月内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者仅占8.5%。63.0%的调查对象有溜冰行为(吸食新型毒品),溜冰后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仅占4.0%。检出梅毒阳性28人,检出率为14.0%;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结论低档次FSW人群安全意识差,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力度,提高该人群安全套使用率。
2011年05期 v.17;No.98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晶;董永慧;倪明建;阿迪力;阿拉法特;
目的了解新疆2009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点),求询者人群的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自愿咨询检测信息管理历史卡片,下载2009年数据库,对填表时间为2009年所有VCT门诊(点)的所有《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新疆共有43 613人次咨询,求询者类型除"其他"和"不详"外,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的比例最高为26.9%。有注射吸毒史的男性求询者明显高于女性(χ2=3 736.88,P<0.001),女性配偶/固定性伴的HIV阳性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χ2=501.42,P<0.001)。平均HIV检出率为8.2%,以有注射吸毒史者的HIV检出率最高为32.6%,其次是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HIV检出率为18.5%。结论求询者多数有与HIV感染相关的危险行为史,特别是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的比例较高,HIV阳性检出率较高,提示新疆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处较高水平。
2011年05期 v.17;No.98 55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晶;董永慧;倪明建;阿迪力;阿拉法特;
目的了解新疆2009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点),求询者人群的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自愿咨询检测信息管理历史卡片,下载2009年数据库,对填表时间为2009年所有VCT门诊(点)的所有《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新疆共有43 613人次咨询,求询者类型除"其他"和"不详"外,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的比例最高为26.9%。有注射吸毒史的男性求询者明显高于女性(χ2=3 736.88,P<0.001),女性配偶/固定性伴的HIV阳性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χ2=501.42,P<0.001)。平均HIV检出率为8.2%,以有注射吸毒史者的HIV检出率最高为32.6%,其次是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HIV检出率为18.5%。结论求询者多数有与HIV感染相关的危险行为史,特别是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的比例较高,HIV阳性检出率较高,提示新疆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处较高水平。
2011年05期 v.17;No.98 55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刚;陈琳;谭京广;舒彬;史俊霞;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8-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实施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调整VCT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求询者相关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年总共有45 135名求询者接受咨询,求询类型主要包括商业异性性行为史27 952例(61.9%),男男性行为史1 763例(3.9%),献血浆及输血/血制品史共1 120例(2.5%),注射毒品史286例(0.6%),其他14 014例(31.0%)。3年中共有44 239例(98.0%)接受了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共检出428例HIV阳性,阳性率为0.97%。65.8%的求询者接受了检测前咨询,82.7%的检测者接受了检测后咨询及告知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求询类型和既往检测等五个因素,与求询者HIV阳性率有关。结论深圳市VCT在HIV发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应加强对高危人群检测咨询后的行为转变的健康教育。
2011年05期 v.17;No.98 556-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刚;陈琳;谭京广;舒彬;史俊霞;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8-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实施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调整VCT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求询者相关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年总共有45 135名求询者接受咨询,求询类型主要包括商业异性性行为史27 952例(61.9%),男男性行为史1 763例(3.9%),献血浆及输血/血制品史共1 120例(2.5%),注射毒品史286例(0.6%),其他14 014例(31.0%)。3年中共有44 239例(98.0%)接受了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共检出428例HIV阳性,阳性率为0.97%。65.8%的求询者接受了检测前咨询,82.7%的检测者接受了检测后咨询及告知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求询类型和既往检测等五个因素,与求询者HIV阳性率有关。结论深圳市VCT在HIV发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应加强对高危人群检测咨询后的行为转变的健康教育。
2011年05期 v.17;No.98 556-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王红春;尹跃平;魏万惠;韩燕;钟铭英;陈祥生;
目的探讨几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试剂对梅毒患者随访的影响。方法按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定量试验稀释样本的原则,充分稀释11份梅毒患者血清,每份连续稀释成12个浓度,用1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5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剂检测稀释好的血清,观察不同试剂对样本的反应性。结果 6种试剂对同一份样本的检测能力不尽相同,RPR试剂与5种TRUST试剂的检测结果基本不相同,两者无可比性。TRUST试剂之间只有2种试剂的结果相似,其他的差异较大,甚至同一份样本的最高滴度是最低滴度的16倍。对所有样本来说,某些试剂检测的滴度有总体偏低或偏高的趋势。结论不同方法或不同厂家的同一方法对梅毒患者个体的治疗随访有影响,相互间检测结果不能互认,因此临床实验室在梅毒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要注意使用相同的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试剂。
2011年05期 v.17;No.98 559-560+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红春;尹跃平;魏万惠;韩燕;钟铭英;陈祥生;
目的探讨几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试剂对梅毒患者随访的影响。方法按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定量试验稀释样本的原则,充分稀释11份梅毒患者血清,每份连续稀释成12个浓度,用1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5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剂检测稀释好的血清,观察不同试剂对样本的反应性。结果 6种试剂对同一份样本的检测能力不尽相同,RPR试剂与5种TRUST试剂的检测结果基本不相同,两者无可比性。TRUST试剂之间只有2种试剂的结果相似,其他的差异较大,甚至同一份样本的最高滴度是最低滴度的16倍。对所有样本来说,某些试剂检测的滴度有总体偏低或偏高的趋势。结论不同方法或不同厂家的同一方法对梅毒患者个体的治疗随访有影响,相互间检测结果不能互认,因此临床实验室在梅毒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要注意使用相同的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试剂。
2011年05期 v.17;No.98 559-560+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平;陈大灵;袁建明;
目的了解南通市暗娼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798名娱乐场所和收容教育所的暗娼进行横断面调查和血清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暗娼人群感染梅毒的可能因素。结果南通市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为6.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在当地工作时间、安全套使用情况与暗娼人群是否感染梅毒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今后梅毒的防控工作需加大对暗娼人群的宣传教育,重点是提高其安全套的实际使用率。
2011年05期 v.17;No.98 561-562+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平;陈大灵;袁建明;
目的了解南通市暗娼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798名娱乐场所和收容教育所的暗娼进行横断面调查和血清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暗娼人群感染梅毒的可能因素。结果南通市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为6.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在当地工作时间、安全套使用情况与暗娼人群是否感染梅毒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今后梅毒的防控工作需加大对暗娼人群的宣传教育,重点是提高其安全套的实际使用率。
2011年05期 v.17;No.98 561-562+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和平;黄进梅;吴兴中;曹文苓;李燕娃;刘少凤;陈荣章;傅钰;
目的临床评估8种支原体(Uu)液体培养试剂盒(Kit)的质量。方法 6家性病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在同一条件下,分别用8种试剂平行双盲检测100份临床样本。以A7固体培养结果为标准,分析各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总功效率。结果 8种Kit检测Uu的敏感性从73.2%~100%不等,其中Kit6、7、8的敏感性低于85%,显著低于固体培养法(P<0.01)。Uu检测的特异性显示:5种Kit达95.4%~100%,而Kit2、4、8为77.3%~86.4%,显著低于固体培养法(P<0.05)。人型支原体(Mh)检测的敏感性较高(80.4%~97.8%),只有Kit9的敏感性(80.4%)显著低于固体培养法(P<0.01),漏检率为19.6%。Mh检测的特异性均达96.3%以上。10份抑菌效果实验显示:所有试剂均能100%抑制杂菌生长。结论部分国产试剂已等同或接近国外试剂,但试剂的性能指标存在差异,临床检测应用时应注意。
2011年05期 v.17;No.98 563-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和平;黄进梅;吴兴中;曹文苓;李燕娃;刘少凤;陈荣章;傅钰;
目的临床评估8种支原体(Uu)液体培养试剂盒(Kit)的质量。方法 6家性病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在同一条件下,分别用8种试剂平行双盲检测100份临床样本。以A7固体培养结果为标准,分析各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总功效率。结果 8种Kit检测Uu的敏感性从73.2%~100%不等,其中Kit6、7、8的敏感性低于85%,显著低于固体培养法(P<0.01)。Uu检测的特异性显示:5种Kit达95.4%~100%,而Kit2、4、8为77.3%~86.4%,显著低于固体培养法(P<0.05)。人型支原体(Mh)检测的敏感性较高(80.4%~97.8%),只有Kit9的敏感性(80.4%)显著低于固体培养法(P<0.01),漏检率为19.6%。Mh检测的特异性均达96.3%以上。10份抑菌效果实验显示:所有试剂均能100%抑制杂菌生长。结论部分国产试剂已等同或接近国外试剂,但试剂的性能指标存在差异,临床检测应用时应注意。
2011年05期 v.17;No.98 563-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兴东;戴向农;汤少开;黎小东;费实;朱慧兰;杨斌;郑和平;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不同omp1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检测尿道(宫颈)拭子,诊断Ct omp1基因型感染,常规培养法检测泌尿道拭子中的淋球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ELISA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排除其他性传播感染。按照无症状感染、泌尿生殖道激惹症及异常分泌物三类临床表现,分析Ct各生物群、不同omp1基因型Ct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共检测126例Ct阳性者,检出Ct 126株。宿主性别分析表明:三组生物群Ct中,各生物群Ct感染宿主时无性别选择性(P>0.05);所有感染者中,50%由B组感染,27.8%由C组感染,22.1%由中间组感染引起。对其中80例单纯Ct感染者的症状分析表明:无症状感染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男性泌尿道感染omp1基因型D、F、J型常有症状(P=0.042<0.05);按生物组分析表明:B组、C组及中间组分别有50%、65.6%、55%感染者有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P<0.05)。结论不同的Ct omp1基因型感染泌尿生殖道后,男女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间有一定差异。
2011年05期 v.17;No.98 56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兴东;戴向农;汤少开;黎小东;费实;朱慧兰;杨斌;郑和平;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不同omp1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检测尿道(宫颈)拭子,诊断Ct omp1基因型感染,常规培养法检测泌尿道拭子中的淋球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ELISA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排除其他性传播感染。按照无症状感染、泌尿生殖道激惹症及异常分泌物三类临床表现,分析Ct各生物群、不同omp1基因型Ct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共检测126例Ct阳性者,检出Ct 126株。宿主性别分析表明:三组生物群Ct中,各生物群Ct感染宿主时无性别选择性(P>0.05);所有感染者中,50%由B组感染,27.8%由C组感染,22.1%由中间组感染引起。对其中80例单纯Ct感染者的症状分析表明:无症状感染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男性泌尿道感染omp1基因型D、F、J型常有症状(P=0.042<0.05);按生物组分析表明:B组、C组及中间组分别有50%、65.6%、55%感染者有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P<0.05)。结论不同的Ct omp1基因型感染泌尿生殖道后,男女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间有一定差异。
2011年05期 v.17;No.98 56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