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琳;仇超;李亮助;刘爱平;邱趁丽;周明哲;张晓燕;徐建青;朱焕章;
目的建立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潜伏感染人Jurkat T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IV-1潜伏感染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一种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HIV-1假病毒感染人Jurkat 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GFP-细胞群,之后经激活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刺激后,再次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GFP+细胞,并通过有限稀释法制备获得单克隆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单克隆细胞系在TSA刺激前后的GFP+细胞比例及HIV-1病毒抗原p24;并用Alu-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检测单克隆细胞系中HIV-1基因组的整合情况。结果获得了5株HIV-1潜伏感染的Jurkat单克隆细胞系,对这5株单克隆细胞系分别进行激活剂处理,发现无论是GFP表达细胞比例或HIV-1病毒蛋白p24抗原的表达,皆显著高于激活剂处理前的背景表达水平(P<0.05);并能从这5个单克隆细胞系基因组中扩增出针对HIV-1基因组的特异条带。结论已获得的5株单克隆细胞系具有HIV-1潜伏细胞的生物学特点,表明已成功地建立了HIV-1潜伏感染细胞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各种药物或激活剂的筛选和检测,也为进一步研究HIV-1潜伏感染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2011年04期 v.17;No.97 387-390+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琳;仇超;李亮助;刘爱平;邱趁丽;周明哲;张晓燕;徐建青;朱焕章;
目的建立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潜伏感染人Jurkat T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IV-1潜伏感染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一种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HIV-1假病毒感染人Jurkat 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GFP-细胞群,之后经激活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刺激后,再次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GFP+细胞,并通过有限稀释法制备获得单克隆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单克隆细胞系在TSA刺激前后的GFP+细胞比例及HIV-1病毒抗原p24;并用Alu-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检测单克隆细胞系中HIV-1基因组的整合情况。结果获得了5株HIV-1潜伏感染的Jurkat单克隆细胞系,对这5株单克隆细胞系分别进行激活剂处理,发现无论是GFP表达细胞比例或HIV-1病毒蛋白p24抗原的表达,皆显著高于激活剂处理前的背景表达水平(P<0.05);并能从这5个单克隆细胞系基因组中扩增出针对HIV-1基因组的特异条带。结论已获得的5株单克隆细胞系具有HIV-1潜伏细胞的生物学特点,表明已成功地建立了HIV-1潜伏感染细胞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各种药物或激活剂的筛选和检测,也为进一步研究HIV-1潜伏感染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2011年04期 v.17;No.97 387-390+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蔺秀云;方晓义;李晓铭;
目的了解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访谈、追踪调查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了5年的系列研究。结果共追踪调查1 625名儿童,其中孤儿755名,非孤儿童466名,对照儿童404名。发现艾滋孤儿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艾滋孤儿具有仇恨的心理,封闭、自卑和孤独心理严重,未来发展压力大,悲伤情绪异常严重,双孤和单孤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很差。在心理干预和3年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结论时间解决不了艾滋孤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要重视对艾滋孤儿的心理救助。
2011年04期 v.17;No.97 391-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蔺秀云;方晓义;李晓铭;
目的了解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访谈、追踪调查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了5年的系列研究。结果共追踪调查1 625名儿童,其中孤儿755名,非孤儿童466名,对照儿童404名。发现艾滋孤儿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艾滋孤儿具有仇恨的心理,封闭、自卑和孤独心理严重,未来发展压力大,悲伤情绪异常严重,双孤和单孤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很差。在心理干预和3年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结论时间解决不了艾滋孤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要重视对艾滋孤儿的心理救助。
2011年04期 v.17;No.97 391-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许濒月;杨义;钟明良;栾荣生;王松;陈文;胡永彬;范双凤;徐坤政;陈颖;周颖;李青青;
目的通过分析自贡市富顺县暗娼的社会网络特征,探讨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暗娼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采用SPSS 18.0、MLwiN多水平模型统计软件以及UCINET 6,对123名暗娼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网络进行分析。结果 123人提及的个人社会网络成员实际人数352人,多为初中文化的在富顺县城工作的青年女性,28.2%为暗娼,67.3%有固定性伴。调查对象以在社会上认识的朋友居多(占28.9%),认识时间多为≤5.0y(占52.4%),联系方式以见面为主(占60.5%);咨询网络存在。结论社会网络分析法可用以帮助选择干预者和同伴教育者,扩大干预覆盖面,在暗娼艾滋病行为干预中是可行的。
2011年04期 v.17;No.97 395-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许濒月;杨义;钟明良;栾荣生;王松;陈文;胡永彬;范双凤;徐坤政;陈颖;周颖;李青青;
目的通过分析自贡市富顺县暗娼的社会网络特征,探讨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暗娼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采用SPSS 18.0、MLwiN多水平模型统计软件以及UCINET 6,对123名暗娼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网络进行分析。结果 123人提及的个人社会网络成员实际人数352人,多为初中文化的在富顺县城工作的青年女性,28.2%为暗娼,67.3%有固定性伴。调查对象以在社会上认识的朋友居多(占28.9%),认识时间多为≤5.0y(占52.4%),联系方式以见面为主(占60.5%);咨询网络存在。结论社会网络分析法可用以帮助选择干预者和同伴教育者,扩大干预覆盖面,在暗娼艾滋病行为干预中是可行的。
2011年04期 v.17;No.97 395-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赵翠英;李巧敏;李保军;赵宏儒;路新利;李岩;王莹莹;邢辉;何翔;
目的了解河北省不同途径感染人群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亚型分布特点。方法从感染者的血浆样品中提取病毒RNA,反转录后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HIV-1 gag和env基因的部分片段,对PCR产物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所获序列与各亚型国际参考株序列比对,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基因型。结果对154份HIV-1感染者的样品进行扩增,得到了146份样品的HIV-1基因片段。发现6种HIV-1亚型和重组型,其中B’亚型61例(41.8%),CRF01_AE 59例(40.4%),CRF07_BC 16例(11.0%),CRF08_BC 6例(4.1%),C亚型和B01重组株各2例(1.4%)。血液途径传播为B’亚型,男男性行为传播以CRF01_AE和B'亚型为主。结论河北省不同途径感染人群HIV-1亚型分布具有明显的人群特征。血液途径传播者为单一B’亚型,性传播人群中亚型分布较广。
2011年04期 v.17;No.97 399-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翠英;李巧敏;李保军;赵宏儒;路新利;李岩;王莹莹;邢辉;何翔;
目的了解河北省不同途径感染人群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亚型分布特点。方法从感染者的血浆样品中提取病毒RNA,反转录后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HIV-1 gag和env基因的部分片段,对PCR产物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所获序列与各亚型国际参考株序列比对,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基因型。结果对154份HIV-1感染者的样品进行扩增,得到了146份样品的HIV-1基因片段。发现6种HIV-1亚型和重组型,其中B’亚型61例(41.8%),CRF01_AE 59例(40.4%),CRF07_BC 16例(11.0%),CRF08_BC 6例(4.1%),C亚型和B01重组株各2例(1.4%)。血液途径传播为B’亚型,男男性行为传播以CRF01_AE和B'亚型为主。结论河北省不同途径感染人群HIV-1亚型分布具有明显的人群特征。血液途径传播者为单一B’亚型,性传播人群中亚型分布较广。
2011年04期 v.17;No.97 399-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红春;尹跃平;魏万惠;韩燕;钟铭英;施美琴;陈祥生;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抗体蛋白印迹法(WB)在性病门诊就诊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用第3代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筛查11 558份性病门诊就诊者血浆样本,ELISA阳性样本和ELISA阴性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阳性样本,用WB确证;RT-PCR法检测筛查结果阴性样本、WB结果可疑和阴性样本、以及部分WB阳性样本,进行RT-PCR检测。结果 18份WB阳性样本中,17份RNA阳性,1份RNA阴性;14份WB可疑样本中,13份RNA阴性,1份RNA阳性;32份WB阴性样本中,4份RNA阳性,28份RNA阴性。结论 (1)HIV WB存在生物学假阳性。(2)检测可疑者样本中HIV RNA,减少随访负担。(3)WB存在窗口期,不能检出HIV感染急性期样本。
2011年04期 v.17;No.97 402-403+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红春;尹跃平;魏万惠;韩燕;钟铭英;施美琴;陈祥生;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抗体蛋白印迹法(WB)在性病门诊就诊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用第3代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筛查11 558份性病门诊就诊者血浆样本,ELISA阳性样本和ELISA阴性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阳性样本,用WB确证;RT-PCR法检测筛查结果阴性样本、WB结果可疑和阴性样本、以及部分WB阳性样本,进行RT-PCR检测。结果 18份WB阳性样本中,17份RNA阳性,1份RNA阴性;14份WB可疑样本中,13份RNA阴性,1份RNA阳性;32份WB阴性样本中,4份RNA阳性,28份RNA阴性。结论 (1)HIV WB存在生物学假阳性。(2)检测可疑者样本中HIV RNA,减少随访负担。(3)WB存在窗口期,不能检出HIV感染急性期样本。
2011年04期 v.17;No.97 402-403+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星美;姚均;马名驹;卫大英;吕超;张传刚;蒋岩;
目的了解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IDUs)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人白细胞抗原I类基因B座位5701等位基因(HLA-B*5701)的阳性率,并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的研究数据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对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读取结果,电泳条带呈HLA-B*5701阳性的再通过测序进行HLA-B分型验证。结果 1 043名HIV阳性感染者中,5人携带HLA-B*5701等位基因,阳性率为0.479%。其中汉族人口230人,3例携带HLA-B*5701等位基因(阳性率1.30%);彝族人口813人,2例携带HLA-B*5701等位基因(阳性率0.246%)。结论凉山IDUs人群HIV感染者中HLA-B*5701的阳性率较低,低于国外对黑种人及白种人的研究数据,汉族人群与彝族人群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1年04期 v.17;No.97 404-406+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星美;姚均;马名驹;卫大英;吕超;张传刚;蒋岩;
目的了解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IDUs)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人白细胞抗原I类基因B座位5701等位基因(HLA-B*5701)的阳性率,并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的研究数据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对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读取结果,电泳条带呈HLA-B*5701阳性的再通过测序进行HLA-B分型验证。结果 1 043名HIV阳性感染者中,5人携带HLA-B*5701等位基因,阳性率为0.479%。其中汉族人口230人,3例携带HLA-B*5701等位基因(阳性率1.30%);彝族人口813人,2例携带HLA-B*5701等位基因(阳性率0.246%)。结论凉山IDUs人群HIV感染者中HLA-B*5701的阳性率较低,低于国外对黑种人及白种人的研究数据,汉族人群与彝族人群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1年04期 v.17;No.97 404-406+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焱;闫会文;屈文妍;伦文辉;黄海静;吴冬玲;王克荣;李兴旺;徐克沂;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近年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控制MSM人群HIV传播的有效干预模式。方法 2001-2010年间,每隔3年对MSM人群进行HIV筛查,调查HIV感染危险因素。通过队列研究方法,在MSM人群中建立3年期随访队列,探讨该人群HIV干预模式。结果北京地区MSM人群HIV感染率从2001年的1.33%递增为2010年的15.33%。同性性经历时间较短、性伴数量多、性伴HIV阳性、性行为中以被动方为主、合并感染梅毒等性病以及合并肛周疾病,是MSM人群感染HIV的高危因素。经干预后,队列人群中HIV检出率为3.2%,同期社会MSM人群HIV检出率为8.7%~15.33%。结论以HIV传染源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该人群HIV的传播。
2011年04期 v.17;No.97 407-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吴焱;闫会文;屈文妍;伦文辉;黄海静;吴冬玲;王克荣;李兴旺;徐克沂;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近年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控制MSM人群HIV传播的有效干预模式。方法 2001-2010年间,每隔3年对MSM人群进行HIV筛查,调查HIV感染危险因素。通过队列研究方法,在MSM人群中建立3年期随访队列,探讨该人群HIV干预模式。结果北京地区MSM人群HIV感染率从2001年的1.33%递增为2010年的15.33%。同性性经历时间较短、性伴数量多、性伴HIV阳性、性行为中以被动方为主、合并感染梅毒等性病以及合并肛周疾病,是MSM人群感染HIV的高危因素。经干预后,队列人群中HIV检出率为3.2%,同期社会MSM人群HIV检出率为8.7%~15.33%。结论以HIV传染源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该人群HIV的传播。
2011年04期 v.17;No.97 407-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袁丹;冯燎;奚竞婧;罗德维;贾蜀光;赖文红;李恬;余佳;梁姝;魏东兵;周更生;秦光明;于飞;刘红露;
目的了解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感染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各亚型的流行情况,探索HIV-1感染规律。方法采集近年来MSM人群中HIV感染者的样本,进行核酸提取、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对所得结果进行pol基因初步鉴定,同时用软件MEGA 4.1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在HIV感染者较多的成都、绵阳和达州三个地区采集的234份样本中,基因测序成功77份,其中CRF07_BC、CRF01_AE和B亚型分别为42份、24份和11份,各组群内基因离散率分别为(1.56%±1.10%)、(2.56%±0.82%)和(5.63%±2.02%)。结论各亚型组群内的部分感染者来自该亚型同一种毒株感染,CRF07_BC、CRF01_AE和B亚型毒株是当前四川省MSM人群HIV-1的主要流行毒株。
2011年04期 v.17;No.97 410-41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袁丹;冯燎;奚竞婧;罗德维;贾蜀光;赖文红;李恬;余佳;梁姝;魏东兵;周更生;秦光明;于飞;刘红露;
目的了解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感染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各亚型的流行情况,探索HIV-1感染规律。方法采集近年来MSM人群中HIV感染者的样本,进行核酸提取、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对所得结果进行pol基因初步鉴定,同时用软件MEGA 4.1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在HIV感染者较多的成都、绵阳和达州三个地区采集的234份样本中,基因测序成功77份,其中CRF07_BC、CRF01_AE和B亚型分别为42份、24份和11份,各组群内基因离散率分别为(1.56%±1.10%)、(2.56%±0.82%)和(5.63%±2.02%)。结论各亚型组群内的部分感染者来自该亚型同一种毒株感染,CRF07_BC、CRF01_AE和B亚型毒株是当前四川省MSM人群HIV-1的主要流行毒株。
2011年04期 v.17;No.97 410-41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谢炜;陈琳;蔡文德;刘刚;赵锦;谭京广;
目的估计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规模,为调整防治策略和公共卫生资源的投放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对深圳市20个MSM场所进行调查,估计MSM人群的数量。结果两次调查共捕获MSM 2 982人,第一次1 577人,第二次1 405人,共标记312人,估计活跃在MSM场所的约有6 468~7 706人。对1 577知情者、MSM人群及场所业主进行定性访谈,估算深圳市约有MSM人群10万~20万人。结论深圳市MSM人群占男性人口的比例与全国的水平相近。社会歧视减少,使MSM人群更容易被接触。
2011年04期 v.17;No.97 414-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炜;陈琳;蔡文德;刘刚;赵锦;谭京广;
目的估计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规模,为调整防治策略和公共卫生资源的投放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对深圳市20个MSM场所进行调查,估计MSM人群的数量。结果两次调查共捕获MSM 2 982人,第一次1 577人,第二次1 405人,共标记312人,估计活跃在MSM场所的约有6 468~7 706人。对1 577知情者、MSM人群及场所业主进行定性访谈,估算深圳市约有MSM人群10万~20万人。结论深圳市MSM人群占男性人口的比例与全国的水平相近。社会歧视减少,使MSM人群更容易被接触。
2011年04期 v.17;No.97 414-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谭兵;詹廷西;李青;李成;张国珍;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中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为医院艾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9年期间部分住院病人,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清HIV抗体,并对其人口学特征、科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43 719人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32例,阳性率为0.16%。其中男性169例,女性63例,男女比例2.68∶1;以中青年为主,21~50岁占77.16%;已婚者为主,占82.33%。232例感染者分布于医院的27个临床科室,内科占56.04%%,外科占42.24%,其他科室占1.72%。2003年检出率最低,为0.025%;2009年检出率最高,为0.244%。结论在综合性医院,HIV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近2年上升幅度较大,感染者分布科室广。建议综合性医院对所有住院病人均进行HIV抗体筛查。
2011年04期 v.17;No.97 416-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谭兵;詹廷西;李青;李成;张国珍;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中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为医院艾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9年期间部分住院病人,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清HIV抗体,并对其人口学特征、科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43 719人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32例,阳性率为0.16%。其中男性169例,女性63例,男女比例2.68∶1;以中青年为主,21~50岁占77.16%;已婚者为主,占82.33%。232例感染者分布于医院的27个临床科室,内科占56.04%%,外科占42.24%,其他科室占1.72%。2003年检出率最低,为0.025%;2009年检出率最高,为0.244%。结论在综合性医院,HIV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近2年上升幅度较大,感染者分布科室广。建议综合性医院对所有住院病人均进行HIV抗体筛查。
2011年04期 v.17;No.97 416-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卢祥婵;李雪琴;黄爱春;朱庆东;邓建宁;欧汝志;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眼底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CD4+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313例HIV/AIDS病人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并对其中有眼底改变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及CD4+T细胞计数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313例HIV/AIDS病人中,有120例出现眼底改变,总发病率为38.3%。其中单眼发病32例,双眼发病88例。累及视网膜的114例,占所有病人的36.4%(313/114)。视网膜受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棉絮斑及视网膜出血。最后诊断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58例,结核性眼病20例,HIV相关性眼病33例,分别占所有HIV/AIDS病人的18.5%、6.4%、10.5%。有视力改变者74例,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其中66例眼底检查发现有眼底改变,占89.2%。239例眼部无症状的病人中,经眼底镜检查发现54例有眼底改变,占22.6%。所有病人经治疗后均未出现眼部症状。眼底病变在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P=0.016)。另外,年龄≥60岁的病人眼底病变发生率为48.1%,高于年龄<60岁的病人(36.3%),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6,P=0.103)。结论眼底病变多发生于AIDS晚期病人,主要累及视网膜,有相当一部分HIV/AIDS病人在视力未发生改变时,其眼底早就发生病变,因此对于HIV/AIDS病人常规行眼底检查,对于眼底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1年04期 v.17;No.97 419-42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卢祥婵;李雪琴;黄爱春;朱庆东;邓建宁;欧汝志;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眼底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CD4+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313例HIV/AIDS病人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并对其中有眼底改变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及CD4+T细胞计数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313例HIV/AIDS病人中,有120例出现眼底改变,总发病率为38.3%。其中单眼发病32例,双眼发病88例。累及视网膜的114例,占所有病人的36.4%(313/114)。视网膜受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棉絮斑及视网膜出血。最后诊断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58例,结核性眼病20例,HIV相关性眼病33例,分别占所有HIV/AIDS病人的18.5%、6.4%、10.5%。有视力改变者74例,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其中66例眼底检查发现有眼底改变,占89.2%。239例眼部无症状的病人中,经眼底镜检查发现54例有眼底改变,占22.6%。所有病人经治疗后均未出现眼部症状。眼底病变在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病人(P=0.016)。另外,年龄≥60岁的病人眼底病变发生率为48.1%,高于年龄<60岁的病人(36.3%),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6,P=0.103)。结论眼底病变多发生于AIDS晚期病人,主要累及视网膜,有相当一部分HIV/AIDS病人在视力未发生改变时,其眼底早就发生病变,因此对于HIV/AIDS病人常规行眼底检查,对于眼底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1年04期 v.17;No.97 419-42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丽改;伦文辉;闫会文;吴冬玲;王克荣;
目的利用γ干扰素释放分析方法,评估无活动性结核症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诊治相关医务人员的潜在结核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门诊随访无活动性结核(TB)症状的HIV感染者及本院无结核病史艾滋病临床及实验室工作的医务人员,运用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作为刺激物,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Elispot)对两组人群进行结核感染状况筛查。结果 95例HIV感染者中,检出阳性43例,阳性率为45.26%(43/95);38例医务人员中,21例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5.26%(21/38),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其中HIV组对ESAT-6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检测阳性率为37.89%(36/95),CFP-10抗原检阳性率为35.79%(34/95);斑点形成单位(SFU)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值分别为32.3SFU/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6.45~68.66)和27.45 SFU/106PBMCs(10~84.21)。38例医务人员对ESAT-6和CFP-10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9.47%(15/38)和50%(19/38);斑点形成单位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值分别为37.2SFU/106PBMCs(12.15~65.24)和52.72 SFU/106PBMCs(14.38~100)。经统计分析,Elisopt检测所产生斑点数与年龄、CD4+T细胞计数无相关性。结论 HIV感染者中有较高的潜在结核感染率,艾滋病诊治相关医务人员因特殊工作中经常接触HIV/AIDS合并TB感染者,亦可能是潜在结核感染的易感人群。
2011年04期 v.17;No.97 42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丽改;伦文辉;闫会文;吴冬玲;王克荣;
目的利用γ干扰素释放分析方法,评估无活动性结核症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诊治相关医务人员的潜在结核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门诊随访无活动性结核(TB)症状的HIV感染者及本院无结核病史艾滋病临床及实验室工作的医务人员,运用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作为刺激物,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Elispot)对两组人群进行结核感染状况筛查。结果 95例HIV感染者中,检出阳性43例,阳性率为45.26%(43/95);38例医务人员中,21例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5.26%(21/38),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其中HIV组对ESAT-6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检测阳性率为37.89%(36/95),CFP-10抗原检阳性率为35.79%(34/95);斑点形成单位(SFU)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值分别为32.3SFU/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6.45~68.66)和27.45 SFU/106PBMCs(10~84.21)。38例医务人员对ESAT-6和CFP-10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9.47%(15/38)和50%(19/38);斑点形成单位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值分别为37.2SFU/106PBMCs(12.15~65.24)和52.72 SFU/106PBMCs(14.38~100)。经统计分析,Elisopt检测所产生斑点数与年龄、CD4+T细胞计数无相关性。结论 HIV感染者中有较高的潜在结核感染率,艾滋病诊治相关医务人员因特殊工作中经常接触HIV/AIDS合并TB感染者,亦可能是潜在结核感染的易感人群。
2011年04期 v.17;No.97 42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项丽芬;刘芃;高洁;杨跃诚;叶润华;段一娟;李忠诚;杨顺生;官平珍;龙玉存;莫惠萍;尹棉松;李国强;李升奇;庞琳;刘恩武;吴尊友;段松;
目的评价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降低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的效果。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下载德宏州数据,获得美沙酮服药人员动态队列HIV新发感染发病密度,与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动态队列进行比较,评价美沙酮维持治疗预防HIV新发感染的效果。结果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入组1 050人,观察1 517.66人年,共发现14例HIV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为0.92/100人年,入组初期发病密度较高;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队列入组708人,观察1 037.61人年,共发现47例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4.53/100人年,随访过程中发病密度均较高。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HIV新发感染的危险是德宏州吸毒人群队列的0.20倍(95%CI:0.11~0.36)。单纯口吸或烫吸、单纯注射或注射与其他方式混用的吸毒者中,美沙酮服药人员发生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分别是德宏州吸毒人群的0.07倍和0.21倍。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吸毒人群的HIV新发感染。
2011年04期 v.17;No.97 426-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项丽芬;刘芃;高洁;杨跃诚;叶润华;段一娟;李忠诚;杨顺生;官平珍;龙玉存;莫惠萍;尹棉松;李国强;李升奇;庞琳;刘恩武;吴尊友;段松;
目的评价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降低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的效果。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下载德宏州数据,获得美沙酮服药人员动态队列HIV新发感染发病密度,与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动态队列进行比较,评价美沙酮维持治疗预防HIV新发感染的效果。结果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入组1 050人,观察1 517.66人年,共发现14例HIV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为0.92/100人年,入组初期发病密度较高;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队列入组708人,观察1 037.61人年,共发现47例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4.53/100人年,随访过程中发病密度均较高。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HIV新发感染的危险是德宏州吸毒人群队列的0.20倍(95%CI:0.11~0.36)。单纯口吸或烫吸、单纯注射或注射与其他方式混用的吸毒者中,美沙酮服药人员发生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分别是德宏州吸毒人群的0.07倍和0.21倍。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吸毒人群的HIV新发感染。
2011年04期 v.17;No.97 426-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夏冬艳;卢红艳;刘国武;李桂英;马小燕;贺雄;汪宁;
目的了解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以及相关高危行为状况。方法对4 187位外省户籍的建筑工人、企业员工及商贸经营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及HCV。结果 4 187位外省户籍的被调查者中,HIV、梅毒、HCV感染率分别为0、0.4%、0.6%。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为63.9%。4.3%的流动人口最近一年曾与非商业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5.6%的男性最近一年曾嫖娼,0.3%的男性最近一年曾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与男性嫖娼行为相关的因素包括工作类型、年龄、在京居住年限及婚姻状况。结论北京市流动人口存在感染和传播HIV、梅毒和HCV的风险,有必要在流动人口中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预防疾病传播扩散。
2011年04期 v.17;No.97 430-432+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夏冬艳;卢红艳;刘国武;李桂英;马小燕;贺雄;汪宁;
目的了解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以及相关高危行为状况。方法对4 187位外省户籍的建筑工人、企业员工及商贸经营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及HCV。结果 4 187位外省户籍的被调查者中,HIV、梅毒、HCV感染率分别为0、0.4%、0.6%。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为63.9%。4.3%的流动人口最近一年曾与非商业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5.6%的男性最近一年曾嫖娼,0.3%的男性最近一年曾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与男性嫖娼行为相关的因素包括工作类型、年龄、在京居住年限及婚姻状况。结论北京市流动人口存在感染和传播HIV、梅毒和HCV的风险,有必要在流动人口中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预防疾病传播扩散。
2011年04期 v.17;No.97 430-432+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宏;乌斯曼·玉素甫;杜大卫;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2004-2009年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为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咨询检测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共检测血清标本2 499份,检出HIV抗体阳性631份,阳性检出率为25.25%。6年间阳性检出率在20.48%~31.3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VCT门诊HIV感染与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民族和人群类型呈负相关。结论静脉吸毒者、维吾尔族、HIV阳性配偶、离异或丧偶者易感染HIV/AIDS。建议加大禁毒防艾力度,提倡安全性行为,大力开展VCT服务宣传,健全VCT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
2011年04期 v.17;No.97 43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宏;乌斯曼·玉素甫;杜大卫;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2004-2009年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为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咨询检测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共检测血清标本2 499份,检出HIV抗体阳性631份,阳性检出率为25.25%。6年间阳性检出率在20.48%~31.3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VCT门诊HIV感染与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民族和人群类型呈负相关。结论静脉吸毒者、维吾尔族、HIV阳性配偶、离异或丧偶者易感染HIV/AIDS。建议加大禁毒防艾力度,提倡安全性行为,大力开展VCT服务宣传,健全VCT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
2011年04期 v.17;No.97 43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任旭琦;杨立刚;王晓华;王成;杨斌;
目的了解广东省性病高危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的高低,选取广东省22个市、县(区)地区,在2009年1-12月,对所选地区的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梅毒检测。结果共检测性病高危人群8 377人,梅毒感染率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最高,为21.99%,男性性病门诊病人(MSP)中为8.28%,MSM与MSP、女性性工作者(FSW)两类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48,P=0.000)。FSW中总感染率为3.46%,其中高档场所为2.6%,中档场所为7.36%,低档场所为10.54%,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梅毒感染率差异较大(2χ=95.86,P=0.000)。结论性病高危人群中,MSM人群和中低档娱乐场所的FSW中梅毒流行情况严峻,应加强对这两类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
2011年04期 v.17;No.97 436-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任旭琦;杨立刚;王晓华;王成;杨斌;
目的了解广东省性病高危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的高低,选取广东省22个市、县(区)地区,在2009年1-12月,对所选地区的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梅毒检测。结果共检测性病高危人群8 377人,梅毒感染率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最高,为21.99%,男性性病门诊病人(MSP)中为8.28%,MSM与MSP、女性性工作者(FSW)两类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48,P=0.000)。FSW中总感染率为3.46%,其中高档场所为2.6%,中档场所为7.36%,低档场所为10.54%,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梅毒感染率差异较大(2χ=95.86,P=0.000)。结论性病高危人群中,MSM人群和中低档娱乐场所的FSW中梅毒流行情况严峻,应加强对这两类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
2011年04期 v.17;No.97 436-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周欣;蔡高峰;马瞧勤;姚丹;
目的对比2008年和2009年浙江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数据,探索今后VCT工作的方向。方法通过下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检测咨询信息管理定时统计的数据、2008年和2009年不同类型的求询者的数量和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的数量,利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年共完成咨询检测73 918人次,2009年共完成咨询检测81 386人次。求询者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有上升趋势,2008年占46.98%(34 730/73 918),2009年占49.12%(39 977/81 386),两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8年和2009年分别经VCT发现HIV感染者255人和331人,感染者中以男男性行为者、非婚异性性行为者、配偶/固定性伴HIV阳性者为主,注射吸毒史(P<0.05)、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P<0.05)和有男男性行为史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对大众进行宣传艾滋病VCT服务,特别是针对具有男男性行为、非婚异性性行为、配偶/固定性伴HIV阳性的人群要加强宣传。
2011年04期 v.17;No.97 439-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周欣;蔡高峰;马瞧勤;姚丹;
目的对比2008年和2009年浙江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数据,探索今后VCT工作的方向。方法通过下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检测咨询信息管理定时统计的数据、2008年和2009年不同类型的求询者的数量和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的数量,利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年共完成咨询检测73 918人次,2009年共完成咨询检测81 386人次。求询者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有上升趋势,2008年占46.98%(34 730/73 918),2009年占49.12%(39 977/81 386),两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8年和2009年分别经VCT发现HIV感染者255人和331人,感染者中以男男性行为者、非婚异性性行为者、配偶/固定性伴HIV阳性者为主,注射吸毒史(P<0.05)、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P<0.05)和有男男性行为史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对大众进行宣传艾滋病VCT服务,特别是针对具有男男性行为、非婚异性性行为、配偶/固定性伴HIV阳性的人群要加强宣传。
2011年04期 v.17;No.97 439-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杨玲;段松;龚渝蓉;杨跃诚;曾学亮;张华;段祝聪;张铁军;谢史源;杨恩裕;何跃芳;李龙;何纳;
目的评价德宏州2005-2009年驻村和社区禁毒防艾工作的成效。方法多次横断面调查,包括对全州历年吸毒人群规模变化情况的调查,以及社区禁毒防艾认知、态度的问卷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德宏州现有吸毒人员总数由2005年23 242人下降至2009年13 375人,呈下降趋势。2006-2009年4年间,共有970名社区一般人群接受了相关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知晓艾滋病传播途径,对坚持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达100%,对新型毒品的认识也逐年上升,但对禁毒相关的法律措施知晓率较低。调查对象认为其所生活社区中近年来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逐年增多,新增的吸毒人员减少,犯罪率降低,并对驻村的禁毒防艾工作队员表示欢迎。结论云南省德宏州2005-2009年间驻村和社区禁毒防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和工作力度,杜绝社区新生吸毒人员,降低复吸率。
2011年04期 v.17;No.97 441-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玲;段松;龚渝蓉;杨跃诚;曾学亮;张华;段祝聪;张铁军;谢史源;杨恩裕;何跃芳;李龙;何纳;
目的评价德宏州2005-2009年驻村和社区禁毒防艾工作的成效。方法多次横断面调查,包括对全州历年吸毒人群规模变化情况的调查,以及社区禁毒防艾认知、态度的问卷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德宏州现有吸毒人员总数由2005年23 242人下降至2009年13 375人,呈下降趋势。2006-2009年4年间,共有970名社区一般人群接受了相关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知晓艾滋病传播途径,对坚持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达100%,对新型毒品的认识也逐年上升,但对禁毒相关的法律措施知晓率较低。调查对象认为其所生活社区中近年来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逐年增多,新增的吸毒人员减少,犯罪率降低,并对驻村的禁毒防艾工作队员表示欢迎。结论云南省德宏州2005-2009年间驻村和社区禁毒防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和工作力度,杜绝社区新生吸毒人员,降低复吸率。
2011年04期 v.17;No.97 441-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农丽萍;聂黎;何波;闭素章;李冰;
目的了解不同国籍和不同档次服务场所的暗娼,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设计,对凭祥市区及边境贸易区内的娱乐场所,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部分暗娼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暗娼的人口学、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干预服务接受情况等资料,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4-5月共调查暗娼262人。暗娼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9.77%,中国籍暗娼低于越南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P<0.01);最近一个月商业性性行为中,暗娼每次都坚持使用、有时使用和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9.16%、29.01%和11.83%,该比例在不同档次服务场所和不同国籍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P=0.007;χ2=7.72,P=0.006)。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暗娼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户籍所在地、性服务场所档次。结论低档服务场所、中国籍、高年龄组的暗娼安全套使用频率较低。提示在今后干预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档次高危娱乐场所、不同国籍暗娼的人群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活动。
2011年04期 v.17;No.97 44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农丽萍;聂黎;何波;闭素章;李冰;
目的了解不同国籍和不同档次服务场所的暗娼,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设计,对凭祥市区及边境贸易区内的娱乐场所,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部分暗娼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暗娼的人口学、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干预服务接受情况等资料,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4-5月共调查暗娼262人。暗娼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9.77%,中国籍暗娼低于越南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P<0.01);最近一个月商业性性行为中,暗娼每次都坚持使用、有时使用和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9.16%、29.01%和11.83%,该比例在不同档次服务场所和不同国籍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P=0.007;χ2=7.72,P=0.006)。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暗娼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户籍所在地、性服务场所档次。结论低档服务场所、中国籍、高年龄组的暗娼安全套使用频率较低。提示在今后干预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档次高危娱乐场所、不同国籍暗娼的人群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活动。
2011年04期 v.17;No.97 44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凤欣;郜桂菊;张锦前;刘彦春;赵红心;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 2006年2月-2011年2月,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确诊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盗汗、贫血、皮疹、腹痛、多部位淋巴结肿大为主;皮疹具有特征性,皮肤活检、血培养阳性率高;胸片或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野斑片状或斑点状浸润阴影、弥漫粟粒样结节改变。患者的CD4+淋巴细胞计数均<100个/μL。3例痊愈出院,22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我国南方常见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之一,但近年在北方就诊的患者中也并不少见。确诊需多次血培养及皮肤等部位的活检,该病易误诊为肺结核和淋巴结核,治疗上单独使用伊曲康唑也可达到满意疗效。
2011年04期 v.17;No.97 448-449+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凤欣;郜桂菊;张锦前;刘彦春;赵红心;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 2006年2月-2011年2月,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确诊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盗汗、贫血、皮疹、腹痛、多部位淋巴结肿大为主;皮疹具有特征性,皮肤活检、血培养阳性率高;胸片或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野斑片状或斑点状浸润阴影、弥漫粟粒样结节改变。患者的CD4+淋巴细胞计数均<100个/μL。3例痊愈出院,22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我国南方常见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之一,但近年在北方就诊的患者中也并不少见。确诊需多次血培养及皮肤等部位的活检,该病易误诊为肺结核和淋巴结核,治疗上单独使用伊曲康唑也可达到满意疗效。
2011年04期 v.17;No.97 448-449+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立;沙莉;鲁桂兰;
目的了解和探讨随着在艾滋病病区实习时间的不断增长,护生面对艾滋病病人时心理状况的变化。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了9名在艾滋病病区实习4周的护生。结果在艾滋病病区实习初期(第一周),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在实习的中期(第二、三周),随着艾滋病知识的深入了解,负性情绪明显降低,表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和对疾病的无力感。在实习的末期(第四周),随着在该病区实习即将结束,表现出照顾意愿的加强。结论护理教育管理者及临床带教老师,应针对不同实习阶段护生对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正确指导,以降低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011年04期 v.17;No.97 450-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立;沙莉;鲁桂兰;
目的了解和探讨随着在艾滋病病区实习时间的不断增长,护生面对艾滋病病人时心理状况的变化。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了9名在艾滋病病区实习4周的护生。结果在艾滋病病区实习初期(第一周),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在实习的中期(第二、三周),随着艾滋病知识的深入了解,负性情绪明显降低,表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和对疾病的无力感。在实习的末期(第四周),随着在该病区实习即将结束,表现出照顾意愿的加强。结论护理教育管理者及临床带教老师,应针对不同实习阶段护生对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正确指导,以降低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011年04期 v.17;No.97 450-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志坚;徐慧芳;李燕;樊莉蕊;陈蔼端;何文雅;李亚勇;张燕燕;林鹏;李艳;
目的探讨社会工作(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AIDS)病人关怀服务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州市4个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病人关怀服务的做法与成效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估。结果动员并培养4个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PLWHA)关怀服务。各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从优势视角出发培养同伴教育员,开发了民政救助、生产自救、心理辅导等关怀服务,覆盖PLWHA超过800人次,培养了20多名同伴教育员,提高了病例随访率,服务对象对4个机构的满意度均超过80.0%。结论引入社工机构参与对PLWHA的关怀服务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能使关怀服务更加专业、全面和可持续。
2011年04期 v.17;No.97 453-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志坚;徐慧芳;李燕;樊莉蕊;陈蔼端;何文雅;李亚勇;张燕燕;林鹏;李艳;
目的探讨社会工作(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AIDS)病人关怀服务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州市4个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病人关怀服务的做法与成效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估。结果动员并培养4个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PLWHA)关怀服务。各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从优势视角出发培养同伴教育员,开发了民政救助、生产自救、心理辅导等关怀服务,覆盖PLWHA超过800人次,培养了20多名同伴教育员,提高了病例随访率,服务对象对4个机构的满意度均超过80.0%。结论引入社工机构参与对PLWHA的关怀服务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能使关怀服务更加专业、全面和可持续。
2011年04期 v.17;No.97 453-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清;张卫华;张涛;蒋贵英;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感染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怀柔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门诊求询者的调查及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8名求询者接受咨询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其中15~40岁年龄组占97.1%,男女比例为1∶1.07;求询原因是发生危险性行为,占96.1%;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5/408),均为男男性行为者。结论求询者中的HIV感染者,在青壮年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检出率较高,提示应对男性青壮年人群进行广泛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加强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
2011年04期 v.17;No.97 456-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清;张卫华;张涛;蒋贵英;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感染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怀柔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门诊求询者的调查及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8名求询者接受咨询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其中15~40岁年龄组占97.1%,男女比例为1∶1.07;求询原因是发生危险性行为,占96.1%;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5/408),均为男男性行为者。结论求询者中的HIV感染者,在青壮年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检出率较高,提示应对男性青壮年人群进行广泛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加强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
2011年04期 v.17;No.97 456-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金慧心;王艳;王卫宪;蒋志坚;
随着艾滋病(AIDS)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的发现及其在世界范围的蔓延,国际及国内对MSM人群中的AIDS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TD)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时STD/艾滋病病毒(HIV)感染/AIDS在MSM中的流行,直接影响到这些疾病在全社会的流行状况。文章针对MSM人群的概况、艾滋病的流行现状、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011年04期 v.17;No.97 458-459+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慧心;王艳;王卫宪;蒋志坚;
随着艾滋病(AIDS)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的发现及其在世界范围的蔓延,国际及国内对MSM人群中的AIDS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TD)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时STD/艾滋病病毒(HIV)感染/AIDS在MSM中的流行,直接影响到这些疾病在全社会的流行状况。文章针对MSM人群的概况、艾滋病的流行现状、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011年04期 v.17;No.97 458-459+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颜余竹;周颖清;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艾滋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结果采用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5个层次的护理措施,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要,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社会开支,值得推广。
2011年04期 v.17;No.97 460-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颜余竹;周颖清;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艾滋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结果采用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5个层次的护理措施,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要,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社会开支,值得推广。
2011年04期 v.17;No.97 460-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云;张甫华;刘小霞;
目的探讨影响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干预措施参与率和成功率的因素,为提高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将干预措施分为5个阶段进行,依次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在不同阶段分别实施健康教育、行政管理、疾病保险和艾滋病监测等干预措施。结果共干预500名出国劳务人员,其中男性442名,女性58名,年龄为26~45岁的青壮年,农村户籍占多数。分5个阶段实施干预措施,参与率、成功率和人口影响率呈现一个不断升高的趋势。参与率分别为52.4%、73.2%、85.6%、92.0%、96.4%;健康行为形成成功率分别为25.0%、36.4%、72.4%、83.0%、91.2%,人口影响率分别为13.5%、26.6%、62.0%、76.4%、87.9%。主要影响因素有干预措施的可接受性、管理力度和管理模式、经济措施的约束力及回国后艾滋病检测4个方面。结论多种形式干预措施并举,可提高干预措施的参与率和成功率。
2011年04期 v.17;No.97 462-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云;张甫华;刘小霞;
目的探讨影响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干预措施参与率和成功率的因素,为提高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将干预措施分为5个阶段进行,依次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在不同阶段分别实施健康教育、行政管理、疾病保险和艾滋病监测等干预措施。结果共干预500名出国劳务人员,其中男性442名,女性58名,年龄为26~45岁的青壮年,农村户籍占多数。分5个阶段实施干预措施,参与率、成功率和人口影响率呈现一个不断升高的趋势。参与率分别为52.4%、73.2%、85.6%、92.0%、96.4%;健康行为形成成功率分别为25.0%、36.4%、72.4%、83.0%、91.2%,人口影响率分别为13.5%、26.6%、62.0%、76.4%、87.9%。主要影响因素有干预措施的可接受性、管理力度和管理模式、经济措施的约束力及回国后艾滋病检测4个方面。结论多种形式干预措施并举,可提高干预措施的参与率和成功率。
2011年04期 v.17;No.97 462-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炜;郝晓刚;魏苏江;
目的探讨适合路边店等低层次场所暗娼的艾滋病干预方法。方法由退休社区干部为主要的干预实施者,对柯城区洗头房、路边店的低层次暗娼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及干预服务,通过对目标人群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 2009年6月-2010年6月,共调查洗头房、路边店的低层次暗娼523人,其中干预前153人,干预后半年167人,干预后1年203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9.3%提高到干预后半年和1年的97.2%和96.6%,曾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的比例也有明显的提高。结论以退休社区干部为主要的干预实施者,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可在同类地区展开。
2011年04期 v.17;No.97 464-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炜;郝晓刚;魏苏江;
目的探讨适合路边店等低层次场所暗娼的艾滋病干预方法。方法由退休社区干部为主要的干预实施者,对柯城区洗头房、路边店的低层次暗娼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及干预服务,通过对目标人群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 2009年6月-2010年6月,共调查洗头房、路边店的低层次暗娼523人,其中干预前153人,干预后半年167人,干预后1年203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9.3%提高到干预后半年和1年的97.2%和96.6%,曾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的比例也有明显的提高。结论以退休社区干部为主要的干预实施者,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可在同类地区展开。
2011年04期 v.17;No.97 464-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国良;罗雅凌;陈红;廖清华;
目的提高江西瑞赣高速公路施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降低其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风险,探索对高速公路施工人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经验。方法在江西瑞赣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期间,对全部施工人员开展多种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分层按比例抽取部分施工人员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瑞赣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43.23%,最近三个月非婚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提高了16.67%,最近一次非婚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提高了32.14%,多性伴现象减少。结论瑞赣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成功探索了对高速公路施工人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经验。
2011年04期 v.17;No.97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国良;罗雅凌;陈红;廖清华;
目的提高江西瑞赣高速公路施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降低其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风险,探索对高速公路施工人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经验。方法在江西瑞赣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期间,对全部施工人员开展多种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分层按比例抽取部分施工人员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瑞赣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43.23%,最近三个月非婚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提高了16.67%,最近一次非婚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提高了32.14%,多性伴现象减少。结论瑞赣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成功探索了对高速公路施工人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经验。
2011年04期 v.17;No.97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洁;项丽芬;单多;叶润华;杨跃诚;龚渝蓉;杨世江;姚仕堂;段松;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八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八类人群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对待HIV/AIDS的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9年9-11月期间共调查1 82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6.57%。艾滋病知识情况的相关因素主要有:调查地点(陇川与其他,χ2=38.66,P<0.001),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与其他,χ2=39.58,P<0.001),做过HIV检测(χ2=24.73,P<0.001),知道自己HIV感染状况(2χ=34.36,P<0.001)等。结论艾滋病宣传教育地区不平衡,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消除对HIV/AIDS的歧视。
2011年04期 v.17;No.97 469-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洁;项丽芬;单多;叶润华;杨跃诚;龚渝蓉;杨世江;姚仕堂;段松;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八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八类人群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对待HIV/AIDS的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9年9-11月期间共调查1 82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6.57%。艾滋病知识情况的相关因素主要有:调查地点(陇川与其他,χ2=38.66,P<0.001),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与其他,χ2=39.58,P<0.001),做过HIV检测(χ2=24.73,P<0.001),知道自己HIV感染状况(2χ=34.36,P<0.001)等。结论艾滋病宣传教育地区不平衡,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消除对HIV/AIDS的歧视。
2011年04期 v.17;No.97 469-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