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清峰;徐熙阳;姜思宇;李佳;马建军;许文青;袁建华;韩孟杰;黎开颜;贾丽敏;
目的分析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深入访谈等方法,获得我国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四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通过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结果共得到有效抚养人问卷149份,涉及受艾滋病影响儿童323名;有效多部门工作人员问卷23份,多部门深入访谈35次。其中县/市级深入访谈30次(含多部门研讨会7次),省级深入访谈5次(含多部门研讨会3次)。调查家庭中有57.7%的家庭儿童获得了生活救助,20.1%的家庭儿童获得了教育救助,5.4%的家庭儿童获得了医疗救助,17.6%的家庭儿童参加过心理关怀活动。但现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缺乏资金和人员等保障条件、信息收集和共享困难等问题。结论国家及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关怀救助政策,为减轻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政策落实尚不均衡,阻碍政策有效实施的因素仍然存在。
2011年03期 v.17;No.96 279-282+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清峰;徐熙阳;姜思宇;李佳;马建军;许文青;袁建华;韩孟杰;黎开颜;贾丽敏;
目的分析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深入访谈等方法,获得我国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四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通过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结果共得到有效抚养人问卷149份,涉及受艾滋病影响儿童323名;有效多部门工作人员问卷23份,多部门深入访谈35次。其中县/市级深入访谈30次(含多部门研讨会7次),省级深入访谈5次(含多部门研讨会3次)。调查家庭中有57.7%的家庭儿童获得了生活救助,20.1%的家庭儿童获得了教育救助,5.4%的家庭儿童获得了医疗救助,17.6%的家庭儿童参加过心理关怀活动。但现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缺乏资金和人员等保障条件、信息收集和共享困难等问题。结论国家及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关怀救助政策,为减轻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政策落实尚不均衡,阻碍政策有效实施的因素仍然存在。
2011年03期 v.17;No.96 279-282+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邬娜;钮文异;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医务人员的态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做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392名,69.6%的人从未接受过HIV抗体检测,56.4%的人同意应该对医务人员强制进行HIV抗体检测,68.4%的人同意感染HIV的医务人员不能进行侵入性操作,40.8%的人同意感染HIV的医务人员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应该向病人说明自己的病情。以上四部分的态度与HIV暴露防护知识的相关系数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部分医务人员从未接受过HIV抗体检测,是否在医务人员中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感染HIV的医务人员的从业规范做出相关规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2011年03期 v.17;No.96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邬娜;钮文异;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医务人员的态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做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392名,69.6%的人从未接受过HIV抗体检测,56.4%的人同意应该对医务人员强制进行HIV抗体检测,68.4%的人同意感染HIV的医务人员不能进行侵入性操作,40.8%的人同意感染HIV的医务人员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应该向病人说明自己的病情。以上四部分的态度与HIV暴露防护知识的相关系数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部分医务人员从未接受过HIV抗体检测,是否在医务人员中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感染HIV的医务人员的从业规范做出相关规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2011年03期 v.17;No.96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景荣;辛若雷;卢红艳;白立石;曾毅;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淋巴细胞表面CCR5、CX-CR4、HLA-DR和CD38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探讨HIV感染的免疫学基础。方法收集50例HIV/AIDS病人及14例健康对照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CR5、CXCR4、HLA-DR和CD38表达,并分析其与疾病进展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艾滋病组、HIV感染者和正常对照CCR5/CD4,CXCR4/CD4,CD38/CD4,CCR5/CD8,CD38/CD8和HLA-Dr/CD8表达有显著性差异,CXCR4/CD4和CD38/CD4与疾病进程呈明显正相关,CCR5/CD8和CD38/CD8与疾病进程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HIV/AIDS病人淋巴细胞表面CCR5、CXCR4和CD38表达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2011年03期 v.17;No.96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叶景荣;辛若雷;卢红艳;白立石;曾毅;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淋巴细胞表面CCR5、CX-CR4、HLA-DR和CD38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探讨HIV感染的免疫学基础。方法收集50例HIV/AIDS病人及14例健康对照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CR5、CXCR4、HLA-DR和CD38表达,并分析其与疾病进展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艾滋病组、HIV感染者和正常对照CCR5/CD4,CXCR4/CD4,CD38/CD4,CCR5/CD8,CD38/CD8和HLA-Dr/CD8表达有显著性差异,CXCR4/CD4和CD38/CD4与疾病进程呈明显正相关,CCR5/CD8和CD38/CD8与疾病进程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HIV/AIDS病人淋巴细胞表面CCR5、CXCR4和CD38表达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2011年03期 v.17;No.96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霞;赵燕;于兰;豆智慧;马烨;刘中夫;张福杰;
目的探讨合理预测抗病毒药品年度需求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需求模型和经验需求模型预测药品需求公式中的参数。下年度某药品需求量=下年度预计正在治疗的人数×预计某药物的使用人数百分比×用量/天×365天×(1+缓冲百分比)-该药品的库存剩余数量。结果以过去三年的抗病毒治疗人数线性预测,2011、2012年在治人数分别约为8.69万和10.30万,考虑到近年正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治疗覆盖率,未来两年的在治人数将更多。未来两年内拉米夫定的使用比例约为100%,齐多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的使用比例将分别在49%~60%、6%~20%、26%~30%范围内逐渐增加;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的使用比例将分别在20%~41%和50%~64%范围内逐渐减少。缓冲百分比一般为25%。艾滋病抗病毒药品的需求受治疗指南,政策资金支持,工作开展力度等多方面影响。结论药品需求预测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将标准需求模型与经验需求模型相结合,力求更为准确地预测药品需求。
2011年03期 v.17;No.96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霞;赵燕;于兰;豆智慧;马烨;刘中夫;张福杰;
目的探讨合理预测抗病毒药品年度需求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需求模型和经验需求模型预测药品需求公式中的参数。下年度某药品需求量=下年度预计正在治疗的人数×预计某药物的使用人数百分比×用量/天×365天×(1+缓冲百分比)-该药品的库存剩余数量。结果以过去三年的抗病毒治疗人数线性预测,2011、2012年在治人数分别约为8.69万和10.30万,考虑到近年正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治疗覆盖率,未来两年的在治人数将更多。未来两年内拉米夫定的使用比例约为100%,齐多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的使用比例将分别在49%~60%、6%~20%、26%~30%范围内逐渐增加;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的使用比例将分别在20%~41%和50%~64%范围内逐渐减少。缓冲百分比一般为25%。艾滋病抗病毒药品的需求受治疗指南,政策资金支持,工作开展力度等多方面影响。结论药品需求预测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将标准需求模型与经验需求模型相结合,力求更为准确地预测药品需求。
2011年03期 v.17;No.96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沈月兰;苏斌;吴建军;刘爱文;程晓莉;
目的了解安徽省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AIDS)病人耐药基因变异情况。方法调查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AIDS病人的人口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检测CD4及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高于1 000拷贝/ml的病人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共调查61例AIDS病人,其中有41例病毒载量高于1 000拷贝/ml。40例成功扩增序列,基因型耐药检测的成功率为97.56%(40/41)。在40例AIDS病人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率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M184V、T215Y和M41L,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相关基因耐药突变率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K103N、Y181C和G190A,没有发现与蛋白酶抑制剂(PI)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结论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出现NRTI和NNRTI耐药突变。在选择二线治疗方案时,要充分利用基因耐药检测评估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尽量使用对HIV敏感的抗病毒药物,增加PI类药物,避免交叉耐药带来的治疗失败。
2011年03期 v.17;No.96 295-297+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沈月兰;苏斌;吴建军;刘爱文;程晓莉;
目的了解安徽省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AIDS)病人耐药基因变异情况。方法调查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AIDS病人的人口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检测CD4及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高于1 000拷贝/ml的病人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共调查61例AIDS病人,其中有41例病毒载量高于1 000拷贝/ml。40例成功扩增序列,基因型耐药检测的成功率为97.56%(40/41)。在40例AIDS病人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率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M184V、T215Y和M41L,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相关基因耐药突变率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K103N、Y181C和G190A,没有发现与蛋白酶抑制剂(PI)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结论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出现NRTI和NNRTI耐药突变。在选择二线治疗方案时,要充分利用基因耐药检测评估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尽量使用对HIV敏感的抗病毒药物,增加PI类药物,避免交叉耐药带来的治疗失败。
2011年03期 v.17;No.96 295-297+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赖文红;喻航;周久顺;李恬;刘莉;秦光明;罗映娟;张灵麟;
目的了解四川省接受国家推荐治疗方案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生存状况,提高抗病毒治疗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统一使用的Data Fax抗病毒治疗信息收集系统中四川省治疗数据信息,使用SAS 9.1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通过筛选此次研究共纳入766例病人,截止研究结束时,有94例病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占12.3%。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有无肺部症状、确诊感染到开始治疗的时间,是病人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结合抗病毒治疗后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在疾病早期开展治疗对病人有更好的生存意义。
2011年03期 v.17;No.96 298-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赖文红;喻航;周久顺;李恬;刘莉;秦光明;罗映娟;张灵麟;
目的了解四川省接受国家推荐治疗方案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生存状况,提高抗病毒治疗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统一使用的Data Fax抗病毒治疗信息收集系统中四川省治疗数据信息,使用SAS 9.1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通过筛选此次研究共纳入766例病人,截止研究结束时,有94例病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占12.3%。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有无肺部症状、确诊感染到开始治疗的时间,是病人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结合抗病毒治疗后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在疾病早期开展治疗对病人有更好的生存意义。
2011年03期 v.17;No.96 298-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赵锦;陈琳;邢辉;郑陈丽;姚继东;黄丹;甘永霞;张燕;资芸芸;廖玲洁;邵一鸣;
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案,调查分析深圳HIV感染者的病毒株耐药突变情况,并分析耐药株传播水平的3年发展趋势。方法通过连续3年系列横断面调查,于2008年至2010年,每年采集<25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IV-1 pol区片断,进行序列测定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2008年检测耐药传播率为0(0/45),2009年检测耐药传播率上升至6.1%(3/49),其中1份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T215S),2份对蛋白酶抑制剂出现耐药(M46L);2010年检测耐药传播率为4.0%(2/50),其中1份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T215S),1份对蛋白酶抑制剂出现耐药(M46I)。所有耐药株均来自经性传播人群,其中,蛋白酶抑制剂耐药株全部来自男男性行为人群。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株全部属于重组亚型CRF07_BC,而蛋白酶抑制剂耐药毒株全部属于CRF01_AE。结论深圳地区HIV-1耐药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中度传播水平,应该为深圳地区发现的HIV感染者提供耐药检测,尤其是针对性传播人群。
2011年03期 v.17;No.96 3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锦;陈琳;邢辉;郑陈丽;姚继东;黄丹;甘永霞;张燕;资芸芸;廖玲洁;邵一鸣;
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案,调查分析深圳HIV感染者的病毒株耐药突变情况,并分析耐药株传播水平的3年发展趋势。方法通过连续3年系列横断面调查,于2008年至2010年,每年采集<25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IV-1 pol区片断,进行序列测定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2008年检测耐药传播率为0(0/45),2009年检测耐药传播率上升至6.1%(3/49),其中1份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T215S),2份对蛋白酶抑制剂出现耐药(M46L);2010年检测耐药传播率为4.0%(2/50),其中1份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T215S),1份对蛋白酶抑制剂出现耐药(M46I)。所有耐药株均来自经性传播人群,其中,蛋白酶抑制剂耐药株全部来自男男性行为人群。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株全部属于重组亚型CRF07_BC,而蛋白酶抑制剂耐药毒株全部属于CRF01_AE。结论深圳地区HIV-1耐药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中度传播水平,应该为深圳地区发现的HIV感染者提供耐药检测,尤其是针对性传播人群。
2011年03期 v.17;No.96 3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懿;刘伟;李荣健;黄玉满;董柏青;
目的了解广西美沙酮门诊服药人员的行为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更有效地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招募正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服药人员,对其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并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用χ2检验分析高危行为及HIV感染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的差异。结果共招募到正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服药人员1 623人,有效应答者1 599人。其中30.46%(487/1 599)的人自我报告在服药期间曾有过偷吸毒品行为,29.83%(477/1 599)认可在过去的30天里与固定性伴有过无保护性行为,8.07%(129/1 599)认可在过去的6个月里发生过多性伴行为,其中54.26%(70/129)为无保护性行为。统计学分析显示,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偷吸率较高,不同性别、婚姻及工作状况的人群其高危行为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单身、低文化程度及无业者的HIV感染率较高。结论行为干预效果不理想,对此类人群的综合干预措施仍需深入研究,措施落实力度亟待加强。
2011年03期 v.17;No.96 305-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懿;刘伟;李荣健;黄玉满;董柏青;
目的了解广西美沙酮门诊服药人员的行为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更有效地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招募正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服药人员,对其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并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用χ2检验分析高危行为及HIV感染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的差异。结果共招募到正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服药人员1 623人,有效应答者1 599人。其中30.46%(487/1 599)的人自我报告在服药期间曾有过偷吸毒品行为,29.83%(477/1 599)认可在过去的30天里与固定性伴有过无保护性行为,8.07%(129/1 599)认可在过去的6个月里发生过多性伴行为,其中54.26%(70/129)为无保护性行为。统计学分析显示,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偷吸率较高,不同性别、婚姻及工作状况的人群其高危行为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单身、低文化程度及无业者的HIV感染率较高。结论行为干预效果不理想,对此类人群的综合干预措施仍需深入研究,措施落实力度亟待加强。
2011年03期 v.17;No.96 305-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兰;桂秀枝;蒙秀宁;班子淇;鲁鸿艳;李文英;张福杰;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妇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状况,为医疗部门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母婴阻断、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广西贺州、柳州、南宁和横县发现的194名HIV阳性孕妇的HBV、HCV及梅毒合并感染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94名HIV阳性孕妇中,HIV/HCV、HIV/HBV和HIV/梅毒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4.14%、9.42%和5.24%。2.62%和1.05%的妇女分别有HIV/HBV/HCV和HIV/HCV/梅毒混合感染,吸毒是HIV/HCV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HIV/HBV合并感染存在地区差异。结论研究地区HIV阳性孕妇的HBV、HCV及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孕妇,应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母婴垂直传播。
2011年03期 v.17;No.96 308-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于兰;桂秀枝;蒙秀宁;班子淇;鲁鸿艳;李文英;张福杰;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妇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状况,为医疗部门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母婴阻断、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广西贺州、柳州、南宁和横县发现的194名HIV阳性孕妇的HBV、HCV及梅毒合并感染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94名HIV阳性孕妇中,HIV/HCV、HIV/HBV和HIV/梅毒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4.14%、9.42%和5.24%。2.62%和1.05%的妇女分别有HIV/HBV/HCV和HIV/HCV/梅毒混合感染,吸毒是HIV/HCV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HIV/HBV合并感染存在地区差异。结论研究地区HIV阳性孕妇的HBV、HCV及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孕妇,应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母婴垂直传播。
2011年03期 v.17;No.96 308-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韩晶;汤后林;许娟;毛宇嵘;
目的了解2009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随访情况,分析首次随访后的随访管理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使用2010年1月下载的艾滋病网络直报病例报告卡和2010年7月下载的艾滋病随访管理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当年报告HIV/AIDS68 249人,新发现且存活的HIV/AIDS 56 018人,其中完成首次随访48 407人(86.4%),失访3 151人(5.6%),查无此人2 646人(4.7%),未随访1 814人(3.2%)。首次随访完成后,未婚、维吾尔族和彝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感染途径为注射毒品、现住址为非报告地县区、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和强制戒毒/劳教/羁押人员,检测的HIV/AIDS失访比例较高。医疗机构报告病例信息不全为病例流失的主要原因。讨论为减少病例的失访,应加强易失访人群的沟通与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报告病例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011年03期 v.17;No.96 311-313+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韩晶;汤后林;许娟;毛宇嵘;
目的了解2009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随访情况,分析首次随访后的随访管理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使用2010年1月下载的艾滋病网络直报病例报告卡和2010年7月下载的艾滋病随访管理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当年报告HIV/AIDS68 249人,新发现且存活的HIV/AIDS 56 018人,其中完成首次随访48 407人(86.4%),失访3 151人(5.6%),查无此人2 646人(4.7%),未随访1 814人(3.2%)。首次随访完成后,未婚、维吾尔族和彝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感染途径为注射毒品、现住址为非报告地县区、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和强制戒毒/劳教/羁押人员,检测的HIV/AIDS失访比例较高。医疗机构报告病例信息不全为病例流失的主要原因。讨论为减少病例的失访,应加强易失访人群的沟通与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报告病例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011年03期 v.17;No.96 311-313+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朱广荣;何兴亮;黄小迅;
目的调查了解北京市白领阶层,对于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列入常规体检项目的意向性,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三家普通中型公司的全体白领共155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155人中,50.65%的同意将HIV抗体检测纳入常规体检,79.87%的人表示可以接受单位体检检测HIV抗体。结论多数调查对象支持将HIV抗体检测纳入常规体检。
2011年03期 v.17;No.96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广荣;何兴亮;黄小迅;
目的调查了解北京市白领阶层,对于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列入常规体检项目的意向性,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三家普通中型公司的全体白领共155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155人中,50.65%的同意将HIV抗体检测纳入常规体检,79.87%的人表示可以接受单位体检检测HIV抗体。结论多数调查对象支持将HIV抗体检测纳入常规体检。
2011年03期 v.17;No.96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丽茹;赵青;罗红兵;陆继云;郭建华;贾曼红;陆林;梅静远;卢冉;宋丽军;汪宁;
目的了解云南省腾冲县缅甸籍跨境婚姻妇女及其中国籍配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 2009年,对腾冲县缅甸籍跨境婚姻妇女及其中国籍配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采集缅甸籍跨境婚姻妇女血样960人,HIV感染率为1.98%;采集中国籍配偶血样741人,HIV感染率为1.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缅甸的婚姻状况,来中国的时间,最近1年是否有临时性伴是缅籍跨境婚姻妇女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需要对跨境婚姻人群采取有效地监控,倡导该人群进行婚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阻断HIV续发传播,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2011年03期 v.17;No.96 316-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付丽茹;赵青;罗红兵;陆继云;郭建华;贾曼红;陆林;梅静远;卢冉;宋丽军;汪宁;
目的了解云南省腾冲县缅甸籍跨境婚姻妇女及其中国籍配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 2009年,对腾冲县缅甸籍跨境婚姻妇女及其中国籍配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采集缅甸籍跨境婚姻妇女血样960人,HIV感染率为1.98%;采集中国籍配偶血样741人,HIV感染率为1.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缅甸的婚姻状况,来中国的时间,最近1年是否有临时性伴是缅籍跨境婚姻妇女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需要对跨境婚姻人群采取有效地监控,倡导该人群进行婚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阻断HIV续发传播,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2011年03期 v.17;No.96 316-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孙承民;李坪;张新鑫;李兴旺;
目的研究艾滋病(AIDS)病人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内镜及病理特征。方法对北京地坛医院1995-2009年期间收治的AIDS病人中,经临床、内镜、病理确诊并发食道、肠道黏膜病变的62例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中,31例食道黏膜病变病人胃镜像显示不同程度的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点片状白斑、白色伪膜或条索样、絮状真菌团块(6例并发食管黏膜溃疡)。其中16例病人病理检测到真菌菌丝或孢子而被确诊真菌性食管炎。33例肠道黏膜病变病人(2例同时合并食道黏膜病变)结肠镜像显示,除2例黏膜未见明显异常外,余31例均有结肠黏膜病变。慢性结肠炎14例,慢性结肠炎伴结肠溃疡15例,阿米巴性溃疡和回盲部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各1例。病理学特点:急慢性食管、结肠炎,主要表现为黏膜组织疏松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而溃疡除炎性病理改变外,伴有黏膜局灶、片状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结论 AIDS病人合并消化道黏膜病变肠道溃疡的发生率要高于食道。肠道黏膜病变以慢性结肠炎和结肠溃疡为主,同时可并发恶性肿瘤。
2011年03期 v.17;No.96 320-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承民;李坪;张新鑫;李兴旺;
目的研究艾滋病(AIDS)病人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内镜及病理特征。方法对北京地坛医院1995-2009年期间收治的AIDS病人中,经临床、内镜、病理确诊并发食道、肠道黏膜病变的62例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中,31例食道黏膜病变病人胃镜像显示不同程度的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点片状白斑、白色伪膜或条索样、絮状真菌团块(6例并发食管黏膜溃疡)。其中16例病人病理检测到真菌菌丝或孢子而被确诊真菌性食管炎。33例肠道黏膜病变病人(2例同时合并食道黏膜病变)结肠镜像显示,除2例黏膜未见明显异常外,余31例均有结肠黏膜病变。慢性结肠炎14例,慢性结肠炎伴结肠溃疡15例,阿米巴性溃疡和回盲部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各1例。病理学特点:急慢性食管、结肠炎,主要表现为黏膜组织疏松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而溃疡除炎性病理改变外,伴有黏膜局灶、片状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结论 AIDS病人合并消化道黏膜病变肠道溃疡的发生率要高于食道。肠道黏膜病变以慢性结肠炎和结肠溃疡为主,同时可并发恶性肿瘤。
2011年03期 v.17;No.96 320-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黎坚;王文明;徐勇;洪志强;史建国;赵秀萍;祝闻华;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高危行为特征,面临的社会和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网络在线对MSM进行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838人,年龄(28.73±7.51)岁;自认为性取向为同性恋的占59.07%,双性恋的占40.09%,异性恋者占0.84%。MSM的同性性伴数(中位数)累计有14个(8~31个)女性性伴数累计有2个(1~4个);最近6个月与同性性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46.3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较低、首次性行为年龄较小是影响使用安全套的阻碍因素,曾花钱买性是促成使用安全套的因素。838人中,75.78%认为暴露性取向会明显受到歧视和伤害,19.09%曾因男男性行为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11.58%曾因男男性行为有自杀行为,47.02%曾因同性性倾向感到痛苦并影响了学习或工作,21.43%曾因男男性行为暴露被单位辞退或自己辞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过婚是增加MSM社会压力及心理压力的因素,而文化程度较低是减轻压力的因素。233人检测过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率为11.59%。结论 MSM存在较高的高危行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HIV感染率较高。
2011年03期 v.17;No.96 324-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薛黎坚;王文明;徐勇;洪志强;史建国;赵秀萍;祝闻华;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高危行为特征,面临的社会和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网络在线对MSM进行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838人,年龄(28.73±7.51)岁;自认为性取向为同性恋的占59.07%,双性恋的占40.09%,异性恋者占0.84%。MSM的同性性伴数(中位数)累计有14个(8~31个)女性性伴数累计有2个(1~4个);最近6个月与同性性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46.3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较低、首次性行为年龄较小是影响使用安全套的阻碍因素,曾花钱买性是促成使用安全套的因素。838人中,75.78%认为暴露性取向会明显受到歧视和伤害,19.09%曾因男男性行为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11.58%曾因男男性行为有自杀行为,47.02%曾因同性性倾向感到痛苦并影响了学习或工作,21.43%曾因男男性行为暴露被单位辞退或自己辞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过婚是增加MSM社会压力及心理压力的因素,而文化程度较低是减轻压力的因素。233人检测过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率为11.59%。结论 MSM存在较高的高危行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HIV感染率较高。
2011年03期 v.17;No.96 324-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陈继军;刘军;李莹;王艳艳;马斌;古丽萍;赵爱玲;许静;陈晓燕;
目的了解兰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AIDS)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MSM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提供相关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SM志愿者"滚雪球"的方法,对出入酒吧和洗浴场所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6-2010年连续5年共调查889人。其中未婚者574人,占64.57%;已婚者282人,占31.72%;离异或丧偶者33人,占3.71%。共发现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53例,阳性率为5.96%(53/889);梅毒阳性者121例,阳性率为13.61%(121/889);丙型肝炎(丙肝)阳性者12人,阳性率1.85%(12/650)。2006-2010年,各年MSM人群的HIV阳性率分别为0.92%(1/109)、2.31%(3/130)、7.00%(14/200)、5.50%(11/200)、9.60%(24/25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有上升趋势;各年梅毒阳性感染率分别为0.92%(1/109)、4.62%(6/130)、23.00%(46/200)、18.50%(37/200)、12.40%(31/25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3年丙肝阳性率分别为1.50%(3/200)、1.50%(3/200)、2.40%(6/250),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安全套使用率低,多性伴、梅毒感染率高等都是促使HIV快速传播的影响因素。
2011年03期 v.17;No.96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陈继军;刘军;李莹;王艳艳;马斌;古丽萍;赵爱玲;许静;陈晓燕;
目的了解兰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AIDS)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MSM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提供相关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SM志愿者"滚雪球"的方法,对出入酒吧和洗浴场所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6-2010年连续5年共调查889人。其中未婚者574人,占64.57%;已婚者282人,占31.72%;离异或丧偶者33人,占3.71%。共发现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53例,阳性率为5.96%(53/889);梅毒阳性者121例,阳性率为13.61%(121/889);丙型肝炎(丙肝)阳性者12人,阳性率1.85%(12/650)。2006-2010年,各年MSM人群的HIV阳性率分别为0.92%(1/109)、2.31%(3/130)、7.00%(14/200)、5.50%(11/200)、9.60%(24/25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有上升趋势;各年梅毒阳性感染率分别为0.92%(1/109)、4.62%(6/130)、23.00%(46/200)、18.50%(37/200)、12.40%(31/25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3年丙肝阳性率分别为1.50%(3/200)、1.50%(3/200)、2.40%(6/250),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安全套使用率低,多性伴、梅毒感染率高等都是促使HIV快速传播的影响因素。
2011年03期 v.17;No.96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杜维婧;郭蕾;魏南方;陶茂萱;田向阳;安家璈;王萍;严丽萍;卫薇;
目的了解中国居民对艾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健康传播策略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全国15~69岁的城乡常住居民,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78 575人,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66.0%(65.7%~66.4%),全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3.1%(3.0%~3.2%)。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民族、家庭月收入等有统计学联系,<40岁中国居民比≥40岁的平均增加1.26倍(OR=1.26,95%CI:1.21~1.31),文化程度高的平均为文盲的1.70~4.32倍,已婚比未婚的平均增加1.36倍(OR=1.36,95%CI:1.27~1.45),其他职业平均为农民的1.13~1.19倍[除农民工低于农民外,为0.89倍(OR=0.89,95%CI:0.83~0.95)],汉族比其他民族平均增加1.14倍(OR=1.14,95%CI:1.09~1.20),家庭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上的是1 000元以下居民的1.15倍(OR=1.15,95%CI:1.11~1.19)。结论中国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低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要求,社会经济地位对于我国居民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制定健康教育策略和政策时不仅仅要考虑个体自身的因素,也要从社会环境因素着手,进一步关注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的弱势群体的健康传播。
2011年03期 v.17;No.96 332-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杜维婧;郭蕾;魏南方;陶茂萱;田向阳;安家璈;王萍;严丽萍;卫薇;
目的了解中国居民对艾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健康传播策略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全国15~69岁的城乡常住居民,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78 575人,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66.0%(65.7%~66.4%),全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3.1%(3.0%~3.2%)。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民族、家庭月收入等有统计学联系,<40岁中国居民比≥40岁的平均增加1.26倍(OR=1.26,95%CI:1.21~1.31),文化程度高的平均为文盲的1.70~4.32倍,已婚比未婚的平均增加1.36倍(OR=1.36,95%CI:1.27~1.45),其他职业平均为农民的1.13~1.19倍[除农民工低于农民外,为0.89倍(OR=0.89,95%CI:0.83~0.95)],汉族比其他民族平均增加1.14倍(OR=1.14,95%CI:1.09~1.20),家庭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上的是1 000元以下居民的1.15倍(OR=1.15,95%CI:1.11~1.19)。结论中国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低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要求,社会经济地位对于我国居民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制定健康教育策略和政策时不仅仅要考虑个体自身的因素,也要从社会环境因素着手,进一步关注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的弱势群体的健康传播。
2011年03期 v.17;No.96 332-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邱泓;高霖琳;李怡;廖斌;李建华;
目的探索在难于接触的女性性工作者中开展规模估计的简便可行的方法,为评价项目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固定人群采用普查法,流动人群采用捕获再捕获法。结果用普查法估计固定人群规模为445人(409~480人),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流动人群规模为586人,95%CI:515~656人;18个调查点目标人群规模995~1 066人。结论根据规模估计的目的、目标人群类别及特征,结合现有资料和工作基础选择规模估计方法,简便可行。调查中,各利益相关群体积极参与和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2011年03期 v.17;No.96 336-338+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邱泓;高霖琳;李怡;廖斌;李建华;
目的探索在难于接触的女性性工作者中开展规模估计的简便可行的方法,为评价项目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固定人群采用普查法,流动人群采用捕获再捕获法。结果用普查法估计固定人群规模为445人(409~480人),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流动人群规模为586人,95%CI:515~656人;18个调查点目标人群规模995~1 066人。结论根据规模估计的目的、目标人群类别及特征,结合现有资料和工作基础选择规模估计方法,简便可行。调查中,各利益相关群体积极参与和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2011年03期 v.17;No.96 336-338+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安;程鸽;宋映雪;叶江竹;孙丽君;
目的通过分析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是否合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探讨治疗尖锐湿疣的不同预后。方法对佑安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的MSM人群中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皮损给予外用咪喹莫特、γ-干扰素及自制外用药外涂,观察疗效。结果 MSM人群中发生尖锐湿疣的258例中,单一性伴者30例,多性伴者228例;单纯感染尖锐湿疣者180例,尖锐湿疣合并HIV感染78例。治疗结束后,合并HIV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为44.9%(35/78),单纯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为13.9%(25/180),两组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MSM人群中尖锐湿疣发生率较高,但复发率不高;如合并HIV感染,则复发率较高。因此对于反复出现尖锐湿疣的患者,要增加HIV检查。
2011年03期 v.17;No.96 339-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安;程鸽;宋映雪;叶江竹;孙丽君;
目的通过分析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是否合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探讨治疗尖锐湿疣的不同预后。方法对佑安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的MSM人群中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皮损给予外用咪喹莫特、γ-干扰素及自制外用药外涂,观察疗效。结果 MSM人群中发生尖锐湿疣的258例中,单一性伴者30例,多性伴者228例;单纯感染尖锐湿疣者180例,尖锐湿疣合并HIV感染78例。治疗结束后,合并HIV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为44.9%(35/78),单纯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为13.9%(25/180),两组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MSM人群中尖锐湿疣发生率较高,但复发率不高;如合并HIV感染,则复发率较高。因此对于反复出现尖锐湿疣的患者,要增加HIV检查。
2011年03期 v.17;No.96 339-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沈松英;杨立刚;杨斌;
目的预测广东省梅毒流行的变化趋势,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曲线方程拟合的方法,根据广东省1995-2009年梅毒发病率的变化特点,选用二次多项式函数、三次多项式函数和指数函数,对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进行拟合,比较分析各方程的拟合优度及残差等指标。结果三次多项式曲线的拟合效果好于其他曲线方程,拟合的三次多项式函数为y=1.117+7.099x-1.251x2+0.068x3。通过方程预测2010、2011、2012年广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7.202/10万、74.882/10万、96.62/10万。结论如果不加大力度控制梅毒,广东省梅毒未来几年报告发病率将上升较快,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相关防治机构以及民众的高度重视。
2011年03期 v.17;No.96 34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沈松英;杨立刚;杨斌;
目的预测广东省梅毒流行的变化趋势,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曲线方程拟合的方法,根据广东省1995-2009年梅毒发病率的变化特点,选用二次多项式函数、三次多项式函数和指数函数,对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进行拟合,比较分析各方程的拟合优度及残差等指标。结果三次多项式曲线的拟合效果好于其他曲线方程,拟合的三次多项式函数为y=1.117+7.099x-1.251x2+0.068x3。通过方程预测2010、2011、2012年广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7.202/10万、74.882/10万、96.62/10万。结论如果不加大力度控制梅毒,广东省梅毒未来几年报告发病率将上升较快,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相关防治机构以及民众的高度重视。
2011年03期 v.17;No.96 34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钟铭英;尹跃平;王红春;魏万惠;韩燕;孙秀峰;
目的评价全国性病实验室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的能力。方法质控样品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性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统一配制,通过邮寄方式发放至各参评实验室。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回报性病控制中心。结果 2009年参加质评活动的单位共140家,其中省级CDC中心实验室/皮肤病防治研究所30家;国家级性病监测点81家;自愿参加的各级皮肤性病防治机构29家。在140家参评单位中,70.0%(98/140)性病实验室回报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相符,考核成绩为优秀;22.14%(31/140)考核成绩为合格;7.14%(10/140)考核成绩为一般;0.71%(1/140)考核成绩为不合格。2009年沙眼衣原体检测室间质评考核成绩平均为92.14分,合格率为92.14%。结论省级中心实验室和自愿参加的各级性病实验室CT检测能力普遍较高,但少数监测点实验室存在试验操作失误、检测方法选择错误及试剂质量等问题,检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1年03期 v.17;No.96 34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钟铭英;尹跃平;王红春;魏万惠;韩燕;孙秀峰;
目的评价全国性病实验室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的能力。方法质控样品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性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统一配制,通过邮寄方式发放至各参评实验室。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回报性病控制中心。结果 2009年参加质评活动的单位共140家,其中省级CDC中心实验室/皮肤病防治研究所30家;国家级性病监测点81家;自愿参加的各级皮肤性病防治机构29家。在140家参评单位中,70.0%(98/140)性病实验室回报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相符,考核成绩为优秀;22.14%(31/140)考核成绩为合格;7.14%(10/140)考核成绩为一般;0.71%(1/140)考核成绩为不合格。2009年沙眼衣原体检测室间质评考核成绩平均为92.14分,合格率为92.14%。结论省级中心实验室和自愿参加的各级性病实验室CT检测能力普遍较高,但少数监测点实验室存在试验操作失误、检测方法选择错误及试剂质量等问题,检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1年03期 v.17;No.96 34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彬;
随着艾滋病(AIDS)疫情的蔓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受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增大,给职业暴露者及其亲友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文章对HIV/AIDS罪犯监区护士的HIV职业暴露职业压力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1年03期 v.17;No.96 347-348+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彬;
随着艾滋病(AIDS)疫情的蔓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受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增大,给职业暴露者及其亲友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文章对HIV/AIDS罪犯监区护士的HIV职业暴露职业压力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1年03期 v.17;No.96 347-348+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立;沙莉;鲁桂兰;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将艾滋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结果 140例艾滋病病人中,观察组病人发生真菌感染11例(15.7%),对照组发生39例(55.7%),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2011年03期 v.17;No.96 34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立;沙莉;鲁桂兰;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将艾滋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结果 140例艾滋病病人中,观察组病人发生真菌感染11例(15.7%),对照组发生39例(55.7%),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2011年03期 v.17;No.96 34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禹哲;朱琳;袁丽丽;赵亚双;王健;
目的了解2006-2009年哈尔滨市暗娼(FSW)人群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率,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宣教工作提供线索。方法对暗娼人群进行分层抽样,在知情同意后对她们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所有资料经Epi Data 3.0版软件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9年,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2.4%、57.7%、68.5%和90.6%,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3.0%、76.2%、91.4%和91.9%,梅毒检出率分别为1.2%、3.4%、2.4%和2.5%,4年间均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结论哈尔滨市暗娼人群存在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该人群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
2011年03期 v.17;No.96 351-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崔禹哲;朱琳;袁丽丽;赵亚双;王健;
目的了解2006-2009年哈尔滨市暗娼(FSW)人群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率,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宣教工作提供线索。方法对暗娼人群进行分层抽样,在知情同意后对她们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所有资料经Epi Data 3.0版软件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9年,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2.4%、57.7%、68.5%和90.6%,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3.0%、76.2%、91.4%和91.9%,梅毒检出率分别为1.2%、3.4%、2.4%和2.5%,4年间均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结论哈尔滨市暗娼人群存在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该人群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
2011年03期 v.17;No.96 351-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王立强;李娜;黄少平;张琼;
目的了解2009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自愿咨询检测的求询者咨询情况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4名求询者中,自愿检测HIV者532人,男∶女为1.17∶1,18~40岁占95.88%。求询者类型以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的女性居多,占66.67%。检出HIV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0.38%。其中1例为手术史,1例为配偶阳性。结论应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工作及干预工作,把重点放在青壮年和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女性人群。
2011年03期 v.17;No.96 353-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立强;李娜;黄少平;张琼;
目的了解2009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自愿咨询检测的求询者咨询情况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4名求询者中,自愿检测HIV者532人,男∶女为1.17∶1,18~40岁占95.88%。求询者类型以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的女性居多,占66.67%。检出HIV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0.38%。其中1例为手术史,1例为配偶阳性。结论应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工作及干预工作,把重点放在青壮年和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女性人群。
2011年03期 v.17;No.96 353-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邢彦;史如晶;王路;苗立波;魏巍;申跃峰;沈艳辉;吴曦;李玉莲;
目的了解辖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感染性传播疾病(STD)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提供信息。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全部就诊者划分为性病病例组(g1组)和对照组(g0组)。对2009年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社会特征、性行为特征和性病患病情况。以性病罹患情况(是/否)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婚外性伴数、安全套使用情况等为影响因素,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性病病例组调查485人,对照组609人,病例组的非婚性伴、女性、汉族、户籍在外地、没有固定性伴者的构成比例比对照组高(P<0.05),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是否有非婚性伴、户籍、民族、性别、婚姻状况是影响性病就诊者是否患性病的影响因素(P<0.05),有非婚性伴、女性、外地人、少数民族是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对有非婚性伴者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性别和非婚性伴数与感染性病有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结论进一步加强对有非婚性伴、外地人口、少数民族、女性就诊者的健康教育和性病治疗,是当前性病门诊和其他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2011年03期 v.17;No.96 35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邢彦;史如晶;王路;苗立波;魏巍;申跃峰;沈艳辉;吴曦;李玉莲;
目的了解辖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感染性传播疾病(STD)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提供信息。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全部就诊者划分为性病病例组(g1组)和对照组(g0组)。对2009年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社会特征、性行为特征和性病患病情况。以性病罹患情况(是/否)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婚外性伴数、安全套使用情况等为影响因素,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性病病例组调查485人,对照组609人,病例组的非婚性伴、女性、汉族、户籍在外地、没有固定性伴者的构成比例比对照组高(P<0.05),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是否有非婚性伴、户籍、民族、性别、婚姻状况是影响性病就诊者是否患性病的影响因素(P<0.05),有非婚性伴、女性、外地人、少数民族是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对有非婚性伴者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性别和非婚性伴数与感染性病有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结论进一步加强对有非婚性伴、外地人口、少数民族、女性就诊者的健康教育和性病治疗,是当前性病门诊和其他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2011年03期 v.17;No.96 35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郑建东;庞琳;徐杰;柔克明;肖冬;吴尊友;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与梅毒的现患状况、艾滋病相关认知与行为。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同/异性性行为等,并进行HIV和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157位调查对象,HIV、梅毒以及合并感染率分别为2.5%、7.0%和1.3%。由于同性性取向,5.1%有过自杀行为。近6个月曾与偶遇性伴发生过性行为者("419")约占到45%,其HIV和梅毒的感染率均高于无"419"行为者。不足20%曾发生异性性行为。结论大学生MSM中普遍存在HIV高危同性性行为,也存在异性性行为,亟须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2011年03期 v.17;No.96 358-359+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郑建东;庞琳;徐杰;柔克明;肖冬;吴尊友;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与梅毒的现患状况、艾滋病相关认知与行为。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同/异性性行为等,并进行HIV和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157位调查对象,HIV、梅毒以及合并感染率分别为2.5%、7.0%和1.3%。由于同性性取向,5.1%有过自杀行为。近6个月曾与偶遇性伴发生过性行为者("419")约占到45%,其HIV和梅毒的感染率均高于无"419"行为者。不足20%曾发生异性性行为。结论大学生MSM中普遍存在HIV高危同性性行为,也存在异性性行为,亟须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2011年03期 v.17;No.96 358-359+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