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欣,闫惠平,陈磊,陶欣,肖瑶,邵一鸣
目的 初步探讨HIV-1CN54合成gp120基因的DNA疫苗(pcDNA3.1-syngp120)鼻内接种小鼠是否诱发免疫应答。方法 DNA疫苗免疫后,制备脾和肠系膜淋巴结(MLN)淋巴细胞,在体外测其增殖应答和CD8+CTL应答。间接ELISA法测血清和粘膜洗液抗原-特异的IgG和IgA抗体滴度。中和实验测免疫血清和阴道洗液是否中和 HIV-1SF33。结果 在 DNA疫苗未次免疫后,小鼠第 1周检测到脾和 MLN CD8+CTL应答较弱,而第 5周未检测到。另外,在末次免疫后的第1、5周检测到MLN而未检测到脾淋巴细胞发生增殖应答。并且检测到特异的血清IgG抗体和粘膜的(包括粪便和阴道洗液)IgA抗体,但未检测到血清的IgA抗体和粘膜的(包括粪便和阴道洗液)IgG抗体。中和实验发现末次免疫后第5周的血清能中和实验室毒株HIV-1SF33(B亚型),而阴道洗液则没有。结论 该DNA疫苗鼻内免疫小鼠可诱导粘膜免疫应答,包括 MLN淋巴细胞增殖应答和 CD8+CTL应答,同时诱导较弱的粘膜IgA抗体应答。此外,能诱导脾CD8+CTL应答和血清IgG抗体应答。免疫血清中和HIV-1S F33,而阴道洗液不能。
2002年02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欣,闫惠平,陈磊,陶欣,肖瑶,邵一鸣
目的 初步探讨HIV-1CN54合成gp120基因的DNA疫苗(pcDNA3.1-syngp120)鼻内接种小鼠是否诱发免疫应答。方法 DNA疫苗免疫后,制备脾和肠系膜淋巴结(MLN)淋巴细胞,在体外测其增殖应答和CD8+CTL应答。间接ELISA法测血清和粘膜洗液抗原-特异的IgG和IgA抗体滴度。中和实验测免疫血清和阴道洗液是否中和 HIV-1SF33。结果 在 DNA疫苗未次免疫后,小鼠第 1周检测到脾和 MLN CD8+CTL应答较弱,而第 5周未检测到。另外,在末次免疫后的第1、5周检测到MLN而未检测到脾淋巴细胞发生增殖应答。并且检测到特异的血清IgG抗体和粘膜的(包括粪便和阴道洗液)IgA抗体,但未检测到血清的IgA抗体和粘膜的(包括粪便和阴道洗液)IgG抗体。中和实验发现末次免疫后第5周的血清能中和实验室毒株HIV-1SF33(B亚型),而阴道洗液则没有。结论 该DNA疫苗鼻内免疫小鼠可诱导粘膜免疫应答,包括 MLN淋巴细胞增殖应答和 CD8+CTL应答,同时诱导较弱的粘膜IgA抗体应答。此外,能诱导脾CD8+CTL应答和血清IgG抗体应答。免疫血清中和HIV-1S F33,而阴道洗液不能。
2002年02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卫民,潘孝彰,康来仪,潘启超,林庆能,薛以乐,翁心华
目的 对上海地区 HIV感染者初诊时的 CD4、CD8、CD4/CD8比值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了解早期 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上海地区 64例 HIV感染者,取其 CD4淋巴细胞计数及 CD4/CD8初始值,与正常成人CD4淋巴细胞计数及其CD4/CD8进行比较。并且取其中47例根据感染时间的长短分为2年之内、3~5年、6~8年三组,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HIV感染者CD4淋巴细胞计数初始值与正常成人CD4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D4/CD8比值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HIV感染者早期即有CD4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和CD4/CD8比值下降。感染时间越长,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越低,CD8淋巴细胞计数值也是逐渐下降的。
2002年02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蒋卫民,潘孝彰,康来仪,潘启超,林庆能,薛以乐,翁心华
目的 对上海地区 HIV感染者初诊时的 CD4、CD8、CD4/CD8比值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了解早期 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上海地区 64例 HIV感染者,取其 CD4淋巴细胞计数及 CD4/CD8初始值,与正常成人CD4淋巴细胞计数及其CD4/CD8进行比较。并且取其中47例根据感染时间的长短分为2年之内、3~5年、6~8年三组,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HIV感染者CD4淋巴细胞计数初始值与正常成人CD4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D4/CD8比值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HIV感染者早期即有CD4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和CD4/CD8比值下降。感染时间越长,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越低,CD8淋巴细胞计数值也是逐渐下降的。
2002年02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徐军强,魏飞力,梅珊,曹韵贞
目的 探索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组中监测HIV-1耐药性病毒株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抽提病毒RNA,采用套式RT-PCR方法扩增HIV-1的PR和RT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够从血浆病毒载量在 1000拷贝/ml以上的样本中得到扩增产物。在 16例接受 HAART的 HIV-1感染者中,发现 1例感染者 DP31的 PR和 RT基因出现了突变,这些突变为L63P、T215F、K219Q和M184V。所有突变均与公开报道的结果一致,并被证明与HIV-1的耐药性有关。另外,DP31在接受HAART前已出现T215F、K219Q的耐药性突变,究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有效地监测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耐药性病毒株的存在。该方法提供的结果准确、可靠,并且为临床医生评价HAART效果,合理选择和及时优化药物组合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02年02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军强,魏飞力,梅珊,曹韵贞
目的 探索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组中监测HIV-1耐药性病毒株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抽提病毒RNA,采用套式RT-PCR方法扩增HIV-1的PR和RT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够从血浆病毒载量在 1000拷贝/ml以上的样本中得到扩增产物。在 16例接受 HAART的 HIV-1感染者中,发现 1例感染者 DP31的 PR和 RT基因出现了突变,这些突变为L63P、T215F、K219Q和M184V。所有突变均与公开报道的结果一致,并被证明与HIV-1的耐药性有关。另外,DP31在接受HAART前已出现T215F、K219Q的耐药性突变,究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有效地监测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耐药性病毒株的存在。该方法提供的结果准确、可靠,并且为临床医生评价HAART效果,合理选择和及时优化药物组合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02年02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袁建华,许屹,姜涛,Geoegelonita,李建华,张家鹏
目的 预测未来10年云南省HIV/AIDS流行趋势。方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学模型、现患率趋势估计及经验分布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用9种方案描述云南省未来10年HIV/AIDS流行趋势,指标包括未来各年HIV感染人数、新增人数和累计人数,及AIDS现患人数、新增人数和累计人数。我们估计目前云南省HIV感染人数为5.2~5.4万,到2005年时增加到8~20万,到2010年时再增加到11~62万。目前AIDS患者累计人数为 5 000~8 000人,到 2010年将增加到 6~12万。结论 未来 10年云南省 HIV仍以在吸毒人群中流行为主,但通过其它途径感染HIV的人数占总HIV感染人数的比例也会不断增加,同时艾滋病将会造成未来孤儿数不断增加,估计2000年云南省艾滋病孤儿为2千人,到2010年为2万人。本文还讨论了非安全注射问题,这是一个可能导致艾滋病流行的不可忽视的潜在因素。
2002年02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袁建华,许屹,姜涛,Geoegelonita,李建华,张家鹏
目的 预测未来10年云南省HIV/AIDS流行趋势。方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学模型、现患率趋势估计及经验分布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用9种方案描述云南省未来10年HIV/AIDS流行趋势,指标包括未来各年HIV感染人数、新增人数和累计人数,及AIDS现患人数、新增人数和累计人数。我们估计目前云南省HIV感染人数为5.2~5.4万,到2005年时增加到8~20万,到2010年时再增加到11~62万。目前AIDS患者累计人数为 5 000~8 000人,到 2010年将增加到 6~12万。结论 未来 10年云南省 HIV仍以在吸毒人群中流行为主,但通过其它途径感染HIV的人数占总HIV感染人数的比例也会不断增加,同时艾滋病将会造成未来孤儿数不断增加,估计2000年云南省艾滋病孤儿为2千人,到2010年为2万人。本文还讨论了非安全注射问题,这是一个可能导致艾滋病流行的不可忽视的潜在因素。
2002年02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国华,崔为国,王哲,王林,李拯民,杨跃进,孙洁,周东生,张长青,陈明朝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感染结核杆菌情况,了解HIV/AIDS与结核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2例健康者及40例经WB确证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做结核菌素(PPD)试验,CD4、CD8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HIV感染者和 AIDS病人中PPD阳性率12.5%,而健康对照 PPD阳性率28.2%(P<0.05)。CD4细胞计数<200/mm3者PPD均为阴性。CD4/CD8比值<1者达90%。结论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机体免疫力降低,PPD反应明显下降。对HIV/AIDS病人使用化学药物预防以控制和减少结核病发病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2002年02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国华,崔为国,王哲,王林,李拯民,杨跃进,孙洁,周东生,张长青,陈明朝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感染结核杆菌情况,了解HIV/AIDS与结核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2例健康者及40例经WB确证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做结核菌素(PPD)试验,CD4、CD8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HIV感染者和 AIDS病人中PPD阳性率12.5%,而健康对照 PPD阳性率28.2%(P<0.05)。CD4细胞计数<200/mm3者PPD均为阴性。CD4/CD8比值<1者达90%。结论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机体免疫力降低,PPD反应明显下降。对HIV/AIDS病人使用化学药物预防以控制和减少结核病发病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2002年02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北川,李秀芳,胡铁中,刘殿昌,曹宁校
目的 通过对中国男同性爱者(gay)的调查,分析gay儿童期状况,对自身性别、性别角色、性取向的态度及认识,某些少见经历和心理与艾滋病(AIDS)高危因素间的关系,发现影响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深层次因素。方法 从男男性接触者自我填写的问卷中筛选出性引力完全来自同性的240例gay的相关资料,进行一般性描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国gay的性活跃程度不亚于工业化国家情况,但普遍存在易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儿童早期认为当女孩更好和不喜欢刀枪类玩具是成年后被动肛交的预示因子。首次性交年龄<16岁者性伴更多,区易遭受伤害。成年后不喜欢自身性别和同性性关系中自认为女性角色者,较多被动肛交,其心理与儿童早期跨性心理-行为有明确的关系,曾被当做女孩抚养者却无此特点。有被迫性交经历和有药物滥用者是高危行为最多的两个gay亚群。曾与女性性交者累计性伴数更多且较多参与群交。恋童、恋老者更多地有偶遇性伴。对gay的伤害与其自杀念头/行为相关。结论 中国gay中存在HIV高水平流行的前景。Gay中的若干小亚群在HIV传播中起到不同的特殊作用。部分gay的高危行为在童年期就有明确的预示因子存在,或者与其对自身的认识、特殊的经历和心理密切相关。
2002年02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张北川,李秀芳,胡铁中,刘殿昌,曹宁校
目的 通过对中国男同性爱者(gay)的调查,分析gay儿童期状况,对自身性别、性别角色、性取向的态度及认识,某些少见经历和心理与艾滋病(AIDS)高危因素间的关系,发现影响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深层次因素。方法 从男男性接触者自我填写的问卷中筛选出性引力完全来自同性的240例gay的相关资料,进行一般性描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国gay的性活跃程度不亚于工业化国家情况,但普遍存在易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儿童早期认为当女孩更好和不喜欢刀枪类玩具是成年后被动肛交的预示因子。首次性交年龄<16岁者性伴更多,区易遭受伤害。成年后不喜欢自身性别和同性性关系中自认为女性角色者,较多被动肛交,其心理与儿童早期跨性心理-行为有明确的关系,曾被当做女孩抚养者却无此特点。有被迫性交经历和有药物滥用者是高危行为最多的两个gay亚群。曾与女性性交者累计性伴数更多且较多参与群交。恋童、恋老者更多地有偶遇性伴。对gay的伤害与其自杀念头/行为相关。结论 中国gay中存在HIV高水平流行的前景。Gay中的若干小亚群在HIV传播中起到不同的特殊作用。部分gay的高危行为在童年期就有明确的预示因子存在,或者与其对自身的认识、特殊的经历和心理密切相关。
2002年02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吾布力哈森,阿利娅,玛吾兰,海滩
<正>伊宁市HIV感染以吸毒人群为主,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是传播HIV的主要原因。我市自1996年发现HIV感染者以来,因吸毒感染 HIV的人数迅速增加,为了解吸毒者 HIV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5月~1999年6月对我市某办事处的85名吸毒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85名吸毒者中,HIV抗体阳性68例,阳性率为80.0%,梅毒(RPR血清试验)阳性 7例,阳性率为 8.2%。吸毒者均为维吾尔族。男性84例,女性1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 25岁;初中文化程度 46人,占 54.1%,无业及个体户 62人,占 72.9%。 对85例吸毒者的行为调查显示,口吸13人,HIV抗体阳
2002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吾布力哈森,阿利娅,玛吾兰,海滩
<正>伊宁市HIV感染以吸毒人群为主,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是传播HIV的主要原因。我市自1996年发现HIV感染者以来,因吸毒感染 HIV的人数迅速增加,为了解吸毒者 HIV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5月~1999年6月对我市某办事处的85名吸毒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85名吸毒者中,HIV抗体阳性68例,阳性率为80.0%,梅毒(RPR血清试验)阳性 7例,阳性率为 8.2%。吸毒者均为维吾尔族。男性84例,女性1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 25岁;初中文化程度 46人,占 54.1%,无业及个体户 62人,占 72.9%。 对85例吸毒者的行为调查显示,口吸13人,HIV抗体阳
2002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汤小兰,焦解歌,陈汉诗,苗茂华,梁洪川,王小丹,杜彪毅,何启亚
目的 评价农村中学生向家庭、社区再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琼海农村两个乡镇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中学生开设性健康教育课,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进行再传播给家长及周围社区居民,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学生在干预后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31.97%,农民知晓率提高20%以上,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知识和态度的改变最为显著,而农民的安全套使用率改变则无显著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由中学生到家庭、社区的健康教育再传播模式是完全可行的,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2002年02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汤小兰,焦解歌,陈汉诗,苗茂华,梁洪川,王小丹,杜彪毅,何启亚
目的 评价农村中学生向家庭、社区再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琼海农村两个乡镇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中学生开设性健康教育课,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进行再传播给家长及周围社区居民,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学生在干预后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31.97%,农民知晓率提高20%以上,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知识和态度的改变最为显著,而农民的安全套使用率改变则无显著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由中学生到家庭、社区的健康教育再传播模式是完全可行的,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2002年02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毛宇嵘,郑锡文,热孜艳,潘承东,王莉,刘伟
目的 了解伊宁市孕妇的HIV感染情况。方法2000年4月~2001年1月对在伊宁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产前体检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507名孕妇,查出HIV感染者1人,感染率为0.2%。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被调查孕妇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上升(趋势性检验x2=45.75,P<0.01)。文化程度越高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更高(趋势性检验x2=13.95,P<0.01)。孕妇认为产前应该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占 88.2%(447/507)。结论 伊宁市 HIV已从高危人群波及到一般人群,夫妻间性传播可能是新疆伊宁市孕妇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在HIV感染率高的地区对孕妇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并开展产前HIV抗体检测势在必行。
2002年02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毛宇嵘,郑锡文,热孜艳,潘承东,王莉,刘伟
目的 了解伊宁市孕妇的HIV感染情况。方法2000年4月~2001年1月对在伊宁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产前体检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507名孕妇,查出HIV感染者1人,感染率为0.2%。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被调查孕妇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上升(趋势性检验x2=45.75,P<0.01)。文化程度越高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更高(趋势性检验x2=13.95,P<0.01)。孕妇认为产前应该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占 88.2%(447/507)。结论 伊宁市 HIV已从高危人群波及到一般人群,夫妻间性传播可能是新疆伊宁市孕妇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在HIV感染率高的地区对孕妇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并开展产前HIV抗体检测势在必行。
2002年02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姚军,夏时畅,张新卫,杨介者,莫世华,潘平涛,吴方,钱建明,周志贞,郑琳
目的 了解城市、城镇、农村社区内的各类人群对AIDS/STD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社区开展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方法 对城市、城镇、农村社区中的各类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干预,在干预前后分两次开展抽样调查,采取匿名问卷(KABP)法。结果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已经有较高的水平,所以有的项目两次调查多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各类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相关知识有了大幅度地提高,相比而言,学生干预的力度尚待加强。结论 社区各类人群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它能极大的提高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根本上制止艾滋病在我国大范围流行的可能。社区干预工作应及时推广。
2002年02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姚军,夏时畅,张新卫,杨介者,莫世华,潘平涛,吴方,钱建明,周志贞,郑琳
目的 了解城市、城镇、农村社区内的各类人群对AIDS/STD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社区开展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方法 对城市、城镇、农村社区中的各类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干预,在干预前后分两次开展抽样调查,采取匿名问卷(KABP)法。结果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已经有较高的水平,所以有的项目两次调查多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各类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相关知识有了大幅度地提高,相比而言,学生干预的力度尚待加强。结论 社区各类人群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它能极大的提高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根本上制止艾滋病在我国大范围流行的可能。社区干预工作应及时推广。
2002年02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盛文晞
<正>男性尿道口处尖锐湿疣的治疗较为困难。复发率较高。笔者采用多功能电子治疗仪局部烧灼与肌注唯尔本注射液和外涂喷昔洛韦软膏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19~31岁之间。病程在2~16个月。疣体呈鸡冠状4例,呈菜花状2例。疣体直径为 1× 1mm2~5 ×5mm2之间。其中两例为曾在外院采用激光治疗后而复发者。所有疣体醋酸白试验均为阳性。2 治疗方法(1)先用0.5%碘伏将疣体及周围皮肤做常规消毒。然后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浸润麻醉,再用多功能电子治疗仪将疣体炭化清除。
2002年02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盛文晞
<正>男性尿道口处尖锐湿疣的治疗较为困难。复发率较高。笔者采用多功能电子治疗仪局部烧灼与肌注唯尔本注射液和外涂喷昔洛韦软膏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19~31岁之间。病程在2~16个月。疣体呈鸡冠状4例,呈菜花状2例。疣体直径为 1× 1mm2~5 ×5mm2之间。其中两例为曾在外院采用激光治疗后而复发者。所有疣体醋酸白试验均为阳性。2 治疗方法(1)先用0.5%碘伏将疣体及周围皮肤做常规消毒。然后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浸润麻醉,再用多功能电子治疗仪将疣体炭化清除。
2002年02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森林,李勇,夏耕田,李彦彪,李明霞,蔺会云,李敬云,韩光红
目的 了解部队在校学员和基层士兵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情况,为制定部队在校学员和基层士兵的艾滋病教育、训练内容和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1年8月~9月采用现场试卷问答、专题讲课的方法,对224名在校学员和194名基层士兵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的考核调查。结果(1)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认识,如性传播、经血传播、垂直传播等主要传播途径和采用安全套进行预防等知识学握的较好,分别为 94.0%以上、85.7%以上。有80%以上的受试人员能选准六种以上高危人群;(2)有73.0%的人员认为应同情和关心艾滋病病人,70%~95%的人员能够选择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有31.7%的学员、45.4%的战士不敢肯定自己不得艾滋病;(3)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员组明显高于战士组,P<0.005,战士组经授课后正确率明显高于学员组,P<0.001。结论 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可使广大指战员的艾滋病知识有较大的提高,增大宣传教育的范围和力度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
2002年02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森林,李勇,夏耕田,李彦彪,李明霞,蔺会云,李敬云,韩光红
目的 了解部队在校学员和基层士兵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情况,为制定部队在校学员和基层士兵的艾滋病教育、训练内容和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1年8月~9月采用现场试卷问答、专题讲课的方法,对224名在校学员和194名基层士兵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的考核调查。结果(1)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认识,如性传播、经血传播、垂直传播等主要传播途径和采用安全套进行预防等知识学握的较好,分别为 94.0%以上、85.7%以上。有80%以上的受试人员能选准六种以上高危人群;(2)有73.0%的人员认为应同情和关心艾滋病病人,70%~95%的人员能够选择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有31.7%的学员、45.4%的战士不敢肯定自己不得艾滋病;(3)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员组明显高于战士组,P<0.005,战士组经授课后正确率明显高于学员组,P<0.001。结论 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可使广大指战员的艾滋病知识有较大的提高,增大宣传教育的范围和力度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
2002年02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唐永军,张建新,万绍平,靳征,刘莉
目的 了解四川省生殖道感染(RTIs)和性传播疾病(STDs)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四川省性病疫情报告资料、流行病学专题调查资料及有关文献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自 1981年我省从高危人群中查出 17例,直到 2000年报告49 117例,20年来累计报告达 35万余例,报告发病率在这 20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病种以淋病和尖锐湿疣为主,两者构成比之和平均约为 90%。对特定人群的调查发现RTIs/STDs在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中均呈流行趋势。结论RTIs/STDs流行已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对RTIs/STDs的防治采取有力措施,以遏制性病的进一步蔓延。
2002年02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唐永军,张建新,万绍平,靳征,刘莉
目的 了解四川省生殖道感染(RTIs)和性传播疾病(STDs)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四川省性病疫情报告资料、流行病学专题调查资料及有关文献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自 1981年我省从高危人群中查出 17例,直到 2000年报告49 117例,20年来累计报告达 35万余例,报告发病率在这 20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病种以淋病和尖锐湿疣为主,两者构成比之和平均约为 90%。对特定人群的调查发现RTIs/STDs在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中均呈流行趋势。结论RTIs/STDs流行已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对RTIs/STDs的防治采取有力措施,以遏制性病的进一步蔓延。
2002年02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范继峰,杨丽芬,颜洪海
<正>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病损多发生在外生殖器、会阴及肛门周围,偶尔也可发生在生殖器以外部位,但发生在儿童鼻前庭的CA,经查国内有关资料未见报道。笔者在临床首次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2002年02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继峰,杨丽芬,颜洪海
<正>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病损多发生在外生殖器、会阴及肛门周围,偶尔也可发生在生殖器以外部位,但发生在儿童鼻前庭的CA,经查国内有关资料未见报道。笔者在临床首次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2002年02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明轩,刘景田,党小军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红细胞免疫及调节因子与胸腺肽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机理。方法 按照郭峰与刘景田等建立及改进方法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并用胸腺肽治疗。结果 尖锐湿疣治疗前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明显降低,而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明显升高。经胸腺肽治疗后以上指标趋于正常。治疗后3个月未复发者31例。结论 提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胸腺肽治疗获较好疗效。
2002年02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明轩,刘景田,党小军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红细胞免疫及调节因子与胸腺肽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机理。方法 按照郭峰与刘景田等建立及改进方法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并用胸腺肽治疗。结果 尖锐湿疣治疗前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明显降低,而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明显升高。经胸腺肽治疗后以上指标趋于正常。治疗后3个月未复发者31例。结论 提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胸腺肽治疗获较好疗效。
2002年02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有龄,谭淑珍,吴燕
目的 考察中药“疣毒清”在体外对HPV的杀灭作用,以阐明其治疗机理。方法 从临床切除的CA标本中提取HPV,加入中药“疣毒清”后,在4℃下共孵,按时提取HPV-DNA,用FQ-PCR法测定其病毒含量。结果 含HPV的试管加入“疣毒清”后,经反复测试,24小时即不能测出HPV,而对照管及非相关中药管均含同等浓度的HPV-DNA拷贝。结论“疣毒清”具有明确的杀灭HPV的作用,这一功能阐明了它在治疗CA时的机制。
2002年02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蔡有龄,谭淑珍,吴燕
目的 考察中药“疣毒清”在体外对HPV的杀灭作用,以阐明其治疗机理。方法 从临床切除的CA标本中提取HPV,加入中药“疣毒清”后,在4℃下共孵,按时提取HPV-DNA,用FQ-PCR法测定其病毒含量。结果 含HPV的试管加入“疣毒清”后,经反复测试,24小时即不能测出HPV,而对照管及非相关中药管均含同等浓度的HPV-DNA拷贝。结论“疣毒清”具有明确的杀灭HPV的作用,这一功能阐明了它在治疗CA时的机制。
2002年02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张宁,周庆华
<正>患者,女,8个月,第1胎,2001年1月30日足月剖宫产生,体重3.5kg,新生儿评分10分。母乳喂养。患儿自1个月前,四肢关节屈侧,腋窝、手足出现红斑鳞屑疹,双手足脱皮屑,肛门会阴部出现红斑,皮肤破溃,曾在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湿疹”,给予口服扑尔敏,皮康霜外用,无效。近1周,患儿夜间哭闹、拒奶,双下肢红肿,触痛,于2001年9月19日来我站皮肤科就诊。体检:发育正常,精神可,体重12kg。体温36℃,脉搏96次/分。耳、鼻、眼、口腔粘膜未见异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0.5cm,质软,脾无肿大。颈、腋下、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头顶、枕、颞部散在黄豆大小点状秃发斑,脱发区肤色正常。双侧掌、跖部、腋窝、四肢关节屈侧,可见铜红色斑疹,上覆少量环形鳞屑,双腕、双踝关节肿胀,皮肤呈暗紫色,皮温高、触痛。双手足皮肤脱屑,肛周及会阴部有蚕豆大小湿润性扁平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肛周皮肤糜
2002年02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宁,周庆华
<正>患者,女,8个月,第1胎,2001年1月30日足月剖宫产生,体重3.5kg,新生儿评分10分。母乳喂养。患儿自1个月前,四肢关节屈侧,腋窝、手足出现红斑鳞屑疹,双手足脱皮屑,肛门会阴部出现红斑,皮肤破溃,曾在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湿疹”,给予口服扑尔敏,皮康霜外用,无效。近1周,患儿夜间哭闹、拒奶,双下肢红肿,触痛,于2001年9月19日来我站皮肤科就诊。体检:发育正常,精神可,体重12kg。体温36℃,脉搏96次/分。耳、鼻、眼、口腔粘膜未见异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0.5cm,质软,脾无肿大。颈、腋下、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头顶、枕、颞部散在黄豆大小点状秃发斑,脱发区肤色正常。双侧掌、跖部、腋窝、四肢关节屈侧,可见铜红色斑疹,上覆少量环形鳞屑,双腕、双踝关节肿胀,皮肤呈暗紫色,皮温高、触痛。双手足皮肤脱屑,肛周及会阴部有蚕豆大小湿润性扁平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肛周皮肤糜
2002年02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筠,田桢干,朱锦德,何乐妹,沈士伟
目的 对潜伏期梅毒的外籍人群进行监测,以防止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方法 应用快速血浆素反应试验、苍白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结果2000年度上海口岸应用血清学方法对出入境的境外人群 8 583人次进行梅毒监测,发现阳性者 39例,感染率为 0.454%,并对其中的 20例,用 EIA方法检测了梅毒特异性抗体IgG和IgM,4例IgG+和IgM+,16例IgM-和IgG+。结论 根据检测到的IgG和IgM抗体结果,应对早期潜伏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期梅毒,分别采取不同的卫生检疫措施。
2002年02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方筠,田桢干,朱锦德,何乐妹,沈士伟
目的 对潜伏期梅毒的外籍人群进行监测,以防止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方法 应用快速血浆素反应试验、苍白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结果2000年度上海口岸应用血清学方法对出入境的境外人群 8 583人次进行梅毒监测,发现阳性者 39例,感染率为 0.454%,并对其中的 20例,用 EIA方法检测了梅毒特异性抗体IgG和IgM,4例IgG+和IgM+,16例IgM-和IgG+。结论 根据检测到的IgG和IgM抗体结果,应对早期潜伏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期梅毒,分别采取不同的卫生检疫措施。
2002年02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方平,张少明
<正>尖锐湿疣(CA)治疗后复发率高是临床上常遇到的难题,我们通过60例男性顽固性CA合并包皮过长的治疗,观察包皮过长与CA复发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0例CA患者均为我院皮肤性病专科门诊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30.6岁,均有不同程度包皮过长,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16个月,58例曾经1~6次CO2激光,电灼,0.5%足叶草毒素酊等治疗,皮损为包皮内板、龟头,多发、密集性丘疹、结节者42例,皮损相互融合呈乳头状斑块者18例;伴有龟头包皮炎者39例;所有患者就诊前1个月均未接受有关CA治疗;均为非瘢痕素质。 分组: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包皮环切手术组(n=40)和对照组(n=20)。 治疗方法:60例患者首光采用CO2激光去除疣体,手术组同时行包皮环切术。
2002年02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方平,张少明
<正>尖锐湿疣(CA)治疗后复发率高是临床上常遇到的难题,我们通过60例男性顽固性CA合并包皮过长的治疗,观察包皮过长与CA复发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0例CA患者均为我院皮肤性病专科门诊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30.6岁,均有不同程度包皮过长,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16个月,58例曾经1~6次CO2激光,电灼,0.5%足叶草毒素酊等治疗,皮损为包皮内板、龟头,多发、密集性丘疹、结节者42例,皮损相互融合呈乳头状斑块者18例;伴有龟头包皮炎者39例;所有患者就诊前1个月均未接受有关CA治疗;均为非瘢痕素质。 分组: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包皮环切手术组(n=40)和对照组(n=20)。 治疗方法:60例患者首光采用CO2激光去除疣体,手术组同时行包皮环切术。
2002年02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毅,陆春,朱国兴
目的 比较男女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者体内和体外的耐药性。方法 从65例患者的尿道和宫颈留取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且根据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5例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男性21例,女性44例,解尿支原体体外耐药性试验显示男女之间对强力霉素(DOX)、交沙霉素(JOS)、氧氟沙星(OFL)、红霉素(ERY)、四环素(TET)和原始霉素(PRI)等6种药物的耐药性差别无显著性;使用相应的敏感药物治疗后,男性有 3例(14.28%),女性有 18例(40.91%)经体外培养解脲支原体仍阳性。结论 男女之间解脲支原体体内耐药性存在显著性差异。
2002年02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毅,陆春,朱国兴
目的 比较男女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者体内和体外的耐药性。方法 从65例患者的尿道和宫颈留取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且根据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5例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男性21例,女性44例,解尿支原体体外耐药性试验显示男女之间对强力霉素(DOX)、交沙霉素(JOS)、氧氟沙星(OFL)、红霉素(ERY)、四环素(TET)和原始霉素(PRI)等6种药物的耐药性差别无显著性;使用相应的敏感药物治疗后,男性有 3例(14.28%),女性有 18例(40.91%)经体外培养解脲支原体仍阳性。结论 男女之间解脲支原体体内耐药性存在显著性差异。
2002年02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世一,张亮,李琳,李琼
<正>按照云南省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我市1997年开始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对孕产妇的HIV监测,以了解普通人群感染HIV的情况,每年800人份,当年未检出HIV感染者[1];1998年在孕产妇中首次发现1例HIV感染者[2];1999年发现1例孕产妇感染;本文报告2000年6~9月对800名孕产妇的监测结果。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从6月起进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的孕产妇均列为监测对象,至完成800人份为止。填写统一表格,每人取血3~5ml,分离血清;晨尿2~3ml,由我站用血检和尿检的2种进口试剂盒,在有效期内按说明书进行HIV检测,重复阳性标本送云南省卫
2002年02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世一,张亮,李琳,李琼
<正>按照云南省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我市1997年开始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对孕产妇的HIV监测,以了解普通人群感染HIV的情况,每年800人份,当年未检出HIV感染者[1];1998年在孕产妇中首次发现1例HIV感染者[2];1999年发现1例孕产妇感染;本文报告2000年6~9月对800名孕产妇的监测结果。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从6月起进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的孕产妇均列为监测对象,至完成800人份为止。填写统一表格,每人取血3~5ml,分离血清;晨尿2~3ml,由我站用血检和尿检的2种进口试剂盒,在有效期内按说明书进行HIV检测,重复阳性标本送云南省卫
2002年02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福祥,孙永涛
<正>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HIV分类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HIV有两种类型:HIV-1和HIV-2。其中HIV-1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原,因此,目前关于HIV-1的防治研究主要针对HIV-1进行的。近年来,人们联合使用HIV-1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HIV-1感染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然而,HIV-1感染仍旧是整个人类所要面临的难题,并且新近又出现了耐抗HIV感染药物的病毒株。这就需要人们努力寻找一项新的治疗策略以治疗这种耐药HIV-1感染。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发现核酶可以有效地在细胞培养中抑制
2002年02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福祥,孙永涛
<正>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HIV分类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HIV有两种类型:HIV-1和HIV-2。其中HIV-1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原,因此,目前关于HIV-1的防治研究主要针对HIV-1进行的。近年来,人们联合使用HIV-1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HIV-1感染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然而,HIV-1感染仍旧是整个人类所要面临的难题,并且新近又出现了耐抗HIV感染药物的病毒株。这就需要人们努力寻找一项新的治疗策略以治疗这种耐药HIV-1感染。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发现核酶可以有效地在细胞培养中抑制
2002年02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述森
<正>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RTI)是指男女生殖系统受到细菌、病毒、霉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的总称,包括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Infections,简称STI)、内源性感染(由于不良卫生习惯、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等原因所致,如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和医源性感染(由一些可避免或不可避免的医疗因素引起),其中HIV是最重要的RTI。STI既可传播给他人,又可增加再感染其它STI,特别是HIV的危险性,因此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RTI/STI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的生殖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1990年STI(不包括HIV)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占15~45岁男性所有疾病负担的1.5%,占同年龄女性疾病负担的8.9%;STI(不包括HIV)在育龄妇女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损失原因中居第2位(世界发展报告,1993
2002年02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刘述森
<正>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RTI)是指男女生殖系统受到细菌、病毒、霉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的总称,包括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Infections,简称STI)、内源性感染(由于不良卫生习惯、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等原因所致,如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和医源性感染(由一些可避免或不可避免的医疗因素引起),其中HIV是最重要的RTI。STI既可传播给他人,又可增加再感染其它STI,特别是HIV的危险性,因此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RTI/STI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的生殖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1990年STI(不包括HIV)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占15~45岁男性所有疾病负担的1.5%,占同年龄女性疾病负担的8.9%;STI(不包括HIV)在育龄妇女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损失原因中居第2位(世界发展报告,1993
2002年02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宾,李金兰,王永兰
<正>病例,男,30岁,四肢末端及背部出现虹膜样红斑伴瘙痒8天入院。8天前因感冒服克感敏;两天后手足及背部出现虹膜样红斑,自觉瘙痒,经地塞米松治疗两天无效到我院就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入院诊断为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给与甲基强的松龙40mg/d静脉滴注治疗。治疗中发现病人四肢浅静脉均已破坏,静脉穿刺极为困难,为此询问病人家属后得知病人有吸毒史10年,其中静脉注射毒品史8年,现戒断5个月。查血清HIV抗体阳性,送云南省卫生防疫站确诊试验阳性。治疗中红斑增多并出现新发水疱,瘙痒加重,病情恶化。由于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进行股静脉穿刺输液,甲基强的松龙剂量增加到 80mg/d同时抗感染及加强支持治疗,病情仍未控制,躯干四肢继续出现水疱及大疱,
2002年02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宾,李金兰,王永兰
<正>病例,男,30岁,四肢末端及背部出现虹膜样红斑伴瘙痒8天入院。8天前因感冒服克感敏;两天后手足及背部出现虹膜样红斑,自觉瘙痒,经地塞米松治疗两天无效到我院就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入院诊断为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给与甲基强的松龙40mg/d静脉滴注治疗。治疗中发现病人四肢浅静脉均已破坏,静脉穿刺极为困难,为此询问病人家属后得知病人有吸毒史10年,其中静脉注射毒品史8年,现戒断5个月。查血清HIV抗体阳性,送云南省卫生防疫站确诊试验阳性。治疗中红斑增多并出现新发水疱,瘙痒加重,病情恶化。由于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进行股静脉穿刺输液,甲基强的松龙剂量增加到 80mg/d同时抗感染及加强支持治疗,病情仍未控制,躯干四肢继续出现水疱及大疱,
2002年02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云
<正>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原因,其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占非淋菌性尿道炎的30%~40%[1]。是目前流行最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及社会构成极大危害。近年来我国有报道表明,在高危人群中,感染率达19.4%~50%[2]。由于CT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且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除可引起眼部感染外,在男性还会引起尿道炎、附睾炎。在女性可致盆腔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异位妊娠、死胎或不孕症。甚至在分娩时,CT可通过产道传染给胎儿。感染衣原体的孕妇,产下的婴儿有50%~70%将成为带菌者。早期、快速、简便检测衣原体对性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限制其传播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1CT的生物学 沙眼衣原体是一组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除引起有症状的疾病外,还可引起不明显的持续性感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核糖体,有比较复杂的酶系统。具有
2002年02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云
<正>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原因,其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占非淋菌性尿道炎的30%~40%[1]。是目前流行最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及社会构成极大危害。近年来我国有报道表明,在高危人群中,感染率达19.4%~50%[2]。由于CT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且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除可引起眼部感染外,在男性还会引起尿道炎、附睾炎。在女性可致盆腔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异位妊娠、死胎或不孕症。甚至在分娩时,CT可通过产道传染给胎儿。感染衣原体的孕妇,产下的婴儿有50%~70%将成为带菌者。早期、快速、简便检测衣原体对性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限制其传播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1CT的生物学 沙眼衣原体是一组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除引起有症状的疾病外,还可引起不明显的持续性感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核糖体,有比较复杂的酶系统。具有
2002年02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正>法国学者近日发现CD4+ T细胞表面表达的CCR5协同受体的数量,可以决定 HIV感染者体内 CD4+细胞下降的程度。Corbeau博士等人以往就曾经发现,CCR5的密度与HIV载量有关,本次他们研究了CCR5的密度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分别测定了HIV感染者和健康志愿者的CCR5密度。结果发现,在25名无症状且没有进行治疗的HIV感染者体内,年度CD4+T细胞的损耗与其表面的 CCR5密度密切相关,并与
2002年02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法国学者近日发现CD4+ T细胞表面表达的CCR5协同受体的数量,可以决定 HIV感染者体内 CD4+细胞下降的程度。Corbeau博士等人以往就曾经发现,CCR5的密度与HIV载量有关,本次他们研究了CCR5的密度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分别测定了HIV感染者和健康志愿者的CCR5密度。结果发现,在25名无症状且没有进行治疗的HIV感染者体内,年度CD4+T细胞的损耗与其表面的 CCR5密度密切相关,并与
2002年02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纯章,孙淑才,邵敏,樊筱鹂,赵梅
<正>1 病例报告 例1.男,30岁,因口舌灼痛,吞咽困难10天,于2000年5月8日入院。既往有静脉吸毒史4年,肺结核病史近2年。体格检查:体温 37.4℃,脉博 92次/分,血压 14.0/9.0kPa,体重53kg。营养差,面色灰白。右腋下有一约1.5cm大小淋巴结,质中,无压痛,移动性好。口唇灰白,舌背及颊粘膜上散在点片状乳胶样白斑,有触痛,不易拭去。心、肺、腹无异常发现。血常规: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45 × 1012/L,白细胞3.9 ×109/L,中性0.42%,淋巴0.58%。血沉60mm/h。口腔分泌物检见真菌菌丝及孢子。给予克霉唑口腔锭10mg口服及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第2日行食管镜检查示霉菌性食管炎。HIV抗体初筛试验OD值大于临界值。蛋白印迹试验确诊为艾滋病。治疗10日后症状消失出院。 例2男,28岁,因口舌灼痛1周于2001年8月3日入院。
2002年02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纯章,孙淑才,邵敏,樊筱鹂,赵梅
<正>1 病例报告 例1.男,30岁,因口舌灼痛,吞咽困难10天,于2000年5月8日入院。既往有静脉吸毒史4年,肺结核病史近2年。体格检查:体温 37.4℃,脉博 92次/分,血压 14.0/9.0kPa,体重53kg。营养差,面色灰白。右腋下有一约1.5cm大小淋巴结,质中,无压痛,移动性好。口唇灰白,舌背及颊粘膜上散在点片状乳胶样白斑,有触痛,不易拭去。心、肺、腹无异常发现。血常规: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45 × 1012/L,白细胞3.9 ×109/L,中性0.42%,淋巴0.58%。血沉60mm/h。口腔分泌物检见真菌菌丝及孢子。给予克霉唑口腔锭10mg口服及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第2日行食管镜检查示霉菌性食管炎。HIV抗体初筛试验OD值大于临界值。蛋白印迹试验确诊为艾滋病。治疗10日后症状消失出院。 例2男,28岁,因口舌灼痛1周于2001年8月3日入院。
2002年02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