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性病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

  • 在“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张文康

    <正>尊敬的彼得·皮奥特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国家卫生部,并以大会主席的名义祝贺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召开,向来自国内、外关心和从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朋友与同仁们表示热烈地欢迎。这次会议规模大、内容广,是一次集中反映我国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参与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盛会。这次会议将在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贯彻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进行动员、交流和研讨。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和国际社会支持,推动我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 目前,我国艾滋病性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自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到 2001年 9月底,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1208例,死亡 641例。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都已存在,以注射毒品感染

    2001年06期 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在“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张文康

    <正>尊敬的彼得·皮奥特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国家卫生部,并以大会主席的名义祝贺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召开,向来自国内、外关心和从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朋友与同仁们表示热烈地欢迎。这次会议规模大、内容广,是一次集中反映我国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参与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盛会。这次会议将在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贯彻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进行动员、交流和研讨。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和国际社会支持,推动我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 目前,我国艾滋病性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自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到 2001年 9月底,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1208例,死亡 641例。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都已存在,以注射毒品感染

    2001年06期 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在“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彼得·皮奥特

    <正>尊敬的部长、各位代表: 今天,我非常高兴地代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参加这次大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是由8个发起组织共同发起的专门防治艾滋病的机构——国际劳工组织作为最新加入的发起组织,不到两周前刚刚正式签字。 全世界艾滋病的流行仍在继续蔓延——全球每天有15000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在月复一月地继续。10月初,包括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内的,一个叫做‘监测艾滋病大流行’的合作小组发布了一个最新报告。报告中关于亚太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的资料显示,在一些多年来一直没有艾滋病流行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目前出现了艾滋病流行的强劲势头。 报告总结到,在亚洲,艾滋病病毒既在有极高危暴露的人群中传播,也在普通人群中传播。在亚洲三个国家——泰国、柬埔寨和缅甸,成人总人口的2%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整个地区,至少有700万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监测艾滋病大流行”的报

    2001年06期 325-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在“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彼得·皮奥特

    <正>尊敬的部长、各位代表: 今天,我非常高兴地代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参加这次大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是由8个发起组织共同发起的专门防治艾滋病的机构——国际劳工组织作为最新加入的发起组织,不到两周前刚刚正式签字。 全世界艾滋病的流行仍在继续蔓延——全球每天有15000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在月复一月地继续。10月初,包括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内的,一个叫做‘监测艾滋病大流行’的合作小组发布了一个最新报告。报告中关于亚太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的资料显示,在一些多年来一直没有艾滋病流行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目前出现了艾滋病流行的强劲势头。 报告总结到,在亚洲,艾滋病病毒既在有极高危暴露的人群中传播,也在普通人群中传播。在亚洲三个国家——泰国、柬埔寨和缅甸,成人总人口的2%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整个地区,至少有700万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监测艾滋病大流行”的报

    2001年06期 325-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在“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曾毅

    <正>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历时4天的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已接近尾声。这次大会是我国防治艾滋病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盛会,也是对我国多年来防治艾滋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检阅、与会代表 190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着省、市、县各级卫生系统以及教育、司法、公安、计生委、检疫、武警、铁路等部门。张文康部长和殷大奎副部长亲临大会指导并做了报告,特别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彼得·皮奥特先生和国外在京的有关组织代表以及很多国外著名专家教授和我国在国外卓有成就的学者参与会议,并做了很重要的报告。借此机会我代表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大会收编论文430篇,内容涉及与艾滋病预防有关的多个领域,有多部门合作及非政府组织参与19篇,与艾滋病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3篇,艾滋病性病流行病学99篇,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124篇,艾滋病基础性研究57篇,艾滋病临床、治疗、药物咨询和关怀护理32篇,性病的临床管理和实验室诊断96篇。大会报告形式多样,共有大会报告3次,分会报告10次,卫星会议

    2001年06期 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在“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曾毅

    <正>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历时4天的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已接近尾声。这次大会是我国防治艾滋病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盛会,也是对我国多年来防治艾滋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检阅、与会代表 190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着省、市、县各级卫生系统以及教育、司法、公安、计生委、检疫、武警、铁路等部门。张文康部长和殷大奎副部长亲临大会指导并做了报告,特别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彼得·皮奥特先生和国外在京的有关组织代表以及很多国外著名专家教授和我国在国外卓有成就的学者参与会议,并做了很重要的报告。借此机会我代表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大会收编论文430篇,内容涉及与艾滋病预防有关的多个领域,有多部门合作及非政府组织参与19篇,与艾滋病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3篇,艾滋病性病流行病学99篇,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124篇,艾滋病基础性研究57篇,艾滋病临床、治疗、药物咨询和关怀护理32篇,性病的临床管理和实验室诊断96篇。大会报告形式多样,共有大会报告3次,分会报告10次,卫星会议

    2001年06期 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女传染男”的方式推动了HIV在发展中国家的流行

    孔朝霞

    <正>英国研究人员最近指出,由于在发展中国家的“核心”人群中,女性将HIV传染给男性的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因此该方式可能是推动HIV大规模流行的主要因素,目前迫切需要在基本的生物学水平上以男性为目标,实施新的干预措施。他们回顾了文献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每次接触的HIV感染率,并特别关注了“核心人群”,如妓女和嫖客中的HIV感染率,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女传染男”的比率比发达国家高341倍,而“男传染女”的比率仅高出3倍、在非洲,大多数国家都存在HIV的流行,而男性未能进行包皮环切似乎是其感染HIV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受HIV感染比较严重的国家,应当以具有多个性伴而又没有进行包皮环切的男性作为预防HIV的目标。然而,与女性相比,目前以男性为目标实施的干预措施十分有限。女性往往被认为是HIV流行的牺牲品,而男性则是流行的制造者。

    2001年06期 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在京召开

    <正>为了交流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防治经验,探讨我国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以及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卫生部于2001年11月13~1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这次大会由卫生部主办,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承办,多部门参加协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代表,国外专家和驻华国际组织有关机构的代表计 1900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皮奥特先生和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 本次大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围绕“关注艾滋,付诸行动”主题,大会开展了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和卫星会议三种方式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动的内容覆盖了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各个方面。 会议期间,共举行了3次大会报告,报告主题分别是:(1)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艾滋病与公共政策及法律;(2)艾滋病性病的

    2001年06期 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女传染男”的方式推动了HIV在发展中国家的流行

    孔朝霞

    <正>英国研究人员最近指出,由于在发展中国家的“核心”人群中,女性将HIV传染给男性的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因此该方式可能是推动HIV大规模流行的主要因素,目前迫切需要在基本的生物学水平上以男性为目标,实施新的干预措施。他们回顾了文献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每次接触的HIV感染率,并特别关注了“核心人群”,如妓女和嫖客中的HIV感染率,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女传染男”的比率比发达国家高341倍,而“男传染女”的比率仅高出3倍、在非洲,大多数国家都存在HIV的流行,而男性未能进行包皮环切似乎是其感染HIV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受HIV感染比较严重的国家,应当以具有多个性伴而又没有进行包皮环切的男性作为预防HIV的目标。然而,与女性相比,目前以男性为目标实施的干预措施十分有限。女性往往被认为是HIV流行的牺牲品,而男性则是流行的制造者。

    2001年06期 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在京召开

    <正>为了交流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防治经验,探讨我国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以及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卫生部于2001年11月13~1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这次大会由卫生部主办,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承办,多部门参加协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代表,国外专家和驻华国际组织有关机构的代表计 1900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皮奥特先生和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 本次大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围绕“关注艾滋,付诸行动”主题,大会开展了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和卫星会议三种方式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动的内容覆盖了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各个方面。 会议期间,共举行了3次大会报告,报告主题分别是:(1)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艾滋病与公共政策及法律;(2)艾滋病性病的

    2001年06期 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政策研究(二)——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

    胡飞跃

    <正>(续上期) 前一篇论文,主要论述了艾滋病防治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中包括的各个方面之间,以及每一个方面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从艾滋病防治的中长期规划与行动计划,艾滋病防治与人权问题,艾滋病防治与其它社会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2 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 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首先要考虑到什么是政策,政策应该包括哪一些具体的内容,以及考虑政策实施时,如何确定有关资源的分配和优先度等问题。 什么是政策?首先,政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公共性问题的方法,根据要解

    2001年06期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政策研究(二)——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

    胡飞跃

    <正>(续上期) 前一篇论文,主要论述了艾滋病防治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中包括的各个方面之间,以及每一个方面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从艾滋病防治的中长期规划与行动计划,艾滋病防治与人权问题,艾滋病防治与其它社会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2 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 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首先要考虑到什么是政策,政策应该包括哪一些具体的内容,以及考虑政策实施时,如何确定有关资源的分配和优先度等问题。 什么是政策?首先,政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公共性问题的方法,根据要解

    2001年06期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美国的HIV/AIDS流行

    李思翘

    <正>自HIV/AIDS在美国流行开始以来,美国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收到733 374例AIDS的疫情报告,死亡例数达430000例。最多的和最大比例的AIDS病例发生在男性同性恋和双性恋的人群中。虽然少数民族和各类人种,妇女与年轻人感染HIV的比例在增加,这种趋势仍持续到今天。首先在美国的南部,然后在东北部,许多尚存活的居民携带着HIV。全球的形势在某些地区正在改善,即使全部HIV的传播明天可能停止下来,但长期的健康、社会和经济的建设在21世纪内将会受到极大的破坏。HIV/AIDS流行扩大的范围,感染的不断暴发的危险,加上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和基本设施的现实情况,使预防成为唯一可实

    2001年06期 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的HIV/AIDS流行

    李思翘

    <正>自HIV/AIDS在美国流行开始以来,美国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收到733 374例AIDS的疫情报告,死亡例数达430000例。最多的和最大比例的AIDS病例发生在男性同性恋和双性恋的人群中。虽然少数民族和各类人种,妇女与年轻人感染HIV的比例在增加,这种趋势仍持续到今天。首先在美国的南部,然后在东北部,许多尚存活的居民携带着HIV。全球的形势在某些地区正在改善,即使全部HIV的传播明天可能停止下来,但长期的健康、社会和经济的建设在21世纪内将会受到极大的破坏。HIV/AIDS流行扩大的范围,感染的不断暴发的危险,加上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和基本设施的现实情况,使预防成为唯一可实

    2001年06期 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张福杰,赵红心,姚均,张晨阳,赵燕,韩宁,曹淑芬

    目的 探讨中国艾滋病病人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治疗及PCP的发生与CD4+细胞水平相互关系。方法 对1998~2000年诊断的9例PCP进行全面分析。结果100%有发热,66.7%有咳嗽,77.8%有呼吸困难及咳痰。动脉血氧分压均降低,胸片呈间质样改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病毒载量极高,CD4+细胞极度减少(平均20/mm3)。复方新诺明(SMZco)治疗反应良好且安全。结论 (1)9例中国艾滋病病人发生 PCP时其细胞免疫功能极度低下。(2)艾滋病合并PCP的特异性诊断是找到病原体,但是典型的临床表现、胸片呈双肺囊状或网状改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LDH升高及SMZco治疗有效可以诊断PCP。

    2001年06期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张福杰,赵红心,姚均,张晨阳,赵燕,韩宁,曹淑芬

    目的 探讨中国艾滋病病人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治疗及PCP的发生与CD4+细胞水平相互关系。方法 对1998~2000年诊断的9例PCP进行全面分析。结果100%有发热,66.7%有咳嗽,77.8%有呼吸困难及咳痰。动脉血氧分压均降低,胸片呈间质样改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病毒载量极高,CD4+细胞极度减少(平均20/mm3)。复方新诺明(SMZco)治疗反应良好且安全。结论 (1)9例中国艾滋病病人发生 PCP时其细胞免疫功能极度低下。(2)艾滋病合并PCP的特异性诊断是找到病原体,但是典型的临床表现、胸片呈双肺囊状或网状改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LDH升高及SMZco治疗有效可以诊断PCP。

    2001年06期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盆腔炎致病因子及管理措施研究

    陈昕,尚红,叶千红,张淑兰,董立群,侯香圃

    目的 研究东北地区人群盆腔炎(PID)致病因子,同时观察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PID症征处理方法在中国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200例PID病人和155例健康体检的妇女(对照组)分别检测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氏菌(NG)、人型支原体(MH)、细菌性阴道病(BV)、阴道毛滴虫(TV)和念珠菌(CA),同时按照WHO推荐的PID病征管理措施给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治疗14天,2~3周后随访,进行体格检查并复查NG以判断疗效。结果 PID病人组MH、BV、CT、CA、TV、NG阳性率分别为26.0%、25.5%、16.0%、10.5%、4.0%、2.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2%、8.4%、0%、5.2%、0.7%、0%,与对照组相比,PID病人组MH、BV、CT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200例PID病人混合感染29例(14.5%);200例PID病人复诊137例(复诊率68.5%),其中治愈64例(46.7%),好转68例(49.6%),无效5例(3.7%)。结论 我国东北地区PID病人与感染MH、BV、CT相关;按照WHO推荐的PID病征管理措施治疗我国东北地区PID病人是非常有效的,特别适用于缺少实验室条件的基层单位。

    2001年06期 335-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盆腔炎致病因子及管理措施研究

    陈昕,尚红,叶千红,张淑兰,董立群,侯香圃

    目的 研究东北地区人群盆腔炎(PID)致病因子,同时观察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PID症征处理方法在中国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200例PID病人和155例健康体检的妇女(对照组)分别检测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氏菌(NG)、人型支原体(MH)、细菌性阴道病(BV)、阴道毛滴虫(TV)和念珠菌(CA),同时按照WHO推荐的PID病征管理措施给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治疗14天,2~3周后随访,进行体格检查并复查NG以判断疗效。结果 PID病人组MH、BV、CT、CA、TV、NG阳性率分别为26.0%、25.5%、16.0%、10.5%、4.0%、2.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2%、8.4%、0%、5.2%、0.7%、0%,与对照组相比,PID病人组MH、BV、CT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200例PID病人混合感染29例(14.5%);200例PID病人复诊137例(复诊率68.5%),其中治愈64例(46.7%),好转68例(49.6%),无效5例(3.7%)。结论 我国东北地区PID病人与感染MH、BV、CT相关;按照WHO推荐的PID病征管理措施治疗我国东北地区PID病人是非常有效的,特别适用于缺少实验室条件的基层单位。

    2001年06期 335-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CCR_5反义RNA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邢卉春,徐小元,王勤环,于敏,邵一鸣

    目的 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CR5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以用于抗HIV-1的研究。方法 用RT-PCR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获得趋化因子受体CCR5翻译起始区的基基片段,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此目的基因以正、反两个方向定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用PCR、内切酶分析及序列测定鉴定。重组载体用脂质体转染剂(lipofectAMINE)转染PA317包装细胞,建立稳定表达重组假病毒颗粒的包装细胞系。结果 从正常人PBMCs中获得的目的基因成功地构建了CCR5反义RNA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载体已在PA317细胞中得到整合。结论 构建的CCR5正、反义RNA表达载体可有效地感染PA317细胞并在基因组中整合,为进一步研究CCR5反义RNA的抗HIV-1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01年06期 338-340+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CR_5反义RNA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邢卉春,徐小元,王勤环,于敏,邵一鸣

    目的 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CR5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以用于抗HIV-1的研究。方法 用RT-PCR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获得趋化因子受体CCR5翻译起始区的基基片段,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此目的基因以正、反两个方向定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用PCR、内切酶分析及序列测定鉴定。重组载体用脂质体转染剂(lipofectAMINE)转染PA317包装细胞,建立稳定表达重组假病毒颗粒的包装细胞系。结果 从正常人PBMCs中获得的目的基因成功地构建了CCR5反义RNA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载体已在PA317细胞中得到整合。结论 构建的CCR5正、反义RNA表达载体可有效地感染PA317细胞并在基因组中整合,为进一步研究CCR5反义RNA的抗HIV-1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01年06期 338-340+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临床采用性病病征处理方法的障碍分析

    王千秋,杨凭,钟铭英,王广聚

    目的 调查在临床使用病征处理存在的障碍。方法 对16家医疗单位接诊的具有尿道分泌物(男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和生殖器溃疡等病证的患者进行登记,决定是否采用病征处理,未采用病征处理者注明原因。结果 在41 24例入选病例中,接受病征处理者为 3 337例,占 80.9%。未采用病征处理的原因属于医务人员一方的因素者有 347例,占 44.1%,属于病人一方的因素者有421例,占53.5%。医务人员一方的因素包括因病人多、工作繁忙而未采用病征处理,只依据临床诊断(宫颈糜烂,阴道炎,滴虫,霉菌)而未予病征处理,觉得没有把握需要进一步检查,因先治疗其它感染而推迟性病治疗。病人一方的因素包括病人主动要求化验检查以便确诊,病人害怕服药或不愿用药,因没有钱而未完成治疗,自购药和未取药等。结论 影响临床采用病征处理的因素较为复杂。在以后的病征处理推广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障碍采取相应的措施。

    2001年06期 34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临床采用性病病征处理方法的障碍分析

    王千秋,杨凭,钟铭英,王广聚

    目的 调查在临床使用病征处理存在的障碍。方法 对16家医疗单位接诊的具有尿道分泌物(男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和生殖器溃疡等病证的患者进行登记,决定是否采用病征处理,未采用病征处理者注明原因。结果 在41 24例入选病例中,接受病征处理者为 3 337例,占 80.9%。未采用病征处理的原因属于医务人员一方的因素者有 347例,占 44.1%,属于病人一方的因素者有421例,占53.5%。医务人员一方的因素包括因病人多、工作繁忙而未采用病征处理,只依据临床诊断(宫颈糜烂,阴道炎,滴虫,霉菌)而未予病征处理,觉得没有把握需要进一步检查,因先治疗其它感染而推迟性病治疗。病人一方的因素包括病人主动要求化验检查以便确诊,病人害怕服药或不愿用药,因没有钱而未完成治疗,自购药和未取药等。结论 影响临床采用病征处理的因素较为复杂。在以后的病征处理推广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障碍采取相应的措施。

    2001年06期 34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1990~1998年云南省HIV感染者个人档案资料分析

    贾曼红,张勇,张小波,余惠芬,李徽,安静,王文新,李劲光,程何荷

    目的 对HIV感染者危险行为、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分析。方法 每年对新发现的感染者进行入户调查和体检,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 感染者中88%为吸毒者,其中67%的人经常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28%的女性感染者有卖淫行为,24%的男性感染者有嫖娼行为,感染者与配偶和性伴经常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3%;主要临床症状为全身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发热、咳嗽、皮疹和腹泻;164例(7%)感染者在随后的随访中被诊断为艾滋病病人;456人(19.4%)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已经死亡。感染者从发现感染到发病的时间最长为10年,最短为1年,平均为5.06年。结论 绝大多数感染者通过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同时存在卖淫、嫖娼和性乱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性传播威胁大,感染者多出现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症状,从发现感染到发病的平均时间为5.06年。

    2001年06期 34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1990~1998年云南省HIV感染者个人档案资料分析

    贾曼红,张勇,张小波,余惠芬,李徽,安静,王文新,李劲光,程何荷

    目的 对HIV感染者危险行为、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分析。方法 每年对新发现的感染者进行入户调查和体检,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 感染者中88%为吸毒者,其中67%的人经常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28%的女性感染者有卖淫行为,24%的男性感染者有嫖娼行为,感染者与配偶和性伴经常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3%;主要临床症状为全身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发热、咳嗽、皮疹和腹泻;164例(7%)感染者在随后的随访中被诊断为艾滋病病人;456人(19.4%)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已经死亡。感染者从发现感染到发病的时间最长为10年,最短为1年,平均为5.06年。结论 绝大多数感染者通过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同时存在卖淫、嫖娼和性乱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性传播威胁大,感染者多出现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症状,从发现感染到发病的平均时间为5.06年。

    2001年06期 34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为携带HIV青年制定干预措施的效果

    李思翘

    <正>青年人占全球全部HIV感染的50%,在美国,他们占报告HIV病例数的18%。就美国全国而言,约有11万青年携带着HIV。在血清阳性的成年人中,作者预料至少有1/3的青年人在得知他们的血清状态之后,可能还继续传播病毒的行为。感染HIV的年轻人如果不改变他们的危险性行为或不停止吸毒,两者均可能感染其他人,而自己则亦会染上新的病毒株。因此,对这些携带着HIV的年青人,改变他们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传播疾病的行动,既为自己也为他人将是十分重要。 在广泛研究这些年轻人特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两种干预模式:第1种称“保持健康”,目的在于增加他们的健康行为。此工作于1994~1996年在未引用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之前进行。HIV感染者长时间的存活与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处理

    2001年06期 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为携带HIV青年制定干预措施的效果

    李思翘

    <正>青年人占全球全部HIV感染的50%,在美国,他们占报告HIV病例数的18%。就美国全国而言,约有11万青年携带着HIV。在血清阳性的成年人中,作者预料至少有1/3的青年人在得知他们的血清状态之后,可能还继续传播病毒的行为。感染HIV的年轻人如果不改变他们的危险性行为或不停止吸毒,两者均可能感染其他人,而自己则亦会染上新的病毒株。因此,对这些携带着HIV的年青人,改变他们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传播疾病的行动,既为自己也为他人将是十分重要。 在广泛研究这些年轻人特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两种干预模式:第1种称“保持健康”,目的在于增加他们的健康行为。此工作于1994~1996年在未引用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之前进行。HIV感染者长时间的存活与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处理

    2001年06期 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某村0~7岁儿童2000~2001年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王岚,郑锡文

    目的 了解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地区 0~7岁儿童 HIV感染情况。方法 分别于 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在我国中部某省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较高的某村,对该村0~7岁儿童连续进行了两次横断面调查,分别采集了血液和尿液做HIV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在169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10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9%(10/169),2001年在165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9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5%(9/165)。将两年检测儿童查重后累计,两年共累计检测280名0~7岁儿童,其中共检出17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6.1%(17/280)。结论 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存在较高的HIV感染率,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

    2001年06期 346-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某村0~7岁儿童2000~2001年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王岚,郑锡文

    目的 了解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地区 0~7岁儿童 HIV感染情况。方法 分别于 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在我国中部某省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较高的某村,对该村0~7岁儿童连续进行了两次横断面调查,分别采集了血液和尿液做HIV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在169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10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9%(10/169),2001年在165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9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5%(9/165)。将两年检测儿童查重后累计,两年共累计检测280名0~7岁儿童,其中共检出17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6.1%(17/280)。结论 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存在较高的HIV感染率,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

    2001年06期 346-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中山市1990~2000年HIV流行趋势与防制现状分析

    吴宝燕,周海,李桂娇

    目的 分析中山市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流行现状及趋势,探讨该市HIV/AIDS防制对策。方法 对哨点和常规监测以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该市HIV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2)该市HIV感染模式为:从境外到境内,从省外到该市;(3)有从高危人群向其他人群扩散的趋势。结论 该市HIV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及时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行为干预活动,杜绝共用针具并做好HIV感染者追踪管理,是控制HIV流行的主要手段。

    2001年06期 348-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中山市1990~2000年HIV流行趋势与防制现状分析

    吴宝燕,周海,李桂娇

    目的 分析中山市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流行现状及趋势,探讨该市HIV/AIDS防制对策。方法 对哨点和常规监测以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该市HIV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2)该市HIV感染模式为:从境外到境内,从省外到该市;(3)有从高危人群向其他人群扩散的趋势。结论 该市HIV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及时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行为干预活动,杜绝共用针具并做好HIV感染者追踪管理,是控制HIV流行的主要手段。

    2001年06期 348-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年的试验证明施多宁~()是持久有效的 新的资料证明了包含依非韦伦方案的治疗效果

    <正>阿根廷,布宜诺斯爱利斯,2001年7月9日——根据在这里举行的关于HIV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第一届国际艾滋病协会会议上所发表的结果,以包含1天1次施多宁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AIDS患者,获得强效的病毒抑制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同时疗效持久达3年。 这些最新的结果出自方案006,一个多中心的HIV/AIDS临床试验项目;结果证实应用依非韦伦与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一拉米夫定(3TC)和齐多夫定(ZDV)-治疗3年后,超过半数病人的病毒载量降低至可检测水平(<50拷贝/ml)以下。病人对这个治疗方案也有很好的耐受性。 “这在NNRTI治疗中是一个里程碑,”伦敦Chelsea&Westminster医院研究所副主任 Mark Nelson表示:“除了依非韦伦外,没有任何一种NNRTI能达到3年的持续疗效。对于那些正在寻找能长效、持久的NNRTI的临床医生来说,依非

    2001年06期 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年的试验证明施多宁~()是持久有效的 新的资料证明了包含依非韦伦方案的治疗效果

    <正>阿根廷,布宜诺斯爱利斯,2001年7月9日——根据在这里举行的关于HIV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第一届国际艾滋病协会会议上所发表的结果,以包含1天1次施多宁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AIDS患者,获得强效的病毒抑制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同时疗效持久达3年。 这些最新的结果出自方案006,一个多中心的HIV/AIDS临床试验项目;结果证实应用依非韦伦与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一拉米夫定(3TC)和齐多夫定(ZDV)-治疗3年后,超过半数病人的病毒载量降低至可检测水平(<50拷贝/ml)以下。病人对这个治疗方案也有很好的耐受性。 “这在NNRTI治疗中是一个里程碑,”伦敦Chelsea&Westminster医院研究所副主任 Mark Nelson表示:“除了依非韦伦外,没有任何一种NNRTI能达到3年的持续疗效。对于那些正在寻找能长效、持久的NNRTI的临床医生来说,依非

    2001年06期 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梧州市1998~2000年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周华杰,黎炽森,李善华,江毅,黎启明

    目的 为了了解梧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方法 对吸毒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0年对梧州市 1178名吸毒者调查结果表明,其静脉注射吸毒率84.8%,HIV感染率逐年上升,1998年对438例吸毒者进行调查,HIV阳性者2例,阳性率为0.5%;1999年调查319例吸毒者,阳性者7例,阳性率为2.2%;2000年调查421例吸毒者,阳性者 139例.阳性率高达33.0%,3年间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HIV感染者以本市居民为主,且存在共用注射器行为和婚外、婚前性行为。HIV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静脉注射吸毒,调查表明梧州市吸毒人群中HIV的感染率已达较高水平、这是广西新发现的吸毒人群HIV流行的又一区域。

    2001年06期 35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广西梧州市1998~2000年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周华杰,黎炽森,李善华,江毅,黎启明

    目的 为了了解梧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方法 对吸毒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0年对梧州市 1178名吸毒者调查结果表明,其静脉注射吸毒率84.8%,HIV感染率逐年上升,1998年对438例吸毒者进行调查,HIV阳性者2例,阳性率为0.5%;1999年调查319例吸毒者,阳性者7例,阳性率为2.2%;2000年调查421例吸毒者,阳性者 139例.阳性率高达33.0%,3年间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HIV感染者以本市居民为主,且存在共用注射器行为和婚外、婚前性行为。HIV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静脉注射吸毒,调查表明梧州市吸毒人群中HIV的感染率已达较高水平、这是广西新发现的吸毒人群HIV流行的又一区域。

    2001年06期 351-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首例足趾间尖锐湿疣个案报告

    周炳华,夏春花

    <正>患者,男,46岁,干部,已婚,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人。2001年2月22日前来我站就诊。主诉:两足足趾间长满赘生物,不痛不痒,20天左右。患者说,40天前在当地公共浴室桑拿过,但否认冶游史。其爱人在当地医院做过妇检,未查出尖锐湿疣。 查体:两足足趾间长满菜花样、无蒂、基底部宽大的尖锐湿疣,疣体顶部干燥、稍硬,底部稍软湿润。外生殖器及肛周

    2001年06期 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首例足趾间尖锐湿疣个案报告

    周炳华,夏春花

    <正>患者,男,46岁,干部,已婚,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人。2001年2月22日前来我站就诊。主诉:两足足趾间长满赘生物,不痛不痒,20天左右。患者说,40天前在当地公共浴室桑拿过,但否认冶游史。其爱人在当地医院做过妇检,未查出尖锐湿疣。 查体:两足足趾间长满菜花样、无蒂、基底部宽大的尖锐湿疣,疣体顶部干燥、稍硬,底部稍软湿润。外生殖器及肛周

    2001年06期 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445名吸毒人员HIV监测和行为调查

    肖云,张红波,黄家胜,胡芸,卫星,彭乐丰

    目的 了解九江吸毒人群HIV感染和相关行为、态度、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方法,对445名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 未检出HIV感染者,静脉吸毒率86.7%,共用针具率58.5%,89.7%的人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 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2001年06期 354-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445名吸毒人员HIV监测和行为调查

    肖云,张红波,黄家胜,胡芸,卫星,彭乐丰

    目的 了解九江吸毒人群HIV感染和相关行为、态度、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方法,对445名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 未检出HIV感染者,静脉吸毒率86.7%,共用针具率58.5%,89.7%的人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 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2001年06期 354-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AIDS高发区经输血传播HIV的防范措施

    陈家学,汪渔镇

    目的 研究中心血站在AIDS高发地区控制经输血途径传播HIV。方法 对恩施州45例HIV感染者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结果 献浆(血)途径感染率为88.89%(40/45);输血途径感染率为6.67%(3/45);母婴途径感染率为2.22%(1/45);配偶途径感染率为2.22%(1/45)。结论 恩施州HIV传播以血液途径为主.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2001年06期 356-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AIDS高发区经输血传播HIV的防范措施

    陈家学,汪渔镇

    目的 研究中心血站在AIDS高发地区控制经输血途径传播HIV。方法 对恩施州45例HIV感染者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结果 献浆(血)途径感染率为88.89%(40/45);输血途径感染率为6.67%(3/45);母婴途径感染率为2.22%(1/45);配偶途径感染率为2.22%(1/45)。结论 恩施州HIV传播以血液途径为主.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2001年06期 356-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HIV-2可以抑制HIV-1的复制

    孔朝霞

    <正>德国学者在评估被HIV-1和HIV-2同时感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两者的复制情况时发现,HIV-1的复制受到了明显地抑制。他们发现,亲T细胞、具有两种亲向性和从不同亚型中分离出的原始HIV-1病毒株的复制,均可受到HIV-2协同感染的抑制。且不同亚型的HIV-2和猿猴的SIV,都具有这种抑制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仅限于PBLs中,T细胞系不会出现。研究者们强调,尽管对HIV-1复制的抑制不依赖于HIV-2的浓度,但却要求HIV-2的感染发生在HIV-1感染后24小时内。植物血球凝集素,一种PBLs强效刺激因子,似乎可以扭转这种抑制。根据对HIV-1RNA、DNA和蛋白质的分析显示,其抑制机制似乎为防上PBLs中HIV-1的合成及释放。针对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证据也显示,在感染HIV-1之前暴露于HIV

    2001年06期 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HIV-2可以抑制HIV-1的复制

    孔朝霞

    <正>德国学者在评估被HIV-1和HIV-2同时感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两者的复制情况时发现,HIV-1的复制受到了明显地抑制。他们发现,亲T细胞、具有两种亲向性和从不同亚型中分离出的原始HIV-1病毒株的复制,均可受到HIV-2协同感染的抑制。且不同亚型的HIV-2和猿猴的SIV,都具有这种抑制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仅限于PBLs中,T细胞系不会出现。研究者们强调,尽管对HIV-1复制的抑制不依赖于HIV-2的浓度,但却要求HIV-2的感染发生在HIV-1感染后24小时内。植物血球凝集素,一种PBLs强效刺激因子,似乎可以扭转这种抑制。根据对HIV-1RNA、DNA和蛋白质的分析显示,其抑制机制似乎为防上PBLs中HIV-1的合成及释放。针对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证据也显示,在感染HIV-1之前暴露于HIV

    2001年06期 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992~2000年血友病甲患者HBsAg、抗-HIV和梅毒阳性率调查分析

    丁培芳,张心声,颜新,张志传,滕彬,张雪芹,申法奎

    目的 了解血友病甲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1992~2000年山东省血液中心血友病研究室确诊和治疗的162例血友病甲患者进行了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IV和梅毒抗体血清检测,并随机选择10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162例血友病甲患者HBsAg和ALT阳性率分别为4.32%(7/162)和8.64 %(14/162),无偿献血者HBsAg和ALT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1000)和2.00%(20/1000);血友病甲患者和无偿献血者抗-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为零。结论 血友病甲患者ALT阳性率高于无偿献血者(x2=21.65,P<0.05),HBsAg阳性率低于无偿献血者(x2=6.72,P<0.05),血友病甲患者和无偿献血者均无 HIV和梅毒流行。

    2001年06期 358-359+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1992~2000年血友病甲患者HBsAg、抗-HIV和梅毒阳性率调查分析

    丁培芳,张心声,颜新,张志传,滕彬,张雪芹,申法奎

    目的 了解血友病甲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1992~2000年山东省血液中心血友病研究室确诊和治疗的162例血友病甲患者进行了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IV和梅毒抗体血清检测,并随机选择10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162例血友病甲患者HBsAg和ALT阳性率分别为4.32%(7/162)和8.64 %(14/162),无偿献血者HBsAg和ALT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1000)和2.00%(20/1000);血友病甲患者和无偿献血者抗-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为零。结论 血友病甲患者ALT阳性率高于无偿献血者(x2=21.65,P<0.05),HBsAg阳性率低于无偿献血者(x2=6.72,P<0.05),血友病甲患者和无偿献血者均无 HIV和梅毒流行。

    2001年06期 358-359+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1995~2000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余爱玲,徐春茂,白丽,王斌

    目的 分析甘肃省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1995~2000年性病疫情报表中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整理,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梅毒发病率从1995年0.31/10万上升到2000年的4.19/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8.33%。梅毒在报告的8种性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x2=207.331,P<0.00001)。女性梅毒病例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x2=6.7,P=0.00964)。结论1995~2000年甘肃省梅毒发病率呈逐年显著增加,应尽快研究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预防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

    2001年06期 360-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1995~2000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余爱玲,徐春茂,白丽,王斌

    目的 分析甘肃省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1995~2000年性病疫情报表中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整理,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梅毒发病率从1995年0.31/10万上升到2000年的4.19/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8.33%。梅毒在报告的8种性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x2=207.331,P<0.00001)。女性梅毒病例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x2=6.7,P=0.00964)。结论1995~2000年甘肃省梅毒发病率呈逐年显著增加,应尽快研究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预防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

    2001年06期 360-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对罪错人员性病人口学特征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傅强,张建青,傅德,丁创业,喇琦,张玉海,扎洛,杨文娟,张秀春,钱凌

    目的 了解罪错人员性病发病情况,及时进行治疗。方法 体检与实验室相结合,并按其所犯罪型分为盗窃和其它罪两组。结果 性病检出率为5.55%。其中淋病204例(30.63%)居首位,非淋菌性尿道炎126例(18.92%),阴道毛滴虫病70例(10.51%),占女犯性传播疾病的43.5%。人口学情况:农牧民267人(40%),而文盲多达263人(39.5%)。平均年龄仅27.6岁。结论(1)罪错人员性病患病率高。(2)性活跃期感染者多。(3)犯罪及患性病均趋向低龄。(4)文化程度低。

    2001年06期 362-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罪错人员性病人口学特征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傅强,张建青,傅德,丁创业,喇琦,张玉海,扎洛,杨文娟,张秀春,钱凌

    目的 了解罪错人员性病发病情况,及时进行治疗。方法 体检与实验室相结合,并按其所犯罪型分为盗窃和其它罪两组。结果 性病检出率为5.55%。其中淋病204例(30.63%)居首位,非淋菌性尿道炎126例(18.92%),阴道毛滴虫病70例(10.51%),占女犯性传播疾病的43.5%。人口学情况:农牧民267人(40%),而文盲多达263人(39.5%)。平均年龄仅27.6岁。结论(1)罪错人员性病患病率高。(2)性活跃期感染者多。(3)犯罪及患性病均趋向低龄。(4)文化程度低。

    2001年06期 362-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971名性罪错妇女STD感染情况调查

    张海萍,朱威,刘彦春,赵威,赵琛,田秋华,宋承田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高危女性人群中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 于2000年1月~12月,对北京市高危女性进行体检,并做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和 HIV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感染率分别为7.31%、6.80%、6.28%、1.44%、1.34%。发现1例HIV阳性者。结论 虽然淋病是感染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但是在调查的几种STD中,增幅最快的是梅毒,提示加强对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HIV的筛查是防治STD传播的重点。

    2001年06期 364-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971名性罪错妇女STD感染情况调查

    张海萍,朱威,刘彦春,赵威,赵琛,田秋华,宋承田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高危女性人群中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 于2000年1月~12月,对北京市高危女性进行体检,并做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和 HIV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感染率分别为7.31%、6.80%、6.28%、1.44%、1.34%。发现1例HIV阳性者。结论 虽然淋病是感染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但是在调查的几种STD中,增幅最快的是梅毒,提示加强对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HIV的筛查是防治STD传播的重点。

    2001年06期 364-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暗娼阴道滴虫病调查及干预性研究

    吴音,张君,周维康,华桂兰,彭梅英,陈乐

    目的 调查暗娼阴道滴虫病感染情况,研究对暗娼阴道滴虫病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地处商业中心暗娼进行定期监测、阴道洗涤、局部阴道内用甲硝唑栓等干预措施,并与妇教所暗娼进行了比较。结果 妇教所组共普查992人,滴虫感染率20.87%;商业中心组入队列共209人,计1128人次,滴虫感染率2.30%;追踪动态性观察到1年后滴虫感染率从基线的22.89%,平均下降了89.50%,到第2年后已下降为0。结论 阴道滴虫病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对暗娼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对阴道滴虫病有明显效果。

    2001年06期 36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暗娼阴道滴虫病调查及干预性研究

    吴音,张君,周维康,华桂兰,彭梅英,陈乐

    目的 调查暗娼阴道滴虫病感染情况,研究对暗娼阴道滴虫病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地处商业中心暗娼进行定期监测、阴道洗涤、局部阴道内用甲硝唑栓等干预措施,并与妇教所暗娼进行了比较。结果 妇教所组共普查992人,滴虫感染率20.87%;商业中心组入队列共209人,计1128人次,滴虫感染率2.30%;追踪动态性观察到1年后滴虫感染率从基线的22.89%,平均下降了89.50%,到第2年后已下降为0。结论 阴道滴虫病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对暗娼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对阴道滴虫病有明显效果。

    2001年06期 36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单纯疱疹病毒PCR实验诊断研究

    赵颖,汪丽萍

    目的 探讨对生殖器疱疹患者进行单纯疱疹病毒PCR实验诊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生殖器疱疹患者组 82例及对照组 30例进行 HSV检测。结果GH患者组检出阳性75例,占91.46%,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CR作为HSV感染的实验诊断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001年06期 368-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单纯疱疹病毒PCR实验诊断研究

    赵颖,汪丽萍

    目的 探讨对生殖器疱疹患者进行单纯疱疹病毒PCR实验诊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生殖器疱疹患者组 82例及对照组 30例进行 HSV检测。结果GH患者组检出阳性75例,占91.46%,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CR作为HSV感染的实验诊断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001年06期 368-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诊疗体会

    李天增,孙民献,李振鹏

    <正>笔者从1998年以来,共收治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180例,均采用泰利必妥(氧氟沙星)系统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有不洁性交史,年龄18~54岁,平均32岁;已婚150例,未婚30例;个体户54例,占30%;业务员45例,占 25%;司机 36例,占20%;干部27例,占 15%;工人18例,占10%。淋菌性尿道炎120例,占65%,潜伏期1~7天;非淋菌性尿道炎60例,占 35%,潜伏期 5~40天;发病后首次就诊135例,占75%,不正规治疗后就诊36例,占20%,2次以上感染发病 9例,占5%。1.2 诊断标准(1)有不洁性交史;(2)有尿频、尿急、尿疼、尿道刺痒、尿道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或少许白色透明稀薄粘液性分泌物;(3)尿道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有淋菌生长;(4)尿道

    2001年06期 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诊疗体会

    李天增,孙民献,李振鹏

    <正>笔者从1998年以来,共收治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180例,均采用泰利必妥(氧氟沙星)系统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有不洁性交史,年龄18~54岁,平均32岁;已婚150例,未婚30例;个体户54例,占30%;业务员45例,占 25%;司机 36例,占20%;干部27例,占 15%;工人18例,占10%。淋菌性尿道炎120例,占65%,潜伏期1~7天;非淋菌性尿道炎60例,占 35%,潜伏期 5~40天;发病后首次就诊135例,占75%,不正规治疗后就诊36例,占20%,2次以上感染发病 9例,占5%。1.2 诊断标准(1)有不洁性交史;(2)有尿频、尿急、尿疼、尿道刺痒、尿道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或少许白色透明稀薄粘液性分泌物;(3)尿道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有淋菌生长;(4)尿道

    2001年06期 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安庆市1991~2000年性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刘江梅,汪娟,金育红

    <正>1991~2000年安庆市报告发病数12 585例,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10年性病疫情概括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和方法1.1 资料来源(1)市艾滋病性病监测中心门诊报告的疫情;(2)市直属11个医疗单位报告疫情;(3)市辖8县(市)疾病控制中心的疫情报告。 报告病种为1986年卫生部制定的性病执行方案规定的8种疾病。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1年卫生部制定的《性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

    2001年06期 370-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安庆市1991~2000年性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刘江梅,汪娟,金育红

    <正>1991~2000年安庆市报告发病数12 585例,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10年性病疫情概括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和方法1.1 资料来源(1)市艾滋病性病监测中心门诊报告的疫情;(2)市直属11个医疗单位报告疫情;(3)市辖8县(市)疾病控制中心的疫情报告。 报告病种为1986年卫生部制定的性病执行方案规定的8种疾病。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1年卫生部制定的《性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

    2001年06期 370-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第六届亚太地区艾滋病大会在墨尔本市召开

    姜涛 ,萧燕

    <正>2001年10月5日~10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召开了第六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艾滋病大会。自亚太地区3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其中既有医生、学者、社区工作者,也有政治家、政府官员,还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家欢聚一堂,围绕大会“消除障碍(Breaking Down Barriers)”这一主题,就各自的领域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10月5日是大会的开幕式,在隆重热烈的开幕式上,维多利亚州的总督和首相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并致辞,随后艺术家们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本次会议共分为“治疗和关怀”、“干预”、“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性别和性”四个专题进行。在反对艾滋病相关歧视的论坛上,与会人员对艾滋病相关歧视总是正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进行了研讨,来自不同地区的参与者一致认为,歧视严重阻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增加了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同时也侵犯了受艾滋病影响相关人群的人权。大家一致建议加强反对艾滋病相关歧视的活动与项目,特别是关注那些脆弱人群,给予他们以关注、关怀和关爱。来自中国的代表也在论坛上做了发言,介绍了在中国发生的一些歧视现象及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呼吁艾滋病防治人员要将宣传教育及关怀工作深入开展到最需要它们的基层

    2001年06期 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六届亚太地区艾滋病大会在墨尔本市召开

    姜涛 ,萧燕

    <正>2001年10月5日~10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召开了第六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艾滋病大会。自亚太地区3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其中既有医生、学者、社区工作者,也有政治家、政府官员,还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家欢聚一堂,围绕大会“消除障碍(Breaking Down Barriers)”这一主题,就各自的领域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10月5日是大会的开幕式,在隆重热烈的开幕式上,维多利亚州的总督和首相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并致辞,随后艺术家们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本次会议共分为“治疗和关怀”、“干预”、“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性别和性”四个专题进行。在反对艾滋病相关歧视的论坛上,与会人员对艾滋病相关歧视总是正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进行了研讨,来自不同地区的参与者一致认为,歧视严重阻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增加了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同时也侵犯了受艾滋病影响相关人群的人权。大家一致建议加强反对艾滋病相关歧视的活动与项目,特别是关注那些脆弱人群,给予他们以关注、关怀和关爱。来自中国的代表也在论坛上做了发言,介绍了在中国发生的一些歧视现象及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呼吁艾滋病防治人员要将宣传教育及关怀工作深入开展到最需要它们的基层

    2001年06期 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02例妇女月经对女阴尖锐湿疣复发影响的观察

    王海俊,李爱梅,谭解华,阿依尼沙·托乎尼牙孜,李志红

    <正>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尖锐湿疣在各地流行迅猛,虽然各种治疗方法常能奏效,但尖锐湿疣治疗后的复发一直是个令人棘手的问题[1,2]。影响尖锐湿疣治疗后复发的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我科对1998年8月~2000年8月期间来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部分女性尖锐湿疣患者月经前后的复发现象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8月~2000年8月皮肤科及妇科门诊女性患者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疫司制定的《性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中尖锐湿疣诊断的部分女阴尖锐湿疣患者102例,其中汉族78人,维吾尔族24人。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 27.80±6.35岁。85例为首次发病,17例为以往曾有过尖锐湿疣病史。此次发病病程不足1个月的有24例,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者有42

    2001年06期 372-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02例妇女月经对女阴尖锐湿疣复发影响的观察

    王海俊,李爱梅,谭解华,阿依尼沙·托乎尼牙孜,李志红

    <正>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尖锐湿疣在各地流行迅猛,虽然各种治疗方法常能奏效,但尖锐湿疣治疗后的复发一直是个令人棘手的问题[1,2]。影响尖锐湿疣治疗后复发的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我科对1998年8月~2000年8月期间来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部分女性尖锐湿疣患者月经前后的复发现象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8月~2000年8月皮肤科及妇科门诊女性患者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疫司制定的《性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中尖锐湿疣诊断的部分女阴尖锐湿疣患者102例,其中汉族78人,维吾尔族24人。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 27.80±6.35岁。85例为首次发病,17例为以往曾有过尖锐湿疣病史。此次发病病程不足1个月的有24例,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者有42

    2001年06期 372-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肺结核病人HBV、HCV、HIV感染状况调查

    刘彩云,杨玉琪,王建华,孙德贵

    <正>为探讨肺结核发病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关系,本文对我县结核门诊新发肺结核病人进行了HBV、HCV、HIV感染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在固安县卫生防疫站结核病防治门诊对确诊的初治或复治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由专人填写个案调查表,常规体检、采治疗前病人静脉血5ml,当天检测 ALT、HBsAg,剩余血清置-20℃冰柜冻存备检。 ALT改良赖氏法,≥25单位为异常,试剂由北京化工厂生产;HBsAg RPHA法≥1:16为阳性,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抗-HCV、EIA法,试剂由南京华欣药业工程有限公司生产;HIV、EIA法,中美合资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和2型抗体酶免试剂,

    2001年06期 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肺结核病人HBV、HCV、HIV感染状况调查

    刘彩云,杨玉琪,王建华,孙德贵

    <正>为探讨肺结核发病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关系,本文对我县结核门诊新发肺结核病人进行了HBV、HCV、HIV感染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在固安县卫生防疫站结核病防治门诊对确诊的初治或复治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由专人填写个案调查表,常规体检、采治疗前病人静脉血5ml,当天检测 ALT、HBsAg,剩余血清置-20℃冰柜冻存备检。 ALT改良赖氏法,≥25单位为异常,试剂由北京化工厂生产;HBsAg RPHA法≥1:16为阳性,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抗-HCV、EIA法,试剂由南京华欣药业工程有限公司生产;HIV、EIA法,中美合资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和2型抗体酶免试剂,

    2001年06期 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16例临床分析

    艾燚,孙钰玮,张丽静

    <正>1 临床资料 年龄28天以内,男10例,女6例。来院就诊时间最短 2天,最长 23天,其中大多数 5~14天就医。本组患儿其母均有淋病史,本组均生后2~3天内发病,并双眼同时受累,畏光,流泪,眼睑高度水肿,睑球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病初,眼分泌物为浆液性13例,血性分泌物3例,2~3天后变成脓性分泌物,自睑裂不断流出,耳前淋巴结肿大12例。2 实验室检查 结膜囊分泌物涂片,在白细胞内或白细胞内、外见G 双球菌,PCR检测均为淋菌。同时做细菌培养及

    2001年06期 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调查

    刘达新,丁胜非,王廓清,文运香

    <正>临床发现,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常合并感染解脲支原体(UU)。UU引起的尿道炎,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察觉。医生在诊治有特征性明显皮肤损害的尖锐湿疣时,常容易忽视同时存在的UU感染,导致漏诊,贻误治疗。为探讨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合并感染解脲支原体状况,对我中心STD门诊就诊的102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UU检测及有关尿道炎的检查,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来源1999年5月~2001年1月在我中心STD门诊就诊的102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年龄范围21~53岁。1.2 研究方法1.2.1 在不提示情况下,详细准确记录尖锐湿疣患者主诉。1.2.2 检查患者尿道口粘膜是否有明显充血等尿道炎体征。1.2.3 取棉签深入尖锐湿疣患者尿道3~4cm,旋转2~3圈。棉拭子在UU培养基(广州天河怡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1年06期 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16例临床分析

    艾燚,孙钰玮,张丽静

    <正>1 临床资料 年龄28天以内,男10例,女6例。来院就诊时间最短 2天,最长 23天,其中大多数 5~14天就医。本组患儿其母均有淋病史,本组均生后2~3天内发病,并双眼同时受累,畏光,流泪,眼睑高度水肿,睑球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病初,眼分泌物为浆液性13例,血性分泌物3例,2~3天后变成脓性分泌物,自睑裂不断流出,耳前淋巴结肿大12例。2 实验室检查 结膜囊分泌物涂片,在白细胞内或白细胞内、外见G 双球菌,PCR检测均为淋菌。同时做细菌培养及

    2001年06期 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调查

    刘达新,丁胜非,王廓清,文运香

    <正>临床发现,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常合并感染解脲支原体(UU)。UU引起的尿道炎,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察觉。医生在诊治有特征性明显皮肤损害的尖锐湿疣时,常容易忽视同时存在的UU感染,导致漏诊,贻误治疗。为探讨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合并感染解脲支原体状况,对我中心STD门诊就诊的102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UU检测及有关尿道炎的检查,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来源1999年5月~2001年1月在我中心STD门诊就诊的102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年龄范围21~53岁。1.2 研究方法1.2.1 在不提示情况下,详细准确记录尖锐湿疣患者主诉。1.2.2 检查患者尿道口粘膜是否有明显充血等尿道炎体征。1.2.3 取棉签深入尖锐湿疣患者尿道3~4cm,旋转2~3圈。棉拭子在UU培养基(广州天河怡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1年06期 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性病门诊137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冯军,王开娟,李月嫦

    <正>为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我们于1999年4月~2000年12月对137例女性CA患者的合并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我所性病专科门诊,共137例,年龄15~66岁,平均25.8岁,其中15~18岁的4例,19~40岁的16例,40岁以上的17例;已婚的90例,未婚的47例;病程7天~14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患者或其配偶均有非婚性交史,在泌尿生殖道或肛门可见典型的菜花状、鸡冠状、丘疹状、乳头状等肉质赘生物,表面粗糙角化,醋酸白试验阳性。所有患者检测前一周未使用过抗生素。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取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和湿片检查,查找阴道毛滴虫(TV),查找菌丝和孢子、线索细胞,

    2001年06期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性病门诊137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冯军,王开娟,李月嫦

    <正>为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我们于1999年4月~2000年12月对137例女性CA患者的合并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我所性病专科门诊,共137例,年龄15~66岁,平均25.8岁,其中15~18岁的4例,19~40岁的16例,40岁以上的17例;已婚的90例,未婚的47例;病程7天~14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患者或其配偶均有非婚性交史,在泌尿生殖道或肛门可见典型的菜花状、鸡冠状、丘疹状、乳头状等肉质赘生物,表面粗糙角化,醋酸白试验阳性。所有患者检测前一周未使用过抗生素。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取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和湿片检查,查找阴道毛滴虫(TV),查找菌丝和孢子、线索细胞,

    2001年06期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徐缓

    <正>当前,艾滋病在全世界流行广泛,自从1985年,中国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人后,艾滋病在我国也蔓延迅速,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 在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中,全世界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同仁们已共同认识到,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日益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中国情况也不例外。本文将从流动人口的概念、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历史过程、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艾滋病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威胁及其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1 流动人口的概念 由于人口流动的原因、过程及结局的多种多样,导致产生了一些内涵相近而外延有别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概念,为了使国内外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协调一致,我们应该

    2001年06期 376-377+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徐缓

    <正>当前,艾滋病在全世界流行广泛,自从1985年,中国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人后,艾滋病在我国也蔓延迅速,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 在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中,全世界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同仁们已共同认识到,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日益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中国情况也不例外。本文将从流动人口的概念、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历史过程、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艾滋病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威胁及其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1 流动人口的概念 由于人口流动的原因、过程及结局的多种多样,导致产生了一些内涵相近而外延有别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概念,为了使国内外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协调一致,我们应该

    2001年06期 376-377+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9 ] |[阅读次数:0 ]
  • HIV/AIDS感染与免疫反应

    高明

    <正>通常当环境中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使机体隐性感染或患病,人体通过免疫应答抵抗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后,使得疾病康复。HIV感染人体后引起免疫反应和造成免疫细胞和组织的破坏,并最终导致AIDS。 人体的免疫由遗传获得的先天的免疫力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组成。健康的皮肤和粘膜构成了人体的外部屏障,通常多数病原体不能穿透皮肤粘膜屏障。胎盘在母体和胎儿之间对物质的交换进行非常有效的过滤,形成了胎盘屏障,健康的胎盘可以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内病原体的感染,同时还选择性使母体的IgG型抗体进入胎儿,形成胎儿的免疫保护,并延续到出生以后。 特异性免疫功能是由免疫系统完成的。免疫系统包括免

    2001年06期 378-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HIV/AIDS感染与免疫反应

    高明

    <正>通常当环境中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使机体隐性感染或患病,人体通过免疫应答抵抗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后,使得疾病康复。HIV感染人体后引起免疫反应和造成免疫细胞和组织的破坏,并最终导致AIDS。 人体的免疫由遗传获得的先天的免疫力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组成。健康的皮肤和粘膜构成了人体的外部屏障,通常多数病原体不能穿透皮肤粘膜屏障。胎盘在母体和胎儿之间对物质的交换进行非常有效的过滤,形成了胎盘屏障,健康的胎盘可以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内病原体的感染,同时还选择性使母体的IgG型抗体进入胎儿,形成胎儿的免疫保护,并延续到出生以后。 特异性免疫功能是由免疫系统完成的。免疫系统包括免

    2001年06期 378-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D_4淋巴细胞计数在HIV感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蒋卫民,潘孝彰,康来仪

    <正>CD4淋巴细胞属于T细胞中的一种,现通常将免疫细胞分为免疫活性细胞、辅佐细胞和其它细胞三类,而免疫活性细胞又包括T细胞及B细胞两类。1983年起,经国际会议商定,以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抗原统一命名 T细胞,目前已发现的 CD抗原有 100多个,CD4即为其中之一,目前多用流式细胞仪以CD4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CD4细胞,而该细胞在免疫功能又有极重要的作用,所以CD4细胞的检测在HIV感染的各方面均有重要意义。1CD4淋巴细胞与艾滋病发病机制的关系 CD4分子是HIV中gp120受体的主要成分[1]。CD4分子的第一类免疫球蛋白区(V1)与gp120相互作用,导致病毒结合于细胞上[2]。再通过靶细胞的内吞作用和 HIV的gp41的融化作用,使细胞膜被穿透,HIV去外壳并与细胞膜相融合,

    2001年06期 380-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CD_4淋巴细胞计数在HIV感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蒋卫民,潘孝彰,康来仪

    <正>CD4淋巴细胞属于T细胞中的一种,现通常将免疫细胞分为免疫活性细胞、辅佐细胞和其它细胞三类,而免疫活性细胞又包括T细胞及B细胞两类。1983年起,经国际会议商定,以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抗原统一命名 T细胞,目前已发现的 CD抗原有 100多个,CD4即为其中之一,目前多用流式细胞仪以CD4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CD4细胞,而该细胞在免疫功能又有极重要的作用,所以CD4细胞的检测在HIV感染的各方面均有重要意义。1CD4淋巴细胞与艾滋病发病机制的关系 CD4分子是HIV中gp120受体的主要成分[1]。CD4分子的第一类免疫球蛋白区(V1)与gp120相互作用,导致病毒结合于细胞上[2]。再通过靶细胞的内吞作用和 HIV的gp41的融化作用,使细胞膜被穿透,HIV去外壳并与细胞膜相融合,

    2001年06期 380-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免疫荧光法检测衣原体方法的改进

    高玉平,赵小卫

    <正>免疫荧光法检测衣原体是准确率高,便于普及的好方法,但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与患者临床症状相结合发现阳性检出率,不尽人意。经过反复实践,我们对原法进行了新改进,不仅使操作更简便,用时少,同时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现介绍如下。1 原理 使用过氧化氢,氧化衣原体的细胞壁,暴露抗原,使之快速与荧光抗体染料亲和,缩短了染色时间,同时由于氧化剂的增染作用,增强了染色效果,提高了阳性检出率。2 试剂(1)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免疫荧光试剂盒。(2)3%的过氧化氢。

    2001年06期 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免疫荧光法检测衣原体方法的改进

    高玉平,赵小卫

    <正>免疫荧光法检测衣原体是准确率高,便于普及的好方法,但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与患者临床症状相结合发现阳性检出率,不尽人意。经过反复实践,我们对原法进行了新改进,不仅使操作更简便,用时少,同时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现介绍如下。1 原理 使用过氧化氢,氧化衣原体的细胞壁,暴露抗原,使之快速与荧光抗体染料亲和,缩短了染色时间,同时由于氧化剂的增染作用,增强了染色效果,提高了阳性检出率。2 试剂(1)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免疫荧光试剂盒。(2)3%的过氧化氢。

    2001年06期 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脑功能显像研究进展

    蒲朝煜,陈燕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及其后期的艾滋病(AIDS)本身和它们诱发的机会疾病(肿瘤、细菌与病毒感染、寄生虫病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中晚期患者CT及MRI(核磁共振成像)可见脑萎缩和/或占位病变,早期则无异常改变,而核素脑显像可在HIV-1感染的早期发现脑的异常血流和/或代谢改变。至少 50%的脑CT及 MRI 正常HIV-1(+)者中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SPECT)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显像脑内有异常变化[1~5]。核素脑显像可对HIV性脑损害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1HIV-1(+)者脑血流的变化 HIV-1(+)者脑血流变化有二种情况:局部血流下降,

    2001年06期 38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脑功能显像研究进展

    蒲朝煜,陈燕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及其后期的艾滋病(AIDS)本身和它们诱发的机会疾病(肿瘤、细菌与病毒感染、寄生虫病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中晚期患者CT及MRI(核磁共振成像)可见脑萎缩和/或占位病变,早期则无异常改变,而核素脑显像可在HIV-1感染的早期发现脑的异常血流和/或代谢改变。至少 50%的脑CT及 MRI 正常HIV-1(+)者中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SPECT)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显像脑内有异常变化[1~5]。核素脑显像可对HIV性脑损害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1HIV-1(+)者脑血流的变化 HIV-1(+)者脑血流变化有二种情况:局部血流下降,

    2001年06期 38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