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性病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

  • 2000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龚向东,叶顺章,张国成,张君炎,梁国钧,俞进,陈祥生,朱成斌

    目的 了解掌握2000年我国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性病疫情软件汇总分析全国性病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年度报表。结果 200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报告8种性病859 040例,较1999年增长2.59%,全国性病总报告发病率为68.91/10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增长幅度最大(31.71%),其次为生殖器疤疹(29.67%),淋病出现较大幅度下降(-16.22%);全国性病高发地区仍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地区、东北三省和成都重庆地区。结论2000年全国性病发病继续上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居第2位,性病流行病谱在发生改变,提示防治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

    2001年03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1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龚向东,叶顺章,张国成,张君炎,梁国钧,俞进,陈祥生,朱成斌

    目的 了解掌握2000年我国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性病疫情软件汇总分析全国性病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年度报表。结果 200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报告8种性病859 040例,较1999年增长2.59%,全国性病总报告发病率为68.91/10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增长幅度最大(31.71%),其次为生殖器疤疹(29.67%),淋病出现较大幅度下降(-16.22%);全国性病高发地区仍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地区、东北三省和成都重庆地区。结论2000年全国性病发病继续上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居第2位,性病流行病谱在发生改变,提示防治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

    2001年03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1 ] |[阅读次数:0 ]
  • 1999年全国性病监测系统不同人群性病患病率调查

    俞进,梁国钧,夏强,邵长庚,龚向东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的性病患病率。方法 在性乱人群、供血员和孕妇中分别连续抽样采集标本,直到完成要求的监测样本量,并统一进行检测。结果 性乱人群淋病、梅毒病患病率分别为6.64%和4.32%,HIV感染率为1.06%;供血员梅毒感染率为0.32%,HIV感染率为0.22%;孕妇淋病感染率为0.37%;梅毒感染率为0.13%。结论 性乱人群为性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主动发现病人的筛查工作;供血员、产前检查妇女为STD感染的低危人群,但这两种人群易于接近,可将STD检测纳入常现工作中。

    2001年03期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1999年全国性病监测系统不同人群性病患病率调查

    俞进,梁国钧,夏强,邵长庚,龚向东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的性病患病率。方法 在性乱人群、供血员和孕妇中分别连续抽样采集标本,直到完成要求的监测样本量,并统一进行检测。结果 性乱人群淋病、梅毒病患病率分别为6.64%和4.32%,HIV感染率为1.06%;供血员梅毒感染率为0.32%,HIV感染率为0.22%;孕妇淋病感染率为0.37%;梅毒感染率为0.13%。结论 性乱人群为性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主动发现病人的筛查工作;供血员、产前检查妇女为STD感染的低危人群,但这两种人群易于接近,可将STD检测纳入常现工作中。

    2001年03期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深圳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的HIV-1抗性基因多态性研究

    王福生,金磊,侯静,施红,洪卫国,雷周云,王业东,冯铁建,王晓辉,陈琳,李良成

    目的 研究HIV-1相关的等位基因CCR5△32、CCR5m303、CCR2b和SDF1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中的分布,为深入分析这些遗传突变在HIV-1感染、艾滋病发病进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地区近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标本共91份,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或PCR-RFLP分析,计算遗传突变频率、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构成比例。采用x2检验或t检验进行群体分布的拟合度和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结果 在所有被检测的91例HIV-1感染者的个体中,未发现有CCR5△32和CCR5m303的遗传突变,CCR2b-64I和SDF1-3'A的突变频率较高,分别为21.43%和25.82%。与中国普通汉族人的结果相近。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深圳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本身对HIV-1病原体可能具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CCR2b-64I和SDF1-3'A突变频率,后者在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2001年03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深圳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的HIV-1抗性基因多态性研究

    王福生,金磊,侯静,施红,洪卫国,雷周云,王业东,冯铁建,王晓辉,陈琳,李良成

    目的 研究HIV-1相关的等位基因CCR5△32、CCR5m303、CCR2b和SDF1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中的分布,为深入分析这些遗传突变在HIV-1感染、艾滋病发病进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地区近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标本共91份,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或PCR-RFLP分析,计算遗传突变频率、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构成比例。采用x2检验或t检验进行群体分布的拟合度和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结果 在所有被检测的91例HIV-1感染者的个体中,未发现有CCR5△32和CCR5m303的遗传突变,CCR2b-64I和SDF1-3'A的突变频率较高,分别为21.43%和25.82%。与中国普通汉族人的结果相近。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深圳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本身对HIV-1病原体可能具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CCR2b-64I和SDF1-3'A突变频率,后者在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2001年03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强力复方足叶草酯涂剂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刘晋凤,杨广禄

    <正>尖锐湿疣(CA)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性传播疾病,该病治疗方法很多,虽可临床治愈,但容易复发。笔者通过用强力复方足叶草酯涂剂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3例患者均为1999年11月-2000年5月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者,均符合卫生部防疫司1991年制订的CA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45例。年龄17-50岁。病程3天-12个月。初次发病者62例,复发者11例。皮损多数为乳头状、菜花状及鸡冠状赘生物;主要分布于阴茎冠状沟、包皮、包皮系带、大小阴唇、阴道壁、宫颈口、尿道口以及肛周等处。复发病例曾接受过激光、冷冻等方法治疗以及注射干扰素、聚肌胞注射液等。73例患者中合并淋病者3例,非淋菌性尿道炎5例。

    2001年03期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力复方足叶草酯涂剂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刘晋凤,杨广禄

    <正>尖锐湿疣(CA)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性传播疾病,该病治疗方法很多,虽可临床治愈,但容易复发。笔者通过用强力复方足叶草酯涂剂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3例患者均为1999年11月-2000年5月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者,均符合卫生部防疫司1991年制订的CA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45例。年龄17-50岁。病程3天-12个月。初次发病者62例,复发者11例。皮损多数为乳头状、菜花状及鸡冠状赘生物;主要分布于阴茎冠状沟、包皮、包皮系带、大小阴唇、阴道壁、宫颈口、尿道口以及肛周等处。复发病例曾接受过激光、冷冻等方法治疗以及注射干扰素、聚肌胞注射液等。73例患者中合并淋病者3例,非淋菌性尿道炎5例。

    2001年03期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四川省内江市城区示范社区“组织运作参与”模式

    马渝根,潘小平,戴静,李绍兴,廖菁,林昭春,万绍平,都尧光,郝康琳,谢佑春,秦光辉

    目的 充分利用与发掘社区资源优势及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为增强健康教育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探索新途径。方法 运用问卷测查、个别晤谈、群体访谈和干预等方法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健康教育模式的结构与机制作动态研究。结果 (1)初步建立社区健康教育“组织”,“运行”,“参与”模式(简称OOP模式)。(2)效果评定显示(1997年4月1138例;1998年10月1198例),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信念和行为取向均有所提高和转变。结论(1)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效与可持续发展在于健康教育组织网络的建立健全。(2)健康教育内容、方法与民众需求的匹配。(3)民众的参与热情和健康教育生活化。

    2001年03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四川省内江市城区示范社区“组织运作参与”模式

    马渝根,潘小平,戴静,李绍兴,廖菁,林昭春,万绍平,都尧光,郝康琳,谢佑春,秦光辉

    目的 充分利用与发掘社区资源优势及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为增强健康教育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探索新途径。方法 运用问卷测查、个别晤谈、群体访谈和干预等方法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健康教育模式的结构与机制作动态研究。结果 (1)初步建立社区健康教育“组织”,“运行”,“参与”模式(简称OOP模式)。(2)效果评定显示(1997年4月1138例;1998年10月1198例),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信念和行为取向均有所提高和转变。结论(1)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效与可持续发展在于健康教育组织网络的建立健全。(2)健康教育内容、方法与民众需求的匹配。(3)民众的参与热情和健康教育生活化。

    2001年03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基金招标初审概况

    2001年03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基金招标初审概况

    2001年03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医生应用性病病征处理状况的调查

    王千秋,杨凭

    目的 了解医生在临床应用病征处理的情况。方法 对海南省和湖北省部分地区参与性病病征处理试点单位的医生进行培训,要求他们在临床开展病征处理工作,填写统一制作的病历,在开展工作后2-3个月后,以病历检查及访谈的方式调查临床应用病征处理的情况。结果 共调查11家医疗单位的23名医生填写的455份病历,其中尿道分泌物病征占201份,发现的问题有:未按照推荐方案给药(l2.9%),涂片见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只治疗淋病(10.4%),诊断与治疗不符合(9.0%)等;阴道分泌物病征占168份,发现的问题有治疗宫颈感染时只治疗淋病或沙眼衣原体感染(30.4%),危险因素评分错误(20.8%),诊断与治疗不符(19.6%);生殖器溃疡病征占86份,发现的问题有:未按照推荐方案给药(15.1%),诊断失误(11.6%)。访谈中也发现了医生在性病临床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认识。结论 尽管经过培训,但是医生对病征处理掌握得并不理想,对病征处理的基本概念、处理原则都还有误解,问题较多。说明在推行病征处理中,要加强质控和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03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临床医生应用性病病征处理状况的调查

    王千秋,杨凭

    目的 了解医生在临床应用病征处理的情况。方法 对海南省和湖北省部分地区参与性病病征处理试点单位的医生进行培训,要求他们在临床开展病征处理工作,填写统一制作的病历,在开展工作后2-3个月后,以病历检查及访谈的方式调查临床应用病征处理的情况。结果 共调查11家医疗单位的23名医生填写的455份病历,其中尿道分泌物病征占201份,发现的问题有:未按照推荐方案给药(l2.9%),涂片见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只治疗淋病(10.4%),诊断与治疗不符合(9.0%)等;阴道分泌物病征占168份,发现的问题有治疗宫颈感染时只治疗淋病或沙眼衣原体感染(30.4%),危险因素评分错误(20.8%),诊断与治疗不符(19.6%);生殖器溃疡病征占86份,发现的问题有:未按照推荐方案给药(15.1%),诊断失误(11.6%)。访谈中也发现了医生在性病临床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认识。结论 尽管经过培训,但是医生对病征处理掌握得并不理想,对病征处理的基本概念、处理原则都还有误解,问题较多。说明在推行病征处理中,要加强质控和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03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1世纪全国首届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议在南京举行

    杨凭

    <正>2001年4月17日-19日由卫生部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主办的“二十一世纪全国首届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29个省市、香港特区的317位性病艾滋病专业工作者及心理、泌尿科等相关学科的国内外专家参加了会议。卫生部疾控司时任沈洁处长出席会议并做了“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与防治工作进展”报告,针对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强与改进的措施,并介绍了“遏制与防制艾滋病行动计划”主要目标与要求,使与会者深受鼓舞。世界卫生组织官员G.Poumerol、江苏省卫生厅、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病医院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2001年03期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1世纪全国首届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议在南京举行

    杨凭

    <正>2001年4月17日-19日由卫生部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主办的“二十一世纪全国首届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29个省市、香港特区的317位性病艾滋病专业工作者及心理、泌尿科等相关学科的国内外专家参加了会议。卫生部疾控司时任沈洁处长出席会议并做了“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与防治工作进展”报告,针对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强与改进的措施,并介绍了“遏制与防制艾滋病行动计划”主要目标与要求,使与会者深受鼓舞。世界卫生组织官员G.Poumerol、江苏省卫生厅、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病医院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2001年03期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奈非那韦耐性细胞株对其它抗艾滋病药、抗肿瘤药的交叉耐性及多药耐药表型分析

    修文琼,冈本■佳,下■敏,马场昌■

    目的 在体外进行细胞对抗艾滋病药产生耐性的相关因子研究。方法 通过将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T-4培养于含有奈非那韦浓度不断增加直至14μmol/L的培养液中培养30天以获得耐奈非那韦的亚系细胞株MT-4rN。用细胞增殖分析系统四唑嗡染色法测定存活细胞数并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化合物罗丹明-123和P-糖蛋白阻遏物维拉帕米分析多药耐药蛋白P-gp的存在。结果 发现MT-4rN细胞对新近报道的抗艾滋病药K-37产生出比母本细胞多20倍的耐性。对其它抗肿瘤药的交叉耐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耐性细胞的荧光密度在维拉帕米存在下有些不同,意味着P-gp在MT-4rN中的表达略有增多。结论 在用HIV-1蛋白酶抑制物奈非那韦作用后,MT-4细胞对其它抗艾滋病药及抗肿瘤药产生了交叉耐性并且多药耐药蛋白P-gp的表达有所增加。

    2001年03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奈非那韦耐性细胞株对其它抗艾滋病药、抗肿瘤药的交叉耐性及多药耐药表型分析

    修文琼,冈本■佳,下■敏,马场昌■

    目的 在体外进行细胞对抗艾滋病药产生耐性的相关因子研究。方法 通过将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T-4培养于含有奈非那韦浓度不断增加直至14μmol/L的培养液中培养30天以获得耐奈非那韦的亚系细胞株MT-4rN。用细胞增殖分析系统四唑嗡染色法测定存活细胞数并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化合物罗丹明-123和P-糖蛋白阻遏物维拉帕米分析多药耐药蛋白P-gp的存在。结果 发现MT-4rN细胞对新近报道的抗艾滋病药K-37产生出比母本细胞多20倍的耐性。对其它抗肿瘤药的交叉耐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耐性细胞的荧光密度在维拉帕米存在下有些不同,意味着P-gp在MT-4rN中的表达略有增多。结论 在用HIV-1蛋白酶抑制物奈非那韦作用后,MT-4细胞对其它抗艾滋病药及抗肿瘤药产生了交叉耐性并且多药耐药蛋白P-gp的表达有所增加。

    2001年03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洛阳地区148例阴道炎、宫颈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王勇,袁红瑛,张青晓,郭险峰,李泽芬

    <正>沙眼衣原体(CT)是性传播疾病和眼结膜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在西方国家非淋菌性尿道炎和脓性宫颈炎中,50%以上由CT引起。此外还是盆腔炎、不育症等的致病菌。为探讨本地区阴道炎、宫颈炎患者与CT感染的关系,我们对148例霉菌性和/或滴虫性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进行了CT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1年03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洛阳地区148例阴道炎、宫颈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王勇,袁红瑛,张青晓,郭险峰,李泽芬

    <正>沙眼衣原体(CT)是性传播疾病和眼结膜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在西方国家非淋菌性尿道炎和脓性宫颈炎中,50%以上由CT引起。此外还是盆腔炎、不育症等的致病菌。为探讨本地区阴道炎、宫颈炎患者与CT感染的关系,我们对148例霉菌性和/或滴虫性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进行了CT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1年03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性病性生殖器溃疡的病因学分析

    朱慧兰,武明昌,黎小东,叶兴东,杨日东,邓建华,陈荣章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中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病因。方法 取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荧光定量PCR、暗视野显微镜和血清学检查,同时检测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杜克雷嗜血杆菌(HD)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果 在181例病人中,梅毒48例、生殖器疱疹32例、尖锐湿疣9例,分别占26.52%(48/181)、17.68%(32/181)、4.97%(9/181)和 0.55%(1/181)。其中梅毒合并生殖器疱疹6例,占3.31%(6/181),合并尖锐湿疣1例,占0.55%(1/181),合并HIV感染1例,占0.55%(1/181);生殖器疱疹合并尖锐湿疣4例,占2.21%(4/181);念珠菌6例,占 3.31%(6/181),合并梅毒2例,占1.10%(2/181);细菌7例,占3.87%(7/181),合并梅毒4例,占2.21%(4/181);未发现软下疳。79例未检出病原体,占43.65%(79/181)。结论 在性病门诊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的病因以梅毒和生殖器疱疹为主,其次是尖锐湿疣,且存在混合性感染。

    2001年03期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性病性生殖器溃疡的病因学分析

    朱慧兰,武明昌,黎小东,叶兴东,杨日东,邓建华,陈荣章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中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病因。方法 取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荧光定量PCR、暗视野显微镜和血清学检查,同时检测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杜克雷嗜血杆菌(HD)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果 在181例病人中,梅毒48例、生殖器疱疹32例、尖锐湿疣9例,分别占26.52%(48/181)、17.68%(32/181)、4.97%(9/181)和 0.55%(1/181)。其中梅毒合并生殖器疱疹6例,占3.31%(6/181),合并尖锐湿疣1例,占0.55%(1/181),合并HIV感染1例,占0.55%(1/181);生殖器疱疹合并尖锐湿疣4例,占2.21%(4/181);念珠菌6例,占 3.31%(6/181),合并梅毒2例,占1.10%(2/181);细菌7例,占3.87%(7/181),合并梅毒4例,占2.21%(4/181);未发现软下疳。79例未检出病原体,占43.65%(79/181)。结论 在性病门诊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的病因以梅毒和生殖器疱疹为主,其次是尖锐湿疣,且存在混合性感染。

    2001年03期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首例经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报告

    郭晓黎,乔晓春,王凤香,张丽芬,聂晓勇,毛爱玲,梁正虎,夏淑慧

    <正>山西省自1995年发现HIV感染者以来,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感染人群逐渐扩大,包括供血(浆)员、吸毒者、暗娼、性病病人、自愿检测者以及术前病人等。2000年7月,我省首次发现1例经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01年03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首例经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报告

    郭晓黎,乔晓春,王凤香,张丽芬,聂晓勇,毛爱玲,梁正虎,夏淑慧

    <正>山西省自1995年发现HIV感染者以来,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感染人群逐渐扩大,包括供血(浆)员、吸毒者、暗娼、性病病人、自愿检测者以及术前病人等。2000年7月,我省首次发现1例经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01年03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氩气高频电刀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宁苏莉,徐东,肖明,孙国英,乐嘉豫

    目的 对比氩气高频电刀和高频电刀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尖锐湿疣患者自身对照,对双侧相应部位类似皮损,用氩气高频电刀和高频电刀不同方法进行治疗,随访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情况,并做动物实验,用组织病理切片等方法,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家兔皮肤的损伤和修复的差异。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109例患者,2周内,用氩气高频电刀组伤口愈合者106例占97.25%;用高频电刀组伤口愈合者仅65例占59.63%。发生副反应者:氩气高频电刀组36例占33.03%;高频电刀组98例占89.99%。动物实验显示:氩气高频电刀对组织的损伤小、修复快;高频电刀对组织的损伤大、修复慢。结论 用氩气高频电刀治疗尖锐湿疣有其一定的优越性。

    2001年03期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氩气高频电刀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宁苏莉,徐东,肖明,孙国英,乐嘉豫

    目的 对比氩气高频电刀和高频电刀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尖锐湿疣患者自身对照,对双侧相应部位类似皮损,用氩气高频电刀和高频电刀不同方法进行治疗,随访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情况,并做动物实验,用组织病理切片等方法,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家兔皮肤的损伤和修复的差异。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109例患者,2周内,用氩气高频电刀组伤口愈合者106例占97.25%;用高频电刀组伤口愈合者仅65例占59.63%。发生副反应者:氩气高频电刀组36例占33.03%;高频电刀组98例占89.99%。动物实验显示:氩气高频电刀对组织的损伤小、修复快;高频电刀对组织的损伤大、修复慢。结论 用氩气高频电刀治疗尖锐湿疣有其一定的优越性。

    2001年03期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世行官员督导检查卫九项目性病艾滋病子项目2000年度工作

    <正>世行卫九项目督导团一行3人由世行官员乌帕迪亚先生带队,于2001年5月7日-14日对我卫九项目性病艾滋病子项目2000年度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团先后考察了山西省太原市及阳泉市一些项目试点现场,听取了山西、福建、广西、新疆四个项目省2000年度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有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汇总材料,询问了有关项目实施地区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了解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导团14日向卫生部反馈了考察意见。

    2001年03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世行官员督导检查卫九项目性病艾滋病子项目2000年度工作

    <正>世行卫九项目督导团一行3人由世行官员乌帕迪亚先生带队,于2001年5月7日-14日对我卫九项目性病艾滋病子项目2000年度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团先后考察了山西省太原市及阳泉市一些项目试点现场,听取了山西、福建、广西、新疆四个项目省2000年度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有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汇总材料,询问了有关项目实施地区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了解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导团14日向卫生部反馈了考察意见。

    2001年03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HIV-1流行株膜蛋白基因C2-V3区序列特征和亚型分析

    邢爱华,李玉珍,李翔,王百锁,邢辉,邵一鸣

    目的 了解陕西省HIV-1毒株的流行情况和亚型特征。方法 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对6份采集于陕西省经确认为HIV-1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提取核酸,从6份样品中获得了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和分析了C2-V3及其邻区共312个核苷酸序列。结果6份血样中,2份为HIV-1A亚型毒株感染(SHX7、SHX8);4份为HIV-1B’亚型(泰国B’亚型)毒株感染(SHX1、SHX5、SHX6、SHX9)。SHX1、SHX5、SHX6、SHX9彼此间基因离散率为5.62%,SHX7与来自卢旺达的U08794之间的基因离散率仅为2.41%。结论 陕西省目前存在HIV-1A、B’两种亚型的毒株,HIV-1B’亚型由邻近地区传入,HIV-1A亚型为与非洲人接触传入。

    2001年03期 158-160+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HIV-1流行株膜蛋白基因C2-V3区序列特征和亚型分析

    邢爱华,李玉珍,李翔,王百锁,邢辉,邵一鸣

    目的 了解陕西省HIV-1毒株的流行情况和亚型特征。方法 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对6份采集于陕西省经确认为HIV-1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提取核酸,从6份样品中获得了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和分析了C2-V3及其邻区共312个核苷酸序列。结果6份血样中,2份为HIV-1A亚型毒株感染(SHX7、SHX8);4份为HIV-1B’亚型(泰国B’亚型)毒株感染(SHX1、SHX5、SHX6、SHX9)。SHX1、SHX5、SHX6、SHX9彼此间基因离散率为5.62%,SHX7与来自卢旺达的U08794之间的基因离散率仅为2.41%。结论 陕西省目前存在HIV-1A、B’两种亚型的毒株,HIV-1B’亚型由邻近地区传入,HIV-1A亚型为与非洲人接触传入。

    2001年03期 158-160+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儿童尿道阴道炎中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刘晓雁,鲁杰,张丽雅,刘卫红,赵小元,曹玉璞

    目的 研究儿童尿道阴道炎中生殖支原体(Mg)的致病性及临床特点。方法 用本所生化室建立的套式PCR法对110例儿童尿道阴道炎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尿道阴道分泌物标本做了Mg检测,此法灵敏度为10_3cfu/ml,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果 病例组中Mg检测的阳性率7.27%(8/11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0。病例组的8例患儿均为女性。Mg阳性病例中尿道阴道炎临床表现急性期者为12.5%(1/8),亚急性期者为37.5%(3/8),慢性期者为50%(4/8)。结论Mg是儿童尿道阴道炎的病原体,女童易感,临床以慢性期表现为主,红霉素治疗有效。

    2001年03期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尿道阴道炎中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刘晓雁,鲁杰,张丽雅,刘卫红,赵小元,曹玉璞

    目的 研究儿童尿道阴道炎中生殖支原体(Mg)的致病性及临床特点。方法 用本所生化室建立的套式PCR法对110例儿童尿道阴道炎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尿道阴道分泌物标本做了Mg检测,此法灵敏度为10_3cfu/ml,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果 病例组中Mg检测的阳性率7.27%(8/11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0。病例组的8例患儿均为女性。Mg阳性病例中尿道阴道炎临床表现急性期者为12.5%(1/8),亚急性期者为37.5%(3/8),慢性期者为50%(4/8)。结论Mg是儿童尿道阴道炎的病原体,女童易感,临床以慢性期表现为主,红霉素治疗有效。

    2001年03期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西部地区卖淫、吸毒妇女性传播疾病调查

    张少卓,涛波,马文涛,青禾,志强

    目的 了解内蒙古西部地区卖淫、吸毒妇女中性传播疾病(STD)感染情况及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该地区176卖淫、吸毒妇女进行了STD、HIV感染情况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出STD感染者55例.感染率为31.3%,其中无症状感染占81.8%。未检出HIV感染者。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静脉注射吸毒及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卖淫妇女从不使用避孕套的比例很高。结论 对这类人群进行强制性的性病检查和治疗成为必需。该地区卖淫妇女中存在着HIV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潜在危险,吸毒妇女中存在着HIV经血和经性两种传播途径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急需在这类人群中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

    2001年03期 16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西部地区卖淫、吸毒妇女性传播疾病调查

    张少卓,涛波,马文涛,青禾,志强

    目的 了解内蒙古西部地区卖淫、吸毒妇女中性传播疾病(STD)感染情况及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该地区176卖淫、吸毒妇女进行了STD、HIV感染情况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出STD感染者55例.感染率为31.3%,其中无症状感染占81.8%。未检出HIV感染者。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静脉注射吸毒及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卖淫妇女从不使用避孕套的比例很高。结论 对这类人群进行强制性的性病检查和治疗成为必需。该地区卖淫妇女中存在着HIV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潜在危险,吸毒妇女中存在着HIV经血和经性两种传播途径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急需在这类人群中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

    2001年03期 16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417个社区中通过尿液检查发现以前未能检测到的慢性和早期HIV-1感染者

    <正>背景:在马里兰州,AIDS病人已超过20 000例,其中1999年新报告 HIV感染者2203例;其中绝大多数(58%)发现于巴尔的摩市。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起的HIV尿液检测联盟帮助HIV感染的发现,并使感染者进入到“急性HIV感染和早期疾病项目(AIEDRP)”中去。 方法:于1999年2月-2000年8月期间,巴尔的摩市的12个点参与尿液检测HIV项目,检测试剂采用 Calypte HIV

    2001年03期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417个社区中通过尿液检查发现以前未能检测到的慢性和早期HIV-1感染者

    <正>背景:在马里兰州,AIDS病人已超过20 000例,其中1999年新报告 HIV感染者2203例;其中绝大多数(58%)发现于巴尔的摩市。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起的HIV尿液检测联盟帮助HIV感染的发现,并使感染者进入到“急性HIV感染和早期疾病项目(AIEDRP)”中去。 方法:于1999年2月-2000年8月期间,巴尔的摩市的12个点参与尿液检测HIV项目,检测试剂采用 Calypte HIV

    2001年03期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调查

    潘文利,杜建伟,王敏,黄好壮,陈玉本

    目的 了解海南省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方法 对海南省三市县戒毒所的514名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即Epi-Info6.0进行资料录入和分析。结果 戒毒人群中15-30岁之间占80.35%,其中静脉注射毒品者占33.85%,共用注射器者占静脉吸毒者的24.71%;1998年有2个以上性伴者占49.34%;未使用避孕套者占66.5l%,偶尔使用者占19.66%。结论 海南省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应作为今后HIV社区干预的重点地区;同时还应对在校学生开展预防吸毒的教育。

    2001年03期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调查

    潘文利,杜建伟,王敏,黄好壮,陈玉本

    目的 了解海南省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方法 对海南省三市县戒毒所的514名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即Epi-Info6.0进行资料录入和分析。结果 戒毒人群中15-30岁之间占80.35%,其中静脉注射毒品者占33.85%,共用注射器者占静脉吸毒者的24.71%;1998年有2个以上性伴者占49.34%;未使用避孕套者占66.5l%,偶尔使用者占19.66%。结论 海南省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应作为今后HIV社区干预的重点地区;同时还应对在校学生开展预防吸毒的教育。

    2001年03期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特定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杨斌,钟娜,裴东怒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目前海南省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RPR筛检,TPHA核实,于1999年9月-2000年5月对海南省四类特定人群共 15999名(其中无偿献血员10098名,饮服业从业人员4921名,妇教所收教卖淫妇女560名,戒毒所吸毒人员420名)进行了梅毒感染情况调查。结果15999名受检人员中.共查出梅毒感染者199名,阳性率1.24%;无偿献血员、饮服业从业人员、卖淫妇女、吸毒人员中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39%、061%、18.04%、6.90%;其中卖淫妇女和吸毒人员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 海南省梅毒发病大幅增加,并正以卖淫妇女和吸毒者为核心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流行,加强梅毒控制已刻不容缓。

    2001年03期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特定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杨斌,钟娜,裴东怒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目前海南省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RPR筛检,TPHA核实,于1999年9月-2000年5月对海南省四类特定人群共 15999名(其中无偿献血员10098名,饮服业从业人员4921名,妇教所收教卖淫妇女560名,戒毒所吸毒人员420名)进行了梅毒感染情况调查。结果15999名受检人员中.共查出梅毒感染者199名,阳性率1.24%;无偿献血员、饮服业从业人员、卖淫妇女、吸毒人员中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39%、061%、18.04%、6.90%;其中卖淫妇女和吸毒人员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 海南省梅毒发病大幅增加,并正以卖淫妇女和吸毒者为核心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流行,加强梅毒控制已刻不容缓。

    2001年03期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烟台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孙颖,宫连凤,韩文清,邵长平,王玉才

    目的 了解烟台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烟台市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2-2000年烟台市高危人群、重点人群HIV血清学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7例HIV感染者进行基因亚型分析研究。结果 对31146人份血清进行监测,发现HIV感染者11例,阳性检出率0.035%,其中艾滋病病人1例已死亡,1998-2000年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传播方式以血为主(72.72%),其次为性途径(27.27%),母婴传播还未发现。对7份感染者的PBMC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发现有A、E、B’3种亚型,2名回国劳工分别为A、E亚型,5名献血员为B’(泰国B’)亚型。结论 烟台市虽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但存在HIV感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血传播依然是HIV流行的重要途径。

    2001年03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烟台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孙颖,宫连凤,韩文清,邵长平,王玉才

    目的 了解烟台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烟台市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2-2000年烟台市高危人群、重点人群HIV血清学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7例HIV感染者进行基因亚型分析研究。结果 对31146人份血清进行监测,发现HIV感染者11例,阳性检出率0.035%,其中艾滋病病人1例已死亡,1998-2000年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传播方式以血为主(72.72%),其次为性途径(27.27%),母婴传播还未发现。对7份感染者的PBMC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发现有A、E、B’3种亚型,2名回国劳工分别为A、E亚型,5名献血员为B’(泰国B’)亚型。结论 烟台市虽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但存在HIV感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血传播依然是HIV流行的重要途径。

    2001年03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1225例STD病人的感染及治疗状况分析

    邓泽双,程美珍

    目的 通过对1225例STD病人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了解其感染及接受治疗情况。方法 将确诊的(免疫酶标和培养)STD病人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原体感染、合并症及治疗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结果 1种病原体和2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70.78%和26.69%,青少年(20岁以下)感染131例占10.69%,其中有5例10岁以下的女童系家庭内感染。接受治疗者占39.43%,间断治疗者占32.90%,未治疗者占27.67%,配偶、固定性伴治疗占12%。结论 对STD的多重感染、青少年感染及儿童家庭内感染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STD患者与配偶(性伴)同时治疗的意识刻不容缓。

    2001年03期 171-172+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1225例STD病人的感染及治疗状况分析

    邓泽双,程美珍

    目的 通过对1225例STD病人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了解其感染及接受治疗情况。方法 将确诊的(免疫酶标和培养)STD病人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原体感染、合并症及治疗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结果 1种病原体和2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70.78%和26.69%,青少年(20岁以下)感染131例占10.69%,其中有5例10岁以下的女童系家庭内感染。接受治疗者占39.43%,间断治疗者占32.90%,未治疗者占27.67%,配偶、固定性伴治疗占12%。结论 对STD的多重感染、青少年感染及儿童家庭内感染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STD患者与配偶(性伴)同时治疗的意识刻不容缓。

    2001年03期 171-172+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部分大中专学校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师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廖清华,胡国良,汪国勋,李根保,易志强,江小明

    目的 了解江西省大中专学校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方法 于1999年12月对来自江西省56所大中专学校的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回答正确率在80%以上,但对传播途径完全答对的人只有25%;对专业性较强的艾滋病知识如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只有10.4%的人能答出。(2)对于假如自己染上艾滋病,大多数人会正确求医,会处于情绪低落、紧张、恐惧和孤独中。(3)87.5%的人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和一般人一起上学或工作。(4)所有的教师都愿意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知识,96.4%的教师愿意做一名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并在学校或当地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结论 江西省部分大中专学校的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对艾滋病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对艾滋病有恐惧和歧视的心理,提示应该加强对学校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

    2001年03期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部分大中专学校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师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廖清华,胡国良,汪国勋,李根保,易志强,江小明

    目的 了解江西省大中专学校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方法 于1999年12月对来自江西省56所大中专学校的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回答正确率在80%以上,但对传播途径完全答对的人只有25%;对专业性较强的艾滋病知识如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只有10.4%的人能答出。(2)对于假如自己染上艾滋病,大多数人会正确求医,会处于情绪低落、紧张、恐惧和孤独中。(3)87.5%的人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和一般人一起上学或工作。(4)所有的教师都愿意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知识,96.4%的教师愿意做一名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并在学校或当地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结论 江西省部分大中专学校的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对艾滋病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对艾滋病有恐惧和歧视的心理,提示应该加强对学校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

    2001年03期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对同性爱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刘惠

    阐述了近年来对同性爱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所得出的认识和体会。认为应客观地认识同性爱人群并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经验,为我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服务。特别是应为同性爱中的志愿者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强调应加强多部门的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多渠道筹集经费。建议开发适合同性爱人群使用的安全套和润滑剂,为干预工作服务。

    2001年03期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对同性爱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刘惠

    阐述了近年来对同性爱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所得出的认识和体会。认为应客观地认识同性爱人群并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经验,为我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服务。特别是应为同性爱中的志愿者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强调应加强多部门的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多渠道筹集经费。建议开发适合同性爱人群使用的安全套和润滑剂,为干预工作服务。

    2001年03期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HIV暴露后预防可实施于职业场所以外

    孔朝霞

    <正>三藩市一项暴露后预防(PEP)研究显示,在因性交或药物注射而处于HIV暴露危险的人群中,采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和咨询的PEP措施,将可能成为预防HIV感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者以401名暴露于性伴已知为HIV感染者,或处于HIV感染危险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94%的人主要是通过性接触,多数为肛交),评估了PEP的预防能力。设计的PEP方案为:4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针对个人情况进行的降低感染危险性和坚持治疗的咨询;所有措

    2001年03期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IV暴露后预防可实施于职业场所以外

    孔朝霞

    <正>三藩市一项暴露后预防(PEP)研究显示,在因性交或药物注射而处于HIV暴露危险的人群中,采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和咨询的PEP措施,将可能成为预防HIV感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者以401名暴露于性伴已知为HIV感染者,或处于HIV感染危险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94%的人主要是通过性接触,多数为肛交),评估了PEP的预防能力。设计的PEP方案为:4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针对个人情况进行的降低感染危险性和坚持治疗的咨询;所有措

    2001年03期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犯法性乱吸毒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强制监管的探讨

    张继伦,张惠平,杨滨,石国豪

    <正>我国自70年代未以来,性病又死灰复燃,逐年以两位数快速上升,性病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性病19911比10年前年发病率增加了6.5倍,1991-1996年每年递增20%[1]。1999年比1998年增长32.29%,1999年的报告性病例数为837 357例,艾滋病及感染者总数超过1万人[2]。过去除了我们对艾滋病性病大流行的认识和准备不足,国家投入不够,各部门协调不够,宣传教育的方式少等主客观原因外,还与对犯法性乱及吸毒人群强制干预力度不够也有较大联系。本文将提出一些对我国犯法性乱及吸毒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强制监管的对策。

    2001年03期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对犯法性乱吸毒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强制监管的探讨

    张继伦,张惠平,杨滨,石国豪

    <正>我国自70年代未以来,性病又死灰复燃,逐年以两位数快速上升,性病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性病19911比10年前年发病率增加了6.5倍,1991-1996年每年递增20%[1]。1999年比1998年增长32.29%,1999年的报告性病例数为837 357例,艾滋病及感染者总数超过1万人[2]。过去除了我们对艾滋病性病大流行的认识和准备不足,国家投入不够,各部门协调不够,宣传教育的方式少等主客观原因外,还与对犯法性乱及吸毒人群强制干预力度不够也有较大联系。本文将提出一些对我国犯法性乱及吸毒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强制监管的对策。

    2001年03期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的通知

    2001年03期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的通知

    2001年03期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参加多部门参与预防控制艾滋病项目的体会

    吕章

    <正>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的急剧增加,引起国内外医务界同行、社会有识之士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深切关注。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下简称UNDP)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以下简称UNAIDS)为代表的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陆续帮助中国开展有多部门参与的预防控制艾滋病项目活动。作为司法部劳动教养部门的官员,我参加了UNDP第二周期预防控制艾滋病项目的活动,并负责组织本系统参与该项目为期3年(1998年-2000年)的相关活动。在接近尾声时,我把自己做项目的体会和感受谈出来,供同道们参考。

    2001年03期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参加多部门参与预防控制艾滋病项目的体会

    吕章

    <正>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的急剧增加,引起国内外医务界同行、社会有识之士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深切关注。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下简称UNDP)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以下简称UNAIDS)为代表的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陆续帮助中国开展有多部门参与的预防控制艾滋病项目活动。作为司法部劳动教养部门的官员,我参加了UNDP第二周期预防控制艾滋病项目的活动,并负责组织本系统参与该项目为期3年(1998年-2000年)的相关活动。在接近尾声时,我把自己做项目的体会和感受谈出来,供同道们参考。

    2001年03期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显性梅毒与隐性梅毒治疗后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变化的比较

    陈华仙,祝国光

    <正>近年来,我们对梅毒病例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在进行非特性抗体测定中,发现显性梅毒比隐性梅毒的非特异性抗体下降快,阴转率高,为此笔者将本门诊经正规治疗后的73例梅毒患者进行非特异性抗体变化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发布的《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及卫生部编印的《性病防治手册》为依据。本组资料所称的显性梅毒为早期一期梅毒及二期梅毒。隐性梅毒为早期潜伏梅毒。1.2 诊断血清试剂 特异性血清抗体试剂为英国欧姆格诊断有限公司产品,采用TPHA方法;非特异性血清抗体试剂为

    2001年03期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显性梅毒与隐性梅毒治疗后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变化的比较

    陈华仙,祝国光

    <正>近年来,我们对梅毒病例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在进行非特性抗体测定中,发现显性梅毒比隐性梅毒的非特异性抗体下降快,阴转率高,为此笔者将本门诊经正规治疗后的73例梅毒患者进行非特异性抗体变化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发布的《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及卫生部编印的《性病防治手册》为依据。本组资料所称的显性梅毒为早期一期梅毒及二期梅毒。隐性梅毒为早期潜伏梅毒。1.2 诊断血清试剂 特异性血清抗体试剂为英国欧姆格诊断有限公司产品,采用TPHA方法;非特异性血清抗体试剂为

    2001年03期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阴虱病7年临床回顾性分析

    胡平

    <正>阴虱引起的阴虱病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我科就1993-1999年346例阴虱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就诊病例 1993-1999年我科门诊阴虱病患者346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3个月。病例来源于外埠39例(11.3%),本埠城镇

    2001年03期 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阴虱病7年临床回顾性分析

    胡平

    <正>阴虱引起的阴虱病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我科就1993-1999年346例阴虱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就诊病例 1993-1999年我科门诊阴虱病患者346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3个月。病例来源于外埠39例(11.3%),本埠城镇

    2001年03期 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以多形红斑为皮肤表现的艾滋病1例

    胡晓莉,杨春俊,周文明,刘盛秀,汪家贵,林达,杨森,朱一元

    <正>1 病历报告 患者,男,39岁,工人。因全身皮疹、瘙痒1个月,伴高热8天于2000年2月29日收住我院。患者于1个月前诱因不明于两手指、足趾端伸侧出现红色斑疹、瘙痒,渐蔓延至四肢、躯干及面部。曾按“皮肤过敏”口服扑尔敏,静滴地塞米松(10mg/d)10天后无效,入院前9天停药。停药后第2日出现高热,皮疹加重,出现四肢肿胀,瘙痒明显,继服地塞米松(10mg/d),加用双黄连、干扰素、丙球等治疗,病情不能控制。既往身体健康,无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有冶游史和吸毒史,无药物过敏史。爱人及子女体健。入院检查:体温39.3℃,急性病容,一般情况尚佳,无消瘦。两颈侧、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大约直径2cm大小,无明显触痛,部分固定。口腔粘膜未见异常,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左口角

    2001年03期 183-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多形红斑为皮肤表现的艾滋病1例

    胡晓莉,杨春俊,周文明,刘盛秀,汪家贵,林达,杨森,朱一元

    <正>1 病历报告 患者,男,39岁,工人。因全身皮疹、瘙痒1个月,伴高热8天于2000年2月29日收住我院。患者于1个月前诱因不明于两手指、足趾端伸侧出现红色斑疹、瘙痒,渐蔓延至四肢、躯干及面部。曾按“皮肤过敏”口服扑尔敏,静滴地塞米松(10mg/d)10天后无效,入院前9天停药。停药后第2日出现高热,皮疹加重,出现四肢肿胀,瘙痒明显,继服地塞米松(10mg/d),加用双黄连、干扰素、丙球等治疗,病情不能控制。既往身体健康,无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有冶游史和吸毒史,无药物过敏史。爱人及子女体健。入院检查:体温39.3℃,急性病容,一般情况尚佳,无消瘦。两颈侧、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大约直径2cm大小,无明显触痛,部分固定。口腔粘膜未见异常,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左口角

    2001年03期 183-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预防性干预影响因素

    蔡文德,段立华,李良成,应晨江

    <正>对于性活跃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是预防HIV和其它STD的重要措施,从国内外的防治经验来看,因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和疫苗等医疗手段,行为干预便成为目前艾滋病预防的重要策略[1],而促进安全套使用是预防 HIV/AIDS性传播的关键[2]。作为一种行为生活方式,安全套的使用涉及十分复杂的因素,不仅关系到使用者的HIV/AIDS的知识、对于性伴侣的信任以及对自身受HIV/AIDS危害的心理预期;还涉及到社会舆论、性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安全套的各项产品特征也会影响到安全套的实际使用。这里作者拟从多种角度对上述影响安全套因素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预防性干预提供线索。

    2001年03期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预防性干预影响因素

    蔡文德,段立华,李良成,应晨江

    <正>对于性活跃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是预防HIV和其它STD的重要措施,从国内外的防治经验来看,因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和疫苗等医疗手段,行为干预便成为目前艾滋病预防的重要策略[1],而促进安全套使用是预防 HIV/AIDS性传播的关键[2]。作为一种行为生活方式,安全套的使用涉及十分复杂的因素,不仅关系到使用者的HIV/AIDS的知识、对于性伴侣的信任以及对自身受HIV/AIDS危害的心理预期;还涉及到社会舆论、性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安全套的各项产品特征也会影响到安全套的实际使用。这里作者拟从多种角度对上述影响安全套因素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预防性干预提供线索。

    2001年03期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首次“药物滥用与艾滋病”咨询培训班在京举办

    罗玫

    2001年03期 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首次“药物滥用与艾滋病”咨询培训班在京举办

    罗玫

    2001年03期 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经济状况和民族文化对HIV/AIDS与妇女的影响

    董忠

    <正>80年代中叶,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60万人患有AIDS[1]。到1997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300万[2]。女性病例所占的百分比在世界范围内始终很高,80年代时占 40%[1],90年代中期已占42%[3],并且这一比例每年增长。基于以上事实和对女性健康的关注,证实社会因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为女性选择适当而有效的HIV/AIDS预防策略。

    2001年03期 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社会经济状况和民族文化对HIV/AIDS与妇女的影响

    董忠

    <正>80年代中叶,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60万人患有AIDS[1]。到1997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300万[2]。女性病例所占的百分比在世界范围内始终很高,80年代时占 40%[1],90年代中期已占42%[3],并且这一比例每年增长。基于以上事实和对女性健康的关注,证实社会因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为女性选择适当而有效的HIV/AIDS预防策略。

    2001年03期 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病毒特点及艾滋病的诊断治疗

    徐莲芝

    <正>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是(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英文缩写为“AIDS”的音译。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引起。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其重要特点: (1)HIV的遗传物质(RNA)整合到宿主细胞中不易被免疫系统发现; (2)HIV能发生变异,使机体产生出来的抗体不能识别病毒;病毒变异很快,使研制预防性疫苗带来困难; (3)HIV感染并致死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4细胞,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2001年03期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病毒特点及艾滋病的诊断治疗

    徐莲芝

    <正>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是(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英文缩写为“AIDS”的音译。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引起。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其重要特点: (1)HIV的遗传物质(RNA)整合到宿主细胞中不易被免疫系统发现; (2)HIV能发生变异,使机体产生出来的抗体不能识别病毒;病毒变异很快,使研制预防性疫苗带来困难; (3)HIV感染并致死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4细胞,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2001年03期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各大区HIV/AIDS流行趋势与特点

    张淑华

    <正>1 前言2000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经对截止到2000年11月25日止的全球艾滋病流行病学监测情况和报告数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后,公布了自全球艾滋病流行到2000年底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SD)病例估计数字和2000年新的HIV感染数字,并简要描述了总体的艾滋病流行趋势与特点。2 全球HIV/AIDS流行概况及其分布 截至2000年底,估

    2001年03期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世界各大区HIV/AIDS流行趋势与特点

    张淑华

    <正>1 前言2000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经对截止到2000年11月25日止的全球艾滋病流行病学监测情况和报告数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后,公布了自全球艾滋病流行到2000年底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SD)病例估计数字和2000年新的HIV感染数字,并简要描述了总体的艾滋病流行趋势与特点。2 全球HIV/AIDS流行概况及其分布 截至2000年底,估

    2001年03期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二)

    胡小芸,李太生

    <正>(接上期)2.4 粘膜中的细胞免疫 由于HIV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通过粘膜入侵机体,对于暴露部位局部的免疫功能的研究也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现在认为粘膜处抗HIV免疫反应主要有以下特点[9]:(1)经典的粘膜免疫反应是由特异性IgA介导的,但在HIV感染中,对病毒env特异性的IgG在口腔、鼻粘膜及生殖道处占了优势。但是,由于这类特异抗体并无中和保护作用,其出现于疾病的进展无一定的联系。(2)与体内其它部位相似,细胞免疫是粘膜处抗HIV的主要免疫反应。CTL反应对控制病毒数量起决定作用。(3)由于HIV在粘膜处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嗜巨噬细胞毒株来实现的,妇女在暴露后仅有一部分入血。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生殖道粘膜中的CTL反应可识别的病毒表位谱较血中窄,具有更强

    2001年03期 192-19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二)

    胡小芸,李太生

    <正>(接上期)2.4 粘膜中的细胞免疫 由于HIV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通过粘膜入侵机体,对于暴露部位局部的免疫功能的研究也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现在认为粘膜处抗HIV免疫反应主要有以下特点[9]:(1)经典的粘膜免疫反应是由特异性IgA介导的,但在HIV感染中,对病毒env特异性的IgG在口腔、鼻粘膜及生殖道处占了优势。但是,由于这类特异抗体并无中和保护作用,其出现于疾病的进展无一定的联系。(2)与体内其它部位相似,细胞免疫是粘膜处抗HIV的主要免疫反应。CTL反应对控制病毒数量起决定作用。(3)由于HIV在粘膜处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嗜巨噬细胞毒株来实现的,妇女在暴露后仅有一部分入血。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生殖道粘膜中的CTL反应可识别的病毒表位谱较血中窄,具有更强

    2001年03期 192-19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