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性病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

推动艾滋病防治高质量发展

  •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分析和防治展望

    韩孟杰;

    <正>近年来,我国全力实施“十三五”行动计划和遏制艾滋病传播“六大工程”,克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的影响,持续推进落实各项艾滋病防控措施,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基本阻断,经注射毒品传播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治疗覆盖率和治疗成功率达到90%以上,

    2023年03期 v.29;No.234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论著

  • 经治HIV-1感染者CD8细胞免疫紊乱与CXCL9/10/11的相关性分析

    沈莉丽;万林钰;曹文静;张超;范兴;宋锦文;王福生;

    目的 分析经治HIV-1感染者CD8细胞分化及激活特征,探索其与趋化因子CXCL9/10/11及CD4/CD8细胞比值的关系。方法 入组33例ART时间大于2年且血浆VL小于20拷贝/mL的HIV-1感染者以及15例健康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8细胞分化和激活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CXCL9/10/11水平,随后分析CD8细胞分化、激活水平和血浆CXCL9/10/11水平以及CD4/CD8细胞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经治HIV-1感染者幼稚CD8细胞占比(中位数9.6%vs. 28.6%,P=0.004)显著降低,而效应记忆CD8细胞占比(中位数36.9%vs.7.0%,P<0.000 1)及HLA-DR+CD38+CD8细胞占比(中位数7.4%vs. 3.3%,P<0.000 1)显著升高。在经治HIV-1感染者中,HLA-DR+CD38+CD8细胞占比与CXCL9(r=0.477,P=0.005)和CXCL11(r=0.402 9,P=0.020 1)水平显著正相关,效应CD8细胞占比与CXCL9(r=0.581 9,P=0.000 4)、CXCL10(r=0.416 8,P=0.015 8)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幼稚CD8细胞占比与CXCL9(r=-0.449 3,P=0.008 7)、CXCL10(r=-0.448 7,P=0.008 8)水平显著负相关。此外,经治HIV-1感染者效应CD8细胞占比与CD4/CD8细胞比值显著负相关(r=-0.401 8,P=0.020 5)。结论 长期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CD8细胞仍处于异常激活及过度分化状态。趋化因子CXCL9/10/11的分泌可能影响CD8细胞激活、效应CD8细胞扩增以及幼稚CD8细胞和CD4/CD8细胞比值恢复。

    2023年03期 v.29;No.234 25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孙建军;田波;刘莉;陈军;沈银忠;张仁芳;

    目的 研究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合并感染及预后,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2020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按住院结局分为正常出院组和预后不良组,用秩和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07例分枝杆菌血流感染的病例,其中MTB感染80例,NTM感染127例。MTB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均高于NTM患者;但NTM患者的免疫缺陷更严重。MTB感染者中,预后不良组22例,正常出院组58例,预后不良组CRP(P=0.011)、PCT(P<0.001)均高于正常出院组,而白蛋白(P=0.032)、血红蛋白(P=0.020)均低于正常出院组。CRP≥100 mg/L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是CRP<100 mg/L患者的6.27倍(P=0.029)。NTM感染者预后不良组39例,正常出院组88例,预后不良组白蛋白(P=0.016)和CD8细胞计数(P=0.009)较低。白蛋白<30 g/L(OR=2.66,P=0.031)和CD8细胞<200/μL(OR=3.15,P=0.008)均是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血流感染的患者炎症指标较高时MTB的风险高于NTM。对于MTB患者要积极监测CRP;对于NTM血流感染,积极处理低蛋白血症同时提升免疫功能可能有益于改善预后。

    2023年03期 v.29;No.234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Wnt-1信号转导分子在艾滋病并发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孙岩;张维东;胡志琛;靳华;赵东生;喻剑华;朱明利;

    目的 研究Wnt-1信号转导分子在AIDS并发C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Wnt信号通路在AIDS并发CA过度增殖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经HPV分型DNA芯片技术检测试剂盒检测AIDS并发HPV16/18型阳性的AIDS/CA组和AIDS/CA癌变组、CA组、健康对照组(H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1蛋白的表达强度和表达位置。结果AIDS/CA组和AIDS/CA癌变组Wnt-1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H组(Z=5.658,P=0.011;Z=5.888,P=0.000),且AIDS/CA癌变组Wnt-1表达强度高于CA组(Z=12.342,P=0.038)。与AIDS/CA组相比,AIDS/CA癌变组和CA组Wnt-1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480,P=0.266;Z=3.240,P=1.000)。各组表达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1,P=0.008)。与AIDS/CA癌变组的表达位置相比,AIDS/CA组和CA组表达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0,P=0.003;χ~2=8.933,P=0.003),且AIDS/CA癌变组Wnt-1更多表达于细胞核(62.5%,5/8),而AIDS/CA组(65.2%,15/23)和CA组(45.5%,10/22)更多表达于细胞膜。结论 Wnt-1信号转导分子在AIDS并发CA癌变发生机制中存在细胞核强表达,可以通过检测Wnt-1来评估AIDS并发CA是否存在癌变倾向。

    2023年03期 v.29;No.234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对深圳市HIV/AIDS病例报告及检测工作的影响

    袁苑;谭唯;张燕;黄元妹;朱悦;李思美;刘少础;谢炜;杨峥嵘;赵锦;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对深圳市HIV/AIDS病例报告及检测工作的影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调整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并筛选2018-2021年第1季度报告地区为深圳市HIV/AIDS病例和检测数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数据来自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采用χ2检验和空间全局自相关,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对深圳市HIV/AIDS病例报告及检测工作的影响。结果 2020年第1季度报告HIV/AIDS病例较2019年同期(350例)减少38.86%,较2018年同期(341例)减少37.24%;2021年第1季度报告HIV/AIDS病例较2019年同期增加9.43%,较2018年同期增加12.32%。2020年和2021年第1季度,本地户籍病例占比均高于2019年,初中学历、工人/农民病例的占比均低于2018年(P<0.05)。2020年第1季度较2019年同期,羁押/戒毒、专题调查、医疗就诊的病例分别减少88.89%、76.47%、14.79%;同期相同来源的检测量分别减少85.75%、89.83%、36.68%。2020年第1季度较2018年同期,羁押/戒毒、专题调查、医疗就诊的病例分别减少80.00%、69.23%、29.41%,同期相同来源的检测量分别减少87.74%、88.47%、25.49%。结论 深圳市HIV/AIDS病例报告数和羁押/戒毒、专题调查、医疗就诊的病例数及检测量较病毒流行前有不同程度减少。应根据本地疫情形势,系统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对HIV感染者和医疗服务系统的影响。

    2023年03期 v.29;No.234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北京市某区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现况

    姜雪;杜世英;李淑媛;虞接军;李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区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培训效果。方法 培训前对北京市某区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进行丙肝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丙肝基本知识、诊断、治疗和防护措施知识,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培训前有关丙肝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这两个核心知识正确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培训后再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培训前后丙肝防治及诊断治疗与防护知识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培训前发出并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20份,对HCV采取100℃高温5分钟可灭活、丙肝是可以临床治愈的、治疗丙肝的抗病毒药物已经纳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33.2%、66.4%、62.3%;丙肝病例的诊断标准、丙肝的治疗方案、标准预防原则和暴露HCV后可检测HCV-RNA的时间等问题的正确率分别为28.2%、23.2%、41.8%和28.6%。将培训前的“丙肝病例的诊断标准”和“丙肝的标准治疗方案”回答正确情况作为因变量,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两个核心知识答题结果显示:≥40岁(与≤30岁年龄组相比)、本科及以上(与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下相比)、副高及以上职称(与初级职称相比)、工作6~10年及≥11年(与工作年限≤5年相比)回答正确概率更高。非感染科医护人员(与感染科相比)回答正确概率更低。培训后发出及回收有效问卷181份,丙肝整体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但丙肝病例的诊断标准、丙肝的治疗方案两个核心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仅为58.6%和54.7%,虽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正确率均未超过60%。结论 北京市某区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于丙肝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不高,尤其是诊断治疗与防护措施知识方面认知水平整体不高,应进一步针对性地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丙肝诊疗与防治知识水平。

    2023年03期 v.29;No.234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HIV单阳家庭生命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郝晓宇;施玉华;杨志敏;霍俊丽;张小波;安晓静;徐诺雅;黎萍;李烙;韩瑜;马艳玲;

    目的 调查HIV单阳家庭夫妻双方生命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健康调查简易问卷(SF-36),对夫妻双方进行生命质量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阳性方生理健康(PSS)得分(68.61±16.36)分,心理健康(MSS)得分(64.52±17.29)分;阴性方PSS(79.11±15.60)分,MSS(78.24±15.52)分,其中在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PSS及MSS,HIV单阳家庭阳性方得分低于阴性方及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H、VT、SF、MH及MSS领域,阴性方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阳家庭中阳性方未出现HIV感染临床及合并症状,感染后夫妻关系好是PSS得分的保护因素;感染后夫妻关系好是MSS得分的保护因素。单阳家庭阴性方年轻和高收入是PSS得分的保护因素;高收入和感染后夫妻关系好是MSS得分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关注单阳家庭阳性方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对单阳家庭阳性方的关怀和支持。建议定期做好单阳家庭的随访与健康管理工作,加强与单阳家庭的交流与联系,鼓励夫妻双方加强沟通,改善夫妻关系,以全面提升单阳家庭生命质量。

    2023年03期 v.29;No.234 278-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男男性行为者发生无套肛交原因的定性研究

    薛盼盼;刘潇;程祥;常珂;肖东;李镇男;徐杰;

    目的 了解我国MSM发生肛交时不使用安全套(简称无套肛交)的原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通过MSM社会小组和社会组织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访谈对象,开展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解MSM最近6个月无套肛交的发生状况及其原因等。结果 访谈20名MSM,性角色为被插入方者6名,插入方者9名,两者均可5名。发生无套肛交的主要原因包括认为安全套影响性快感、性角色为被插入方者不能掌控安全套使用、认为体外射精可以降低HIV感染风险、性伴HIV感染状态为阴性以及使用HIV暴露前预防药物。结论 MSM无套肛交的原因除与安全套影响性体验之外,还与采取了除安全套外其他可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措施有关。

    2023年03期 v.29;No.234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男男性行为者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定性研究

    崔田雨;李天莹;王光辉;杨杰;张悦;任仙龙;罗倩倩;

    目的 从不同人群视角了解MSM的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nPEP)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具有/没有nPEP服药经历的MSM、男同社区小组工作人员及医务工作者进行一对一定性访谈。结果 共访谈MSM 13名,男同社区小组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各5名。其中具有nPEP服药经历MSM 7名,nPEP平均知识得分9分(满分11分)。男同社区小组工作人员及医务工作者的防艾工作年限分别为10(8,20)年和8(6,20)年。访谈发现被动肛交中途摘套是MSM选择nPEP的主要驱动事件;使用nPEP的MSM具有自我决策水平低、购药途径多样化、服药过程中随访率低等问题。购药门槛高成为影响MSM选择nPEP的主要阻碍因素;对于多次服用nPEP的MSM具有向PrEP转变的可能性。结论 当前MSM使用nPEP的自我决策效能较低,互联网医院成为其购买nPEP的主要选择途径。未来应加强对nPEP相关的研究,尤其是互联网医院在nPEP使用中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

    2023年03期 v.29;No.234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山东省男男性行为者HIV暴露前预防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

    郝连正;韩磊;孙晓光;林彬;林琳;李玲;赵帅;王传琪;李亚君;王霖;张娜;王国永;康殿民;

    目的 分析山东省MSM对HIV暴露前预防(PrEP)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山东省5个市,依托社会组织通过滚雪球方法招募年满18周岁且有过同性肛交性行为的男性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行为学特征、PrEP使用意愿状况等信息。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rEP使用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调查对象2 537名,愿意使用PrEP的比例为58.6%(1 487/2 537)。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户籍地、寻找性伴方式及性行为角色特征的MSM其PrEP使用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年龄≥45岁、离异或丧偶、月收入水平<5 000元、本省户籍、线下寻找性伴、性行为角色是插入方的MSM比较,年龄≤24岁(OR=1.8,95%CI:1.2~2.7),未婚(OR=2.4,95%CI:1.8~3.2)、在婚或同居(OR=2.3,95%CI:1.8~3.2),月收入水平≥5 000元(OR=1.4,95%CI:1.1~1.7),外省户籍(OR=1.6,95%CI:1.2~2.3),线上寻找性伴(OR=1.4,95%CI:1.2~1.7)及性行为角色是被插入方(OR=1.5,95%CI:1.1~1.9)或两者兼有(OR=2.0,95%CI:1.6~2.6)的MSM其PrEP使用意愿相对更高。结论 山东省MSM整体PrEP使用意愿较低,需要针对高年龄段、离异或丧偶、月收入水平低、本省户籍地、线下寻找性伴及性行为角色是插入方的MSM加强宣传教育,提高PrEP使用意愿。

    2023年03期 v.29;No.234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暴露前预防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李昕;郝政;时红杰;徐园园;吴苏姝;郭璐;沈小勇;朱正平;

    目的 了解南京市MSM对暴露前预防(PrEP)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推广PrEP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4月12日至5月18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社会组织招募MSM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平台收集人口学信息、行为学特征、PrEP知识知晓及使用意愿情况,并以PrEP使用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696份,28.4%(198人)的调查对象知晓PrEP,77.2%(537人)的研究对象表示如发生高危行为愿意采用PrEP。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学生(OR=2.046,95%CI:1.069~3.914)、知晓PrEP(OR=20.331,95%CI:7.795~53.028)以及最近一年检测过HIV(OR=1.804,95%CI:1.179~2.761)是PrEP使用意愿的促进因素;待业/无业(OR=0.375,95%CI:0.182~0.772)、性向为同性恋(OR=0.614,95%CI:0.385~0.980)以及近6个月经常发生男性群交行为(OR=0.257,95%CI:0.082~0.804)为PrEP使用意愿的阻碍因素。结论 南京市MSM具有较高的PrEP使用意愿,下一步需确保准确传播PrEP相关知识,大力推广在HIV咨询检测机构中宣传教育,尤其是针对近6个月经常发生男性群交行为及性向为同性恋的MSM的宣教,以促进PrEP的推广和使用。

    2023年03期 v.29;No.234 295-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男男性行为者采取艾滋病预防行为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邱箫仪;马艳玲;蔡永年;张祖样;董文斌;罗红兵;肖民扬;王晓雯;

    目的 本研究旨在应用保护动机理论探索MSM采取艾滋病预防行为(安全套、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动机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云南省昆明、玉溪、红河、大理、德宏五地的未感染HIV的MSM中使用自填式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采取预防措施的动机和保护动机理论因素得分的联系。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72份,其中333人(89.5%)表示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了预防措施,在过去6个月内不同肛交次数的MSM使用预防措施的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安全套的理论因素得分水平与其他两种预防措施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我效能影响了MSM采用安全套、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的动机(路径系数分别为0.801、0.777和0.672,P<0.001),MSM的自我效能越高,越有可能形成保护动机,采取预防行为;易感性可以促进MSM使用暴露前预防的动机(路径系数0.147,P=0.028);反应效能(路径系数0.163,P=0.026)和反应代价(路径系数0.297,P<0.001)对MSM采取暴露后预防的动机有影响,反应效能越大,反应代价越小越有利于MSM产生使用暴露后预防的动机。结论 在安全套、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的推广宣传中,可以通过提高人群的自我效能等保护动机理论因素水平,促进MSM产生保护动机,使得预防干预措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2023年03期 v.29;No.234 299-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利用IEC方法探索北京市MSM艾滋病相关干预有效信息的研究

    云茹;王丽娟;

    目的 对北京市MSM开展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了解北京市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应用IEC的方法探索有效干预信息,为有针对性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广泛查阅文献后综合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市MSM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知识影响情况。通过“国八条”应答情况计算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并通过双变量相关性检验及ROC曲线分析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安全套使用的关联情况。利用IEC方法,即通过信息干预指数(IECI)的高低筛选出对MSM重要的干预信息条目,IECI越高,该条目对MSM越重要。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246名MSM,设计了22条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条目(16项条目属于知识类条目,6项条目属于信息类条目)。22项条目中,7项条目IECI≥20,7项条目IECI≥10且<20,8项条目IECI<10。IECI位于前三位的条目均属于信息类条目。结论 今后应在社交媒体上针对性地加强对故事类条目的宣传,开展以此为主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发加强这类干预信息传播的移动应用功能,用于预防艾滋病在MSM这一人群中传播。

    2023年03期 v.29;No.234 305-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性施虐/受虐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毅;樊静;何静;熊军;杜婵娟;刘强;贾修伟;李伟;刘晓琴;谭琴;任延飞;廖平;刘平;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MSM性施虐/受虐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对MSM进行性施虐/受虐和性行为等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性施虐/受虐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 087份,报告曾有过性施虐/受虐3.6%(39人)。近1年有过性施虐/受虐1.7%(19人),其中31.6%为施虐、26.3%为受虐、42.1%为施虐和受虐均有,26.3%发生过出血,5.3%每次、68.4%有时在性施虐/受虐前(或中)使用过毒品。近1年性施虐/受虐中15.8%每次、68.4%有时发生过肛交,57.9%每次、36.8%有时、5.3%从未使用安全套。多因素分析结果,工人/农民/餐饮服务(OR=2.317)、外县/市/区户籍(OR=4.011)、县级城市居住(OR=3.597)、自我隐瞒中等/高水平(OR=2.397)、近6个月多性伴(OR=2.239)者发生性施虐/受虐可能更大,本地居住时间>2年(OR=0.414)者发生性施虐/受虐的可能更小。结论 绵阳市MSM中的性施虐/受虐行为发生率较低,受人口学特征、自我隐瞒水平和性行为等影响,性施虐/受虐者存在多种风险行为叠加,增大了HIV感染风险,要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2023年03期 v.29;No.234 309-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的质性研究

    张娅玲;张莎;张月华;劳云飞;张龄方;陈庆玲;周曾全;

    目的 探索云南省艾滋病ART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探索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的措施。方法 2022年2-5月,针对云南省艾滋病抗病毒门诊的医生及护士,采用方便抽样和最大差异抽样开展半结构化焦点小组访谈,共进行4次小组访谈,42人参加。结果 职业倦怠结构维度归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三个核心类属。共收集105条职业倦怠成因的表述,包括工作压力大(27.6%),主要表现在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度大、ART外工作负荷重等方面;工资薪酬低(21.9%),主要表现在ART门诊的绩效总体偏低、职称晋升困难、监督服药费落实不到位;工作不被重视(17.1%),主要表现在工作环境较差,人员配给不足,辅助设备不全,与其他科室协调不畅等;工作挫败感(20.0%),主要表现为自认为工作能力不足,工作没有成就感,因从事ART工作而被歧视;政策落实不到位(13.3%),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缺口大,经费政策落实不到位。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建议从政策制定、建设规范化门诊、建立心理支持体系等方面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2023年03期 v.29;No.234 314-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2005-2020年中国大陆淋病梅毒时空分异研究

    黄明燕;赵晴;王前强;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中国大陆淋病和梅毒报告发病率的流行趋势和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全局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指数和热点分析了解中国大陆淋病和梅毒报告发病率的时空流行趋势、空间自相关效应、空间聚集性及冷热点分布。结果 中国大陆淋病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13.79/10万下降至2020年的7.49/10万,梅毒报告发病率则由2005年的9.67/10万上升至2020年的33.08/10万,淋病高发地区相对集中,梅毒高发地区则不断扩散;多数年份淋病和梅毒报告发病率的Moran’s I>0,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东南沿海为淋病热点区域,其报告发病率呈现高高聚集;梅毒热点区域相对分散,其报告发病率高高聚集区域逐步由东南转向西北。结论 2005-2020年中国大陆淋病、梅毒报告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呈现反向变化,二者整体上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效应,空间聚集性和冷热点越来越显著。

    2023年03期 v.29;No.234 319-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广州市梅毒暴露儿童随访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梁嘉敏;陈思嘉;吴嘉会;杨鋆婷;梁绮澄;杨文娟;胡芳;

    目的 分析广州市梅毒暴露儿童随访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以寻找可能的改进措施,助力消除梅毒母婴传播。方法 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广州出生的梅毒暴露儿童随访检测情况,对部分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接受服务顾虑因素及领悟社会支持。结果 共需随访检测603名梅毒暴露儿童,521名(86.4%)儿童随访成功,82名(13.6%)随访失败。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小学及以下文化(a OR=4.700,95%CI:1.389~15.897)、不在婚状态(a OR=2.133,95%CI:1.048~4.342)、孕期未进行驱梅治疗(a OR=7.544,95%CI:1.236~46.057)及未进行规范驱梅治疗(a OR=5.302,95%CI:2.450~11.477)增加儿童随访失败的风险(P<0.05)。89.0%(81/91)梅毒暴露儿童母亲获取服务的主要顾虑因素为“孩子小,需多次抽血,心疼”,随访失败儿童的母亲认为“孩子没必要进行抽血检测”比例更高、领悟社会支持更低,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梅毒暴露儿童随访成功率略低于消除母婴传播认证目标,今后应加强对文化水平低、不在婚、孕期未进行驱梅治疗、领悟社会支持低等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以提高其随访依从性。

    2023年03期 v.29;No.234 324-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工作研究

  • 北京市MSM手机交友软件用户对PEP知晓及使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任仙龙;芦明月;刘国武;贺淑芳;卢红艳;

    目的 了解北京市MSM对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使用nPEP的相关因素。方法 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市通过MSM手机交友软件招募年龄≥18岁、最近1年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MSM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网络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性行为情况、nPEP知识知晓以及nPEP的使用情况,分析nPEP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105份,调查对象18~29岁占52.8%;nPEP知识知晓的比例为59.3%;nPEP使用率为14.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近12个月未进行过HIV检测者相比,检测次数为4次及以上者使用nPEP的可能性更高(OR=5.031,95%CI:2.461~10.285);与近6个月无HIV阳性性伴者相比,有阳性性伴者使用过nPEP的可能性更高(OR=2.207,95%CI:1.023~4.760);与近6个月未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者相比,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者使用过nPEP的可能性更高(OR=3.305,95%CI:1.611~6.780);而与近6个月发生肛交时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者相比,能够坚持使用安全套者使用过nPEP的可能性更低(OR=0.568,95%CI:0.383~0.842)。结论 北京市使用某MSM交友软件者nPEP的使用知识的掌握情况仍处在较低水平,而具有高危行为者nPEP使用的可能性更高。

    2023年03期 v.29;No.234 329-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2004-2021年浙江省报告丙型肝炎病例特征分析

    周欣;程伟;潘晓红;杨介者;徐云;蒋均;陈琳;陈卫永;柴程良;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4-2021年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实现2030年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目标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4-2021年报告丙肝病例数据,对浙江省丙肝报告病例数和报告感染率进行分析,并通过SAS 9.4软件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方法进行报告感染率的趋势分析。同时对报告病例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的分布特点和重点地市的报告病例数和报告感染率的趋势进行描述。结果 浙江省丙肝报告感染率呈上升趋势(Z=69.539,P<0.001),报告病例数从2004年的978例上升到2021年的3 520例。其中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台州市的报告病例数较高且呈上升趋势,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结果分别为Z=6.717,P<0.001;Z=45.941,P<0.001;Z=35.445,P<0.001;Z=16.595,P<0.001。男性报告病例数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从2004年的2.02∶1下降至2021年的1.72∶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5~49岁,50岁及以上人群构成比逐年上升,从2004年的27.61%上升到2021年的41.45%。职业主要为农民/民工。结论 浙江省丙肝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市病例数较多,报告病例人群特征男性高于女性、以农民/民工人群为主,15~49岁虽然是主要人群,但50岁及以上人群上升明显。

    2023年03期 v.29;No.234 334-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2010-2020年新疆梅毒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娜尔克孜·阿布扎力汗;陈晶;郅琦;王吉亮;

    目的 分析新疆2010-2020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梅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日期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新疆梅毒病例个案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2020年,新疆梅毒报告发病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从50.18/10万上升到67.29/10万。一期、二期、三期、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其中一期梅毒和胎传梅毒下降较明显,分别年均下降11.40%、17.75%。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数逐年增长,年均增长13.31%,隐性梅毒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梅毒构成比由2010年的40.62%增长至2020年的86.24%。新疆各地区均有梅毒病例报告,各地区报告发病率差异较大,其中阿克苏和喀什地区为高发地区,占全疆报告病例数的46.79%;男女性别比为0.92∶1~1∶1;15~44岁女性报告发病率大于男性、≥45岁组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男性、女性报告发病率有两个高峰,分别为25~34岁和50岁及以上年龄组。一二期梅毒高峰在20~34岁之间,并逐年下降,50岁及以上年龄组逐年下降较明显。报告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42.34%~59.61%,其次是家务及待业人员占12.41%~14.50%。结论 新疆一期、二期梅毒和胎传梅毒逐年下降,提示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遏制。但每年仍有一定数量报告梅毒病例,表明梅毒依然是新疆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梅毒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青年、老年人和农民人群是重点宣传和教育人群。

    2023年03期 v.29;No.234 338-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短篇报道

  • 我国HIV药物临床试验情况分析

    谢玉兰;丁渭;贾敏;杨君;于海滨;

    <正>1987年AZT成为首个被证实能抑制HIV的药物,随后抗病毒药物不断研发并应用于临床,1996年HAART的出现是人类治疗与控制艾滋病的里程碑,艾滋病从绝症逐渐转化为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病[1]。我国目前艾滋病药物注册临床试验的相关数据十分匮乏。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和国产药品及进口药品数据查询系统的数据,

    2023年03期 v.29;No.234 342-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艾滋病合并肺癌31例临床病例分析

    张云;张仁芳;王珍燕;刘莉;齐唐凯;宋炜;孙建军;汤阳;徐水宝;杨君洋;陈军;

    <正>艾滋病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随着HIV感染者预期寿命逐渐延长,非艾滋病相关性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2])。其中HIV感染者肺癌的发病率是非HIV感染人群的2.5倍~([3])。因此,HIV感染者中肺癌的诊治需引起重视。本文拟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梳理相关临床特征。

    2023年03期 v.29;No.234 345-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西藏6所高校学生艾滋病和梅毒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

    拉巴仓拉;多吉旺姆;孙剑;白玛央金;次仁拉姆;央金;次仁旺姆;

    <正>西藏自治区自2009年开始艾滋病疫情发展较迅速~([1])。2019年我国15~24岁青少年中,学生艾滋病病例的比例高达21.7%~([2]),近年西藏在校青年学生中也发现HIV感染者。本研究于2021年对西藏所有高校的大学生艾滋病和梅毒防治知识进行调查,以期为学校艾滋病和性病防控提供依据。

    2023年03期 v.29;No.234 347-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2016-2020年武汉市隐性梅毒病例重复报告情况分析

    石萍;闵运春;郑熠;石卫东;吴一尘;严莉丽;

    <正>梅毒报告病例数历年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三名~([1]),且隐性梅毒报告数和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梅毒作为术前和住院筛查的实验室必查项目,患者在多次就医时,会导致病例被重复报告,从而影响梅毒疫情数据的准确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可通过身份证号码进行自动查重,

    2023年03期 v.29;No.234 34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综述/Meta分析

  • 艾滋病并发眼内疾病的研究进展

    朱柯宇;张丽萍;刘春;段俊国;

    HIV感染及导致的艾滋病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并发的眼内疾病极易造成视力残疾。随着ART的推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良好的视力尤为重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止其眼部并发症造成视力损害的关键,但目前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文现对目前全球范围内艾滋病并发眼内疾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讨论。

    2023年03期 v.29;No.234 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男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流行及干预现状

    李烙;郝晓宇;李佑芳;王珏;马艳玲;

    男性性工作者(MSWs)作为HIV流行中的特殊人群,对HIV流行造成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人群作为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传播HIV的桥梁,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群的感染因素及流行特征。本文对近年来MSWs的HIV流行影响因素、流行情况和干预现状进行综述,为控制MSWs中HIV流行提供依据。

    2023年03期 v.29;No.234 35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中国HIV阳性已婚MSM配偶告知 检测及感染状况的Meta分析

    汪楠;魏宁;张绍慧;傅珩;李兆栋;

    目的 了解中国HIV阳性已婚MSM配偶告知、配偶检测及配偶感染状况,为预防HIV在婚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Version 2.0)软件合并告知率、检测率及感染率。结果 分别有3篇文献探讨了被调查者对配偶告知情况,439名HIV阳性已婚MSM配偶告知率为39.9%(95%CI:23.9%~70.4%);13篇文献评估了被调查者配偶HIV检测情况,13 207名HIV阳性已婚MSM配偶检测率为52.1%(95%CI:42.2%~66.9%);12篇文献研究了被调查者配偶HIV感染情况,12 802名HIV阳性已婚MSM配偶感染率为5.4%(95%CI:8.3%~16.9%)。结论 HIV阳性已婚MSM配偶告知率和检测率均较低,配偶HIV感染率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HIV在婚内传播的风险。

    2023年03期 v.29;No.234 359-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张玉妍;蒋法兴;

    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比例逐年增加。国内已不推荐阿奇霉素作为治疗淋病的主要药物。淋球菌对阿奇霉素高度耐药机制主要为23S rRNA基因A2059G突变,核糖体蛋白编码突变、多重可转移耐药性(Mtr)系统突变和镶嵌状Mtr发挥了重要的作用,erm家族基因和MacA-MacB外排泵基因突变可能与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相关。

    2023年03期 v.29;No.234 36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信息

  •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于2023年1-6期开设“推动艾滋病防治高质量发展”专栏

    <正>《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于2023年1-6期开设“推动艾滋病防治高质量发展”专栏,专栏从艾滋病防治策略和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策略分析、分子传播网络和耐药监测、艾滋病检测策略及检测技术、抗病毒治疗保障机制以及暴露前后药物预防等多领域多角度加以论述,以期反映我国艾滋病防治科研的新成果,助力艾滋病防治高质量发展。

    2023年03期 v.29;No.234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在线投稿注意事项

    <正>《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已全面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信箱不再接收稿件,投稿请登录http://xbya.cbpt.cnki.net/具体操作如下:1.登录以上网址后,请点击“作者投稿系统”进行投稿,第一次使用本系统投稿的作者,必须先注册。注册时各项信息请填写完整。

    2023年03期 v.29;No.234 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本刊常用缩略语

    <正>~~

    2023年03期 v.29;No.234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正>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2023年03期 v.29;No.234 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持续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2022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持续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为2021-G985-1957。衷心感谢各位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和读者对《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的支持与帮助!杂志编辑部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

    2023年03期 v.29;No.234 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中国艾滋病性病》入选“第五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正>《中国艾滋病性病》入选“第五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20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召开了202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经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中国艾滋病性病》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2023年03期 v.29;No.234 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投稿须知

    <正>1刊登范围刊登艾滋病/性病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心理学、社会伦理学等预防和治疗、护理研究的原始工作论文,介绍国内外研究进展。辟有述评、专报、论著、工作研究、短篇报道、综述、学术讨论、学术报告、病例分析、经验交流、管理、国内外信息等栏目。2投稿要求必须使用网上投稿系统http://xbya.cbpt.cnki.net/投稿,

    2023年03期 v.29;No.234 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入选2022《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正>经多项技术指标综合评定,《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入选2022《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艾滋病性病》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2版)》中相关指标如下。影响力指数(CI)值:349.216;学科排序:20/84。2021年载文量476篇,可被引文献量365篇,可被引文献比为0.77。

    2023年03期 v.29;No.234 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