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1, (03) 184-18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艾滋病预防性干预影响因素

蔡文德,段立华,李良成,应晨江

摘要(Abstract):

<正>对于性活跃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是预防HIV和其它STD的重要措施,从国内外的防治经验来看,因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和疫苗等医疗手段,行为干预便成为目前艾滋病预防的重要策略[1],而促进安全套使用是预防 HIV/AIDS性传播的关键[2]。作为一种行为生活方式,安全套的使用涉及十分复杂的因素,不仅关系到使用者的HIV/AIDS的知识、对于性伴侣的信任以及对自身受HIV/AIDS危害的心理预期;还涉及到社会舆论、性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安全套的各项产品特征也会影响到安全套的实际使用。这里作者拟从多种角度对上述影响安全套因素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预防性干预提供线索。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项目(PRC/96/402);;2000年度国家AIDS防治经费资助(项目编号深-Ⅲ-2,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作者(Author): 蔡文德,段立华,李良成,应晨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