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全国疫情数据分析Current Situation of AIDS epidemic in China
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蔡畅;郭巍;李东民;李培龙;葛琳;陈方方;崔岩;
摘要(Abstract):
目的掌握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最新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对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方法利用经过查重、核实后的截至2015年底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15岁及以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数据,对其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及传播途径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底,报告现存活15岁及以上的HIV感染者57.1万,报告病例数超过1万的省份达到了15个;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58.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0.1%,经注射吸毒传播占13.6%;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病例现住址是农村的构成比分别为60.2%、59.6%,同性性传播病例现住址为城市的构成比为69.1%;现存活病例的男女比为2.6∶1;1519岁、2019岁、2024岁、2524岁、2529岁男男性行为传播的病例,分别占该年龄组病例的63.3%、65.8%、52.7%。2015年新发现15岁以上HIV感染者11.5万,超过5 000例的省份达到了9个;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66.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8.4%,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现住址为农村所占构成比分别为67.1%和60.4%,男男性行为传播感染者现住城市构成比为66.1%;2015年新发现病例男女比为3.7∶1;1529岁男男性行为传播的病例,分别占该年龄组病例的63.3%、65.8%、52.7%。2015年新发现15岁以上HIV感染者11.5万,超过5 000例的省份达到了9个;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66.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8.4%,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现住址为农村所占构成比分别为67.1%和60.4%,男男性行为传播感染者现住城市构成比为66.1%;2015年新发现病例男女比为3.7∶1;1519岁、2019岁、2024岁、2524岁、2529岁男男性行为传播分别占该年龄组病例的73.8%、68.0%、55.6%。结论部分地区艾滋病流行程度较高,整体疫情以性传播为主。不同年龄段人群和城乡流行模式也表现不同。流行模式表现复杂,未来的艾滋病预防控制面临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KeyWords): 艾滋病;流行现状;疫情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蔡畅;郭巍;李东民;李培龙;葛琳;陈方方;崔岩;
DOI: 10.13419/j.cnki.aids.2017.04.1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Ministry of Health,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United Nations Program on HIV/AID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Estimates for the HIV/AIDS Epidemic in China[R].2011.
- [2]郝阳,崔岩,孙新华,等.“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十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5):369-374.
- [3]王丽艳,丁正伟,秦倩倩,等.2008-2014年中国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2):1332-1336.
- [4]陈方方,郭巍,王丽艳,等.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非婚异性性传播病例感染方式构成及特征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7):550-553.
- [5]李东民,葛琳,王岚,等.中国2010-2013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及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5):542-546.
- [6]Wang L,Wang Lu,Jessie L,at el.HIV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of sentinel surveillance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ina,2003-2011[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2,125(11):1857-1861.
- [7]蔡于茂,宋亚娟,洪福昌,等.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32-35.
- [8]马彦民,李宁,刘征,等.郑州市467名男男性行为者HIV和性病感染状况与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8):626-628.
- [9]王丽艳,秦倩倩,葛琳,等.我国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2):222-226.
- [10]王岚,丁正伟,阎瑞雪,等.中国2006-2009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9):1017-1021.
- [11]郭燕,李龙,周宁.天津市2011-2014年15-24岁人群HIV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6,25(6):85-89.
- [12]樊莉蕊,步犁,秦发举,等.2002-2012年广州市学生HIV/AIDS流行情况[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3):194-199.
- [13]李宁,樊盼英,马彦民,等.河南省15~24岁青年学生HIV流行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0):1729-1738.
- [14]朱明泉.中国大陆男男性接触者人口学因素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的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02.
- [15]刘明华.江苏省男男性接触人群人口学因素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的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05.